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 §第十五章 从心理学看爱情

★第一节爱情是如何发生的

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一千人就有一千种爱情。”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爱情都有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经历,各有特色。而你情我愿、动人心弦、美丽浪漫是共同的特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完整的爱情都可以分为四个自然阶段,即“爱的四步曲”:第一步,寻找梦中情人;第二步,求爱与接受;第三步,热恋;第四步,心理宁静期。

“寻找梦中情人”阶段

从青春期开始,每个人的心目中就出现梦中情人的影子了,虽然并不清晰。梦中情人,其实就是一个抽象的爱情理想。它是个人社会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综合,包括了一个人对理想对象的身体素质、外在形象、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个性气质、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取向。

除了一些相对恒定的审美取向,如美丽、健康、善良等,一个人的梦中情人的形象还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例如我国的女青年,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年代,英勇无畏的革命者是她们的梦中情人;解放后一段时间,善良纯朴的贫农是她们的理想对象;抗美援朝的时候,志愿军战士是她们眼中最可爱的人;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知识分子地位和贡献逐渐得到确认,大部分女孩子都喜欢知识分子;而现在的不少女孩们一提梦中情人就浮现出一个帅气逼人、玉树临风的大帅哥形象。

文化因素也影响人们的爱情理想。有文化、有品位、有情调的恋人是包括在理想对象的概念之中的。另外一层意思是说,社会文化决定着人的审美观,也决定着人的爱情理想。比如,我国女青年的理想对象一般都是身材高大的白马王子,而西方女青年似乎不怎么在意身高;黑皮肤的人觉得人越黑越美,其他肤色的人自然不这么认为;有的国家的人喜欢胖的人,而有的国家的人以瘦为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一个人猛地碰见梦中情人时,这句词最能形容其惊喜的心情。碰见意中人,很容易沉醉其中,进而“情人眼里出西施”——把梦中情人理想化了,出现了审美错觉。正是这种理想化和审美错觉,才让人觉得找到了理想对象,才让人如痴如醉。

“求爱与接受”阶段

(一)求爱

找到了梦中情人,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大胆求爱了。一般地,求爱是一场艰苦卓绝、又苦又甜、既需要力量又需要技巧的战役。由于女方一般而言比较含蓄、害羞,而男方一般比较大胆、主动,因此,下面所谈的技巧都以男方向女方求爱为例来讲述。

1.结识技巧。

一般情况下,女子都不太讨厌陌生男子的搭讪,因为潜意识里她们会觉得这是自己的魅力所致。在搭讪前最好想好交谈的内容,表达要恰当、自然。如果你的用词不当,神态又不自然,女孩子就会起戒心而迅速离去。下面举几个恰当用词的例子。

(1)如果对方是浓妆艳抹又自信十足的女孩子,你可以这样搭讪:

“小姐,你这身衣服真好看,在哪儿买的呢?我想告诉我表妹。”

“小姐,你真漂亮!可以请你喝杯咖啡吗?”

“小姐,你的秀发真是飘逸迷人!”

“小姐,你的气质真迷人,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

“小姐,你是时装模特儿吗?麻烦你签个名吧……什么?你不是?难以相信。你这么漂亮,还是请签个名吧?”

(2)对于衣着比较朴素的女孩,开场白必须说得幽默而风趣:

“前面大海的景色真美,一起去看看海好吗?”

“我喜欢你的衣着格调,和我谈谈好吗?我想让我妹妹也学学。”

“真想请你去喝一杯,赏光吗?”

“我知道一家格调、气氛都不错的餐厅,一起去享受吧。”

主动结识对方的时候,有几项禁忌要注意:

不要由上往下打量对方的全身;

不要从背后去跟陌生女子搭讪;

视线相对时要保持自然的微笑;

态度要自然,不要让对方感到你是在有意跟她搭讪;

不要急着去碰触对方身上的任何地方;

不要对方一拒绝就气馁败退,要有耐心,但不要死缠烂打,更不可挡住对方去路,紧跟不舍。

如果女方的反应热烈,你就无需拘泥于上述的做法,而应“乘胜追击”。

2.约会的技巧。

约会是求爱的必经步骤。不同场合下的约会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

(1)散步。散步是约会的一个好办法。这里面的技巧是,最初的间距以20厘米为宜;要让她走靠人行道的那边,并尽可能地与她步调一致。

(2)游公园。游公园是青年伴侣谈恋爱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但呆呆地坐在公园的椅子上不可取,应该游逛或玩些秋千之类的器械,让身体活动,这样可以消除紧张与无言的尴尬。

(3)下饭馆。女孩子比较喜欢整洁、格调高雅的小餐厅,或者有异国情调的西餐厅,更有意思的是到高楼大厦的顶楼餐厅去吃饭,一边进餐一边欣赏城市风光,多浪漫啊。

在吃饭具体位置的选择上也要注意,要找一个角落的位置以避开众人的目光,这样可以减少初恋女友的心理紧张。另外,还要请她坐在背向门口的位置,这样你可以看到整个餐厅的情形,而她的视线也会以你为中心,谈话注意力集中而且会在你的引导之下。不过最好不要在餐厅的人群中找话题,这样显得搪塞。

(4)做运动。一起做运动也是不错的约会方法。你们可以在喊叫中增加热情,在身体运动中增加共鸣,但最好你的运动技能比她强。

(5)看电影。在黑暗的笼罩下一起欣赏电影,会让你们觉得相互很亲近。但是要选择浪漫剧情的电影,别搞得太悲伤,也不要只是逗笑,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没品位。但看电影有缺点,就是不能很好地交流。

(6)去跳舞。如果你约会的人喜欢跳舞,你不妨顺其心意,一起去舞池扭动腰肢。热烈的舞动能消除彼此的隔阂,迅速拉近双方的距离,但你的跳舞技艺别太差。

(7)博物馆。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文雅沉静的约会对象。一起逛逛博物馆,可能会意外地产生良好气氛,也显得你有品位。但对博物馆里陈列的内容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不好了,只由对方说给你听的话,会很被动。

(8)欣赏比赛或表演。比较适合喜欢热闹、刺激的约会对象。邀请女孩子看体育比赛或表演,同时你边看边发表自己的高见,这样可以加深她对你的印象。

(9)游乐场。玩游乐场容易使人处于兴奋状态,可营造一种坦率而开放的气氛。游乐中身体很可能会不由自主地碰撞在一起,但你最好不要明显地动手动脚,否则引起对方戒心,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要注意的是,如果约会迟到了,飞奔赶去约会地点,喘着气向对方诚意道歉,然后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比如“塞车了,急得我跳下车跑步过来”或“想找一份你喜欢的礼物送给你,挑了半天”等等。这种解释有助于消解对方的不满,动机是好的,即使是编出来的也不能算是不怀好意的欺骗。不过,最好不要多次犯同样的错误。

3.就餐技巧。

(1)要主动请女孩子吃饭,因为一般女孩子都不愿主动说肚子饿。

(2)先问她想吃什么,如果她不表示意见,你就自己决定菜单。别推来推去,那样你以为礼让对方,其实会令对方尴尬。

(3)吃东西或喝汤时,千万不要发出很大的声音,那样会让对方很反感。另外,要一面谈心一面吃东西,不要闷头大吃。

(4)尽量放开胃口吃,扭扭捏捏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不舒服,但是动作也不要太夸张。

(5)如果是初次约会,不要强迫对方喝酒,这样会令其不快,而且会给其拒绝再与你约会的借口。

(6)不要装海量。

(7)如果她喝了酒后脸变得特红,你要不失时机地赞美她,一定会让她心花怒放。

4.要注意分寸。

在求爱过程中,女人对分寸非常敏感。在刚刚接触时,她决不允许你超出她允许的亲近程度。而在你们热恋当中,你的任何一次不合时宜的“疏离”,都会被她认为是受到冷淡或怠慢。

人类学家们发现,在我们身体的外部有一个肥皂泡似的透明罩包围着我们,这就是所谓“个人间隔”。这个间隔就好比是切开的鸡蛋一样,有好几层,构成同心圆。

任何男子,如果在求爱之时破坏了不成文的身体间隔限制范围,比如说未经许可便把头伸进一位女子的亲密区,这时女子会“加固”空间防线:把身子往后缩,转过脸去,绷紧肩膀,紧闭嘴唇。看到这些防御性的表示,男子应该从亲密区退到不显得那么轻浮的个人区。

因此,在与新结识者交往之时,最好是从侧面接近对方。实验结果表明,正面的接近最使人感到不安。有一项研究发现,大学生们在别人从正面接近时手心出的汗比从背后接近时多。这表明他们感到焦虑不安。

求爱过程当中,眼神的分寸也要注意把握好。眼睛注视对方实际上就是消除了双方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房间之中,隔着老远注视对方,就像是把对方带进了你的个人区。当双方在实际上离得很近时,视线的互相接触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

求爱成败,往往只在咫尺之间。

5.道别技巧。

道别时,要选择在适当的车站,陪她等车,直到车来,待她上车及车开出后自己再离去。如果她愿意让你送她回家,那表示她对你已有点心心相印了。

第一次约会应该在女孩子还想和你相处时结束。这是使她期待下一次约会的绝招。同时,你应运用一些下一次的邀约技巧。比如,在等车时,你问她一个小小的问题,她回答不上来,你就说:“下次约会时我告诉你吧。”再重复一次下次的时间和地点,然后送她上车。再比如,道别时对方说:“和你相处,我这个晚上过得很愉快。”你必须立即接上话头:“太好了,下次会让你更快乐。”

6.摊牌的方法

(1)开门见山

对性情直率的人宜用此法。这种求爱的方式直接、坦率,不虚伪造作。坦率、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倾吐自己的感情,对方会先是惊讶,然后就是感动了。

对于有一定感情基础,或两个人已经暗地互相倾慕,只需“捅破那层纸”的双方来说,坦率地直抒胸臆不但省力,而且别有一番风味。有一段电影台词里说:“痛痛快快地说吧,你喜欢不喜欢我们这个地方,喜欢不喜欢我们这儿的人,喜欢不喜欢我?我就喜欢你!”

伟大人物列宁的求爱也是直截了当的。列宁向克鲁普斯卡娅求爱时,直截了当地说:“请你做我的妻子吧!”克鲁普斯卡娅回答得更干脆:“有什么办法呢,那就做你的妻子吧!”

(2)制造悬念

先制造一个悬念,有意给对方造成一个误解——自己爱上别人,给对方造成一种欲爱不成、欲割难舍的状态,“引诱”对方一步步“上当”。然后,突然使对方恍然大悟,实现爱的转折,出现先惊后喜的心理效果,求爱自然会成功。

马克思向燕妮的求爱表白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在一次约会中,马克思显得愁眉不展。他说:“燕妮,我已经爱上了一个姑娘,决定向她表白爱情,不知她同意不同意。”

燕妮一直暗恋着马克思,此时不禁大吃一惊:“你真的爱她吗?”

“是的,我爱她。我们相识已经很久了。她是我碰到的姑娘中最好的一个,我从心底里爱她!这里还有她的照片,你愿意看吗?”

