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农夫家的小娇娘 > 第67章

第67章      
                      梅氏犹豫道:“老大,你还要说亲……”      

                      卢广义打断她的话:“娘,我暂时没想要娶亲的事,小弟年纪不小了,不能再继续耽误。

至于二弟的话,他现在的年纪虽大了些,但只要能认真读,咱家就供他几年。

至于读几年能不能读出来,且到时候再看。

咱家地虽不多,但爹能卖豆腐,我能出去打零工,桂丫家那边还有一份钱拿,咱们再紧一紧日常花用,不算是难事。”

      

                      梅氏还有些犹豫,卢明海却突然道:“听老大的。”

      

                      从卢娇月开口提这事,卢明海便一直深锁眉头,没有说话。

      

                      终归究底,他一直觉得亏欠了几个儿子。

尤其是老二,若不是当初为了家里,他家老二素来聪明伶俐,恐怕这会儿早就读了出来。

      

                      他知道媳妇在犹豫什么,若是小儿子的话,她恐怕已经答应了。

之所以会犹豫,不过是觉得老二年纪大了,再读书的话,浪费了家里的钱。

倒不是说媳妇偏心什么的,只是乡下人过日子,精打细算惯了,换着任何一户人家,恐怕也不会动送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去念书的念头。

      

                      那不是去念书,那是瞎糟蹋钱。

      

                      可望着二儿子忐忑的眼神,卢明海觉得自己应该说话了。

就算是瞎糟蹋钱,他觉得也该圆儿子一个梦想。

      

                      “就是老大,这几年恐怕是要苦了你,本来你的亲事就……”说到这里,卢明海有些愧疚地望向卢广义。

      

                      卢广义道:“爹,你就别说娶亲的事了,最近这两年我不想再谈成亲的事。”

      

                      知道裴家那件事的阴影还没有过,卢明海倒也没再继续说下去。

      

                      梅氏也不是拎不清的,男人明白的事情,她怎么可能不明白,只是以后的日子大概是要难了。

      

                      卢娇月有些接受不了,为什么这事本是她提出来的,可家里人商量来商量去,竟完全将她撇在一旁。

      

                      不就是银子的事吗,她这里还有这么多。

      

                      她心里有些难过地将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卢明海望着女儿的眼神欣慰,却依旧坚决道:“月儿,爹能明白你的心思,可你大哥说得没错,家里不能用你的银子。

这些银子你攒起来做嫁妆,你两个弟弟读书的钱,爹和你大哥来想办法。”

      

                      “可是为什么不能用我的?”

卢娇月有些委屈。

      

                      “你这一两年也要出嫁了,当女儿的供着两个弟弟念书,你让你爹和你哥还有什么脸见人?”

      

                      “可是……”      

                      卢广智这时站了出来,拉了卢娇月一把:“行了姐,你就听爹娘和大哥的吧,咱家这么多男人,没道理用你的钱。

对了,爹,娘,我这里还有些银子,加起来也有十两,这是我去年去县里打零工赚来的,应该够我和小弟一年的束脩了。

我想过了,我也不念久了,就念三年,若是三年还念不出来,我就跟小舅舅学着做生意去。”

      

                      他将怀里的银子掏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二房两口子则是看着桌上的银子,久久无法出声,眼神也越来越愧疚。

      

                      他们想到自己之前犹豫,恐怕老二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才想着自己偷偷挣钱供自己念书,他们做爹娘的竟然忽略自己儿子如斯。

      

                      还是女儿了解自己弟弟在想什么,若不然她何至于提起这事。

      

                      “老二……”      

                      “好了,爹娘大哥,这事就这么着了,我让大姐帮我和小弟缝两个书袋去,到时候好去学堂用。”

卢广智笑着道。

      

                      说完,他就拉着卢娇月走了。

      

                      去了卢娇月屋里,他松了一口气,对她笑了笑:“刚好借着机会,把银子过到明路,娘也没问我银子是哪里打零工挣来的,估计以后也想不起来问。”

见卢娇月不说话,他又道:“好了,大姐你就不要再想这事了,爹和大哥说得有道理,咱家不能用你的钱,你毕竟是个姑娘家。”

      

                      卢娇月还在委屈中:“可咱们不是一家人吗?

