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329章 朱棣教导朱雄英,疯了!疯了!

第329章  朱棣教导朱雄英,疯了!疯了!

        本来,这就是孩子们的问题。

        孩子们不清楚其中缘故,他们大人,只要随意听听就知道了。

        可随着太孙提出,接近建安孩子的办法后。

        这个问题,就连他们这些大人都开始感兴趣了。

        众人全都看着朱棣。

        尤其是沈至。

        朱棣评价朱雄英提出的办法,是向愚昧妥协,达到了接近建安孩子的目的。

        却并不能改变这些孩子。

        沈至十分想知道,朱棣会用什么方式。

        首先,他想不出,除此之外的第二种办法。

        其次,这个问题,看似并不起眼。

        但他感觉,能从中看到,燕王朱棣如何接触百姓。

        一定程度,能折射反应,燕王的治民理念。

        ……

        被这么多双眼睛注视。

        朱棣笑笑,视线最终停留在雄英身上,伸手揉了揉小脑袋,“往后做任何事,都首先要明白,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们只是想接近今天那群小伙伴,大家一起玩儿,故意穿的脏兮兮没什么。”

        ……

        但目标如果是改变他们。

        向愚昧妥协的方式,绝不能达到目的!

        ……

        “我们来建安,不是来沽名钓誉,邀买人心,我们来建安的目的,就是改变建安百姓,贫穷、落后、愚昧的现状,所以我们接触建安百姓时,不用急于融入,也绝不为几句百姓好评,向愚昧屈从……”

        其实,让建安百姓说他几句好话。

        甚至等他离开建安时,让建安百姓送上一把万民伞。

        实在太容易了。

        只要出入从简,做出一副与民同甘共苦的样子。

        百姓很容易就能被糊弄。

        盛赞他。

        把他夸成一个贤王。

        这个时代的好官儿,其实很好当。

        可这又有什么用?

        这种作秀姿态。

        他来建安时,建安如何。

        他离开时,建安恐怕也不会有太多变化。

        ……

        朱棣收敛思绪,看向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蒋进忠等人,“接下来,你们中,有人要主政一个县,有人要去农村搞乡土村社建设,去了,也不要搞这套向愚昧屈从的做派……”

        接近百姓、接近建安孩子们。

        不一定要把自己装扮的脏兮兮才行。

        人与人的共同点有很多。

        比如认真、努力。

        “百姓身上,不只有脏这类愚昧表征,还有认真、努力这类最为高尚的内核,你们去了后,只要认真努力做事,就算你们每天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百姓也认同你,因为这是我们和村里农民都有的共同点……”

        ……

        朱棣还在继续说。

        其他人听着若有所思。

        徐妙云眼神含笑,柔和看了看朱棣。

        如何与百姓正确打交道,在场所有人,四郎最有发言权。

        不!

        放眼整个大明上层。

        她觉,四郎也是最有发言权的。

        阿爹、父皇他们出身农民,但他们也不如四郎。

        当初,四郎如何赢得村里叔伯婶子认同?

        还都想把适龄闺女嫁给四郎?

        就是四郎过日子井井有条,做事情认真努力!

        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只要具备这几样品质,除了那种好吃懒做的,大部分乡亲,都愿意亲近接触。

        因为有共同点,本能会产生一种亲近。

        后来,八叔他们开始效仿四郎顾家。

        以往,八叔他们干完田里的活,回家后,如果有大牲口,会照顾大牲口。

        可其他事情,直接就做了甩手掌柜。

        可看着四郎,八叔他们也开始效仿,会顺手帮着打扫院子,做这些,原本他们眼中,该女人做,或者,不做也不影响填饱肚子的事情。

        土桥村风貌因此而变化很大。

        ……

        “当我们和百姓,用彼此都拥有的优秀共同点,打成一片时,百姓更加信服我们,然后就会不自觉跟着我们学,最终改变百姓愚昧,让百姓变得更优秀,更有能力,过上好日子……”

        ……

        “姐夫在土桥村就是这么做的!”徐辉祖突然惊呼一声,惊喜道:“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众人纷纷扭头看向徐辉祖。

        谁都能看出,徐辉祖此时,满脸底气和自信。

        蒋进忠若有所思。

        他在老家村子里搞乡土村社建设。

        今年都开始有收效了。

        可总觉,和去岁考察土桥村时,差别很大。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他以蒋家少爷,朝廷官员的身份回到老家村子里,带着村民搞乡土村社。

        乡亲愿意听他指挥,是因他蒋家少爷、朝廷官员的身份!