说完,他递给燕妮一个精致的小木匣。燕妮用颤抖的手打开后立刻呆住了。原来,里面放着一面镜子,“照片”就是她自己!燕妮猛扑向马克思的怀抱。

马克思既做了聪明的试探,制造紧张气氛,让深爱着他的燕妮在惊讶中误以为他另有所爱,在这过程中他察觉到燕妮的痛楚、失落的表情,又及时诱导她揭开悬念,表达了爱意。事后,马克思夫人每当回忆这件事时,甜美情思就会溢于言表。

(3)冲动求爱

在一定的情况和范围下,先拥抱后表白或先接吻后表白的求爱,就是冲动式求爱。

据心理学家分析,爱情的来临使人带有比平时更强的非理性化。爱恋行为中,感情、动作的沟通往往比语言更有效。

冲动式求爱方式的好处是避免了求爱前的心理负担,直截了当,无须拐弯抹角,只要瞧准机会和对方同意就行。这种方法常可使恋爱速成。

7.求爱未成的应对。

求爱有成功也有失败。求爱遭到拒绝,当然是一件令人十分伤心的事情,但不要伤心起来没完,没人会可怜你。这种情况下,应该分析情况,区别对待,调适自己的心理。

(1)失败的原因如果是自己的轻举妄动,应当吸取教训,以后慎重从事。

(2)如果是因为对方感到性格不合、志趣差异而拒绝你,对你来说也是好事,可另觅性格融洽、志趣相投的。

(3)如果对方因过分看重相貌仪表、经济条件、家庭地位而拒绝,这就没什么可伤心的了——想想看,如果与这种人凑合成婚,生活必定艰难,没有幸福可言。

(4)如果对方在拒绝时流露出犹豫、留恋之态,那么就要树立信心、继续努力,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双方的了解,不断加深感情,争取成功。

(5)如果对方不明缘由地坚决拒绝,切不可穷追不舍,死缠烂打,否则将适得其反;来个欲擒故纵,或许会见奇效。

(二)接受

1.正确选择

无论男女,同时被几个人追求的时候,往往会应接不暇、不知所措,陷入茫然的境地。也许,你会发现其中的某一个还可以;也许,你会觉得其中有几个都不错;也许,你认为全都不中意。这一个又一个的求爱者,可能使你挑花了眼,也可能使你挑出一个幸福的伴侣。接受求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大是大非面前,决不可轻率决定,要做一个理性的分析。

(1)首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可以接受求爱。如果你还是一个中学生,或者有其他原因而不能承担起爱的责任的时候,不要接受别人的求爱,那是自私的做法。

(2)其次,要仔细分析一下向你求爱的人的条件和真正动机。

求爱的人可能会有三种:

第一种人,动机纯正,为人正派,真心诚意地愿意与你建立爱情关系。这样的人也许你没有注意,而他却早在观察和了解你了。在他对你有了较深的认识和了解之后,他对你感到非常满意,于是向你求爱。如果他的外在形象、思想品质、工作表现以及生活态度,并没有引起你的反感,那你不妨把他当做一个“候选人”。

第二种人,向你求爱可能是很认真的,但动机不纯。引起他倾慕的只是你的漂亮、家庭条件好或者父母地位高等因素,并未注意你的思想、人品等方面,而且也没有考虑目前是否有发展爱情的可能,以及将来是否有共同生活的基础。对这样的人,决不可轻易许愿。

第三种人,对你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只是把恋爱当儿戏,以追求异性为消遣,甚至还可能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对这样的人,你不仅要坚决回绝,而且要提出严肃的批评。

(3)面对着众多动机纯正、条件不错的求爱者而难以抉择的时候,应当主动听取家长和好朋友的意见。有时候,求爱棋局外的人可能比你更清醒。

(4)参谋之后,还是有多种选择的话,最好选择自己比较了解的求爱者。

(5)一旦做出选择之后,就要专心去爱,不要三心二意。

2.如何拒绝别人的求爱。

有人向你求爱时,内心会感到一种满足和幸福,可是如果求爱的人自己并不中意的时候,就又多了一份苦恼和失落:既想拒绝这一份爱情表白,又怕伤了对方的心,尤其是在对方与自己有深厚友谊的情况下。

然而,不管多么困难,不能接受的爱情总是要加以拒绝的。拒绝别人的求爱,要选择好方法和时机。

(1)首先态度要坚决。

拒绝难免是一种伤害,但不能因此而犹豫不决。向你求爱的人对你的言行自然非常敏感,如果你拒绝的态度不够坚决,很容易使对方误以为你在假装拒绝,这样下去,最后带来的伤害更大。

(2)尽力给对方留下颜面。

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尽量减少对方的心理挫折,这样对方也易于接受。比如,不妨先对对方的人品和才华等加以赞许,然后说明你为什么不能接受求爱的理由;说出的理由要合乎情理,最好从对方的角度提出有利的方面,让对方觉得拒绝也是为了他(她)好;如果必须给其他人做出解释,你不妨把问题归咎于自己,避免给人单单造成一个冷酷拒绝的印象。

(3)选择恰当的方式。

考虑你们平素的关系和对方的个性特点,可以恰当地选择冷处理、面谈或书信等方式进行拒绝。建议不要采用托人转告的方式,因为这样显得不尊重对方,还会使对方觉得在其他人面前丢脸,可能激起对方的报复心理。

(4)选择合适的时机。

时机很重要,不要在对方一表白时立即加以拒绝,此时对方很难接受;但也不可拖延太久,给对方造成误会。具体选择什么时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5)如果对方开始无理纠缠,则应该向亲友求助,共同解决问题。

热恋阶段

找到梦中情人,热烈的追求,对方接受了你的挚爱之后,热恋就开始了。

如果是你的初恋,痴爱之中可能还包含着羞答答的浪漫。热恋中的爱情比羞涩的初恋要成熟得多:最初双方是基于外貌、职业、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背景等客观条件相吸;初步交往之后,各自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趋向一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后,双方心灵相悦、精神相通,彼此真正地了解对方,已经能够完全接纳对方的一切。

(一)热恋中的人往往存在以下的心态

1.说不完的知心话

热恋中的男女,心是充分敞开的。他们心情特别容易激动,非常愿意坦白自己的内心,希望被对方所了解,也希望了解对方。热恋中的男女总是有说不完的知心话。他们都想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和说服对方,都想通过思想交流来达到相互认同。

2.乐于奉献

热恋中的人是乐于奉献的。他们总想为对方做点什么,或者按照对方的愿望去做点什么,希望看到对方幸福的笑容。

3.审美错觉

热恋中的人会出现审美错觉。他们都将对方理想化,觉得对方一切都好,是世界上最棒的,尽管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这样能让双方都充分享受爱的乐趣,但可能产生问题,就是可能等到结婚的时候才发现对方的一些缺陷,但为时已晚。

4.相互改变

热恋双方都会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细微观察,逐渐把握对方的脾气、性格和爱好,然后逐步修正或改变自己的习惯和爱好,使自己尽量适应对方。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他教会我们怎样做人。”

5.独占欲望

热恋双方都有强烈的独占欲,不能忍受第三者插足。男女独占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男性身上往往表现为性的独占欲,即要求与对方发生肉体关系,以证明对方只属于自己;女性的独占欲则表现为感情的独占,要求男性将感情全部用在自己身上。男性甜言蜜语的性爱要求往往使女性陷入既喜悦又不安的矛盾境地。

(二)热恋中,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热恋双方要诚实和宽容。

热恋双方要坦诚,这样才会相互信任,才会充分地了解各自的优缺点,也就会爱得更真。如果遮掩自己的缺点,反而会让对方生厌。双方都要宽容,要能接纳对方的缺点,不要太要求完美,但也要提出纠正对方的意见。

2.真爱需要时间来检验。

一见钟情是美妙的故事。但钟情是否是真爱,则需要时间来检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年男女才会逐步认清和正确评判自己的爱情。闪电式的恋爱和结婚是不可取的,感情基础不牢固,婚后的生活也可能有麻烦。

3.甜言蜜语不可少。

热恋中的甜言蜜语能够稳固感情。对恋人的适时赞美、问寒问暖和绵绵情话,可以使恋人感觉到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加深双方的感情和依恋。

4.热恋中的矛盾要及时解决好。

恋人闹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现象,但要避免矛盾的激化,要及时解决矛盾。

矛盾主要是由双方个性、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或实践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开始接触的时候,双方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掩饰自己不好的一面,充分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到了热恋阶段,彼此的伪装也就慢慢卸去,露出本来面目,矛盾自然就开始出现。

解决矛盾,双方要以相互尊重和信任为前提,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更不能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附属物。男性不要对女方呼来唤去,女性也不要过分干涉男性正常的生活习惯和业余爱好。发生矛盾时,忍让是最好的缓冲办法。男女双方均不可任性而毫不让步。这样做不仅不能维护自尊,而且还会深深地伤害双方的感情,把事情越搞越糟。但忍让不是一味退让,要分清轻重缓急、原则是非,对重大的原则问题,不能让步,但态度要中肯,因为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恋爱的双方要学会多互相谅解,男方对女方的任性和娇气不要过分地计较,女方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男方的粗心大意和固执。

“心理宁静”阶段

热恋之后便进入了心理宁静期。这是恋情降温阶段,但并不是消退,而是变得熟知和深沉。正如诗人徐志摩所言:“爱是帮助了解的力,了解是爱的成熟,最高的了解是灵魂的化合,那是圆满功德。”热恋中的爱情富有激情,心理宁静期的爱情则更多地具有了理性色彩;热恋是波涛汹涌的激流,宁静期的爱情则是一汪幽静的潭,风平浪静的水面下是涌动的暖流。

可是,恋人们到了心理宁静期,彼此无所不知,日子每天都一样,再无初恋时的新鲜感可言,于是厌倦感就慢慢地堆积起来。移情别恋最容易在宁静期发生。但心理学家指出,这并非人的本性,本性在于寻求新的刺激。新的刺激和新的恋爱对象不是等同的。如果用别样的眼光来看待你现有的恋人,你同样可以找到新的刺激。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恋爱与失恋是孪生的,不可分离。失恋是痛苦的悲剧,失恋的人是痛苦的人。热恋中的情人在遭到挫折时,将出现烦恼、忧伤、焦虑、猜疑、厌恶、颓唐等不良情绪,很可能发生一种“爱情综合症”。表现为神情萎靡、四肢无力、不思饮食,严重者可心跳、心慌、胸闷、气喘。世界名著《修女》中写道:“人生来是要有伴侣的,如果夺走他的伴侣,把他隔离起来,那他的思想就会失去常态,性格就被扭曲,千百种可笑的激情就会在他心头升起。”失恋后感到痛苦是正常的,但长期不能摆脱就不正常了。有的人甚至在失恋后进行自残,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就像歌德笔下的少年维特,在失恋后的遗书中写道:“昨天,我忍痛离开你的时候,真是五脏俱焚;往事一一涌上心头,一个冷酷的事实猛地摆在我面前:我生活在你身边是既无希望又无快乐啊……在我的脑海里翻腾着千百种计划,千百种前景,但最后只剩下一个念头,一个十分坚决、十分肯定的念头,这就是:我要去死……这并非绝望;这是信念,我确信自己已经受够,是该为你而牺牲自己的时候了……啊,亲爱的,在我这破碎的心灵里,确曾隐隐约约出现过一个疯狂的想法——杀死你丈夫!杀死你!杀死我自己!”失恋后不及时进行心理调控,有可能引发害人害己的严重后果。

时间是失恋最好的疗伤药。光靠时间是不行的,要主动出击。宣泄是非常必要的,不要闷在心里。比如摔点东西、用力哭泣、找人倾诉等等。如果你性格比较刚毅,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专心工作来转移注意力。

以上所列述的爱情的四个阶段,只是一个一般的规律,并非所有人的爱情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有的人的爱情可能夭折,有的可能经久不衰,关键取决于恋爱者的心理素质。爱情也是不可捉摸的,可遇不可求。抱着随缘的心态,或许恰恰可以收获美好的爱情。

★第二节爱情的动力

爱情的原动力——性欲

古希腊有个神话传说:远古时代,人本来是雌雄同体的生物,叫做“男女”。它有四只手,四条腿,一颗头,四只耳朵,正反两副面孔,是个胆大妄为的怪物,搞得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忐忑不安。为了安抚众神,宙斯将它撕为两半,每半有两条腿、两只手。被分开的“男女”痛苦不堪,忍着痛苦急切地寻找另一半,找到后就纠结在一起,强烈地希望融合为一体。于是,自此以后,世间的男男女女们始终不知疲倦地寻找另一半,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的动人故事。

研究和观察表明,男子和女子的性欲是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这是繁衍后代的本能。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一生从没有坠入过爱河。不过他到中年时也说过,对异性的倾慕是男女之间其他所有激情的基础。英国著名学者霭理士在他的《性心理学》一书中写道:“恋爱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双重的。第一重的发展是由于性本能向全身释放……第二重的发展是由于性的冲动和其他性质多少相连的心理因素发生了混合。”

可是人类发展史上相当一段时间内,性欲被认为是丑陋、淫秽的东西,而以其为动力的爱情却是让人津津乐道的。对爱情中的性欲的扭曲表现为两个极端:贬低压抑和过分夸大。

性科学的研究表明,正常的性生活可以促进性激素的正常分泌,协调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也是心理健康的需要;长期的性压抑对人的身心健康不利,甚至会导致一些身体及心理疾病。中国古代房中养生对性生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就已经有大量科学的论述。如《抱朴子》中说:“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这里的“幽闭怨旷”,即指长期得不到性满足的人。《备急千金要方》亦云:“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以上观点都是反对性压抑的。主张正常的性生活是人类天性之需,是生理和生活情趣上不可缺少的。如果人为的抑制这种功能,就会带来许多疾病。这种观点与现代医学及心理学的研究是一致的。研究发现,人丧失配偶后,患病率增加,容易衰老和早逝;感情越深者,影响越大。我国心理咨询案例资料说明,由于婚姻问题或性生活不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和心理冲突,可以使人出现种种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如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焦虑状态、抑郁情绪等。巴黎夏科教授和维也纳罗巴克教授研究证明,大量精神病患者的患病诱因在于:在某种条件的性压抑下,人的正常的性满足欲望被剥夺了。性压抑还可能导致性变态,如窥阴癖、露阴癖等。有相当数量的性变态者都承认,自己的性变态行为是在强烈的性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做出的。

