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中国择吉文化 > 第2章清宫旧藏《裹角黍》

到了战国时期,因屈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粽子又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提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人们用粽子来纪念屈原,实际是用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心中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

明清两代,粽子更是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制的细长的像毛笔样的粽子,称“笔粽”。取其谐音“必中”,为讨吉言口彩。另一说法,这种笔粽吃到肚里,胸中会有神来之笔,考场答卷,可妙笔生花。

粽子与求婚

粽子,也是节日期间人们相互馈赠的礼品,尤其是未婚男子求婚的一种重头礼物。在江汉平原,青年男子如果定于下半年完婚,端午送礼就分外隆重。若是女方的亲族本房多,每家必送一份。那就得肩挑一大担,扁担都压成弓形了。未婚男子在送礼品时除了粽子等物外,还有一把鹅毛扇,它是表示下半年娶亲的信物,非送不可。民间风俗,未婚女婿送的鹅毛扇,即羽毛扇,采用各种鸟禽羽毛为原料精制而成。

古代女子也有用粽子来传情的。“竹叶青青白糯香,添上红心鸡蛋黄。”这是古代女子特别为情人所包制的一种蛋黄粽,吃起来别有风味,象征粽香青白,红心不改。

两千多年来,粽子在中国大江南北,按各地习惯物产不同,形成各种特色的粽子,品种繁多,按形状分有菱形锥形笔形筒形等,样式各异;按口味分有火腿鸡丁椰蓉红枣果脯豆沙等,风味独特。粽子包裹时多用荷叶煎叶竹笋叶芦叶等,用这些植物叶所包的粽子煮熟后,清香四溢,芬芳宜人,吃起来香糯甜美,清火去热,不生邪气。所以,粽子成为历代人们喜食的一种传统节日吉祥食品。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先民以龙舟竞渡来拟龙悦神,目的是求得神龙的护佑,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带有欢乐祥和喜庆的色彩,反映了先民们原始农耕社会的基本生活追求和信仰。

龙舟,即刻画成龙形的船,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描绘龙舟:“船长十余丈,前为龙首,中为龙腹,后为龙尾,各占一色……送圣后奉太子于画舫中礼拜,祈祷收灾降福,举国若狂。”

龙舟竞渡的来源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五据考证,端午龙舟竞渡源于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古代吴越地区百姓断发纹身以像龙子,每年五月五日举行图腾祭拜。他们为了求得龙图腾的护佑,把所乘之船刻画成龙形,与岸上的鼓声相和,在水面上进行各种竞赛划船的活动和游戏。

随着历史的演进,龙舟又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与祭祀历史人物密切联系起来。

龙舟竞渡首先与纪念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联系起来。伍子胥曾助吴伐楚,攻入楚都邹城,又大败越国。后为劝吴王拒绝与越王勾践求和,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所杀,并将其尸首装入皮袋里,扔入钱塘江。从那时起钱塘江便常常掀起怒潮,人说是伍君显灵。他的女儿曹娥便在这天驾舟,去拜见父亲。人们出于对伍子胥的崇敬和对曹娥的同情,便驾舟相伴,后来演变成竞舟活动。

龙舟竞渡与越王勾践操练水兵也有关系。越王勾践被吴王放回后,为报雪耻,暗建水师,于农历五月初五借竞渡之名操练水兵,终于在公元前476年灭掉吴国。《事物原始

端阳》记:“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岁时广记》卷二一曰:“《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盖断发文身之俗,习水而为战者也。”

有关龙舟竞渡的起源,影响最大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五月五日这天抱石自沉湖南汨罗江,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龙舟竞渡习俗

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祭祀时气氛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还有地区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于避恶。

龙舟竞渡,除了比赛速度外,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如《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

在浙江武进,过去还有夜龙舟,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浙江少数地方还于水上设堆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焰中穿过。

浙江武义县,过去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认为可除邪祟。旱龙舟,即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

龙舟,这种由原始龙图腾崇拜而产生的择吉习俗,被赋予了深远的积极意义,也作为一种民间体育竞技活动被传承下来。

由于夏至的存在,整个农历五月都被看作不吉的时期。因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主要目的是逐疫避邪,反映了人们借用祥物以祈求免灾除恶求吉纳祥的心理和信仰。

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五月

大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所中以,端午节的最主要活动和内容便是驱邪避国恶。因此,围绕驱邪避恶的吉祥物和风俗也上应运而生。下在端午节的众多吉祥物中,菖蒲艾五草和雄黄酒是最主要的三种。有一首古诗曾千这样写道:“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诗句吟咏的是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着艾草,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上“王”字以避邪防病。

挂菖蒲艾草

菖蒲,多为石菖蒲和水菖蒲,为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高一尺多,喜生于石砾山沟处,它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提神通窍和杀菌的作用。以其根茎入药,主治痰厥昏迷惊痫等症。因此,菖蒲被视为避邪驱恶的吉祥物。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将菖蒲悬挂或插于门旁,用以杀菌防病,驱除恶气。

清代《燕京岁时记》曰:“端午日,用菖蒲插于门旁,以禳不祥。”清代顾禄《清嘉录》记曰:“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还有人制作蒲人蒲龙蒲葫芦等,戴之避邪。在古人眼里,菖蒲确是吉祥之物。

艾,别称家艾艾蒿五月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高可二尺多,茎枝有香味。艾用于医药,主要是取它的叶。一般地说,民间则将艾拧成绳晒干,点燃用以驱除蚊蝇。在湖北蕲春,艾与蕲龟蕲蛇蕲竹同列,被称为“蕲春四宝”。这种植物,在端午节同样被赋予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时在端午节,或采艾插于门楣