        而且,他搞乡土村社,就是动动嘴皮子,指挥百姓去干。

        自己根本没有亲自投身其中。

        没像朱先生那样,亲自一起干过。

        百姓在粮食收获上,的确获益了。

        但百姓并未学习他,而且,在建设的过程中,现在反思一下,他身上,也没什么让百姓可学的。

        学他显摆?

        学他站在田埂上,指点江山?

        朱先生离开土桥村。

        土桥村乡亲若是在朱先生身上学到了一星半点,肯定有能力,自发继续建设发展本村乡土村社。

        可他不管老家村子。

        村里百姓,能吗?

        恐怕最多维持现状,需要好长时间,慢慢摸索,才能。

        “朱先生……”

        众人闻声,视线纷纷从徐辉祖,转移到蒋进忠。

        蒋进忠好奇问:“先生,你走后,八叔他们能独立自主,继续建设发展土桥村乡土村社吗?”

        徐妙云低头看着怀中小祈婳,笑了。

        蒋进忠缺点很多。

        但优点也不差。

        听了四郎一番话,已经意识到问题了。

        朱棣逗弄着小雍鸣,笑道:“能,给你说几件事,你就知道,八叔他们现在的能力,离开时,我和妙云决定,把我们在土桥村分红,攒起来,为以后土桥村孩子学习所用,八叔他们立刻提出,修建村属学仓,每年秋收后,拿出一部分粮食……”

        沈至第一次听闻这些。

        满脸震惊。

        他是商人之家出身。

        学仓之事虽小,但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土桥村村民,已经具有了一定粗浅投资意识。

        这恰恰是农民,之所以贫穷的根本原因之一。

        果然!

        蒋进忠则一点儿都不奇怪。

        之前,他就判断,即便殿下走了,土桥村乡亲也有独立发展乡土村社的能力。

        或许不如朱先生领导。

        但有这种能力,就足够了。

        土桥村有,他老家村子却做不到。

        根本原因,就是土桥村乡亲,默默效仿朱先生,不知不觉,其实已经从朱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

        “殿下。”顾学文突然开口,悲观道:“若乡土村社的建设这般复杂,恐怕很难推及天下,我可以十分肯定说,本朝官员,没几个人会如朱先生这般,教育引导农民,一旦让百姓自行建设乡土村社,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朱四郎的乡土村社,绝不可能成功!

        跟着朱四郎没前途!

        顾学文瞥了眼沈至。

        沈至察觉顾学文眼神,也知这个姑父在暗示什么,视若罔闻,只是看着朱棣。

        姑父的问题虽然不怀好意。

        但他也很想听听燕王怎么说。

        朱棣笑笑,“百姓自主建设乡土村社,发展壮大乡土村社的经济规模,这的确需要很长时间,我估计,至少得十几年。”

        “但我并不悲观。”

        “朝廷只要引导百姓,建成最基础的乡土村社就行,集中人力物力,能建立起村属粮仓,百姓的粮食,不要贱卖,集中一个村子的财富,能逐渐添置铁制农具、买得起耕牛,一个村子,最终有能力,直接拉着粮食,来县衙交田税,避免乡绅盘剥,最终竞拍包税都要彻底被取消……”

        所谓基础版乡土村社。

        在他眼中。

        就像一个开源系统的源代码。

        这套源代码,粗糙、原始、不好看,但所有村子都能套用。

        能让大明境内,所有村庄都解决温饱问题,实现一定的财富积累。

        “这其中,肯定会有一些村子,出现能人,想出一些迅速致富的法子……”

        朱棣看向沈至,“就好像你们周庄,沈家帮周庄百姓建设乡土村社,你们沈家掌握着最先进的种桑树、养蚕、缫丝、纺纱手艺,能不能传授给百姓呢?”