性欲的满足与否还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美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针对一千对夫妻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妻子需求的排列次序是:(1)爱情;(2)互相忍让;(3)互相尊重;(4)性生活美满。丈夫的夫妻生活需求依次是:(1)爱情;(2)性生活美满;(3)思想沟通。法国民意测验调查所对各行业、各年龄阶段的一千多人的调查中,当问及“什么样的人最幸福”时,83%的人认为性生活美满的人最幸福。反之,性压抑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例如江苏盐城某工厂,有女工290人。几年中恋爱结婚的有76人,婚后闹离婚的有24起,占31.5%,离婚缘由中性生活不协调占1/3以上。

另一个极端是爱情中性欲的夸大。如弗洛伊德把情爱还原成性欲,认为性爱是一切幸福的根源。他在《文明及其缺憾》中写道:“性爱为他提供了最大的满足,所以对他来说性爱实际上是一切幸福的原动力,曾驱使他循着性关系之径追寻更进一步的幸福。”他把爱情、仇恨、雄心、妒忌等解释为性本能的各种形式的诸多结果。虽说性欲是爱情的原始动力,但是性并不是爱情的全部,不要把性进行夸大;爱情的起点是性的吸引,但性本身却并不就是爱情。真正的爱情既包含了性,又超越了性。其实性欲是人潜在的力量,社会观念及道德标准有力地控制着它。只有当理想对象出现、爱情开始之后,性欲才开始释放。爱情是可以建立在双方的信任和关怀上的,没有性的情况下爱情仍然可以是美好的。因为双方确实是相爱的,只需要挽手共度一辈子就满足了。例如媒体上经常报道的一些模范夫妻。延续没有性的爱情,需要双方的绝对信任、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甚至还需要忍耐和经历痛苦的折磨。你或许听说过“找个爱人一定要找能和你聊到一起的”,这反映了部分人们的真实感受。

爱情的其他动力

性欲是爱情的原始动力,但不是绝对动力。如果只承认性欲的绝对作用,就把爱情庸俗化、片面化了。老年人和一部分残疾人是基本丧失性欲的,但他们就不需要爱情吗?

英国19世纪的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爱情是由九个不同的因素融合而成的。每个因素都很重要:一、生理上的冲动;二、美的感觉;三、亲爱;四、钦佩与尊敬;五、喜欢受人赞赏的心理;六、自尊;七、所有权的感觉;八、因与他人之间隔阂的消除而取得一种扩大的行动自由;九、各种情绪作用的高涨与兴奋。他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写道:“我们把我们所能表示的大多数比较单纯的情绪混合起来而成为一个庞大的集体。这集体就是情爱的情绪。”

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情的起因是人们对孤独的焦虑;爱情意味着给予、关心、责任、尊敬和了解;爱是一种意志行为,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同另一个生命紧紧维系在一起的决策行为;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还是一种决策、一种鉴赏力、一种诺言和一种以生命相托付的行为。

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可以使人突破那些隔阂屏障的能力,是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是给予不是接纳。给予不是失去、放弃或牺牲,而是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东西,如快乐、兴趣、同情、谅解、知识等无条件地给予别人。爱的本质就是为某种东西付出劳动,使某种东西成长。责任感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对一个人的需要主动做出恰当的反应。爱情没有尊敬就会变成支配和占有。尊敬不是畏惧,是客观地观察一个人并能发现这个人的独特个性,并让这种个性自由成长。给予、关心、责任和尊敬都必须在了解的基础之上;爱一个人必须深入地了解。全面了解的唯一办法是爱的行动。

人类的爱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可以把爱的感受储存在大脑里。年轻时代轰轰烈烈的爱情,当老了的时候回想起来,仍会感到心里美滋滋的。意识的作用能使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肉体的束缚,更多地表现为精神的依恋。

总之,爱情的动力既包括性欲本能,也包括相互的关心、思念、尊敬、给予、了解、赞美、责任等多种精神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我们自古至今都不知疲倦地渴望和寻求自己的另一半。

★第三节爱情的选择——择偶心理

择偶的基本心理类型

现代社会,每个人的择偶心理各不相同,并且往往是多种心理的交织,只是以某种心理倾向为主罢了。现代人复杂的择偶心理,取决于社会时代背景、个人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等多种因素。

(一)追求外表美的择偶心理

在年轻人中,追求外表美的择偶心理是很普遍的。希望自己的对象漂亮点、英俊些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味地追求这种外表美,则会进入择偶误区。仅靠漂亮的外表维系的爱情,往往是短暂和肤浅的:当岁月使容颜衰老时,爱情拿什么来继续呢?相对于漂亮的外表,一个人的品行、才干和经济基础应该是更重要的择偶条件,就像歌德所说的:“外貌美丽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二)追求完美的择偶心理

具有这种择偶心理的,也是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选择对象时,往往事先制定一系列条条框框,凡不符合其中一两点的,哪怕其他方面都中意,都不在考虑范围。比如常听一些女孩子这样说:“我的白马王子,要帅、要心眼好、要会关心我、要家庭背景好、要聪明,更要有钱……缺了一条,一概不考虑!”具有这种择偶心理的年轻人,常常等到成为大龄青年的时候才找到爱情,但对象往往也不是最初的完美形象。这是因为处处完美的人几乎没有,即使有几个,大家都抢着追,成功的几率又何其小;纵使终于抓到一个完美的情人,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瑕疵也会使追求完美的人无法忍受;经历了孤芳自赏或几度甩人之后,年龄大了,不得已,委曲求全嫁了人。

(三)追求精神满足的择偶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个人素质的提高,追求精神满足的恋情的人越来越多。这类人在择偶时,不拘泥于某种外在的东西,追求心灵上的相互沟通和共鸣,注重对方的道德品质、思想感情、性格爱好等方面情况。建立在精神和感情上的爱情是让人称颂的爱情,但如果过于忽略爱情的物质基础,将会使恋人们爱得坎坷。

(四)金钱至上的择偶心理

在现代社会,拜金主义流行,这种择偶心理自然比较普遍。有很大一部分人,经济状况是择偶的首要考虑因素,婚姻是使其过上富足生活的手段。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与婚姻,铜臭会淹没感情的温馨。再者,当金钱失去的时候,这种关系何以维系?

(五)寻找政治靠山的择偶心理

在官僚主义社会,这种择偶心理相当普遍。婚姻,自古就有政治功能。比如众所周知的昭君出塞,还是一大壮举呢。通过婚姻打通自己的仕途之路,或者巩固官场上的裙带关系,即所谓的政治联姻。现在的中国社会,搞政治联姻的还大有人在。在他们眼里,感情算什么东西,婚姻又有什么不得了,什么浪漫的爱情更是荒谬,惟有仕途才是最重要、最迷人的。有政治目的的恋情和婚姻是可耻的。

(六)以事业为重的择偶心理

在酒足饭饱、享乐、拜金和拜官风行的社会里,以事业为重的择偶心理并不多见。可在知识分子群里,还是大有人在的。他们把工作成绩、事业进展看成人生最大的快乐;把对方有无事业心和拼搏精神,作为择偶天平上一个重要砝码;把爱情的幸福寄托于事业的奋斗之中。共同的奋斗会巩固两个人的爱情,可有时候事业与爱情又是矛盾的——事业上的奋进消耗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疲惫的人儿又如何柔情缠绵呢?

(七)游戏择偶心理

有一部分年轻人,朝三暮四、寻花问柳,以爱情为掩护去玩弄他人感情,以伤害别人为乐趣。这种人的人生观、恋爱观是无耻的,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男女的择偶心理多种多样,以上所述不过是几种基本的类型。无论持有什么样的择偶心理,都要牢记这样的格言: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以心交者,方能永恒。

男性择偶心理

由于受各自所处环境、文化教养和个性差异的影响,男性的择偶心理各不相同。比如说,体力劳动者的择偶心理和脑力劳动者不同;大学教授的择偶心理和一个搬运工人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但毕竟都是男人,基本的共同点还是有的。

(一)较好的外在形象

外在形象包括三个方面:一、容貌神韵;二、身材体态;三、肤色。男性择偶大都很在意对方的外在形象,即着重对方的性吸引和体吸引。若感觉不好,往往就不愿再了解下去。女性择偶是不同的:除了外在形象之外,她们往往还会考虑到个人品行、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家庭状况等其他相关条件,因而不会一口回绝男方,而愿意进行试探性的接触。如果其他条件不错,很可能就走到了一起。

(二)有较强烈的性欲

男性的性欲比较强烈,择偶自然看重性的吸引。择偶中的男子一闭上眼睛,就满脑子女方的最佳动作、服饰及面部表情。这就是体内性冲动使然。恋爱过程中,男性多数会有强烈的性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很压抑和失落。在婚姻生活中更为严重,妻子的性冷淡甚至会使婚姻终结。

(三)温柔贤惠

所谓温柔贤惠,具体来说,就是在夫妻关系上,对丈夫温柔体贴;在待人接物上,温文尔雅;在对待长幼上,贤淑大度。温柔贤惠的女性,尽管可能缺少一些爱恋激情,大多数男性还是比较喜欢。

(四)女方年纪较自己小

既然男性喜欢追求体貌美丽、感情纯真、温柔贤惠又性感的女性,自然倾向于和年龄较小的女性做爱人。一般说来,年龄较小的女性对男性的爱有较强的依恋性,而男子又最易被年轻女子所吸引和征服,两者相辅相成,会爱得比较持久。

(五)会体谅人

为爱恋的姑娘费尽心机讨她欢心,哪个小伙子不希望姑娘说一声情意绵绵的关心话?为了家庭在外面劳碌一天的丈夫回到家,哪个不希望得到妻子的体谅和照顾?爱人的体谅和关心,始终是男人们最渴望得到的财富。

(六)有学识又含蓄

没有哪一个男人会喜欢一个没什么学识的老婆,但也不喜欢老婆太过炫耀。女方要懂得隐藏自己的学识、含蓄自己的智慧,要懂世故又要守本分。这样的老婆,丈夫即使不明言夸奖,也自然心悦诚服,喜欢和敬重得不得了。

总的来说,男性的择偶条件较少且较为宽松,多是要求女性长得漂亮、温柔,择偶的感情和审美色彩比较浓厚;男性的择偶条件比较现实、易变。比如,自身条件差的男青年虽然也希望找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但更倾向于找一个和自己般配的女性;男性对女人的才学不那么看重,不大欣赏女强人那样的女性,比较愿意找一位各方面条件不如自己的女性;另外,男性的浪漫情趣比较少。

女性择偶心理

(一)择偶条件具体、现实

女性择偶条件比较具体、苛刻,更多考虑和关注现实问题尤其是经济方面。女性找男朋友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结婚及结婚之后的生活,男性则注重目前的恋爱感受。

(二)坐享其成心理

择偶时,许多女性坐享其成的心理突出。许多女性不是想如何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那样她们会觉得太累,总想走捷径,而最好的捷径就是嫁给一个富有的男人。如目前流行的嫁老外、大款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女性对金钱的欲望往往通过结婚这种形式体现出来。如高尔基在《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中的感叹:“女人比男人更贪婪别人的财物……”

(三)择偶的理性色彩比较重

女性择偶时,对男性的个性、气质、才华、品行等内在素质比对他的容貌、身材更感兴趣。女性希望她的恋人具有才华出众、个性开朗、幽默、风趣、诚实、有事业心、刚强等优点。女性喜欢可以信赖和依靠的男性,喜欢能在精神、情感和心理上给她抚慰的男子汉。

(四)择偶条件苛刻,过于追求完美

女性择偶条件有时显得很苛刻,有的甚至脱离现实。如要男友的身高在一米八以上,差一厘米也不行。这样就人为地缩小了自己的择偶范围。她们在择偶时挑挑拣拣,高不成,低不就。有的女青年跨进大龄青年行列,仍在坚持择偶条件的既定标准而不肯降低要求,显得比较任性和好钻牛角尖。另外,女性由于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常将爱情过于理想化,在择偶时要求十全十美,也是不好的。

(五)攀比与从众心理

由于女性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女性在择偶时常有攀比心理。比如,自己的几个小姐妹的男朋友都身材高大,她就会担心选择一位身材略矮的男友将遭到姐妹们的小视,从而定下了身材高大的择偶标准。女性从众心理较强,如果同伴的男友比自己的强,她会觉得在她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她需要攀比,以便在同伴面前炫耀,令她们羡慕、嫉妒。