为什么要分得这么清!”

      

                      “就是一家人才不能用!姐你有没有想过,咱家几个大男人,个个都有手有脚,用你的体己银子像什么话。

再说了,你就不怕养成我们好逸恶劳,以后没银子就伸手管你要的恶习?

我虽没有念过书,但听学堂里先生讲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咱们要自己立得起来,以后家里才会越来越好。

家里越来越好,你以后嫁人了腰板才硬。”

      

                      好吧,卢娇月不得不承认弟弟说得很对。

看来她以前的想法,该适时改变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得真好!      

                      杜家人不就是因为用她银子用习惯了,她上辈子才落得那种下场。

虽这种说法不能用在这里,但卢娇月也希望以后个个兄弟都能有出息。

      

                      按下不提,既然已经决定的事,二房两口子也不再犹豫,抓紧时间就将这事办了,也好赶上开春私塾里收学生的时间。

      

                      大溪村是没有私塾的,倒是邻村有一个。

小时候卢广智便总是去那家私塾偷听先生给人授课,所以就将两人启蒙的地方定在了那家私塾。

      

                      卢明海亲自带着两个儿子走了一趟,让先生看过以后,送去束脩,这事便这么定下来了。

      

                      一个人一年的束脩差不多要五两银子,两个人就是十两,也难怪之前梅氏会那么犹豫了。

      

                      到底事情已经定了下来,接下来应该想得是怎么供两个小的念下去。

      

                      卢广义打算播了种,便去镇上或是县里打零工。

卢明海打算以后多做些豆腐去卖,至于卢娇月则有感二弟所言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决定为家里再想一个来钱的路子。

      

                      受到桂丫的启发,她找了梅氏,对她说去县里摆个小摊子的想法。

      

                      梅氏听完女儿的话,有些不能接受。

      

                      虽然梅氏平日里性格及为人处事,都是北方女子的秉性,到底还是有些受柳氏的影响,觉得妇道人家不该四处抛头露面。

那次为了给大儿子成亲,她去镇上做了一段时间的工,对她来说已是极致了,又怎么能接受女儿说去县里摆摊的说法。

      

                      可卢娇月并没有放弃,她将桂丫家拿来做例子。

现如今桂丫家的生意越来越好了,从她每日在二房这边拿的豆浆,以及二房分到的银子,就能看出。

卢娇月想得挺简单的,既然桂丫在镇上的生意就能如此好,她家应该也可以。

当然肯定是不能和桂丫抢生意的,那么他们家就去县里做。

      

                      摆一个小摊,每个月赚上几两银子,也够供两个弟弟念书了。

      

                      梅氏陷入沉思,她并没有当即就答应下来,而是连着想了几日,才又跟卢娇月说起这个办法施行的困难。

      

                      首先县里太远,去一趟要许久,总不能他们住在县里摆摊。

光是家里这一摊子事,她就无法放下心来。

      

                      这个问题卢娇月早就想过了,她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银子给家里买头驴子。

平时可以用来拉磨,减轻爹和大哥的负担,还可以套车去县里。

      

                      驴子的力气小,负重不了多少,但她们可以学桂丫家,在县里找个地方寄存东西,平日里驴车只用管捎人以及运送一些小件东西就成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

      

                      梅氏还在考虑,卢娇月便去找卢明海和卢广义说了,在她的强行要求下,两人答应用她的银子买头驴子。

至于去县里摆摊的事情,因为两人也没空,只能指着梅氏,所以还是要梅氏自己想。

      

                      梅氏并未想太久,就答应下来。

      

                      也是卢娇月天天在她耳根子边念叨,一口一个我娘做得这个多么多么好吃,做得那个谁也比不上。

听着听着,梅氏心就痒了起来。

说实话,桂丫家的包子她吃过,还真比不上她的手艺,既然人家一个姑娘家带着一个娘和两个妹妹,都能养家糊口过日子。

难道她就不能赚些钱补贴家里供两个儿子念书?