◆端午节佩香囊以避邪

◆清宫旧藏《悬艾人》

上,或做艾人艾虎戴于发际,以驱恶禳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其实此种做法并非完全出于盲目崇信。因为端午节时,正值初夏,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悬挂艾草和菖蒲,确实可以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

饮雄黄酒

端午的吉祥习俗,还有一项是饮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因此人们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也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还将吃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的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旧时端午节还有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代《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看,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但现代科学也表明,喝雄黄酒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应少喝慎喝。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是过去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女儿家在这一天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汉族

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以乞巧为中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国节”“女儿节”,此为中国人的情人节。七夕的由来下“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五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千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并且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开始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当然,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先民们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想象为一位神仙,对人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并且和人们的自身生活都会有关联。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夕乃月逢七日逢七。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42的日子。在中国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为“喜寿”。“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预示成双的日子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乞巧的吉俗

旧时民间在七月七之夜,都有祭拜织女的习俗。一般是陈设瓜果,或设案焚香燃烛,隆重一些的则要举办“乞巧会”。

这种乞巧之俗,汉代业已形成。《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代《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其实,乞巧不过反映了民间女子的美好愿望,她们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就七夕的现代意义来说,我们应该让这一天充满爱情的温馨与甜美,也让人们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信仰。节日这天,人们拜月赏月祭月吃月饼之俗,无非都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团圆的生活信念。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在这举家团圆的美好时刻,还有许多美中好的吉俗夹杂在其中,为中秋之夜增添了许国多的神秘与向往。上祭月择吉下中秋节,中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五习俗。祭月,其对象是月神太阴星主,也称千月姑或月宫娘娘。每当中秋月上时,人们设案燃香,陈列月饼瓜果等祭品拜月亮。有趣的是,祭拜月神时,男子只能在一旁观看,不得参与拜月,有的地方甚至要求男子回避,因为月亮是阴象之物,所以拜月纯属女人之事。

云南傣族人中秋拜月,是在月亮升起来以前,在小土房顶上置一个方桌,桌上四角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圆饼上插一柱冷香,月亮升起时点燃冷香,对空鸣放火药枪,男女老幼行拜月礼,然后围坐在一起吃饼赏月,直至半夜。

江苏苏州地区,人们称赏月叫“走月”。中秋月夜,姑娘们有的单独外出借月幽会;有的结伴而聚,互拜亲朋,寓月圆人亦圆之意。天上的月亮时隐时现,地上的游人穿梭往返,形成一幅韵味别致的“走月图”。

湖南侗乡人的中秋“偷月”别有风趣。晚上,姑娘们打着花伞,悄悄来到心上人的菜园里,借着月光采摘菜园里的瓜果,希望月宫仙女为她牵上红线,托月做媒。倘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姑娘就会喜上眉梢,因为这预兆两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江南等地的农村,还有中秋送瓜的趣俗。若有人结婚后数年不育,其亲友就会去菜园里“偷”冬瓜一个,以彩色绘成人面的形状,再以衣服扎成人形,在中秋晚上请寿长命好的人抱着,敲锣打鼓地送到她家,把瓜放到小夫妻的床上,用被子盖上,口称“得瓜得瓜”,以期“种瓜得娃”。摘冬瓜时,不能让瓜主知道,否则就不灵验了。瓜钱可以留在瓜田里,或是事后补交。有些地方则希望别人送南瓜,“南瓜”谐音“男娃”。

月饼中的祈福文化

月饼包含着丰富的祈福文化内涵。中秋佳节赠月饼,食月饼,以月饼作为祭月的祭品等,都变现了人们对于月饼所包含的祈福内涵的认同。

月饼取圆月之形,取月圆人团圆之意,成为象征团圆欢聚的必不可少的吉祥物。月饼象征团圆的意义贯穿于中秋节的一系列习俗中,以月饼供月祈愿祝贺团圆之俗多见于清代及清代以后的地方志中。

月饼也是丰年的象征。中秋节正值农作物丰收的季节。自远古有农业生产活动开始,人们在收获之际就要举行与春季播种时节的“春祈”活动相呼应的“秋报”活动,以感谢土地神赐给农作物丰收,并祈望来年继续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秋报活动是形成中秋节的文化因子之一,不少地方的中秋节还传承着秋报的习俗。秋报时要举行酬谢土地神谷神的仪式。由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与秋报融合,月饼成为丰年的象征。在中秋节,人们往往要借月饼来庆贺丰年,祈望来年继续获得好收成。

月饼还是生殖的象征。中秋节以月饼拜月祭月,有祈子的意义,月亮及其象征物月饼,被赋予了赐子的功能。女性们相信,中秋之夜,月到中天之际,静沐月光,不久定能得子。这种祈子习俗包含了对月亮的某种崇拜。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重阳节从岁时节日演变成民俗节日,尽管各地有不同的过节习俗,但重阳节的核心文化价值始终是平安和谐。

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并非良辰吉日,而是灾厄之日。因为在古人看来,九既为阳数之极,就必然会发生转折性的变化,终于中九而始于一,潜含着消亡和再生之意。这种由盛而衰的数字是不吉利的,重九则更为不上吉利。所以古时重阳节的习俗很多,人们要下出门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五可免除灾难,趋吉求祥。

重阳登高步步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在魏晋时很受帝王欣赏,宋武帝刘裕便曾在重阳节登彭城项羽戏马台。唐代诗人也曾用大量篇幅抒发暮秋时节登高远眺时的忧惧而又欢乐的心情。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有一个关于登高避灾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下住着一个庄户人46家,户主是个为人忠厚的庄稼汉。一天傍晚,他从地里回家,路遇一老先生。老先生对庄稼汉说:“九月初九,你家里要遭灾。”他一听,吓了一跳,说:“我没做坏事,怎么还有大难呢?”老先生说:“天有不测风云,好人难免受灾,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拣草木少的高地搬家,越高越好。只要照我的话做,就可以避灾。”老先生说完就走了。