择偶的心理误区

(一)太过追求外在美

择偶时太过注重对方的外在因素是心理误区之一。有的甚至制定身高必须多少、身材必须怎样、容貌必须如何等等硬性标准,不达标准不罢休。忽视了人的内在素质会给将来的婚姻埋下隐患。性格不和、兴趣迥异、好吃懒做等缺陷会使美丽的外貌顿失色彩,也会使婚姻最终走上末路。更严重的是,这可能影响你的命运、改变你的前途。

(二)太注重社会地位

太注重对方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学历等因素而忽视了内在素质,也是择偶的误区。要知道,人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地位而维系在一起的婚姻,当地位丧失的时候,该如何是好?忽视品行、个性等心灵因素是不可取的。

(三)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择偶时缺乏主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也是不可取的。毕竟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一定条件下争取他人意见是有必要的,但最终决定的是你自己,不要被他人的错误意见所左右。择偶时也不要跟朋友攀比:自己爱人的外在条件不如朋友的爱人,并不代表内在素质比他们差;目前不如他们,并不代表以后不如他们。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对一个人要综合评价,不要因为他人而误了自己的幸福。

(四)过于相信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而定终身的美丽浪漫爱情故事,似乎在文学作品中更为多见,现实中较少,这是因为一见钟情是不可靠的。一见钟情只是被对方的某一优点所强烈吸引,而没有仔细考量其他因素,就草率结合。一见钟情的婚姻,往往会因为婚后生活中才暴露出来的个人缺陷而导致矛盾重重,或过早终结。

(五)补偿心理

恋父恋母情节会导致爱情上的补偿心理。有些人从小缺少父母的爱护,为了弥补这种感情的缺失,择偶时就会无意识地选择在某些方面与父母相似的人。与父母相似,并不代表婚姻上会融洽,所以,婚后生活也很可能会不幸福。

(六)自卑心理

有的人自卑心理严重,反映在择偶上,会比较随意地选择一个条件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而且往往不会主动去追求对方。婚后夫妻生活里,这种自卑心理会有所缓和,不满足的心理就会凸现出来,婚姻也不会幸福。

★第四节何为健康的爱情心理

健全的爱情心理素质

健全的爱情心理素质是甜蜜爱情的坚固后盾。爱情的成功与失败,除了许多外在的原因,爱情心理是否健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那么,健全的爱情心理有哪些特征呢?

(一)关心

弗洛姆曾经说过:“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哪里缺少这种关心,哪里就没有爱。”

关心在爱情中的重要作用,恐怕人人皆知。关心首先是对所爱对象的密切关注,时刻在意所爱之人的种种感受和需要,并随时准备予以安抚和满足,这也是爱的奉献。关心可以体现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上,比如给恋人整整衣服、理理头发、擦擦眼泪等等,也可以体现在人生大事上,比如关心恋人的前途与命运。无微不至的关心是爱情的基础,也是爱情的添加剂。

但是,关心不是自作多情,不可以不顾对方的感受而强加于人。如果关心过了头或者关心错了地方,反而会令恋人厌烦。真正的关心应该是满足对方所需的关心。

(二)专一

爱情,是最忌讳三心二意的。或许对你的恋人,你可以不够理解、不够奉献、不够关心或者不会欣赏,但千万不可脚踏几只船。幸福的爱情必须有专一的投入。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西列夫在其《情爱论》中说过:“爱情对象的选择是对熟悉的众多异性中某一个人的具体偏爱,是对这个人的价值理想化。没有一个人会同时深深地、忘我地、热烈地爱着两或三个人。那必然会导致心理动荡,使人面临困难的抉择,分散感情的洪流。爱情首先要求一个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对象上,要求感觉的和谐完整。”

一个人一生可能不只爱一个人,但不应该发生在人生的同一时刻。正如学习需要专注一样,爱情也需要专一,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充分的感受。

(三)奉献

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应该是一种主动的、无私的、不计回报的、勇敢的奉献。只有懂得奉献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爱情。爱应该主动给予,不应消极等待。

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的关注如何被爱,如何被给予,喜欢以矜持、躲避和傲慢来回应别人的主动奉献,以为这样才有身份,才有意义。特别是拥有大量财富和权力的男男女女们。懂得爱情真谛的人毫不做作,他们真诚、主动地向爱慕的人示爱,又为了爱的人可以奉献一切。而无私的奉献换来的,自然会是一份真挚的感情。

(四)信任

爱,就要相互信任,不要胡乱猜疑。不要苦苦询问对方为何不接你的电话,不要非得搞清楚对方为什么约会迟到了几分钟,也不必质问爱人为什么偶尔不回家。这样只会让对方产生腻烦心理,不利于双方感情的稳固。如果愿意告诉、有必要告诉你的,对方必然会让你知道。亲自或雇用他人跟踪对方更是不可取的,爱得再深也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试想想,即使他或她真的对你不忠诚了,苦苦追问与盘查就能挽回你的爱情吗?那样只会让对方逃得更快、更远。

信任就是尊重,只有你信任对方,对方才会信任你;信任对方就是信任自己,不信任对方的往往也是不自信的人。无根据的胡乱猜疑,不会换来美满的爱情。

(五)尊重

弗洛姆说过:“尊重意指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成长和发展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尊重蕴含没有剥削。让被爱的人为他自己的目的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服务于我。如果我爱一个人,我感到与他或她很融洽,但这是与作为她或他自己的她与他,而不是我需要使用的工具。”

真正的爱情是两相情愿、相互尊重的。没有尊重的爱情,就是残酷的占有,会让一方产生心理压抑,会剥夺他或她的幸福和应有的感情。尊重对方就要尊重对方的爱好、职业、选择和个性,不要粗暴干涉和强迫对方。

(六)自信

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接受自己、热爱自己。“他们能够不带忧虑地接受自己的任性,包括其中之种种缺点及与理想形象之间的种种差异等。但是如果称他们自满自得,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要指出的是,他们对待人的脆弱、罪恶、虚弱、邪恶等等,恰如对大自然的种种特点一样,以同样不加怀疑的态度表示接受认可。”

只有自信,才会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有魅力,才敢于主动地去爱别人,才敢于接受别人的爱。自卑会令人封闭,令人躲避,躲避自己的爱,更躲避他人的爱。

(七)理解

理解万岁,爱情离不开相互理解。只有理解,才会有爱情;只有不断加深相互理解,爱情才能不断地升华。

心理学上有一种“移情心理”的说法,就是专注于他人的情感,经历他人所有的种种感情。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从自己的利益或观念出发来考量别人,永远不会理解别人。理解,就要舍身处地。相近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经历更容易产生共鸣与理解,但根本上,理解依靠双方的关心和交流。

(八)欣赏

处于热恋中的男女们,总是觉得对方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先不要管是不是错觉,其中的欣赏情怀是值得提倡的,更是爱情所不可缺少的。这种欣赏,使你感到愉快、奇妙甚至疯狂,虽然你的西施对别人来说普普通通。

爱情的欣赏不仅包括对所爱对象的鉴赏,还要包括对其周围一切有关事物的喜好,所谓“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懂得欣赏,更懂得赞美,你的爱情怎么会不甜蜜呢?

(九)独立

爱情中的独立不是对恋人的疏远,更不是与他人隔绝。独立就是自信,独立的人一旦遇到理想的爱情对象,会毫不犹豫地表达爱意。独立就是坚强,独立的人不求缠缠绵绵、朝朝暮暮,而是为了爱情去奋力拼搏,给所爱的人一个幸福的家。

独立,是一种成熟的心理品质。独立的人,能够承受爱情的打击,能够很快从感情挫折中站立起来,重新来过。

(十)宽容

德国哲学家布鲁诺?鲍赫说过:“彼此在爱中的互相参与,是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给予对方,并取得对方的一切。”

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憾,爱一个人要欣赏对方的长处,更要接纳对方的短处;爱需要宽容。宽容就是理解、同情与原谅;宽容就是最大限度地接受对方。太过苛刻的人不能包容别人的缺点,将意中人理想化,因而永远找不到爱情。

宽容就要原谅对方的错误。真正的爱情永远值得珍惜,一方犯了错,如果真心悔过的话,为何不给双方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呢?

克服不健康的爱情心态

猜疑、控制和嫉妒是三种不健康的爱情心态,是爱情的三大敌人。这三种心态常常使爱情蒙上阴影,严重的会使爱情枯萎,必须加以克服。

(一)克服爱情中的猜疑心理

先来看三个案例。

案例一

阿云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女人,曾经和丈夫很是恩爱。可是,她却有一个喜好胡乱猜疑的坏习惯,最终毁了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结婚前,阿云的丈夫曾经有过一个女朋友,是他的大学同学。他们曾经深爱着对方,可是由于女方家人的反对和异地的工作,最终忍痛分手。后来,痛苦之后,在工作期间他认识了阿云,并在朋友的撮合下,与她结了婚,双方也很恩爱。后来,丈夫的前任女友又调回到同一个城市,阿云听说后非常紧张,害怕丈夫旧情复燃。于是,她开始仔细研究丈夫的一言一行,疑心重重。她经常偷偷检查丈夫的钱包、公文包,想找到蛛丝马迹;经常往丈夫办公室打电话,以确定丈夫在不在工作;丈夫外出时,她还经常偷偷跟踪。丈夫逐渐觉察到妻子的种种猜疑行为,很是反感,觉得自己受了侮辱,对妻子的挚爱渐渐淡去。他开始讨厌妻子的关心,讨厌回家听到妻子的盘问,于是向单位主动要求长期出差,回来后也找借口不回家。妻子的疑心为此自然越来越重。最终,他们离婚分手。

案例二

小丽的丈夫是个事业型男人,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这也是养家糊口所必需的。可这样一来,对爱情和家庭的情感投入自然就少了许多。小丽原本是个喜欢幻想和浪漫的人,但整日面对的却是哭闹不止的孩子和永远做不完的家务,而且懒于学习,与丈夫差距逐渐拉大。时间一久,心理便开始失衡了。她认为自己为家庭和爱情投入了这么多,丈夫却不爱家庭、不爱自己,肯定是因为爱上了别的女人。于是,她开始疑神疑鬼,丈夫一回家就问个不停,越问越怀疑,越怀疑越问,尽管丈夫一再发誓只爱她一个,她根本不信。丈夫觉得小丽确实为了家庭牺牲了许多,自己应该多陪她,便努力留出精力和时间来陪伴她,并经常偷偷地买礼物,想给她惊喜。可是,这下更是“欲盖弥彰”。小丽冷笑着说:“突然对我这么好了?在外面做了亏心事了吧?”丈夫顿时无言。

案例三

芳是一个漂亮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中喜欢上了长相普通、个子又矮并且学历很低的勇。勇的朴实、善良、聪明吸引了她,爱上勇一点也不后悔。可是勇却很自卑,认为自己年龄大、学历低、长得又不好,根本配不上芳,再加上芳开朗活泼,经常和一些男性在一起说笑,使得他对芳的爱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勇和芳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他偷偷观察芳的一举一动,而且偷偷查看芳的信件和电话记录。他也知道自己的心态是不健康的,可是又控制不住,很是苦恼。幸好,芳帮助他克服了这种心态。

案例一说明,再真挚的爱情也经不起猜疑的折磨。阿云无休止地盘问、调查丈夫,全然不顾丈夫的反抗,把丈夫的离家当做印证猜疑的证据,最终导致婚姻破裂。猜疑是一个可怕的心理误区和一片阴暗的沼泽地,一旦陷入,几乎不能自拔,使人失去理性,失去爱情与婚姻。在猜疑者看来,自己的猜疑总是正确的,对方对猜疑保持沉默则被认为是默认或理亏,对猜疑进行解释则被认为是狡辩。这是一个死胡同。培根说过:“心思中的猜疑就像鸟中的蝙蝠,永远在黄昏里飞。猜疑的确应当制止,至少应当节制,因为这种心理使人精神迷惘,疏远朋友,而且扰乱事务,使之不能顺利有恒。猜疑,使君王易施暴政,为夫者易生嫉妒,有智谋者寡断而抑郁。”

案例二说明,爱情中的猜疑有时候是情感失衡引起的。一方对爱情投入多于另一方时,前者就会产生情感失衡,比如案例中的小丽。情感失衡的人常常抱怨自己投入之多,对方回报之少,对自己感情之冷漠。抱怨之后,总是会归结到一种原因上:对方定是另有所爱。接下来的,就是到处搜寻证据了。喜欢猜疑的,一般是女人为多。追求持久、热烈的爱情,是多数女人的共性,可是热恋结婚之后,一切会逐渐平淡下来,她们就会变得失落,并经常沉浸在对过去热恋的回忆之中。她们希望永远拥有这种爱情,于是加强对家庭生活和情感的投入,总是处于爱的饥渴状态。投入和期望越高,失望自然就越多,情感失衡便容易产生。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可以有效地减轻这种失衡感,减少猜疑的发生。那些有事业、有信心的女性一般都是不怎么猜疑丈夫的。

