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夫人她说得全都对 > 番外六 乐以民之乐 忧以民之忧 云明慎

  云明慎开始在太学读书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这一家子和书中的各种皇族好像都不太一样——完全不一样。
  他和他的十一个兄弟都在同一个月出生这件事就足够让这个小皇子不解。
  而在他去太学之前他几乎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只有年宴、万寿节、中秋节和太后寿辰这种皇宫中众人要聚在一起开宴会的日子他能远远看上皇帝一眼。
  母妃说是这是因为做皇帝要对天下负责,他的父亲太忙了没有时间到后宫里来看他和他母妃,但是陛下还是记挂着他们的,因为每个月都会有赏赐被分发到永康宫中来。
  母妃说他要体谅他的父皇,因为大汉的国土实在是太过广阔,要处理的事务实在是太多了。
  云明慎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记住了程淑妃的话,因为他的父皇确实从来没有在后宫出现过。不只是他,他的兄弟们也同他一模一样,几乎一年都见不到父皇几次。
  然后他们五岁开蒙,并被皇帝强行要求习武,他的很多兄弟每日都在哭,因为习武太苦了。云明慎最后还是撑了下来,因为公孙先生和母妃都说这是皇帝给他们的能护住自己的命的最有用的法子。
  他们是大汉的皇子,享着平常人根本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就面临着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的凶险和杀机。这一生,总可能有那么一些时间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不过云明慎发现在教了他们一段时间之后,公孙先生总是有些惋惜,他后来说他们这十二个皇子没有一个承袭了当今天子在武学上的天赋。
  说到武学,更让云明慎疑惑的是他一直都没有见到中宫皇后。他的嫡母。那位极为传奇的风家最后一人。
  宫中所有人都说她已经在大汉的西疆战死了,唯有他的父皇不肯承认这一点。他空悬着后位,不肯立新后,因为没有人找到皇后的尸身。
  云明慎问他的母妃为什么大汉的皇后会战死在边疆,他一直都记得那时候母妃面上的敬意和那一点点不太明显的羡慕之情。
  她说那是因为皇后是大汉的风家将,纵然她是女儿身,但也毅然决然自愿奔赴了战场。风氏一族誉满天下,是因为他们代代忠良,每一人都曾拼死守国门。
  她说他这一生都一定要敬重皇后,敬重大汉的云凰大将军。
  皇后和陛下这一双帝后都在为了大汉夙兴夜寐,他们为了这个国家牺牲了属于自己的太多的东西。
  云明慎后来在太学里时常能看到他的父皇了,一个月他会来四五次,来挨个问他们的功课,来考校他们的武艺。
  他总是很严肃的,那一身黑衣衬得他威严无比。
  云明慎从来没有见过他的父皇笑,哪怕他将所有的问题都答出来了,哪怕他的功夫有了极大的长进。
  他小时候觉得这是因为天下的担子太重了,父皇不得不永远这样严肃着。
  直到皇帝亲自去西疆接了皇后回宫。
  云明慎六岁的后半年,宫中有些人心惶惶。
  他也觉得惊讶,为了大汉一天早朝都不曾错过的父皇居然会扔下朝政亲自去西疆接皇后。
  这样千里迢迢也要亲自去寻找的人——
  云明慎觉得如果这世上有什么东西让他能想都不想丢下一切跨越大半个大汉国土也要去追寻的话,那一定是他最最最心爱的,最最最宝贝的吧。
  所以他的父皇,是这样珍爱他的皇后吗?
  他问母妃,会不会父皇回来之后就不要他们了。
  母妃说她是大汉的淑妃,而他是大汉的八皇子,陛下是大汉的皇帝,他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会万事太平。
  而皇帝执意要去西疆,不过是一个丈夫要去接回他的妻子罢了。
  她叮嘱说,等皇后回到后宫,他不要到皇后面前去晃,将大汉的皇后、云凰大将军放在心里敬重就好。
  就这样直到年宴那日,云明慎才见到了他名义上的嫡母,大汉的皇后娘娘。
  她一身紫衣,尊贵又端庄。
  她立在皇帝身旁,与他气势相当。
  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好像只有她的丈夫,天地万物都容不下了。
  后来云明慎才发现,自从皇后回宫,皇帝就再也没穿过那一身黑衣了。
  他问程淑妃,为什么皇后回来了也不曾拿回凤印掌管后宫做皇后应该做的?