九月初九清晨,庄稼汉依老者的话领着家人刚爬到一座山顶上,就见家里房子着起火来,越烧越大,山脚下一片火海,幸亏山顶周围全是光秃秃的石头,才没烧上来。

庄稼汉全家九月初九爬山登高避灾一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一些人唯恐灾难落到自己家里,就往高处搬家,登高避灾。而一些住在平原的人家就在九月初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来表示登高消灾。从此,重阳节吃糕的风俗流传至今。

戴插茱萸辟邪翁

重阳节戴插茱萸的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到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其实这个习俗,还是有些科学根据的。茱萸是一种要用植物,又名“越椒”。古人称其为“辟邪翁”,传说有辟邪神功。其实这种植物有浓郁的香味,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等作用。那么戴插茱萸,也就有益于健康了。

菊花辟邪又益寿

重阳节饮菊花酒赏菊,也是重阳节辟邪的祈福活动。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菊花在九月间盛开,所以成为重阳节辟邪的吉祥物,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对菊花药用价值的认识,使古人又对其加以神秘化,产生了对菊花神奇功效的崇拜,菊花成为使人长寿的吉祥物,并与茱萸构成互补关系。人们在重阳节以茱萸避邪后,再以菊花表达趋福的需求,满足延年益寿的愿望,从而使观赏菊花饮菊花酒成为节日的重要内容。

随着岁月流逝,重阳节的信仰成分日渐淡薄,演变成登高赏菊饮宴赋诗为主要内容的游乐性节日。

腊八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

古时人们把腊八节看作是春节即将到来的信号,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北京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老太太你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拉拉二十三……”

佛祖成道之日

古代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相传释迦牟尼出生后,见到众生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五阴炽盛八苦所煎熬逼迫,于是在他29

48

岁那年,毅然舍弃王位而独坐菩提树下,潜心修炼,寻求人生的真谛。他还游遍了印度的名川大山。一天,他来到比哈乐邦的尼连河附近,因劳累饥饿过度,昏倒在地。有一位牧女看见了,便把身边带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煮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粥后,顿觉精神振奋,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

《说文解字》载:“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先秦时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月改在十二月初八,自南北朝开始相沿成俗。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

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是

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

的祭祀仪式,后演化成纪念佛祖

释迦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朝

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

祀”,周朝为“大腊”。因在

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

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腊八当日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都要做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馈赠亲朋好友,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

腊八粥由多种谷物与果类合在一起熬制而成。用腊八粥供神,包含着人们将获得的所有食物报答神灵的赐予,并祈求来年继续保佑各类作物丰收的意义。由此,腊八粥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方法,用料可以用来促使家畜生长兴旺。北京民谣云:“腊八粥,腊八饭,小鸡吃了就下蛋。”以腊八粥喂家畜,有祈愿家畜获得成长力量的意义。

腊八粥由赤豆粥演化而来,赤豆粥被认为有避邪驱疫的作用,腊八粥承续了这种作用。腊八粥还可用于涂门神从这通过时达到辟邪的功能。

古人腊八除了吃粥外,还有戴假面具巡行逐疫的活动。《荆楚岁时记》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看来,祛邪逐疫,是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的重头戏。

民间腊八也有一些禁忌,如忌担水,已出嫁女子必须回归婆家,尤以翁婆健在的家庭更为注重。忌讳女子这天回娘家,否则,娘家一年不如意。俗谚称:“腊八不食娘家米,吃了娘家米,一辈子还不起。”山东武城沂南等地,新媳妇(结婚不满三年)这天必须回娘家,否则,被认为对婆家不利,等等。

小年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的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旧时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

的,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

大活动的开始,主要习俗就是祭灶。中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神送灶王,国是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上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下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五司命”。传说玉皇大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千命灶王府君”,用以监督考察各家一年的所



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各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各家的作为。祭灶节这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

祭灶的渊源

在中国古代人们信奉的众多神灵中,灶神在民间的地位是最高的。

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50原始人群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学会了

使用火,火成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之一。

在秦代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被赋予新的功能。郑玄注《礼记

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神。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因此,俗有“官三民四邓家五”之说,“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二十三送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二十四送灶,“邓家”指水上

◆灶君人,会在年

二十五举行。但是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二十三谢灶,希望有贵气,取其意头。

祭灶的吉俗

古人对于祭灶,讲究甚多。人们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污物送入灶内燃烧等,名目繁多。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等,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以少打小报告。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

在祭灶君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而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目的是祈祷灶王向玉帝奏报这家一年来的种种善事,不要讲坏话。

送走神明后,别忘了正月初四(一说除夕夜)把众神接回来,此谓“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神。

灶神的崇拜,从早期的祈求降福,到后来的谨盼避祸,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命运的茫然不解,只能把遭遇的各种吉凶祸福托之于神,而灶神不许有怨言说怪话发牢骚的种种禁忌,则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祭灶的风俗渐渐淡化,慢慢远离人们的生活。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

大年夜,习惯称作除夕,有旧岁至此

而除新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此时,孩子们

大特别开心,因为吃罢年夜饭,与长辈一道守中岁之际,往往能得到压岁钱。国压岁钱的由来传说上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关于下压岁钱的由来,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五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体黑手掌白的千小妖“祟”,常在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它趁



孩子熟睡后,就用手在孩子脑袋上摸三下,使其被吓哭并发高烧,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夫妻俩不敢睡觉,一直逗着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给孩子玩,孩子包了拆,拆了包,一直玩到睡下,包好的铜钱放在他的枕边。老夫妻年岁大,也熬不住了,一看都已52是四更天了,想祟该不会来伤害孩子了。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妖

◆压岁钱最早也叫“厌胜钱”

