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354章 送上门来

第354章  送上门来

        礼堂早就人满为患,校长艾略特首先进行了演讲:

        “我想让大家设想一下,以美国9000万的人口,如果只有160所医院,没有专门的儿童医院,没有为穷人开办的诊所,所有大学里的医学院都撤销,绝大部分人没有任何卫生知识,每个村庄都有许多结核病人,没有一个城市没有天花,甚至大城市也要面临鼠疫的危害!

        “如果这是你们要居住的地方,会是什么情形?

        “更何况,那个地方的人口数倍于美国。”

        看台下不少人在窃窃私语,艾略特校长顿了顿又朗声说道:

        “哪里,就是大清国!”

        艾略特说的虽然有那么一点夸张,比如美国人并不太清楚中国特有的中医以及郎中传统。

        还有他似乎忘了印度……

        但西医的引入的确有帮助。

        只是李鸿章说的那句话的确没错: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清末民初各种理念冲击实在很大。

        后来民国时期一些人疯狂要废除中医,但那时候西医其实还不太完善。

        西医完全依赖科学的应用,而科学要将西医反哺到高水平,至少要到神药青霉素诞生以后。

        其实这时候西医真没比中医强。

        民国时曾野蛮得要废除中医,出了很大的岔子。因为那时候国内根本没什么西药制造能力,西药贵得要死,医院又少,医生更少,废除中医后,老百姓得了病几乎毫无办法。

        这是非常荒唐的决定。

        而中医虽然也不能说万能,但在对抗某些疾病的时候有自己的优势。

        可能吵着废除中医和吵着废除汉字的不少人是同一批吧。

        哎,没办法,崇洋媚外那时很严重。

        以后李谕可以在这家将要成立的“中国哈佛医学院”设置一些中医课程,也算早点实现“中西医结合”。

        “都静一下!”艾略特校长继续说道,“就算清国是这种情况,我们依旧无法轻视一个悠久文明可怕的沉淀,眼前这位横空出世的科学巨子李谕正是典型。

        “我想在座的各位不管来自哪个学院,都听过他。要么看过李谕关于热力学的著作,要么看过X射线精彩的实验论文,要么看过他在天文学的重大发现;又或者看过那两本犹如开天辟地一般的数学著作《分形与混沌》及《博弈论》;再不济,至少你们也读了现在火热的星战系列。

        “是的,我也忍不住看了。

        “总之,他的水平与能力不需要我多做介绍,这样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又技惊四座的东方科学巨擘,是足以让我们仰望的存在。

        “而现在,他就站在这里!

        “下面,请李谕先生做科学讲座!”

        艾略特很擅长演讲,几句话后下面迅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经过之前在几所大学的经历,李谕现在已经不太怯场,表现得越发自然。他落落大方走上讲台,环顾下面,甚至看到了几个东方人的面孔。

        李谕可以讲的就很多,但第一次来,内容还是尽可能轻松一些。

        所以李谕从数学和物理的关系讲起,阐述了很多自己的观点;这个时期很多物理学生的确不够重视数学,即便是哈佛等名校,也没有太大区别。

        接着又聊起了物理学中理论物理的重要性,而研究理论物理,就更离不开数学。

        这是两个偏教育学的话题,不过重要性还是很高的。

        只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完全认同。

        在他们看来,数学就是数学、物理就是物理、化学就是化学、生物就是生物。

        这种观点目前很流行,毕竟科学还没发展到互相交融的时候。

        等再过半个世纪,学物理就彻底离不开高深的数学;学生物,本科甚至全是化学课程。

        “可是院士先生,”有物理系学生提问道,“我读过您几乎所有的著述,即便如此,我读了您的《分形与混沌》以及众多物理论文后,并没有发现多少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李谕笑道:“数学是藏在物理之中的。你肯定听过数学王子高斯说过,数学是科学的皇后。你以后会发现,数学和物理其实是左右腿,都离不开。物理系的人不会认为物理是数学的一种形式,数学系的同学同样不会认为数学只是工具。”

        一名同学举手道:“我知道,就像中国文化里的中庸之道。”

        李谕说:“很好,你知道的还不少。”

        这名同学笑道:“我来自文学部的历史系。”

        老美没啥历史,但大学这么多,很多都有历史系,肯定只能研究别国历史,什么罗马史、欧洲史、东亚史、中国史的。

        实话说他们也没多少第一手资料。

        出国留学学什么李谕都可以接受,唯独去老美大学读什么东亚史、中国史实在不敢苟同……

        这些专业感觉就是开给欧美人的,中国人去凑什么热闹?就为了装个13吗?

        《哈佛中国史》也是一言难尽,反正英国的《剑桥中国史》就要好不少。

        眼前这个学生能说出“中庸”二字,已经挺不容易。

        一名学生说:“院士先生能够横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机械学多学科,令人难以置信,我想知道您是如何做到的?”

        这个问题让李谕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过另一名学生倒是接着帮李谕回答了,他说道:“你肯定忘了牛顿先生,他也是通晓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光学等。而且分别取得了万有引力定律、力学三定律、微积分以及光谱这些极为伟大的成就。所以博学一点没有问题。”

        李谕笑道:“的确如此。”

        又有一名学生提问道:“院士先生,我来自天文系。我从最近的科学期刊中,看到许多报道,比如在分光双星光谱里,会有无位移的特殊谱线,并且这些谱线按星的距离增加而增强。您在天文学里有如此伟大的成就,不知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是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李谕说:“很简单,因为恒星之间,也就是银河系里的一些黑暗区域,并不是恒星的死穴,那里也有吸收光的物质,可以称之为星际尘埃,正是它们遮挡了远处的星光。”

        学生问道:“这么说,我们是不是永远看不到某些星空?”