  之后很久很久云明慎都记得那天他母妃面上的复杂神色,她说这才是皇后和皇帝为大汉做的最明智的考量,等他再大些就会懂了。
  直到云明慎登基之后很多年,他才终于明白维持朝堂安稳究竟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也直到那时候他才明白太上皇究竟宠爱自己的妻子到了什么地步。
  -------
  皇后被皇帝接回宫之后云明慎有时能在宫中看到他们,甚至皇后会陪着皇帝到太学,但是她从来都只是等在外面,一次都不曾接触过他们这些皇子。
  云明慎曾以为自己的父皇永远都是那样严肃又充满威严的君王,直到他看着他无时无刻都牵着皇后的手,无论走到哪里都揽着她。
  他疑惑过,可后来母妃教他,时间没有万全事,鱼与熊掌,从来都不能兼得。
  人生在世,总要放弃一些东西,就像皇后放弃了权势。
  云明慎问程淑妃她放弃了什么。
  直到他立后的时候已经做了太后多年的程家姑娘才回答了自己儿子这个问题,她入宫光耀门楣得了后宫大权和泼天富贵,放弃了嫁入寻常人家做正室娘子相夫教子一辈子的简单幸福。
  后来云明慎开始有些羡慕他的父皇——当他在贵妃和皇后之间因为过往的情分为难的时候。
  他对他们这些皇子虽然没有太多私心,但也正是这样他才能毫无顾忌的一碗水端平,虽是无情了些,但还真是少了些麻烦。
  他是他们的生父,对他们尽到了所有他应尽的责任,但是他从来都没爱过任何一个皇子。大汉的十二个皇子他谁都不爱,他们是君臣,只是君臣。
  可若人真的没有顾念之人……此生或许也太过无趣了。
  但父皇有武靖皇太后,还有他和皇太后的儿子和女儿,那对兄妹虽然没了富贵权势,但他们能有父皇的全部疼爱和偏心,也不枉费这一辈子了。
  不过这是后来的事情。
  云明慎一直都记得他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皇后的那个秋天。他直直望进了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也是他唯一一次见到父皇笑得那样温柔。
  果然在这世上父皇最心爱的是他的皇后娘娘了吧。
  但很快皇后就永远离开了他的父皇,留下了他的两个弟弟妹妹,撒手人寰了。
  之后的时光过得很快,云明慎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皇帝并不喜欢他称呼他为“父皇”的,即便他确实是他们的生父。
  从那时候开始云明慎称呼他为“陛下”。
  有那么一次他在御书房外面等待的时候听到了里面似乎是他的弟弟妹妹在牙牙学语,小孩子极为细嫩的声音不那么清晰的呼唤着“爹爹”。
  那一刻云明慎就明白了,他和陛下这辈子都是君臣,他是大汉的八皇子、太子,而陛下是大汉的一国之君。他们之间不曾是父子,只是君臣。
  他没有将他当自己的儿子培养过,他悉心教导的是大汉未来的储君,是要接下天下这重担的人。
  而逍遥王和安乐公主是他的孩子,他们不是大汉的皇子和公主,他们逍遥安乐一生就行了。
  他没想到自己这样快就要为大汉的未来负责了,在他刚刚十四岁的时候。
  那个冬天,在陛下为武靖皇后立传之后。在他下了那些圣旨之后。
  他把大汉交给了他这个才十四岁的孩子。
  “朕能为你做的都做了,今后这为天下负责的重担是你的了。”
  云明慎看着云漠寒只迷茫了一瞬,他手把手教导他治国理政之道,他清理了朝堂上了那些总是想着以权谋私的朝臣,他还留下了庆王、怀王府和福王辅政,对他来说这就够了吗?