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

夫妻俩便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情告诉了大家。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也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果然,祟就不敢再来害小孩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跑。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于是,人们便形成了在除夕“守祟”,还给孩子“压祟钱”用来打发小妖的风俗。

压岁钱的吉祥意义

其实,压岁钱最早也叫“压胜钱”。早在汉代,中国就出现“压胜钱”,亦称“厌胜钱”“花钱”,这种钱不是市面流通的货币,民间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压胜钱”的正面除可见一般钱币上的文字,还有多种吉祥语,如“去殃除凶”“天下太平”“千秋万岁”等;背面则分布各类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刀剑星斗等。

唐代,内宫盛行“洗儿钱”。《宫词》称:

记》谓:“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张春华的《沪城岁事衢歌》说:“年前选青铜钱,轮廓肉好者,贯以红绳,与幼辈十二三以内者,名压岁钱。”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儿童主要用它购买爆竹糖果和玩具。

如今,流传千年的压岁钱早已与避邪无关,纯是为增添喜气和祝福,而且形式变得多样。长辈不再限于给孩子发钱,如有的代之以经典书籍,有的代之以学习用品,有的代之以出门旅游,但无论形式如何,都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要说中国人的祈福求吉心理,最直观的要数人们的服饰祈福。中国传统服饰,用图案色彩等表现手法,把吉祥寓意其中,不仅极大丰富了服饰的样式,表现出人类心灵之美的情趣,更增加了服饰的文化价值。

中国人在服饰上是非常讲究的。从历

代的服饰演变就可以看得出来,细节之处体

大现得淋漓尽致。中服饰图案中的择吉国在中国传统的服饰上有各种各样的图上案,如龙凤虫草花鸟果实虎豹鱼下虾日月星辰,这些图案不但美化着服饰,五还有深刻的“涵义”,它们寓意吉祥富千贵平安乐业等,这些服饰中的吉祥图



案,包含着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着千百年来人们祈求吉祥喜庆的愿望。

服饰中的图案,常见的有松树和鹤组成的“松鹤延年”,寓意长寿;用石榴佛手桃子组成“三多”,意在比喻多子多福多寿;将凤凰和牡丹穿插在一块的“凤穿牡丹”,象征富贵和美好;“狮子滚绣球”,表示吉庆和快乐;“鲤鱼跳龙门”,隐喻仕途高升的意思。这些都是以形寓意的图案。

56

以音寓意的图案主要有:五只蝙蝠和寿字组合的“五福捧寿”,以喜鹊登梅构成的“喜上眉梢”,以及用金鱼戏水寓意“金玉满堂”,以三个寿星老人排列组合的“三星高照”。这些寓意都取自自然形象的谐音,抒发民间对吉祥如意的愿望。

此外,在服饰图案中,还借用民间传说来表达某种感情,常见的有“刘海戏金蟾”“和合二仙”“麒麟送子”等,这些都是汉族人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吉祥喜庆内容。

服饰色彩中的吉祥

在中国传统服饰中,古人善于运用颜

◆绣有狮子滚绣球图案的服装

色来喻示高低贵贱好坏吉凶。

中国人以黄色紫色为贵色。这些颜色曾经一度是皇室或权贵人士的专用色,因而有尊贵的寓意。服饰上的颜色可以表明穿着者的身份,普通人们禁忌穿着表示尊贵的颜色,实际上寓意普通人禁忌与大人物发生接触。

绿色碧色青色,被视为贱色,只有娼妓优伶等“贱业”中人才用这些颜色的布料做服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颜色,也与贱业贱民相联系,如清代奴隶有以红白鹿革为背子的服饰习俗。但红白色并不是奴隶的专用色,它只是与背子的服饰款式相结合而用于奴隶穿着,所以,红白色不做贱色论。

黑色与白色是中国传统中的悲哀色彩,一般用于祭奠。古人以黑白色为凶色,黑白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凶祸丧葬等不祥之事,一般人忌讳穿着,尤其在婚嫁生育过年过节等喜庆日子更是忌讳穿纯白纯黑的衣服,惟恐不吉利。另外,丧葬期间也禁忌穿红色衣裳,因为红色一般有喜庆的性质,被认为是吉色,但同时红色又与血色同,易引起伤害流血的恐怖感,所以,丧期禁忌穿红色衣裳,惟恐冲犯鬼魅神灵。

服饰款式择吉

在服饰款式方面,民间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说法。因为裸露肉体是中国封建礼教所严格禁止的,因而古代民间男女服饰穿着上,将身体各部位捂遮得严密紧实是一大特色。

山东一带禁忌衣服的下摆有毛边,据说那是丧服的样式,恐不吉利;又忌讳衣服的扣子为双数,俗话说“四六不成材”,扣子双数会影响到穿衣人的事业成功等。这些都说明服饰款式是有象征意义的。

种种服饰择吉习俗约定了人们的服饰观念着装方式与服饰式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服饰文化的稳定性与传承性。

民间不仅在服饰的图案颜色款式上有许多的择吉习俗,在服饰的穿戴上也有许多讲究。避免不吉利的穿着,是旧时民间希望避过灾祸,获得吉祥幸福心理的体现。这些服饰穿戴中的择吉习俗,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择吉文化渗透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民族的服饰穿戴,是民族风俗习惯的一个最为直观的方面,其中的择吉意义必不可少。

衣着穿戴择吉

衣冠穿戴不能随便,尤其忌讳反穿衣反戴冠等。如河南沁阳一带旧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说法。孀妇改嫁时才反穿罗裙,若平时女人反穿罗裙,自然是不吉祥的。