案例三说明,爱情中的猜疑也可能来自一方的自卑心理。弗洛姆说过:“爱是信心的行为,谁没有信心谁便没有爱。”自卑也是一个让人无法自拔的陷阱,会使人自毁爱情的长城。比如案例中的勇,若不是芳帮助他解脱,他们的爱情定是要结束的。克服自卑,首先要建立信心。比如案例中的芳可能是这样开导勇的:“你虽然学历低,但是聪明进取,工作认真;虽然个子不高,但你很健壮;你虽然年龄大,但是很成熟啊。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的善良、朴实、聪明又成熟,这些都是很珍贵的。”建立信心,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要反过来才行。其次,要积极进行沟通。对于勇的种种猜疑行为,芳没有一味地讨厌和反抗,而是坐下来相互沟通,找出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

(二)克服爱情中的控制心理

爱情生活中,相互的控制无处不在,很多的争吵都是控制与反控制的结果。诸如对某人的态度、饮食的习惯、家居的摆设、作息时间的安排、对孩子的教育、日常开支等问题,每天有多少相爱的人在较劲、伤害、冷战、争吵甚至打架。不妨来看看下面几个案例:

案例一

涛是某广告公司的品牌经理,应酬很多,答应的事说变就变。他的妻子菲是自由职业者,总在家里。这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菲早早地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和礼物,要涛早点回家。他满口答应,无奈实在抽不出身,到了半夜还没回家,手机也不接。

菲很伤心,又困又饿,迷迷糊糊和衣而睡,眼角挂着泪珠。凌晨一点的时候涛终于回来时,妻子大发脾气,不听任何解释。此后几天,涛都千方百计推掉应酬,陪妻子,好容易菲有了笑容,可不久,老问题又来了。

案例二

红和丈夫住了好几年老旧楼,终于要搬新居了。没想到因为装修,小两口整日战火弥漫。红心目中的新居,要有情调,多放些装饰品,而丈夫认为装饰品俗不可耐,不如实在点,搞套家庭影院;红要买一盏华丽的枝形吊灯,丈夫却觉得烦,枝枝杈杈的什么灯,吊在客厅里多难受。结果,红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把丈夫扔在装修了一半的新居里。

案例三

蓉和丈夫吵架,动不动就提上小包,夺门而去,不管什么时间和什么天气。这是她的杀手锏。丈夫只能追下去,找到在小区范围里转悠的蓉,好言劝回。时间久了,往往不等蓉拿起包来,老公就发话:“又出去啊?烦不烦呢?”杀手锏没有了,蓉叹息道:“以前是相互折磨,现在是自作自受。”

蓉和丈夫经常为了孩子的问题吵架。丈夫经常出差,回来给孩子买玩具、巧克力、动画片等等。蓉见了立即出面,告诉孩子别要这些没用的东西,弄得孩子左右为难。丈夫要送儿子到一家费用高但离家较远的幼儿园,蓉受不了每天长途接送。两人都诱导孩子否定对方的意见,结果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案例一分析: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爱一个人,不是把一切都交给你控制,让事情只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发生。爱情的权利,不在于对方必须回报爱;爱情的意义不在于保证你一定可以得到照顾。害怕黑夜的女人,仍然需要准备独自面对黑夜。爱不可以交换爱,付出是自愿,得到是幸运。付出金钱可以得到某种东西,付出爱却不等于你可以得到爱。爱是双方的,只要两相情愿、互作多情,不管是和睦还是折磨,不管是不是幸福的爱,都是爱。爱就是都自愿为对方多做些事情,你不能比这要求更多。

案例二分析:爱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只了解自己不了解对方,而且喜欢想当然地强加于人。一个家的摆设是一个人的信念的体现。在这个例子中,当没有条件按自己的意愿布置家居时,双方相安无事;有条件之后,两个人潜在的信念都被体现出来了,矛盾也就来了。为什么自己喜欢的就必须强加于人呢?爱的奇妙感觉往往使我们形成错觉和偏颇的信念。要知道,不管两个人多么相爱,信念却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爱情需要信念的相互接纳与协调。

案例三分析:要记住一点,不管爱情多么真挚,对方都不可能照顾你一辈子。不要以为找到了真挚的爱就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就应该得到无微不至地、永远的照顾和保护。得到爱人的支持和帮助,当然是幸福;但是别忘了,爱你的人是会变化的,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你的独立性。

如果你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对方,就给了对方控制你的权利,你就没有权利抱怨了。既然你把照顾自己的权利交给对方,或者全盘接受照顾对方的要求,那你就应该准备接受可能的烦恼与婚姻中的不快。

(三)克服爱情中的嫉妒心理

嫉妒也是爱情的一大敌人。说起嫉妒,不得不先说一下吃醋,因为两者是分不开的。吃醋是一定程度上的嫉妒心理。吃醋到了一定限度就成了嫉妒;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在恋爱中,首先要掌握好吃醋的尺度。

某种程度上说,吃醋对爱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吃醋在某种程度上是爱的体现。没有爱也就没有嫉妒,没有醋意的爱情等于没有灵魂的躯壳。假如自己对恋人所做的一切都无所谓,看到自己的恋人与别的异性去春游、跳舞等,一点反应也没有,这实在不能说你是爱他(她)的。

其次,吃醋能促进爱的追求。例如,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可能开始并没有很强烈的好感,但若发现某一天另外一个男孩正在苦苦追求这个女孩,那么他就会开始吃醋,并立刻加入到追求的行列中来。

再次,吃醋还可使女孩显得更加妩媚可爱。爱情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女性的情感难以捉摸,一会儿怡然自得,一会儿愁云密布。当女孩发觉她的恋人对她的爱减弱时,她会采用疏远的行为,以退为进的方法,或声东击西,用故意对别的男孩表示好感的方法来刺激恋人的爱,锁住恋人的心。这种逆向刺激反应使对方神魂颠倒,强化爱的专注。因此,女孩子在恋爱中的撒娇、赌气、猜忌、泪水既是爱的伎俩,也是女性情爱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要注意的是,醋意要有限度,如果太离谱,就变成了嫉妒。

其实,人类的嫉妒心理在公有制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同样的道理,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在群婚制的时代也不存在。它产生于一夫一妻制。在群婚制的时代,一个男人,可以和一群女人“结婚”,其中任何一个同某个男人或女人发生性关系的异性,都不会去嫉妒别的异性。在人类婚姻史上,一夫一妻制占据主导地位、两性关系在法律和伦理意义上得到框定之后,爱情就不仅仅是异性间的吸引,而是具有了更重要的特征。这时,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就蓬勃发展起来。

与人在其他行为中的嫉妒心理不同,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几乎每个爱情中人都难以彻底摆脱。另外,自然的性嫉妒实际上可以促进爱情的发展与稳固。正如哲学家所说的:“爱情的快乐同人类的所有快乐一样,需要一定的刺激——愉快感的对立面。这种快乐决不会长期‘晴空万里’(连一片透明的薄云也没有)。如果没有不快乐作陪衬,则快乐也会显得平淡。感受总是一幅色彩比较鲜艳的情感镶嵌图画。‘晴空万里’的爱情幸福一般都是很快就要消失。爱情的幸福是不能离开陪衬的感受而单独存在的。正因为如此,爱情需要薄薄的一层忧伤,需要一点点嫉妒、疑虑、戏剧性的游戏。”

但嫉妒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一切不利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和嫉妒。”嫉妒心理犹如心灵的肿瘤,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美国科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嫉妒心理弱的人在25年中仅有2%~3%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只占2.2%;嫉妒心强的人,同一期内竟有9%以上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高达13.4%。嫉妒心理能使人体大脑皮层及下丘脑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免疫机能失调,从而使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心血管、周期性偏头痛的发病率增加。嫉妒心强的人还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食欲不振、胃痛恶心、头痛背痛、心悸郁闷、神经性呕吐、过敏性结肠炎、痛经、早衰等。强烈的爱情嫉妒心理,还会给爱情生活带来裂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矛盾,甚至会导致爱情的枯萎。嫉妒也是恋爱心理中的心理障碍之一。

那么应该如何克服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呢?

(1)要认识自我。分析自己是否过于敏感、缺乏自信。自卑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2)分析嫉妒根源。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首先要搞清楚是不是误解了自己的恋人。

(3)积极消灭嫉妒心。要主动进取、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比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就像培根说的:“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

(4)要学会控制情绪,尊重对方的感情。尤其是恋爱时,要允许对方有自己的人际交往空间。

★第五节恋爱中的心理差异

恋爱中的男女是存在心理差异的。认识并处理好这种差异,有利于感情的稳固。

择偶标准的差异

现代女性择偶时,当然要看外表,但更注重的是男方的才华、职业、家庭、经济条件等状况,男性则更注重女子的体貌、性情、趣味等条件;女性的择偶心理比较实际,具体条件比较多,而男性的择偶心理则比较浪漫,幻想成分多一些。总的来说,“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观仍是适用的。

追求爱情的形式的差异

追求爱情的时候,男性往往比较主动和强烈。男性择偶的时候更注重异性的外表,所以一张美丽的面孔、一个动人的微笑或一个醉人的眼神,都可以让他们很快坠入情网。在对女性的追求中,男性不喜欢搞“马拉松”,而往往在初期就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望。

女性则不同。她们寻觅恋人,往往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信赖、依靠的终身伴侣,因此更注意恋人的内在品质和实际本领。虽然女性的家庭责任感、对爱的热情和专注强于男性,但那是在她们认为对方确可托付终身后,所以在恋爱的初期,往往显得非常谨慎小心。

恋爱态度的差异

女性一般认为亲密的感情是爱情最重要的因素。女性在恋爱中渴望和男性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即在感情上的高度融合。因此,女性只要爱上一个男性,用情就很投入和专一。

在爱情生活中,男性往往把自己的才学、能力与异性的美貌、柔情的相互吸引作为支柱。他们希望女方对自己一往情深,但却觉得自己柔情蜜意太女人,有失男子的气度。所以即使热情如火,也不愿意过于外露。

对爱情感受的差异

男性往往有些粗心,不能体察女方细微的爱情心理。他顾及大的方面,而不注意小的细节,发现对方情绪变化时,经常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所措。

女性的情感很细腻,善于体察对方的心理。她们追求爱情的亲密,要求男子的言谈举止都要称心。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男友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就常常也会搞得她们伤感不已或大发脾气。

爱情挫折承受力的差异

爱情挫折包括恋爱过程中的磨擦和失恋两种基本情况。

对待恋爱过程中的磨擦,男性较随意和坦然,不愿矛盾扩大而张扬出去,容易主动做出让步。女性则往往为一点小事就大为不快、大闹不休,甚至哭泣不停。因为她们最希望得到男子的体贴、关心,而无论什么原因的磨擦,都使她们产生一种被辜负的危机感。

失恋对于男女双方来说,多是痛苦的事情。但面对失恋,男性的承受力却低于女子,常常表现得消沉、哀伤,乃至绝望。这是因为男子恋爱中的感情浪漫色彩较重,对失恋缺少理智的分析和考虑。另外,男子的忍受力较差,在失恋这种重大挫折面前易于消沉、哀伤。女性失恋后自然也非常痛苦、伤感,但她们忍受力比较强,又喜欢憋在心里,所以看起来就不怎么痛不欲生。

情感表现的差异

男女在恋爱中的情感表现大不相同,即使到了感情白热化的热恋阶段也是这样。

男性一般反应迅速强烈、意志坚强、勇敢大胆、感情洋溢,但情绪不稳定。这种个性特点,使他们对爱的感受容易溢于言表、喜形于色。言行多不深思后果,易冲动,受到刺激时不善控制自己,如急于用亲吻、拥抱等亲昵形式表达爱。

女性一般沉稳持重、灵活好动、情绪多变、感情充沛而脆弱。体现在恋爱过程中,则是她们感情羞涩而少外露,善于掩饰自己,表达爱慕常感到羞口难开,喜欢用婉转含蓄、暗示的方法而不喜欢过早用动作、行为的亲昵来表达。

★第六节初恋的心理调适

初恋的特殊心理及应对

初恋是美好的,常常是幻想式的美好。世界名著《飘》的主人公郝思嘉的初恋,就是幻想式的单相思:郝思嘉爱上了卫希礼。可她从来没有主动地向卫希礼表示过,只是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中,主观地推断卫希礼的言行都是爱她的,等待卫希礼主动向她求婚。可事实上她的推断是完全错误的。在青春期发育的初始阶段,少男少女们都情窦初开,常常选择生活中或者影视中的突出异性作为自己仰慕、暗恋的偶像。这时候的单相思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旦确立了心中追求的偶像,就会陷入想入非非之中,总是一相情愿、顽固不化地爱恋对方,而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初恋中的人很容易把爱全部倾注于对方身上,而不管此人的优缺点到底是什么,甚至缺点也是魅力所在。这是初恋中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很正常的。