  “我和我妻子的孩子我自然是要带走的,他们不是大汉的皇子和公主,只是我和云凰的孩子。”云明慎注意到了云漠寒换了自称,果然那些曾在他耳边撺掇的人说的都是些胡言乱语啊。
  “我没做过你们的父亲,一开始没有,从前没有之后也不会了。恨我也好怨我也罢都随你,你我曾经是君臣、今后你便是这天下的君父,劳心劳力都要靠你自己了。”云漠寒最后看他的目光太过复杂了些,但是后来他好像又释然了,那双眼睛里包含的东西对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太难读懂了。
  “朕只有三个要求。”
  “第一,无论你今后要因何晋封追封任何一个后宫的妃子,朕的皇后永远只有一人,他日史书工笔,朕这一朝永远有且只有一个皇后,朕永远只有一个正妻。”
  “第二,不要想着我会回到安阳城来给你收拾烂摊子,我永远都不会再对这个天下负责。所有你惹出来的麻烦你都要自己收场。”
  “第三,安乐公主婚嫁自由,如果将来需要皇室公主和亲他国,那个人选绝对不能是我和云凰的女儿。”
  云明慎答应了。
  之后他看着太上皇带走了宫里属于他的所有的属下,所有曾经宫中那些称呼他为“主子”而不是“陛下”的人。
  他似乎在抹除自己在这个王朝中所有的痕迹。
  云明慎并不理解这件事。
  他完全不在意后日史书究竟要如何评价他,但是他要大汉的所有人,所有云家的子孙后代记住武靖皇后的每一份功绩。
  他全然不在意自己在后人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要武靖皇后、云凰大将军的光芒永远闪耀。
  可云明慎太清楚这位太上皇给他留下的是什么样的底蕴了,在他继位多年后云漠寒曾经做过的一切、他留下的福泽一直在让他和大汉子民享受着。
  汉寒帝曾主修过大量的书籍,指导百姓的衣食住行,并将天下学问进行过统一的修复和编纂。
  他也大力振兴过商业,和天狼打了那么多仗之后云明慎才意识到国库究竟充盈到什么地步。
  他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兴办学堂,江州在他的治下成为了鱼米之乡,甚至他改革过科举,让大汉拥有了更多的人才。
  至于军事,这位寒帝亲自上过战场,又有武靖皇后在旁,他培养了不少将帅之才,再加上风家留下的底蕴,云明慎没有真的为北境和西疆的战场发愁过,唯一一次西疆最艰难的时候,逍遥王和安乐长公主还很快就到了战场上。
  他做过的这一切他似乎都不在乎,他没有想要为自己立传,想要把这些写在史书上。
  而世人对寒帝这一朝的记忆,似乎也都是那位风家的最后一个传人,他们记得那位奇女子闪耀的光芒。
  对云漠寒来说这似乎就足够了。
  云明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手了大汉,在三位亲王的辅政下磕磕绊绊开始了他做皇帝的日子。
  天顺五年,在云明慎及冠的前一年,朝中选秀,新皇充实后宫。
  而直到此时云明慎才意识到那时候他母亲说的皇帝太忙才没时间入后宫的事情是骗他的。
  而他娶正妻的消息传遍天下,他的父亲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大汉的新皇后是朝臣们帮忙选的,他们选了一位最是端庄,最适合做一国之母的女子。
  天顺六年,云明慎亲政。
  天顺九年,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天顺十年,太皇太后在皇家别院崩逝,云明慎不知道云漠寒会不会回来送他生母最后一程。可国丧三年过去,安阳城里也没见到太上皇的影子。
  云漠寒确实为他的母亲守丧三年,但他还是没有回到安阳城中去。
  十年过去,大汉朝堂中又是几番政权更迭,程家已经隐隐约约成为了文臣之首,而怀王府的徐郡马已一度拜相。
  郡主府在一次添了四个女儿之后又在一次添了四个儿子。
  天顺十九年,逍遥王和安乐长公主突然出现在了西疆的战场上,很快就有消息传回安阳,说他们用兵不输曾经的云凰大将军,说纵然没有朝廷的官职铁骑军对他们也无所不从。