禁忌穿别人穿过的衣服,汉不裹脚,又忌妇女裹脚带松驰拖地,说是这样的女人必犯酒色。尤其是祭祀的场合,衣着穿戴更要整洁,不敢过于简率,恐怕冒犯神灵。

服饰穿戴还禁忌裸露肉体。旧时山西一带,以露顶为羞耻,忌讳不戴帽子。云南一些地区,妇女外出时大多手执一伞,伞有布围,借以遮面。其目的是不想让人见到其真面目,在当地最忌人揭开布围偷看。

南方沿海一带甚至忌讳晒干的衣服直

族等许多民族都有此习俗,青海藏

民尤其忌讳。旧时以为衣服与本人

有着同一性,或者认为衣服上会附

着本人的魂灵,那么穿上别人穿

过的衣服,自己的灵魂就不得安宁

了。

民间还忌讳服饰不整齐。汉

族民间忌讳帽子戴歪,俗语称。

“歪戴帽,狗材料”;忌讳衣扣

58

不系,或系错;忌讳不穿鞋袜,或只穿一只鞋袜。旧时妇女还忌◆清代宫廷服饰接取下就穿在身上。俗以为这样人会变成“竹竿鬼”。旧时晾晒衣服是用竹竿把衣服撑起来,看上去像是一个竹竿人。如取下衣服不经叠放就直接穿在身上,就会受到竹竿人灵魂的侵扰而成为一个“竹竿鬼”。而折叠一下,放一段儿时间,就起到了化解的作用,不会再有不吉祥的事了。

还有一些饰物,佩戴时有所忌讳或者佩戴本身便是某种避忌的符号。例如民间妇女的手饰戒指,传说古代曾是嫔妃禁戒“御幸”的标记。据《清稗类抄》云:“纣作宝干指环。汉宫人御幸,赐银指环。盖古宫禁中本用以为嫔妃进御或有所避忌之符号,后世遂用为普通之指饰,故曰戒指。”如今,民间仍有以戒指为聘定礼物的。有些地方,以戴戒指标志已婚,少女则禁忌佩戴。

服饰放置择吉

在衣服的放置上,也有一些择吉习俗。

民间以为,不能从衣物上跨过或踩踏弄坏衣物。民间忌讳将妇女和小孩的衣物在夜间晾置在室外,恐怕衣物上落上灾星或沾染上鬼祟邪气。实际上,这是一种从卫生角度考虑的民俗。

旧时民间忌讳将妇女和小孩的衣物在夜间晾置在室外,恐怕犯到夜游神煞。小孩的衣服还忌搭在高处,俗称三尺以上有神仙,恐伤害小孩。忌在竹竿尾晾挂衣服,因为这与丧事所举旗幡很相似。另外,男女衣饰不能晾晒到同一根竹竿之上。俗以为男女衣饰的接触即等于男女之间的接触,又或者是担心晾衣收衣时男女相遇接触的机会增多,从而难免发生苟且的事情。另外,放衣服时忌男衣放在女衣下,恐坏了男人的福气。

其实,服饰穿戴中的种种讲究,是朝代交替变更期间服饰民俗演化的必然结果,服饰款式禁忌中上“禁”与下“忌”的较量,更多是民间百姓为避祸而形成的特有的习俗,是旧时民间择吉文化的重要体现。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有各种约定俗成的祈福食品,最为人们津津乐道。过节时所食用的各种美味食品中都包含着人们的美好期望。

中国古代从岁首到岁末,几乎每个月

都有一个或几个节日。而各节日的饮食习俗

大历久不衰,许多节日活动更是以饮食为主甚

中至是唯一的活动。那么各个节日中的食品当

国然都少不了祈福的意义。

上祈福的春节食品

下旧时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顿极为

五考究的“年饭”,用作新年祈福求祥的供

千食,还要取吉利的用语。做法是将煮得半熟



的大米饭小米饭捞在一个陶瓷盆中。白色的大米象征银子,黄色的小米象征金子,陶瓷盆象征聚宝盆。然后在米饭上嵌红枣栗子荔枝龙眼等象征吉祥的干果,米饭中间插一枝松柏枝,枝上挂上小挂签或金银箔纸做的元宝,或挂一些咬开小口的花生白果,成为一棵“摇钱树”。民间习俗认为,除夕夜将“聚宝盆”“摇钱树”年饭供在供桌上,能祈得在新的一年中有发财之福。江浙一带,大年初一人人要吃“百事大吉”,以示新春祈福之意。“百事大60吉”实际上是柿饼和福橘。因为“柿”与“事”“橘”与“吉”谐音,这种祈福食

品在其产生之初,是作为一种陈设,作为一种祈福的供奉而陈列的,要等到春节过后,再分而食之,这样便能祈求一年内事(柿)事圆满吉(橘)庆如意。

在湖南各地,每逢春节,家家都要准备各种可口的祝福茶食,招待客人。如用芝麻泡茶,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意,祝福事业有成,步步高升;用熏青豆泡茶,表示“有吃有兜(豆),年年富足”,等等。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而且春节吃饺子还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有时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和乐趣,人们还要在饺子

◆祝福茶食

里包上硬币,谁吃到硬币意味着来年大吉大利,大富大贵,或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蜜糖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

此外,还有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等等。

其他节日的祈福食品

二月二龙抬头节,人们创造了许多“龙”形象的食品,作为龙的象征,如龙须面(面条)龙耳(水饺)龙鳞饼(薄煎饼)龙头(猪头)等。有呼龙回归展现龙形获得龙的保佑的意义,以此祈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清明节,山西陕西等省给亲人上坟,要用祈求子孙福运的“子福”。子福用白面制作,馅为枣豆子核桃等,面上放一只鸡蛋,周围盘上几条用面捏的蛇,然后上蒸笼蒸熟即成。这一食品中的枣核桃等物,含有祈求祖先庇护,使家庭和睦子孙兴旺的意思,故称“子福”。