大多数人在懵懂的初恋时期,都会冲动、盲目地向意中人直抒胸臆,并且会死缠烂打,最终受了挫折则很容易一蹶不振。

初恋是苦涩的,大多数初恋都不会坚持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年轻人对爱情的认识水平不高,心理承受能力也差,加上双方接触的时间通常比较短,还不了解彼此的品行。等一段时间之后,了解深入了,可能觉得对方并适合自己,或者不能忍受对方的一些弱点,于是产生矛盾,热情下降,最终分手。年龄偏低的青年男女,往往不懂得在恋爱中如何培养感情,只是一味地亲昵,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对方,导致恋情的终结。

初恋的失败让人终生难忘,会给年轻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抑,甚至会给以后的恋爱和婚姻蒙上不可磨灭的阴影。举个案例说吧:有个小伙子叫涛,在中学时就暗恋同班的女生雨,总是围绕在雨的周围默默地为她做事。高考后,雨考入了某名牌大学,而涛落榜了。为了追求雨,涛发奋补习了一年,第二年也考入了雨所在的大学。俩人在共同的学习中慢慢地建立起感情,涛终于如愿以偿。但好景不长,接触一段时间以后,雨觉得涛做事唯唯诺诺、男子气不足,便与他分了手。涛经受不住初恋失败的打击,万念俱灰,甚至想一死了之,最终不能正常学习而不得不辍学回家。不仅如此,涛很多年里都没有走出痛苦,最终随便找了一个村里的姑娘,放弃了自己的前程。

初恋的失败有时候也并非坏事,它可以使人成熟起来。失恋者不应沉溺于失恋中而痛不欲生,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化解内心的痛苦,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面对后来的爱情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能顺利地度过初恋,进入到甜蜜的热恋和婚嫁阶段。就像现在正在幸福生活着的人们,有几个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初恋呢?

善待孩子的初恋

如果你是为父母者,自己才上中学的孩子恋爱了,不可只是一味地强硬阻击,一定要妥善处理,要懂得善待孩子的初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15岁上初三的小美长得很秀美,心也善良。她与同班一个男生恋爱了。这个男生学习好,又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行。可他是个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双腿有毛病。小美喜欢上他,究竟是出于对这男生的同情,对他的钦佩,是朦胧的异性好感,还是几种感觉的交织?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没有仔细分析缘由的情况下,小美的爸爸获悉后立即警告她:“我告诉你,不许老早搞对象,将来搞对象咱也不能嫁给一个瘸子!”小美尽管难以接受爸爸刺耳的警告,但她与那男生的恋情转到了地下。性意识的觉醒使这对少男少女有了一些亲吻之类的肌肤接触,再加上地下恋情的紧张刺激,越发使他们的爱恋突飞猛进。小美爸爸知道后怒不可遏,于是某一天晚上,在那个男生的家里抓了现形,举起棍子就打,吓得正在卿卿我我的两个人狼狈不堪。男生的家长闻讯赶来,与小美爸爸打成一团。小美趁机跑回家,又气又羞又急之下,竟跳楼自杀了!

这场悲剧到底应该归咎于谁?难道是两个懵懂的孩子吗?是不懂得善待孩子初恋的家长!尤其是中学生的部分家长们,一律下禁恋令,对早恋格杀勿论,而且态度粗鲁。更甚者,有的家长,一见孩子和异性交往,哪怕一起谈过一次话、走过一段路,偶尔写过一封信、递了一张纸条,就定性为恋爱,然后就开始研究如何阻击。

少男少女之间发生的相互爱慕之情或者说初恋,是一种脱离世俗与功利主义的、不考虑婚姻的、纯洁美好的情感经历。初恋是人生绽开的第一朵鲜花。一个正常人,包括那些阻击孩子初恋的家长们,谁没有过年少时朦胧的初恋或者初恋的渴望与幻想?虽然初恋往往都像梦一样迷幻而短暂,但它是培养人美好情操的动力,也是提高爱情智商的必需步骤。

不能野蛮阻击初恋,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孩子们的盲目行为。毕竟是孩子,处理感情的能力不够,经受不住爱河旋涡的冲击,容易导致怀孕、私奔或辍学等不可收拾的结局。作为家长,需要对孩子们的异性交往加以指导。无端的禁止和阻挠往往会使孩子们的异性交往发生畸变,明智的态度是正确地疏导。

和孩子坦诚地进行交流是疏导的好方法,不妨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一个16岁的高一男孩与一个同班女孩相恋,而且爱得挺认真。男孩的爸爸不赞成他们的事,但并没有棒喝儿子,而是与儿子进行了一次真诚的、朋友式的对话:

父:儿子,你觉得她怎么样?真的很好吗?

子:我觉得她是我认识的女孩里最好的。

父:爸爸相信你的眼光。但是,你才上高一,你认识的女孩有多少?

子:……

父:你说你将来要出国上名牌大学,想成为一名律师或金融家。你知道你将来会遇上多少好女孩?爸爸并不反对你现在谈女朋友,但是爸爸最反感的是见异思迁。你16岁就有了女朋友,这女朋友是你到目前为止认识的最好的女孩,可是,等将来你遇到更好的,你会不会后悔?你敢保证一辈子都守护她一个人吗?

子:……可是,现在让我离开她,我很痛苦。

父:去年给你买的那个彩屏手机呢?

子:您不是给我买了个更好的吗?我把原来那个送人了。

父:儿子,这就叫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今天好好学习,你明天的世界只会比今天更精彩,到时候你的选择只会比今天更好,更适合你。如果真的放不下,不如现在先把与这女孩的情缘放一下,等将来读了大学再让它开花结果也不迟。儿子,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做几件错事,但是,人生大事只有几件,做错了就会遗憾终生。

子:爸爸,我明白了。我会处理好的。

当孩子恋爱了,为人父母的应该和这个男孩的爸爸一样,给孩子们的心灵加以导航,指导他们学会把初恋的纯情珍藏在心底,使之成为一种学习奋进的动力,更好地把握人生。

★第七节控制性冲动

热恋中的情侣在一起,拥抱接吻、产生性冲动乃至发生性关系是很常见的事情,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性冲动同生理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性激素是性欲望的生理动因;与性有关的感觉、情感、记忆与想象等心理因素都可能诱发性冲动。热恋中的男女,由于性激素分泌的旺盛、心灵的相通、语言的投机及多为宁静偏僻的亲昵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性冲动和性关系。

爱情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最终形式就是身心的彻底交融。但是,婚前的性行为是充满各种危险的。比如不小心怀孕流产会影响学习生活,损害女方身心健康;如果发生性行为后最终又分手,尤其对女方来说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婚姻生活。婚前性行为也是为社会道德规范所不认同的。比如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女方可能会受到家长、朋友等的批评、责难而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总之,婚前性行为不利于人生的长久幸福,因此必须学会控制热恋中的性冲动。

(一)要丰富爱情的形式和内容,不要只是一味的卿卿我我

除了绵绵情话、卿卿我我之外,情侣还需要在工作、学习上互相关心和帮助,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多加强思想的交流和情趣的培养,开阔视野、充实内心,减少性冲动。

(二)学会转移注意力

热恋中有了性冲动的时候,要马上转移注意力。比如,在无人野外说情话时,男方有了性冲动,女方应该立刻提议到有人的地方去走走,不要纵容自己的男朋友;如果是在居室内,性冲动强烈时,要赶紧打开电视机、电脑或者拿出书籍来,以转移注意力。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性冲动。

(三)注意谈恋爱的地点

另外要注意,谈恋爱时少去一些无人偏僻的地方或无人居室等,多去美丽的风景区、公园、电影院等有其他人但又有自己的空间的地方,这有助于控制性冲动。

(四)保持一定距离

热恋中的男女双方都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长时间的亲吻拥抱,特别是女方,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定要严守“禁区”。对于男友的性交要求,一定要坚决拒绝,不能含糊。

(五)边缘性行为释放性冲动

边缘性行为有时候可以有效地释放性冲动,从而避免发生性行为。比如,男方实在难以控制的时候,女方可以通过一些边缘性行为来使其性冲动释放,如允许或协助男友手淫等,手淫射精后的男方的性冲动就会得到暂时的消除。

(六)要善于用理智和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要在心中树立起理智和道德的坚定防线,当性冲动来临时,用理智提醒自己,用道德约束自己,坚决不要越过雷池。

总之,热恋中的男女要有效地控制性冲动,根本上取决于双方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生活态度。要知道,只存在性幻想而没有性行为的恋情也是很美好的;当发生性行为之后,恋情便失去了一层诱人的神秘和美妙。

★第八节恋爱中的审美错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价值观之下,人们的审美观不同;在同样的时代、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人的审美观又有个性的差异。同样一个女孩,在有的人看来简直是完美无缺,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可能只是普普通通而已。但无论如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审美标准大体是一致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心理现象可以说是爱情的必需组成部分,尽管这是一种心理学上所称的“审美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一种错误知觉,有审美错觉和认识错觉之分。认识错觉和审美错觉是有区别的:认识错觉,反映的是不真实的客观情况;审美错觉是对审美对象深入体验之后,审美主体所产生的真实的美的感觉。这种审美感觉在客观上看好像是失真的,但在主观上却是真实的心理体验。

热恋中的男女对异性美的审视,既针对其外在体貌特征美,也针对其内在心灵美。心灵美可以弥补外表美的不足,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19世纪40年代初的英国,有一个著名女诗人叫伊丽莎白?芭莉特。她原来是个卧床不起的病人,而且已经年近四十,始终没有出嫁。但她却写得一手好诗,拥有众多的诗迷。其中一个叫白郎宁的诗迷,比她小六岁,向芭莉特求爱。但她鉴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觉得两人并不合适,开始加以拒绝。但白郎宁坚持不懈,终于打动了她那颗已经封闭的心。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白郎宁拉着芭莉特的手说:“你真美,比我想象的美得多。”爱的力量真是伟大,一段时间之后,芭莉特的病竟然奇迹般地有了好转。

在一般人眼里,芭莉特相貌并不出众,而且身体还不健康,何美之有?可白郎宁却在她的诗里发现了她的内在美,由内向外扩散,芭莉特成了他眼里最美丽可爱的女人。

莎士比亚有一首十四行诗是这样写的:

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

珊瑚比她的嘴唇还要红得多;

雪若算白,她的胸就暗褐无光,

发若是铁丝,她头上铁丝婆娑。

我见过红白的玫瑰,轻纱一般:

她颊上却找不到这样的玫瑰;

有许多芳香非常逗引人喜欢,

我情妇的呼吸并没有这香味。

我爱听她谈话,可是我很清楚,

音乐的悦耳远胜于她的嗓子;

我从没有见过女神走路,

我情妇走路时候却脚踏实地;

可是,我敢指天发誓,我的爱侣

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

显然,莎士比亚的爱人并无特别美丽的外貌,但她一定有一种使诗人动心的美,以至影响了他对爱人客观外在形态的审美感受。在诗人心中塑造出了一个各方面都比客观形态更加美妙动人的意象,使他感到他的爱人比任何天仙美女都更动人。

这种审美错觉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它使情人发掘出恋爱对象身上更深层的美以补偿某种不足,可以推动爱情的发生与发展,而不至于使外在不美的人终生孤单。但如果审美者本身没有健康的审美意识,或者这种错觉发展到过分的程度,便会产生消极的作用。正如霭理士所言:“在热恋中的男女竟会把对方很丑的特点认为极美,而加以誉扬颂赞。”

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产生审美错觉的内在原因。正常人总是向往美好的事物,并且往往把善良、真诚与美联系在一起。美丽的外貌容易引起人们对真、善的联想,从而产生好感,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真、善的内在本质也容易引起人们对美的思考,从而产生美感,这是正常的心理效应。但无论对真、善的理解还是对美的欣赏,都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不会达到真、善、美的审美统一,就无法架起连通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桥梁,甚至内心连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都没有。如果爱情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下的审美,就容易暗藏危机,导致日后婚姻和家庭悲剧的发生。如果审美错觉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旦爱的激情日趋平息,光环效应随之消失,后悔就为时晚矣。特别危险的是被对方容貌的美丽光环迷住了双眼,忽视了其丑陋灵魂的情况。巴尔扎克曾对这种情况做了透辟的描述:“在虔诚的气氛中长大的少女,天真、纯洁,一朝踏入了迷人的爱情世界,便觉得一切都是爱情了。她们徜徉于天国的光明中,而这光明是她们的心灵放射的,光辉所及,又照耀到她们的爱人。她们把心中如火如荼的热情点染爱人,把自己崇高的思想当做他们的。”