        朱棣指了指采绿几个小姑娘一桌,“就像我们采绿这些小姑娘,周庄肯定也有很多,在她们年纪小时,让她们识文断字,读几年书,八九岁时,传授她们纺纱手艺,学过知识的女孩子,接受能力一定不差,这样一群女孩子,将来在村中纺纱,织出上等精美的丝织品,肯定不难……”

        <div  class="contentadv">        “周围的村子就会效仿……”

        “我家老头子,乃至大明现在的很多勋贵,都是泥腿子出身。

        农村,从来就不缺能人,一旦乡土村社遍及天下,农村会有无数的能人涌现。

        一些自主发展性差的村子,就会效仿,所以乡土村社的发展,根本不是问题,百姓缺少一个机会!

        缺少财富原始积累的机会!”

        顾学文低下头。

        沈至则十分激动,起身承诺道:“殿下的提议很好,我会马上修书大伯,沈家一定倾囊相授!”

        这件事,对沈家而言,也有好处。

        村民织出的上等丝织品,最终都要售卖出去。

        沈家作为村民的帮扶者。

        只要价格公道合理,肯定会优先选沈家。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以及这位殿下,要剿灭倭寇海盗,寻求朝廷开海禁。

        如今,他才明白,这是一环套一环!

        大明朝,若能大刀阔斧,决心坚定,持续推进这位殿下构想的理念。

        未来,一定是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

        殿下在大明做不了主,大明无法实现也没关系。

        等这位殿下出海后,他跟随出海,在四海之上,参与建设这个,想想就让人心潮澎湃的时代!

        “四叔,你还没教我们,如何用正确方式,接近建安的穷苦同龄人。”朱雄英突然开口,打断众人思绪。

        哈哈……

        一群人顿时爽朗大笑。

        他们聊得热络、激动。

        把这群孩子给忽略了。

        其实,方法殿下已经说了,只是没说具体办法罢了。

        笑过后。

        朱棣摸了摸雄英小脑袋,笑道:“其实很简单,从明天开始,你们每天玩耍时间,就去县学外阔地,重温学过的拼音,从字母开始学起……”

        那些孩子,对读书识字,有种懵懂向往。

        那就从学习开始。

        雄英他们重温,就是小老师,那群孩子远远围观,一定会偷偷跟着学。

        “除此之外……”朱棣看向毛骧,“每天雄英、东旭他们玩耍结束,让他们在外面洗手、擦脸……”

        建安的孩子们会效仿。

        当这些孩子不知不觉改变中。

        自卑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殿下,这件事还是我来做吧,他粗手粗脚的。”坐明霞身边的女子,笑着主动请缨。

        这是毛老六发妻。

        母后以前贴身侍女明月。

        朱棣笑着点头,然后看向孩子们,“有没有毅力,按照师傅说的坚持一段时间,看一看,建安同龄人的变化?看看他们,会不会慢慢接受你们,和你们一起玩耍?”

        “有!”

        一群小家伙齐声大喊。

        在大人们的笑声中,晚饭结束。

        ……

        沈至回到房内,就开始奋笔疾书写信。

        人多,房舍比较紧张。

        沈至和顾学文分到了一间房子。

        顾学文看着沈至写信,脸色难堪,压声道:“你疯了!真要把你们三房全押在朱四郎身上?”

        这个侄子,写了抵达建安的所见所闻。

        建安士绅、文官冷落朱四郎,倒也没遮掩。

        详写了今晚朱四郎和众人对谈。

        然后就开始在信中劝说其父,紧跟朱四郎、全力支持朱四郎。

        甚至还放言,若是其父不答应,就请准许他自立门户!

        “朱四郎给你吃迷魂药了?他就是一个做不了主的皇子,现在连亲王身份也没了!”

        “而且,这个人毫无雄心壮志,你看看他教导太孙!”

        毫不藏私。

        但凡朱四郎有点问鼎大位的野心,都有点押重注的价值!

        一个蠢货!

        将来一定死于太子父子之手!

        三房跟着这样的蠢货,一起送死吗?