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吃食品,也是一种祭祀物品。据史料记载,粽子最初用作祭祀神灵,以祈年求丰。到了南北朝,随着屈原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提高,粽子成为祭祀屈原的物品。另外,福建晋江地区,每逢端午节还有“煎堆补天”的风俗。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面团,下油锅煎成一大片。这一食俗,反映了老百姓担心久雨成涝,影响夏季农作物收成的心理。

月饼是中秋节的节令食品,是团圆丰年和生殖的象征;中秋节吃芋头,寓意避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标志性吉祥食物。“糕”,谐音“高”,取步步登高的含义,重阳食糕,主要是祈求腾达高升,万事俱“高”。

腊八节煮腊八粥,既有原始祭祖祈年辟邪的吉祥含义,也有祭佛祖祈福的吉祥含义。

不仅节日里,人们要吃祈福食品,喜庆活动更是少不了祈福食品的点缀。不管是红白喜事集会还是走亲访友,人们都会用一些代表吉祥祝福的食品,来祈求幸福,事事如意。

人们平时的饮食,多半为口腹之需。

而喜庆活动中的食俗,则寄托着人们的精神

大需求。在这样的活动中,人们感受着喜庆的中气氛,喜尝美味的食品,联络彼此的感情,国表达美好的祝愿。上婚礼上的吉祥食品下旧时,人们有在婚礼宴席上吃“四喜五丸子”的食俗,以象征喜事临门。早在北宋千时,民间流行着一首《四喜诗》:“久旱逢



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当时人把这四件事作为最值得庆幸的四件喜事,所以人们就用“四喜丸子”来借喻这四件喜事。一般是席间多少人,就做多少个,每人一个,祝愿人人常遇四喜之神。吉饼,因大多是在婚礼上用,也称“喜饼”或“龙凤饼”。吉饼有各种不同的样式,各地的做法也不相同,北方一般做成圆形,用饼模压出“龙凤呈祥”的图案,饼皮酥脆,呈黄白两种颜色,代表金银财富。在南方,都是男家做好了喜饼送到女家,然62后,女家再将喜饼分送到亲朋好友家,以此作为请柬通知亲朋好友,告诉人们女儿要出

嫁了。女方在收下男方送来的喜饼的同时,要回送相同数量的喜饼给男方,但就不再称之为喜饼了,要称“太史饼”“状圆(元)饼”,以此来预祝新郎中状元做太史;民间认为这种饼象征福禄喜财四大吉事,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吉饼。

“没有鱼不成席”,河北一带大宴小宴都要有鱼。在婚礼桌上吃鱼要将头和尾留下,意为祝愿新郎新娘婚姻幸福从头到尾,祝愿他们婚姻美满,生活富余(裕)。

祝福“食篮”,是景颇族流行的一种礼俗。婚礼喜事中,一般要在藤篾编织的礼篮中装上两筒自制酒(水酒米酒)两包糯

◆四喜丸子

米饭团和两包熟鸡蛋。礼篮中的礼物均有祝福的含义:酒表示男女两性,水酒代表女性,米酒代表男性,喝两筒酒是祝福夫妻和谐恩爱;糯米饭团是祝福夫妻像糯米一样粘在一起,紧密团结;鸡蛋表示纯净,是祝愿新婚家庭及来宾平安健康幸福如意;礼篮中的物品都是成双的,表示对新人永远相爱出双入对白头偕老的祝福。

其他喜庆活动中的吉祥食品

旧俗每当年节或有喜庆之事,都请巧妇捏面花。一般在不同场合食用不同的面花,主要用于婚宴生日祝寿和年节,以求吉利。面花大都捏成吉祥物,所以人们称之为吉祥花。有象征夫妻恩爱的“龙凤呈祥”“对鸳鸯”;象征连生贵子的“麒麟送子鲤鱼钻莲”;象征长命百岁的“长命锁”“十二属相”;象征“福禄吉祥”的蝙蝠花鹿小鸡小羊;象征福寿绵长的“九连环”;象征富有的“蛇盘兔”;最普遍的是枣糕,取其同音“早高”,预示生活早日提高。

北京的“全家福”是传统吉祥名菜,它由二十多种原料做成,现在多称之为“拼盘”。此菜多在全家团聚时享用,取其“全家福”之美称来寓意家庭团圆美满幸福。

汤圆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吉祥食品,它的外皮一般用糯米或粘黍面做成。内装各种不同的馅,有豆沙枣泥红糖“五子仁”等,有的还要加五色丝。由于它的外形很圆,所以人们把它作为团圆圆满的象征。许多地方,当有亲人出远门回来时,全家共食汤圆,为其接风,意为祝贺全家团圆幸福美满。也有的地方是当亲人出远门时,煮一碗汤圆给他吃,祝福他出门顺利,尽快返程共同团圆,所以民谣中有:“吃了汤圆好团圆”的吉语。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筷子作为饮食餐具,是中华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中国传统习俗又赋予了筷子许多吉祥意义,使其在择吉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筷子是中国最普通的餐具,也是祝福

生子与幸福富裕的宝贵的吉祥物。

大筷子中的吉祥文化中中国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用筷子。筷国子的发明首先是作为进餐用具,增添一双筷上子,意味着增加一个人,因此增添筷子也就下成了感孕生子的仪式。另外,筷子与“快五子”谐音,人们又赋予了筷子“快生子”的千寓意,因此在传统婚俗中,筷子是一种吉祥



64

物。有的地方新娘出嫁,嫁妆里一定要有两份为新婚夫妇准备的碗筷,并用红绳绑在一起,称为“子孙碗”,这不仅表示新夫妇从此要共同生活,而且有预祝“快生贵子”的意思。中国北方农村还有这样的风俗,每当新婚之夜闹洞房时,亲友们从窗口外向新房里扔筷子,以示吉祥如意,早生贵子。