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由于性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冷静、客观地审视对方,见其优点而不见其缺点,甚至把缺点也看成了优点。例如有位女子爱上了一个颇为英俊潇洒的男子,于是英俊潇洒盖过了其他一切。当他有些粗鲁时,她却认为是豪爽;他挥霍浪费,她却认为是慷慨大方;他有些方面不老实,她却认为这是聪明机智;甚至他又和别的女人勾勾搭搭,她还认为这种英俊男子哪个不爱……直到她最后吃了大亏,才后悔莫及。

热恋中的男女,要正确看待审美错觉。出现错觉无可厚非,但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来指导和修正这种审美心理。

★第九节失恋后的心理调适

失恋后的心理反应

失恋,对于任何男女来说都是一杯浓烈的苦酒,都会在其灵魂深处烙上深深的伤痕,甚至这种心理隐痛会伴随其整个生命旅程。如何对待失恋的不幸,是被痛苦所吞噬还是将痛苦升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验。

(一)男性的失恋反应

男性自尊心比较强,对于失恋,或许表面上看不出他的痛苦,但背地里其实痛苦不堪。失恋对于男性的打击实际上是巨大的,有时也许会摧垮他的人生信念,使他丧失生活的勇气,甚至会导致终止生命。在社会生活中,男性往往肩负着比女性更多的义务、责任和期望,因此对于同样的失恋结局,男性要承担比女性更多的来自自我及社会的压力。被迫失去女方的爱,对不少的男性来说在身心上都是不可接受或忍受的。这会使他的心理产生连锁反应,进而改变整个心理品质和人生态度。

(二)女性的失恋反应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情感显得温柔而细腻,虽不像男性情感如暴风骤雨,却也好似春风丝雨,润物无声。滋润于甜蜜爱情中的女性,比起容易性冲动的恋人,更愿陶醉于如云般的飘忽与似雾般的朦胧幻想之中,更喜欢品味感情的真谛。可想而知,失恋的现实对于女性同样残酷无情。它会揉碎少女甜美的梦境,吞噬姑娘纯真、空明的情感世界,给她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相比男性,女性更富有奉献精神,更易把爱情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生命支柱。当她把爱情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满足时,如果爱突然终结了,女性的柔弱和痴情如何能使她们平息内心的波澜?不过,对于少数性格开朗、心理成熟或者是主动绝情分手的女性来说,要另当别论。

(三)不同年龄阶段下的失恋反应

对于失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会有各不相同的心理反应。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富于激情和幻想,对于朦朦胧胧的初恋会感到神秘和神魂颠倒。他们心理还不成熟,对爱情缺乏长远的考虑和准备,最容易在感情的深海之中迷失。而且,少男少女的情感虽然纯真却显得稚嫩,很易受挫折,而一旦遭受失恋的打击,就很可能身心俱碎,极度痛苦而不能自拔。也有人因为失恋而变爱为恨,肆意报复,粉碎了一切美好的回忆,连起码的友情也破坏殆尽,给自己和对方都刻上了深深的心理伤痕。

年龄较大些的男女有着较为健全成熟的理性能力和意志能力,也具有比较稳定的情感表达方式。恋爱之前会仔细考量对象候选人;热恋之中,也比较能够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与原则问题;失恋之后,他们在巨大的痛苦面前仍能镇定自若,将创伤深埋在心底,会比较冷静地面对现实、调适心理,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对于曾经深爱的人,他们大多也能报以宽容和理解的微笑,仍可以做朋友,不会成为一生一世的敌人。

(四)不同个性特征下的失恋反应

对于失恋,不同性格特征的人也各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解脱方式。

对于一个活泼型、多血质的人来说,可能比较容易接受失恋的现实和承受心理打击。失恋之初,此类人或许会非常敏感地做出强烈反应,极度悲伤、哭天怆地。但是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从痛苦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变成一副乐呵呵的模样,最起码表面会如此。

(五)不同社会角色下的失恋反应

不同社会角色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失恋反应。比如,一个学生失恋,容易觉得失去了一切而万念俱灰;一个工人失恋,会利用埋头做工来赶走痛苦,也会有很多的热心人来介绍新对象,比较容易走出失败的阴影;一个官员受了爱情的打击,再痛苦也必须憋在心里,不能影响工作和形象,同样也会在各种应酬与大事的冲击下尽快走出心里的苦痛

人生大悲之事,失恋为其一。失恋给人带来的烦恼和苦闷,是没有恋爱过或没有失恋过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失恋既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奋起,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心理调适。

走出失恋的重要原则

失恋后要进行心理调适,走出失恋,首先要铭记三条重要原则:

(一)正视现实,不要纠缠与责难

如果他或她已经真的不爱你了,到了必须分手的时候,不要纠缠着不放,纠缠也许会令对方一时难以逃脱,但却更坚定了其离开的信念;不要再一味地责难,责难也许会让你感觉一时痛快,但却可能粉碎曾经的美好回忆;更不要怪罪自己天生缺乏魅力,活在怨恨里会令你的生活更沉重。既然你已得不到所希望的那份真情,又何必再为她或他伤心劳神、浪费感情与青春呢?放弃一段已经死亡的情感,你也许仍会痛苦,但却有了新的爱情空间,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但是,如果你认为你们的关系还有挽回的余地,可以选择离开他或她几天,给双方都留出认真体会与权衡的空间。如果他或她真的需要你,请相信,没有人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真爱,一定会重新回到你身边。

(二)忘记过去,放眼未来

失恋了,就要有忘记过去的决心,忘记过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忘记他或她的一切;更要有放眼未来的智慧,放眼新的恋人、新的生活目标和新的幸福。

(三)心胸要豁达,懂得宽容与原谅

不要为恋人的一时冷漠而忧愁,如果存在第三者,而他或她又舍不掉你时,重要的是不要放弃自尊,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感受;不要做生活的配角,公平地与对方争辩。如果他或她认识了错误,真诚地想重新回到你身边,就宽容地再给对方一次机会,帮助其重新进入你的爱情生活,发掘自己的美德和爱情的魅力,放弃牢骚唠叨,用健康的方法挽救你们的婚姻和爱情。

走出失恋的短期心理调适

(一)保持尊严,凝视前方

失去爱情但不要失去自尊。要坚持着不要去找他或她、不要再联络、不要再眷恋以往。或许分手是因为你的错,但人都会犯错;或许分手是因为你的缺点,但谁没有缺点?失去你或许是他或她一生的遗憾,你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凝视前方、放眼未来。

(二)适当地发泄情绪

别总是强忍悲痛或怨恨,这对身心健康相当不利。想哭的时候就找个地方尽情地哭;想大声喊的时候就找个无人之处用力嘶喊;想砸想撕的时候就关起门来个痛快;想倾诉的时候就找个知心好友说个痛快。但要注意发泄的对象,不要抓住无辜的人或人家的东西不放,那样会节外生枝,反而更不利于心理调适。

(三)清除他或她的痕迹

分手了就把与他或她相关的东西处理掉,要么撕掉扔掉,要么找个地方锁起来再狠狠地丢掉钥匙,清除他或她的痕迹。也不要去你们以前常去的地方,以免触景伤情,让你情绪低落。不过不要过分,比如他或她拉过你的手,不要把手也扔掉或包裹起来。

(四)做出不在乎的样子

失恋了,一点感觉也没有是不可能的,但表面上装作不在乎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的自我暗示在这时候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这样去暗示自己:“对付负心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好好地活下去!”或者“是不是都要看我难过痛苦?没门!”又或者“他都不在乎了,我为什么要在乎?一定要镇静,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是梦醒了而已。”

(五)多想想他或她的坏处

失恋了,就要多去想想他或她的坏处,甚至夸张地去寻找他或她的缺点,以至于你再也不愿去想对方。如果想来想去,他或她的坏处寥寥无几或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你自己就要这样想:“他(她)真的是完美的吗?不可能。可能只是我了解得不够深入全面而已,或者我产生了审美错觉。这样的恋爱不真实、不扎实,失去了也不是坏事。”

(六)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别人在一起

失恋之后不要一个人闷在家里,要积极参加聚会、出游、看表演、打球等有意思又有很多人参与的集体活动,并尽量和别人谈一些有趣的话题,跟着大家一起笑,有利于驱散心理阴霾。

(七)出门去旅行

失恋后留在故地,只会让你陷于痛苦无法自拔。不妨离开你们曾经的幸福天堂,跟随旅行团或与一群朋友到异地去游玩。异地的人文风情会让你耳目一新、视野开阔,新的感受会冲淡你内心的烦恼。

(八)与老友联络

恋爱期间“重色轻友”全然不问朋友死活,朋友也不会怪你。不过现在又一个人了,再不找老朋友叙叙旧可就有点太淡薄友谊了。朋友有时候才是最靠得住的,又了解你、又包容你、又疼惜你。和他们在一起游玩、聊天、运动、喝酒、唱歌或者干脆在他们面前大倒苦水,你不用掩饰、自在自得,全然没有失恋之后的自我否定和怀疑,有助恢复心理平衡。

(九)用学习和工作来冲淡烦恼

热恋时落下的功课和工作现在终于该补一下了吧?不妨化失恋的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埋头工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与荣誉降临到你头上,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时候,恐怕你感谢当初的失恋还来不及呢。

(十)要懂得爱惜自己

要忘掉一段曾经真心付出的感情,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太苛求自己,要给自己留出空间与时间。要知道,你的生命不光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还属于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和你的工作岗位。你必须珍惜自己,没有权利自暴自弃。失恋了,不必再挂念那个人了,正好可以多疼惜一下自己。

上面讲述的是几剂失恋初期的“特效药”,可以暂时缓解强烈的心理刺激、疏导负面情绪,不至于被失恋的痛苦泥潭所淹没。但要恢复到恋爱之前的心理状态、重新定位自己,还需要加强长期的心理调适。

走出失恋的长期心理调适

(一)不要将新旧恋人做比较

如果有位小姐,对初恋情人不能割舍,等她有了第二个男朋友后仍与初恋情人藕断丝连,影响了她对新恋情的投入。等到她有了第三个男友,她对第二个男朋友也是念念不忘,常想起他的好处而不能专注地去发现现任男友的优点,结果她总是对在她身边的人不能感到满意。对方真的那么差吗?还是她开车只看后视镜,而没看到车子正前方的金矿?

如果有位女士,她的先生对他以往的情人十分眷恋,不仅把以前的信和照片小心收藏,还常拿以往情人的好处来和这位女士比较,那这位女士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又有谁愿意做这位女士?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要接受并认定这个事实,收起回顾的眼神,转过身来向前看。把过去抛得越干净,将来就越可能幸福。拿过去来折磨自己也折磨后来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二)不要模仿他或她

如果所深爱的人拥有你所欣赏的优点和特质,那么即使在热恋中也要做自己,不要把其性情习惯“内化”到你自己的人格与生活里,失去后更不要模仿他或她。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和你一模一样,某种意义上说你就是最美的,何不保持我们自己的本色?本色才是魅力的来源。

(三)不要马上再找一个类似前恋人的人

虽然失恋了,但和他或她有些相似的人仍会对你有吸引力,要注意不要立刻去找个那样的人替代前恋人。首先要冷静下来分析这类人身上究竟是哪一点令你无法抗拒?那种特质是否也有缺点?跟你的性情是否可以配合得来?如果合得来,为什么会分手呢?再者,将以后的恋人看做是前恋人的替代品是不道德的,既是对自己的折磨,也是对别人的伤害。

(四)多交普通朋友

多交些普通朋友对你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与异性的普通朋友交往,不仅可以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还可以培养自己对异性的判断力。等到真正适合的人出现后,你就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但是交往时不妨先当做普通朋友,敞开心与其自然地交往。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越不苛求,缘分可能越容易到来。

(五)完善自己

失恋后要仔细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想想自己有哪些缺点?是不是人际交往能力不好?比如,和人说话时语气粗鲁,或唯唯诺诺,或者动不动就发脾气?是不是自己不够成熟独立?比如,依赖性太强、有不安全感、占有欲太强等?如果是的话,那就要适度地改变自己,使自己成长。成长之后的你,以后在拥有爱情时就不会再犯同样的不利于培养感情的错误了。不过,找自己的不足之处时要把握分寸,不要陷入自卑的泥潭。

寻找爱情就像寻找工作,失败一百次何妨,成功一次足矣。如果你就是那失恋的人儿,如果你还困在它的阴影里,那么现在该破茧而出了。接受现实,放眼未来,勇敢前行,你终会获得属于你的爱情。