  朝中有人私下上书请云明慎将这兄妹二人传召回京,最好是能探明他们究竟想要做什么。
  若是逍遥王想要夺权——
  不过上书的人被云明慎怒斥了一番,他不相信他们猜测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且说实话他更希望他的十三弟能有回到朝堂领兵的心思。
  他真的太需要强有力的军方的支持了,怀王府世子掌北境,但他也仅仅能掌北境军,西疆现在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宁西大将军过世之后虽然季家依旧忠心耿耿,可季平封没有对敌月凉的经验,对铁骑军的掌控其实并不足。风家血脉的回归对西疆太重要了。
  直到这一战结束,云明慎终于有机会将逍遥王和安乐长公主召回京了,他甚至只召了逍遥王一个人入宫,就怕这两兄妹多想。
  云飒别院那个地方,现在安阳城里没人敢动。
  见到云忆风的那一刻云明慎就知道他绝对是自己弟弟,是太上皇的儿子,他与他记忆中的太上皇一模一样。
  在他的记忆里云漠寒一直都是一个样子,十余年的岁月似乎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所以他还是忍不住第一句就问了太上皇的安好,那终究是他的生父,他始终惦记着。
  但他没想到就连逍遥王都不知道太上皇现在究竟在哪。
  而他和安乐长公主都不愿意留在朝堂上帮他。虽然有那一句“若有战,召必回”,但终究这样的承诺无法帮云明慎太多。
  可他也清楚他留不住他的这两个弟弟妹妹。
  太上皇拼尽全力要远离的宫城,怎么可能留得住他的孩子们呢。
  云明慎放云忆风和云念安离开了安阳城,他这辈子就只见过他们这一次。后来虽然这两人还依旧为国征战,但是他们再也没有来过皇都了。
  直到风家的最后两人战死沙场,也不曾入皇陵,如他们的母亲一般,皇陵里只有他们的衣冠冢,逍遥王和安乐长公主都留在了大汉的边疆。
  天顺二十二年,大汉对天狼和月凉的战役都终结了。
  云明慎把完颜弋送回了月凉让他参加了自己父亲的葬礼。在云漠寒刻意的培养下,这位天狼国的质子永远都不会对大汉构成威胁了。
  这一年后,朝中众人也清楚了寒帝嫡子完全没有在朝中争权夺利的心思,朝中局势稳定,怀王世子常驻北境,大汉西疆永以铁骑为名,朝堂上程家做了文臣之首,之后一切太平。
  福王府在云明慎及冠那年便上书终于又离开了安阳城,而庆王倒是留了下来但却不大涉足朝政了,唯有怀王府的三个孩子都身负重担。徐郡马也两度拜相,当年云漠寒选出来的这个状元郎确是国之栋梁。
  怀王云漠澜一直活到了天顺五十六年,享年一百又一岁,他尾七那日怀王妃童于归也跟着离去,享年九十又九岁。
  天顺六十六年,云明慎年满八十,他在皇陵里武靖皇太后的衣冠冢边上给云漠寒也立了衣冠冢。
  逍遥王和安乐长公主牺牲的时候都不曾再见到他,云明慎到现在似乎终于明白当年逍遥王说“父亲带着母亲去看天下了”的那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汉寒帝云漠寒,史书上对他不过是寥寥几笔便带过了,仅记载了他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封王,又什么时候成为太子、登基、让位,连谥号都没有,似乎是上天也知道他不想再在这里留下什么痕迹了。
  而对于寒帝弃国而去的原因众说纷纭,可没人往早已过世的武靖皇后身上想过,等到云明慎给他立衣冠冢的时候,这件事几乎已经成为了秘史一般的存在了。
  天顺六十七年,皇帝云明慎崩,享年八十又一岁,谥汉仁帝。
  他这一生,为大汉而生,一辈子做大汉的皇子,大汉的太子,大汉的天子,将大汉的百姓和江山社稷刻在了心里,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确实无愧仁帝之称。

(https://www.bqduo.cc/biquge/67_67914/c12371687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