此外,筷子还有象征财富的意思,显然是因为筷子与五谷美味佳肴有联系的缘故。

使用筷子择吉

中国人通常用筷子吃饭,在使用筷子上也有一些讲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目的是求吉避凶。

筷子一般要用右手拿。《礼记

内则》云:“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左手拿筷子,俗称“左撇子”,民间以为反常。而且拿筷子的位置一般要适中,因为俗以为手执筷子的部位可以占卜出小孩日后的结婚对象是离家远还是近。如果手拿筷子过高,对象一定离家远,手拿筷子过低,对象一定离家近。这样,担心孩子将来远离父母或者不愿孩子没出息地守在父母身边的就有所忌讳了。

使用筷子吃饭时,忌用一支筷子扒饭,因为在丧俗中出棺时,棺上放五碗或七碗白饭,中央插一根筷子,俗谓鬼单筷吃饭。忌吃饭时看镜子,认为会口吃。

山东一带忌把筷子横担在碗上,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相传明代以前有把筷子担在碗上的习俗,后来明太祖斥为恶模样,因而后来逐渐成为一种禁忌。有些讲究的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多有规矩,叫做“杯不出栏,筷不出缘”。若是杯子两边,一边放一只筷子,便以为不吉利,因为“筷(快)分开了”。另外,每双筷子应一般齐,不可一长一短,令人想起“三长两短”等不吉语,以为不祥。

民间还忌讳吃饭前用筷子敲空碗,认为这样“穷气”,因为旧时乞丐要饭时才这样敲。不许把筷子的一端搭在盛着饭的碗上,以为不吉利,因为叫亡人鬼魂吃饭时,才把筷子一端搭在饭碗上。

河南郸城民间有吃饭时用筷八忌,即为:一忌舔筷(忌用舌头舔筷子);二忌迷筷(忌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游寻);三忌移筷(忌刚吃了一个菜接着又吃另一个菜,中间不停顿,不配饭);四忌粘筷(忌用粘着饭菜的筷子去夹菜);五忌插筷(忌把筷子插在饭菜上);六忌跨菜(忌别人夹菜时,跨过去夹另一个菜);

七忌掏菜(忌用筷从菜当中拨弄着吃);八忌剔筷(忌以筷代牙签剔牙)。如不以此为戒,违犯了这些禁忌,会被人认为是不文明的“匪类”或污秽不堪的“丐帮”。其实,这些禁忌俗规,有很多是从卫生谦让礼貌的角度来规定的。

“民以食为天”,汉族历来有重视饮食的习尚。不同的地方,习尚不同,饮食方式也不同。人们赋予饮食方式中的种种文化内涵,反映出了一定的民俗信仰和择吉愿望。

在原始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民间以为神鬼是能够影响人们获得食物的多少的。因此,古代人常把饮食与祭祀活动结合在一起,例如某些宗教信徒常在就餐前默诵经文或作祈祷。汉族吃饭时虽无甚明显的祈神行为,但也视吃饭为一天乃至一生中的大事,因而在饮食方式上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讲究。

日常饮食方式的禁忌

古人在丰收或捕猎到食物后常先祭祀祖先神灵,感谢神明的保佑,然后再自己食用,以表示酬谢敬奉神明。否则,神灵将不再保佑,会遭受饥荒灾祸。

66

旧时饮食方式上的讲究,更多是出于迷信考虑,如旧时汉族忌吃饭时抛撒米粒或吃完饭后碗底有残饭,否则要遭雷击;拿碗的手势一般是五指自然捧着,忌手托碗底,又忌用手攥着碗边,被认为是“丐帮”之相;不许倒扣碗于桌上,因为生病的人服汤药后才将碗扣于桌上,表示不再生病服药等。

当然,也有一些禁忌是符合饮食卫生与文明要求的,如《礼记

曲礼上》云:“共饭不泽手”。这是说,与人同桌吃饭时,不能直接用手抓食物。吃饭时忌让饭粒掉落在地上,如不慎掉落,要拾起放在自己近前的“饭布”上,等等,至今还为人们遵守着。

吃饭时的衣着穿戴及身姿形态也有禁忌。如汉族忌吃饭时以足践椅栏,认为如此则食必噎。又忌吃饭脱鞋摸脚趾。还忌吃饭伸懒腰,俗谓“吃饭伸腰,天打勿饶”。

俗谓“吃饭不要闹,吃饭不要跑”。因此,吃饭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也被认为不吉。如汉族民间忌讳吃饭时看镜子,认为会口吃。忌讳边吃饭边干活,或者边吃饭边

玩耍,以为是对家神的不敬。许多地方还忌吃饭时说话,民间有“吃饭不拉呱,酒醉不骑马”的谚语。

待客饮食之道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热情好客而盛名,很乐意在家中款待亲朋好友。因此,在如何待客饮食方面,也形成了一些讲究。

汉族人在吃饭前要先把客人让到首席座位上,并递上热毛巾,请客人洗脸擦手。吃饭时,主人要亲自给客人布菜敬酒。盛饭时忌勺子往外翻,一说这是犯人食牢食的舀法;一说是为了避免财水外流。宴客时,又忌茶壶酒壶壶口向人。否则,以为会有口舌。河南一带,宴客忌问客人“吃不吃醋”,因讳“醋”字,要称醋为“忌讳”。家中来客,打荷包蛋时,忌打两个鸡蛋,恐犯“二蛋”的忌讳,“二蛋”俗谓“傻瓜”之意。一般都是打四五个鸡蛋,才显得热情。招待客人吃水果时,忌讳两人分吃一个梨,避讳“分离”(梨)二字。河南郸城一带待客忌三盘菜八盘菜,说是“三个盘子待鳖,八个盘子待三八。”一般是菜多为好,豫北一带有“七个牒子八个碗”的说法,表明菜肴丰盛,待客心诚。宴席其间主人始终陪坐,忌讳提前离席。吃饭时,忌讳将空碗空碟收走,忌讳席未散抹桌扫地,以为这是“赶客”的举动。