★第十节异性友谊

异性友谊的境界

异性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不少男男女女生活在同一个班级或同一个单位,然而有时候却行如路人。有不少人认为,男女青少年之间不可能建立起像同性朋友之间那样的亲密无间的纯洁友谊关系。

人类的爱有许多种类型,比如血缘爱(母子、兄弟、姐妹之间的爱等)、性爱(如爱情)、敬爱(如学生对老师,幼辈对长辈的爱等)、抚爱(如长者对幼者,老师对学生的爱等)、友爱(包括同学、同事、朋友之爱等)。人类各种爱的感觉有时候会发生交叉,如血缘爱中可以包含敬爱、抚爱和友爱的成分,而抚爱、友爱和敬爱也可能发展成为异性爱。现实中,异性友谊往往发展为爱情,可并不能说明异性之间不可能存在纯洁的友谊。认为异性间的友爱必然要发展成为性爱,或者必然与性爱纠缠不清,是缺乏依据的偏见。

心理学家指出,亲密纯真的友谊是人类优美的感情之一,是人们在共同理想、共同学习、共同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相互团结和帮助,并激励和鼓舞人们前进的高尚的道德力量。爱情作为异性爱的一种,是包含有性意向的,它不仅需要思想的沟通,而且还有性的吸引,而这种吸引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感受。存在于异性知心朋友间的心灵的沟通虽是爱情产生的一个条件,但仅有这个条件,爱情并不会翩然而至。总之,达到知心程度的纯真的异性友谊是存在的。

不妨来看几个真实的异性友谊的故事:

故事一

大明和小玲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但却没有发展成青梅竹马的恋人,而是成了最好的异性知己。他们两个同岁,两家是邻居。当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小玲的妈妈工作忙,经常会让大明带小玲去玩。于是大明和就经常带着小玲一起嬉戏,友谊自童年就开始建立。稍大一些后,两人都上学了,从小学到高中居然都在一个班。

小玲爱学习,学习成绩很好,而大明天性好玩,听课也不集中精神,所以成绩不怎么好。两人经常在一起学习,小玲帮大明学习功课,因此感情得到更深的发展。到了青春期,两个人完全可以成为恋人,以后结为夫妻,但两人都没有往这方面想,仍认为对方是最好的异性知己。

后来两人都找到了各自心爱的人,谈起了恋爱。有许多人不太理解。一些邻居以及大明的妈妈都说过:“小玲这孩子不是挺好的吗?你们两人青梅竹马,从小玩到大,你为什么不喜欢她呢?我看她不错,你如果和她谈对象,多好啊。”大明就不停地解释说小玲是他“哥们”,和恋人是两回事。他们都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大家对大明的女朋友都非常满意,也就不再提他和小玲的事了。

小玲也是一样。她妈当时也说:“大明不错啊,要不你们俩就处处。”她就说大明是她的“蓝颜知己”,也就是异性知己。她妈也是愣不明白什么意思。后来,见了她男朋友之后,也就不说什么了。

不过两人都谈恋爱之后,就少不了会有些小问题。虽然双方的恋人并不反对他们的这种友谊,但有时候当他们在一起有勾肩搭背等亲密举动时,他们的恋人就会显得很不舒服,醋意浓浓。于是,他们在相处中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但知己仍是知己,哥们还是哥们。

故事二

小文是南京一家外企的行政秘书,月收入不菲,属于白领阶层。她已经二十五六岁了,曾经谈过几个男朋友,可后来都分手了,至今仍孑然一身。但她这几年并不因没有男友而在生活上没人照顾,因为她的大学同学阿强一直都在帮助她。

说实话,她对阿强也没什么感觉,所以她知道自己不会跟他有什么,因此对他反而并不顾忌,有什么心里话都跟他说。因为小文不放心自己的一些同性朋友,她认为她们并不可靠,而阿强是她真正的朋友、知己。

想想自己和阿强成为好朋友,还是大学以后的事。当时在大学里两人关系还仅局限于同学之交,并没有什么深交。而毕业后,小文找到了现在这份好工作,租了一间非常不错的房子,与阿强也没什么联系了。当时她谈了一个男友,有一次家里马桶的进水管坏了,让男友过来修修。男友却说这东西他不会搞,让她找家政公司。她觉得男友对自己不够关心又没用,这时正好阿强打电话通知她参加一次同学聚会。她于是告诉他自己家的马桶有毛病了。阿强听后马上赶过来,买了一个进水管装了上去,解决了问题。

小文十分感激他,后来聚会又玩了很久,以后慢慢地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阿强虽然很能干,但并不是小文喜欢的类型,因此她对他并没什么戒心,有什么困难也都找他,和阿强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她常常对阿强说:“真没想到,你竟然是我最好的朋友。”

瓦西列夫曾经说过:“男人真正的力量是带一点温柔色彩的刚毅。如果一个男人集中的全是男性的特征,就会因枯燥单调而令人生厌。男人具体存在于不同性别特征的搭配之中,这使他们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了,更表现出男性的魅力。女人当然也是如此。让我们在日益扩大的异性交往中丰富自己吧!”研究表明,异性之间不但可以存在友谊,而且这种友谊具有同性友谊所不具有的互补性。性别差异之下的异性友谊,既可以是对个性不足的一种互补,也可以是对心理、情感和思维的互励互慰。女性软弱时,男性对你的鼓舞可以使你坚强;男性暴躁时,女性对你的规劝可以使你温柔;女性忧伤时,男性对你的开导可以使你乐观;男性粗疏时,女性的提醒可以使你细致。性别差异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多彩,有助于人的冷静化、理性化,使世界滤掉各种盲动和迷惑。

心理学家对异性交往的互补性做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性互补。

单一的同性交往,远不如多向的异性交往更能丰富人的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其各方面社会关系就越深入,精神世界就越丰富,个性发展就越全面。尽管同性间的个性也存在着差异,但如果只和同性人交往,人的个性发展往往很狭隘,因为这种差异远不如异性间的个性差异明显和有意义。

(2)心理互励。

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都有心理上的“异性效应”,往往表现为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从而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出潜在的积极性和巨大的创造性。

(3)情感互慰。

人际间的情感是极为丰富的,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同情、恩情等等。男女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交流,它可以使人感受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在异性效应的作用下,这种情感的交流更为密切,达到有效的情感互慰。

(4)智力互偿。

研究表明,虽然人类智力的高低总体上没有性别差异,但男女之间的智力特质却有区别。以思维能力为例,男性比较擅长离奇、大胆的抽象逻辑思维,善于抽象和概括,更喜欢用综合的方式对待现实;女性则擅长于具体形象思维,比较感性,更适合处理以实践应用和形象思维为支撑的事情。通过异性交往,双方均可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以促进自己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工作效率。

纯真的异性友谊是人类美好心灵的闪光和陶冶,是一杯甜美的酒,是一首生动的歌。它比爱情、婚姻更芬芳,比同性友谊更醇香。恋爱、婚姻的空间比较狭小,往往本能地带有自私性;同性朋友的趣味比较单调,而且难免有利害关系。异性友谊则是一种轻松、宽容、温馨的情感,让人能够对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多几分体会。

如何与异性建立友谊

异性友谊那么美好,如何与异性建立友谊呢?又如何维持它呢?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互相尊重和理解

男女之间在气质、性格、身体、爱好等方面往往有着较大差异,只有彼此互相尊重和理解,异性友谊才能维持和发展。

(二)注意交往场所

异性朋友单独相处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所,尽量不要在偏僻、昏暗处长谈。如果在房间里单独谈话,不要紧闭门窗。

(三)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友谊和爱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们之间的爱情关系和友谊关系都是以彼此之间的相互欣赏为基础的。友谊和爱情两者之间有严格的区别:首先是内涵不同。友谊是同学或朋友间的一种平等的、诚挚的、亲密的、互相依赖的关系。而爱情则是一种男女之爱,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关系。其次是对象不同。友谊是广泛的交往,而爱情则是在一对男女之间发生的。友谊可以通四海,朋友可以遍天下,人们可以和各种对象发展友谊。而在爱情世界里,却是男女之间的隐私之情,只能是真挚专一、忠贞不二,如果第三者加入,便产生嫉妒心理和排除异己的行为。第三是要求不同。友谊关系中,主要承担道德义务。而爱情关系在双方缔结婚姻关系后,不仅承担道德义务,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异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不要模糊两者的界限,否则不但失去友谊,还会失去爱情。

保持异性友谊的“恒温”

异性友谊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对于单身者来说,升温为爱情,或许是值得庆贺的事情。而对于已经有了恋人或者已婚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保持其“恒温”,否则会引起诸多麻烦,还会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

那么如何知道友谊“超温”了呢?下面列出两点迹象,或许有所帮助。

(1)和异性朋友交往中,如果你发觉自己离不开对方或对方离不开你时,要警惕友谊的超温了。此时应该迅速降温。

(2)如果你或你的异性朋友强烈排斥对方同其他的异性交往时,就有问题了,此时也应该及时给你们的友谊降温。

如何保持异性友谊的“恒温”呢?

(一)不要自作多情

与异性朋友交往时,不要自作多情。不要把异性朋友的赞美与帮助当成对自己的爱意,把其当做对自己的肯定与运气就够了。自作多情常常伤人伤己,封闭了自己的异性友谊之门。比如,一位男工程师与实验室一位姑娘本来相处得很融洽,姑娘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工程师做事,于是工程师认为她对自己有意思。有一天,他煞有介事地告诉姑娘,自己是有妇之夫,不能接受她的爱,希望她早日找到更好的伴侣。冤屈、羞愧之下,姑娘离开了实验室。男工程师的自作多情伤害了姑娘,更使自己陷于可笑境地,亵渎了纯真的友谊。

(二)不要过分依恋异性朋友

异性友谊不要有过分的依恋。比如有些女孩子往往过分依恋男性朋友,遇见一点困难就找朋友帮忙,有一点小委屈就跑到朋友那里倾诉。从心理学上,这是一种时刻寻求安全感的童稚心理:小的时候,过分依赖父母,把安全感寄托在父母身上;长大后,又把这种安全感寄托到恋人或朋友身上。这种心理之下,异性友谊很容易升温为爱情,更容易使友谊蒙上阴影。过分依恋的人有独占异性朋友的欲望,不希望对方有其他亲密朋友。比如一位性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的男士正陷于苦恼之中。他和一位女同事是好朋友,可这位女同事内向深沉,对他过于依恋,以致其他同事常产生误会。她反对他结交其他女性朋友,一旦看见他与其他女性谈笑,就要和他过不去。他们各有家室,他并不想搞什么婚外恋,于是不得不考虑和这位女同事断绝友谊。

(三)保持心理距离

关系再好的异性朋友,也应该保留各自的隐私。保持心理距离并不会疏远朋友,相反会加深友谊:正是因为有一定的心理距离,才具有神秘感,才会使友谊更具有亲和力。和异性朋友的爱人建立友谊关系是保持心理距离的好方法,这样会时刻提醒双方不要忘记各自恋人的存在。

(四)不宜隐瞒,应该坦诚相待

与异性交往,最好让自己的爱人知道。既是正当的朋友,就不应该隐瞒。如果你的异性朋友与你的爱人不相识,应该主动介绍他们认识;如果有单独交往,最好也要事先告诉你的爱人,否则可能引起误会,影响双方感情。

(五)不应过分随便

男女间交往过分拘谨固然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分随便,诸如嬉笑打闹,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应力求避免。须知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此外,男女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庄重文雅。

(六)不宜过分冷淡

男女间交往时,理智行事是必要的,但不应过分冷淡。因为这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自大,孤芳自赏,不可接近。

(七)应该热情大方

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注意消除异性间的不自然感。在心理上,应该像对待同性朋友那样去与异性交往,不应有任何矫揉造作和忸怩作态,那样反而会使人生厌。和异性交往,已婚男女和未婚男女应该是有区别的:这种交往是纯正的友谊而不包括丝毫择偶因素。此时的异性友谊,应少些少男少女的腼腆羞涩,而应热情大方。特别是在家中待客,对所有客人要一视同仁。

(八)不宜有非分之想,要洁身自好

不要虚荣轻佻,借异性友谊之名玩弄他人感情。不要见异思迁,把握不住自己的感情,禁不起新的感情的诱惑,轻率地背叛自己的爱情。

(九)勇敢说“不”

当发觉异性朋友想超越友情时,要勇于说“不”。不要为了保持友谊而迁就对方的过分要求。如果朋友因为你的拒绝而远离你,不必伤心,本来心有他图的朋友不要又何妨?但要注意说“不”的方式,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避免伤害对方。已婚的人可以通过提及自己的亲密夫妻感情而从侧面拒绝异性朋友的过分要求。

(https://www.bqduo.cc/biquge/75_75353/c4208259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