        原本他跟来,还想借着朱四郎,搏一个前程。

        给沈家当女婿,不缺钱花。

        可也影响了他的功名路。

        沈家被朱皇帝所忌,大明官场,纷纷把沈家视为麻烦,对沈家敬而远之。

        ……

        可今天听朱四郎建设乡土村社的构想后。

        他就决定离开。

        这种苦,他吃不了,也不吃!

        让他去农村,和一帮愚民一起劳动?

        做梦!

        更主要。

        他觉,朱四郎就是一个蠢货!

        将来一定会死在朱标父子手中。

        这种愚蠢之人,有多远,他就躲多远。

        ……

        沈至抬头看着顾学文。

        他十分不解,祖父那么有智慧且聪明一个人,怎么给最疼爱的小姑姑,选了这么个废物!

        以前,他也没发现,这个姑父是个废物。

        有些人,不遇事,瞧着一表人才。

        一旦遇事,就会将其不堪全都暴露出来。

        可到底已经是他姑父,总得试着拉一把,“姑父,大明不用燕王,一定是大明的损失……”

        “海外也不是蛮夷之地,大明没有燕王施展空间,燕王一定能在四海之上,开创一个时代!”

        “沈家跟着燕王出海,会有更大发展!”

        他感觉。

        只要沈家能追随燕王做成这件事。

        青史留名都可以。

        祖父未做成的事。

        他才能比不上祖父,因燕王,机会却摆在眼前!

        “建安只是燕王的一个起点,大明困不住燕王这条真龙,姑父,人生的抉择,往往就一两次,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就要有魄力,敢押重注!”

        顾学文看沈至满眼狂热,都有些害怕,摇头道:“疯了!我看你是疯了!你想疯,你自己去疯!姑父不陪你!我敢肯定,你父亲也不会陪着你疯!”

        话罢,顾学文转身走出屋子。

        他要去清净清净,免得被这个疯子影响。

        ……

        于此同时。

        徐辉祖夫妇,徐膺绪、徐增寿兄弟,蒋有孝、蒋进忠叔侄……

        许许多多人都因今晚吃饭时,朱棣一席话,而议论着。

        朱棣、徐妙云房间。

        朱棣刚哄两个小家伙入睡,徐妙云端着一盆,冒着草药味儿的洗脚水走进来。

        朱棣都被迫养成习惯。

        在床边坐下。

        两人泡脚时。

        朱棣看着两只脚丫子,在水中调皮乱动,笑笑说道:“明天,我和辉祖去闽县,你就不要跟着了,舟车劳顿太累了,我肯定每天按时泡药草洗脚!”

        徐妙云笑笑,询问:“建安的情况怎么样?”

        四郎和蒋进忠叔侄聊了一下午。

        肯定对建安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不好。”朱棣摇摇头,“福建多山,建安总共五万余人,除去县城的一万余人口,有三万多百姓分布在建安各个农村,总计村落两百多个,人均土地面积少,能浇灌水的良田,六成属于士绅……”

        徐妙云听的皱眉。

        建安百姓,几乎全是半佃,半自耕农。

        这里的情况,比土桥村,比大明境内很多地方都要复杂。

        四郎除了送辉祖去闽县上任。

        恐怕也是着急,想要去会会,此刻坐镇福州府的左布政使叶茂,以及齐聚福州府的建安士绅。

        摸底后,四郎才能制定建设建安的策略。

        建安贫穷落后的现状也就罢了。

        还有很多人,掣肘四郎。

        收起思绪,笑道:“你把谭渊他们都带上吧,都司衙门都在建安,沈仁就算想与咱们保持距离,他也一定会护我们周全。”

        这次去福州,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

        谭渊这些兄弟们跟着四郎,她才放心。

        朱棣点头,“行,听你的,给你们留五十个兄弟,剩下的人,全部跟我出发。”

        徐妙云笑着点头。

        其实,她想让所有人都跟着四郎。

        可也知道。

        正如她担心四郎。

        四郎也担心她们。

        再放心沈仁,都比不上兄弟们更让人安心。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https://www.bqduo.cc/biquge/98_98888/c11647167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