作为宾客,在别人家吃饭时忌把碗转来转去,因为“转”与“赚”

谐音,主人家忌由此而“嫌他人饭碗”。

这些饮食方式的讲究在民间广泛传播,家人共桌吃饭时,大人们会向儿女们传播这些讲究并督促他们履行,一般是出于卫生节约礼仪方面的考虑。

相对其他民族而言,汉族在饮食上的自我限制是很少的。尽管饮食对象禁忌不多,但并非没有,一些古老的信仰观念对饮食仍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这些观念并非完全迷信,更多的是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对自身的护卫和保养。

饮食对象禁忌,即对某些食物的某些

禁忌。

大汉族民间有忌食不洁之物的禁忌。如中狗肉,是汉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人所忌国食的,有“狗肉上不得大席面”之说。旧上时汉族没有生育的妇女以为狗肉不洁,如下食之,日后有孕必致难产。五有些动植物会诱发人们的恐惧联想,千亦忌食之。如熊豹子,会令人想到凶猛。



“吃了熊心豹子胆”,人就会变得同熊和豹子一样凶猛无情;老母鸡会让人联系到皮肉的粗糙,吃了老母鸡,会认为人的皮肤也会变得粗糙起来;吃辣椒,会使人心眼歹毒,成为不孝子孙;而处于异常状态的动物更是不能吃,如瘟鸡瘟鸭等,惟恐食之会导致某种不吉利的变异;福建某地的渔民,以巨鱼为主食,但他们忌食掉在地上的巨鱼,以免上山有摔死的危险;山东人不让小孩吃未成熟的枣子,怕生疖子,要吃则先掐去其头,等等。

68

这些所禁食物本身并非“邪物”“污物”,它们只是引起了人们的某种联想,使之与一些不幸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才成为人们的口忌之物。

有的食物禁忌是因对动物的喜好崇拜而引起的。譬如,汉族有些地区有禁食牛肉马肉的习俗。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牛马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有时显得比人本身还重要。因其有助于人,终年劳苦,又通人性,所以不忍杀食。食者,良心受谴责,便想到会遭到鬼神的报应。南昌瓯江一带百姓忌食鼋鳖肉,《清稗类钞》云:“南昌人畏鼋与鳖,呼之为老爷。南康府近有老爷庙,所祖为鼋老爷,相传明太祖与陈友谅战时,曾救御舟出险。赣人祀之甚虔,且相戒不食鼋鳖,恐犯老爷之怒也。”所以人们敬之如神,禁忌杀食。

此外,还有一些食物禁忌是针对具体人的。如浙江某地幼儿忌食鸡脚,据说是防止孩子写字如鸡爪。肉墩头上的菜,不能直接拿给孩子吃,否则,在待人接物上会变成墩头果。鱼肚子里的鱼子,孩子忌食,吃了会变愚笨,不识数,等等。

还有一些食物是在祭祀神灵时禁忌吃的,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如江南一带祭礼灶神的糖果,禁忌幼女吃食;汉族祭祀吃斋时禁忌吃葱,俗谓“吃蒜不吃葱,吃葱假斋公”。

当然,这些食物的禁忌,或多或少都含有迷信的成分。但从禁忌的本质来说,它是一种从心意上精

神上产生的抑制行为,目的是趋吉避凶,避免各种不愉快和危险情况的发生。不管怎么说,饮食对象的禁忌是中国丰富发达的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民族宗教的信仰及习惯,不能一概否定。

汉族作为一个定居农业民族,不仅注重房屋的居住功用,而且将住房与“家”的兴衰命运紧密相联。每个家族家庭都希望能够发展壮大,光宗耀祖。为达到这一目的,在长期的历史风尘中形成了一系列居住禁忌规矩和讲究。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居住与人事社

会和世界息息相通,并且合为一体,传统的

大中国人对居住的信仰带有浓厚的原始万物有中灵观的色彩,因此,人们在居住时,就形成国了一些禁忌,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期达到求上吉避凶的目的。下室内睡觉与吃饭时的择吉五房子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供人



们睡眠休息。但在室内禁忌烘着火埋头大



睡,俗有“房里无人莫烘火,烘火犹恐埋头睡”一说。不然的话,会失火烧毁了房屋。俗又忌睡觉时头朝窗户,忌讳头枕窗台门槛。《风俗通义》云:“俗说卧枕户砌,鬼陷其头,令人病癫。”汉族民间室内床的方向禁忌与屋梁交叉,否则,睡觉时身体与大梁成交叉状,即所谓“担梁”,据说会导致贫穷凶厄。中原一带很注重睡眠时的身体保护,俗忌睡处太凉,有“夏不睡石,冬不睡板”的讲究。

居室里另一个经常性的活动,就是吃70饭。许多民族把锅台灶火火塘等视为神圣的地方,或在此处供有神灵的偶像。禁忌

从锅台火盆三脚架上跨过,禁忌用脚蹬或者随意坐在灶台上边和旁边;不能在灶口烤脚袜子靴子;吃剩的食物骨头等禁忌扔进火里;熄灭灶火时忌乱敲打或用脚踏;刷锅时,忌用筷子敲锅沿灶沿。这些禁忌在许多少数民族中也流行,虽然有一些不同,但对灶火锅台的敬畏是大体一致的。俗以为如果违犯这类禁忌,会惹恼灶王爷火神爷及各种神灵,导致灾祸降临,甚至会有死人的凶事发生。

(https://www.bqduo.cc/biquge/77_77665/c4189861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