      

                      这么一想,就有动力了,再加上卢娇月第二天就让卢明海把驴子买回来了。

因为心疼买驴子的钱,又本着废物利用的心态,梅氏终于下定决心做了。

      

                      这事卢广智可以帮忙,他对县里熟,认识的人也多,自然知道哪个地方摆摊子最好。

地痞之所以叫地痞,就是对街面上熟。

在一些熟人帮助下,卢广智很快就找到一个适合摆摊子的地方,又找了可以寄存东西的地处。

      

                      万事俱备,只欠梅氏这个东风。

      

                      在儿女合伙赶鸭子上架的行为下,梅氏也只能撩起袖子上了。

      

                      小摊在县里开张的第一日,梅氏没让男人和儿子留下,只留了女儿给自己帮忙。

卢明海和卢广义帮两人卸下东西,又将摊子摆好,她就赶两人走了,说让他们中午的时候再来接她们。

      

                      包子都是在家里提前做好的,只用架在蒸笼上热着,至于豆浆也是提前兑好了水,只用放在炉子上烧滚就可以喝了。

梅氏还另外做了一样吃食,那就是玉米面窝窝,一个个黄澄澄、圆滚滚的,中间一个小窝窝,看起来就喜人。

也是放在蒸笼里热着,拿起来就能吃。

      

                      豆浆已经烧滚了,梅氏将炉门关上,蹲在那里小声和女儿说道:“月儿,你说咋没人来咱们摊上。”

      

                      这条街位于这处市集的主干道,零零散散摆了好几个买吃食的小摊子。

此时,那些小摊上已经有人来买东西了,倒是卢娇月家的小摊还未见到有人驻步。

      

                      卢娇月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便站起来将头上的头帕重新系了一下,又将身上的围裙整了整,才扬声喊道:“包子,好吃的包子呐,玉米面窝窝,又香又可口,还有好喝的豆浆,香醇可口,美颜养生……”      

                      梅氏一把将女儿拽到旁边,“你喊这些作甚,人家别人都不喊。”

      

                      卢娇月无奈道:“娘,人家之所以不喊,是因为人家在这里做久了,别人都知道人家卖什么。

咱们第一次来,别人还不知道咱们卖啥,喊两句别人才知道啊。”

      

                      其实这一招,卢娇月也是和桂丫学的,桂丫有和她讲过自己刚开始是怎么将生意做起来的,她才会有学有样。

本来卢娇月就是个腼腆的性子,当街叫卖已经够她难为情了,可她知道她娘比她心里还发憷,只能硬着头皮上。

      

                      不过当她第一声叫卖出来,发现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为情。

有啥不好意思的,她们一不偷二不抢,靠正经手段赚钱,应该觉得自豪才是。

      

                      就这么在心里给自己鼓气,卢娇月走到摊前又叫卖起来。

一时间,大半条街都能听到一个姑娘家娇娇软软的声音,如黄莺出谷,又似珠落玉盘。

不可否认,小摊上的第一波客人都是被这声音给吸引过来的。

      

                      “卖的有什么?”

      

                      “有包子,有玉米面窝窝,包子有白菜猪肉馅的,香菇青菜馅的,还有梅干菜烧肉馅的。”

卢娇月一面掀开蒸笼,一面说道:“今儿咱们第一天开张,所以买两个包子送一碗热腾腾的豆浆。

客人,可否需要卖上几个?”

      

                      这买包子的是个中年大叔,此时他笑道:“小姑娘嘴倒是挺利索,这梅干菜烧肉馅儿是什么?

可否讲来我听听。”

      

                      这人一身湛蓝色丝绸棉袍,腰系黑色缀珠腰带,手上还带了个玉扳指,一副文雅相,可看着倒不是读书人。

      

                      卢娇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道:“您买两个尝尝就知道了,这梅干菜烧肉馅的包子是我娘的独门手艺,保准你吃过再来。”

其实这会儿卢娇月心里也非常忐忑,但依旧强自镇定道。

      

                      那人笑了笑:“小姑娘是第一次出来做生意吧,很不错。

给我包上两个你说的这什么梅干菜烧肉馅儿的包子,再把豆浆给我来一碗。”

      

                      卢娇月已经拿了油纸在装包子,发现她娘还在发呆,轻轻地撞了一下她,梅氏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去拿了放在木盆里用棉布盖着的碗,从锅里舀了一碗豆浆递过去。

      

                      那中年大叔付过钱,端着碗就要走,梅氏正想拦他,就听他道:“我是那边那家古玩店的老板,碗待会儿让伙计给你们送回来。”

      

                      “好。”

卢娇月点点头。

      

                      梅干菜烧肉馅儿的包子两文钱一个,比其他包子要贵一文钱,四个小小的铜板躺在梅氏手里。

她愣愣地看了一会儿,才宛若打了鸡血似的,将站在那里给人装包子的卢娇月挤了开,自己亲自上了。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大多数人都是一次买两个包子,顺道喝碗不花钱的豆浆。

不一会儿,小摊上的人便渐渐多了起来,梅氏母女二人也越来越忙。

      

                      “老板,你家这豆浆还真好喝,我以前也就在乡下喝过一次。

这县里大多人家都不会做豆腐,这豆浆倒是挺难得。”

      

                      梅氏笑着道:“这是咱自家的手艺,我家当家的是卖豆腐的。”

      

                      “怪不得我说这豆浆里不见豆腥味儿!不错,以后还来照顾你家生意。”

      

                      卢娇月在一旁插了一句嘴,“那以后客人多来,头三天买咱家的包子就送豆浆,以后的话,则是一文钱一碗。”

      

                      “那我明天还来。”

      

                      县里的人比乡下人富裕,尤其出来买吃食方便,许多人家早上都是不开火做饭的,尤其这处乃是闹市区,周边商铺众多,也有不少商铺里的人出来买早饭吃。

      

                      不一会儿,二房的包子就卖完了。

      

                      因为有桂丫的经验在前,这次卢娇月让梅氏做了一百个包子,不光一文钱的包子卖光了,两文钱的梅干菜烧肉馅儿的包子也卖了个精光。

还有人吃过觉得好吃,转头又来买,可惜梅干菜烧肉馅的包子做得少。

那人有些惋惜,说道本来还想再买几个回去让家里人尝尝,让梅氏明天多做一些过来。

      

                      不光包子卖完了,豆浆也送完了,有不少人说这豆浆喝起来顺口,专门为了这豆浆多买两个包子的。

      

                      梅氏看着空空如也的蒸笼和锅,久久缓不过来劲儿。

      

                      过了许久,她才摸着腰间沉甸甸的钱袋子,面露激动之色对女儿道:“我以前总觉得桂丫说自家生意好,有些夸大,此时才明白一点都不夸大,咱们的东西真的卖完了。”

      

                      卢娇月心里也有些激动,连连点头。

      

                      高兴感叹过后,两人才发现一个现实,那就是东西卖得太快,可离卢明海父子来接她们回去的时间,还有些远。

      

                      母女两人面面相觑,只能坐在摊子后面熬时间。

      

                      没事干杵在大街上,梅氏觉得有些局促,就对女儿道:“若不然咱们先把东西收起来去放着,再回来等你爹和你哥。”

      

                      “行。”

      

                      两人合力将摊子收了起来,东西都架在放炉子的小木车上,往他们寄放东西的地处推去。

      

                      这辆小木车是她们专门请木匠做的,县里摆小吃摊的差不多都有这样一辆车子。

车子呈中空状,中间可以放两个炉子,上面可以架两个锅,下面有轮子可以推着走,十分方便。

      

                      母女二人将东西寄放好,去集市上逛了一会儿,因为今天赚了钱,梅氏还特意买了两斤肉和一些菜食,才回到摆摊的地方。

      

                      没多久,卢明海父子俩就来了,见摊子不见了,两人还有些诧异,以为出了什么岔子。

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东西都卖完了。

      

                      回家后,梅氏将钱袋子里的钱倒出来数,差不多有一百五十文钱,刨除掉本钱,还能赚七十文。

这还是豆浆白送,若是豆浆不白送,恐怕赚得更多。

      

                      梅氏十分高兴,抱着散学回来的五郎,狠狠地亲了一口道:“娘可以赚钱供你和你二哥念书了。”

      

                      没人知道梅氏这阵子压力挺大的,女人不同男人,平日里想得本就多,且精打细算惯了。

此时见家里又有一处进账,梅氏才终于不用担心怕赚不够银子供两个儿子读书。

      

                      就好比当初刚开始摆摊的桂丫一样,梅氏如今充满了干劲儿,而卢娇月也终于放下心来。

      

                      她心里非常自豪,只要认真去想,认真去干,家里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卢娇月又去给梅氏帮了几天忙,梅氏便不让她去了。

      

                      如今正是春耕的紧要时候,卢明海父子两个都忙,每天还要接送梅氏,家里总得留一个人干家务以及做饭。

若不然不光卢明海父子俩中午没饭吃,卢广智和五郎散学了也没饭吃。

总不能每天都等梅氏从县里回来,才开始做饭,尤其梅氏在县里忙一上午,也是极累的。

      

                      卢娇月便留在家中。

      

                      把家里的家务活干完,顺道帮着娘做些发面、洗菜、剁馅儿的细碎活儿。

      

                      这日,只有卢娇月一个人在家里,突然院门被拍响了了。

      

                      “家里有人吗?”

      

                      一般除过猫冬的时候,乡下人家都是不关院门的,一来是方便自家进出,二来也是乡下人都穷,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且家家户户都少不了人,院门关不关并不重要。

      

                      只是因着之前发生过杜廉骚扰卢娇月以及上元节那日之事,卢娇月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卢明海总会交代女儿闩上院门,大不了就是回来喊一声就得了。

      

                      是一个女声,但很陌生,卢娇月并不熟悉。

      

                      “谁啊?”

她一面走过去开门,一面问道。

      

                      门打开了,门外站着一个打扮得有些花枝招展的中年妇人。

      

                      她穿着一身紫红色的缎面薄袄,下面是一条石青色的马面裙,挽着独纂,头上戴了一朵十分鲜艳的海棠花。

她脸上似乎擦了粉,白得有些不自然,嘴上却擦着朱红色的口脂。

      

                      “你是……”      

                      “你家大人不在?”

这妇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卢娇月,又道:“你是卢家二房的大闺女吧?”

      

                      卢娇月点了点头,心里有些不舒服,因为这妇人看人的眼神实在是太失礼了。

      

                      “我爹娘不在,你找他们有事?”

      

                      “哦,既然不在,那就算了。”

这妇人转身就要离去,临转头的时候,又瞟了卢娇月一眼,“那你娘啥时候在家?”

      

                      卢娇月答道:“后半响的时候。”

      

                      这妇人也没再多说,扭着腰就走了。

      

                      卢娇月蹙着眉心,望着她远远离去的背影,心里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月儿,在想啥呢?”

      

                      是乔氏。

      

                      “那人找我娘,也没说要干什么。”

      

                      乔氏眺望了一下那人的背影,才笑着道:“她啊,她是刘媒婆,估计来你家是来给你哥或者是你说媒的吧。”

      

                      卢娇月眉头蹙得更紧了。

      

                      “这刘媒婆可不是个好打交道的,名声也不大好,她若是来你家帮你和你哥说亲,你可千万让你娘留心了。

去年她说了一桩媒,当时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谁知人家姑娘嫁过去才知道,那家儿子有点傻。

倒也傻得不算太厉害,就是有些迟钝。

可人家一个好好的姑娘家,谁愿意嫁给这样的人,可后悔也没用啊,谁让拜了堂又入了洞房。”

      

                      “我知道了,谢谢你,三婶。”

卢娇月感谢道,又让乔氏进去坐。

      

                      乔氏笑着摆摆手:“谢什么啊,一般消息灵通些的都知道她这个人。

既然你爹娘都不在,我就不进去坐了,我来也是问问五郎上学的事。

说来也快,咱家六郎翻过年也六岁了,我一直惦着送他去念书的事,没想到你娘的动作比我还快。”

      

                      这阵子三房两口子忙着春耕,所以乔氏有阵子没来找过梅氏了。

      

                      “我娘后半响的时候在。”

      

                      “没事,反正两家离得近,我到时候想着就来了。”

      

                      卢娇月送了乔氏两步,才转身进了院门。

      

                      晚上,二房一家子刚用过晚饭,乔氏便来了。

      

                      先问了问那家私塾的情况,以及束脩等事,才笑得幸灾乐祸和梅氏说了一件事。

      

                      原来,那杜寡妇又上大房那边去了。

(https://www.bqduo.cc/biquge/75_75331/c4208349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