        李谕说:“的确如此。”

        其实银河系本身对望远镜的视线阻拦最严重。

        学生颇为沮丧:“这样的话,那我们岂不永远也无法探知宇宙的所有奥秘?”

        李谕哈哈一笑:“你的野心倒是不小,不过以后总归会有办法。”

        学生问道:“什么办法?”

        李谕没法说后来天文学大发展,出现了射电望远镜和太空中的望远镜,只好说:“或许可以寄希望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不要仅仅关注天文学本身,比如电磁学、通信学,这就是我刚开始聊到学科之间关系的原因。况且,目前已有的技术,能够发现的东西也足够你研究好多年。”

        又回答了一小时问题后,今天的讲座才结束,有些提问还是很有水平的。

        艾略特校长非常满意:“院士先生果然才高八……八品脱!”

        李谕乐道:“是才高八斗。”

        艾略特说:“对对对!才高八斗!哈哈,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开通中美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好补一下我的成语。另外我还对贵国的神话、历史、民俗、文化、书画艺术颇感兴趣。”

        他的说法能代表很多美国学者的态度,他们对中国的这些东西很感兴趣。

        李谕当天来不及回纽约,于是留在了哈佛,到了第二天,继续到艾略特的办公室研究开展后续合作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助手进来对艾略特校长说:“校长,波士顿理工学院的普利切特院长和克拉夫茨教授到访。”

        艾略特说:“怎么,他们难道还是无法接受我的合并建议?”

        助手说:“或许是吧,您看……”

        艾略特说:“让他们等一会儿,反正他们离着不过两英里,就说我正会见远道而来的重要客人。”

        李谕刚才没反应过来“波士顿理工学院”是哪所学校,脑子里猛一转,再听到艾略特说距离哈佛大学只有不到两英里远,这尼玛不就是麻省理工嘛!

        怎么现在是这么个就像野鸡大学一样的名字,听着还不如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响亮。

        于是李谕说道:“艾略特校长,没关系的,我可以等,对方毕竟也是院长。”

        艾略特想了想说:“也好,东方人就是懂得礼节,这是最让我喜欢的地方。”

        艾略特让助手把麻省理工的院长普利切特和克拉夫茨教授叫了进来。

        两人与艾略特问好后,看到了李谕,讶道:“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谕院士!”

        艾略特说:“昨天他还在我们的礼堂做了演讲。”

        艾略特似乎有意无意在他们面前体现着哈佛的强大。

        克拉夫茨说:“早知道李谕院士开讲座,我们昨天就应该过来。”

        克拉夫茨是上一任的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他本人是一名化学家,研究成果后世仍旧用于化学武器中。克拉夫茨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后来就像所有美国化学家一样,必须前往德国进修,还给本生当过助手。

        不过他本人对管理不是很擅长,当了两年MIT的院长就不干了,让给了普利切特。

        李谕同他们握了握手:“幸会幸会。”

        “院长阁下今后有时间也可以去我们学院做个讲座!”普利切特院长邀请道,不过旋即想到现在自家的学院都快不保,于是转身对艾略特说:“校长先生,我已经看过您的提案,并且我本人也去州议员那里申诉过,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土地,也没有捐款,但是合并到贵校劳伦斯学院,我们学院上下都极力反对。”

        艾略特说:“算起来已经是我第六次建议了,你们既然拿不到土地与资金,距离我们大学又如此近,合并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然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会让议会感觉非常麻烦,况且,现在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哈佛大学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明显比你们大得多。”

        普利切特恭敬地说:“校长所言极是。不过我们已经开始改变教学导向,减少了理论教学,变得更加职业化,帮助学生就业。”

        艾略特说:“那么你们不就成了职业院校?不应该叫做‘理工学院’!为了保持学术的纯粹性,更应该与我们合并,我们或许还能让你们学院继续研究学术。”

        从两人的对话以及语气看得出,现在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地位颇低,而且似乎岌岌可危、濒临倒闭。

        实际情况的确如此,这所年轻的学校虽然受到了美国关于大学的赠地法案支持,不过所获得的土地实在太小。前几任校长又不擅长财政方面的管理,导致形势到了二十世纪初已经非常困难。

        历史上真的就差那么一丢丢被哈佛合并。

        普利切特略显尴尬,对方明显财大气粗、学术力量雄厚,想要吃掉自己。

        但普利切特又不甘心。

        李谕思考了一会儿,突然说道:“普利切特院长,或许我可以提供一些资金帮助。”

        艾略特首先惊讶道:“院士先生,这可是一处泥潭!”

        艾略特一语双关,一来是说麻省理工现在的经济状况很差,需要大量资金;二来麻省理工校园位于河边,的确就像泥潭一样。

        好在麻省理工不愧是非常擅长搞科技应用的,普利切特本人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他很快听出了李谕话中意思,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说道:“院士先生,我听闻您的LY无线电市值已经突破四千万美元,如果您可以资助,我们将源源不断向您提供技术人才。”

        李谕笑道:“这件事可以往后推一推。毕竟我也是有要求的,一方面你们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教育基金会接纳并资助将来的中国留学生,二来还要提供一些教师到上海任教。”

        李谕的做法虽然感觉有点“趁人之危”,不过这些条件对普利切特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果然,普利切特几乎不假思索就同意了:“李谕院士,您的提议再好不过!将来我们学院会专门设立以您的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至于您所要求的教师,我们更会择优选取!”

        艾略特仍旧好心提醒道:“李谕先生,你要考虑清楚,资助大学需要花费的资金巨大,而且还是一所穷途末路没什么前景的学院。”

        此时看,“波士顿理工学院”的确是个很一般很一般的大学。不过李谕可是穿越过来的,知道以后是什么情况,它可不会倒,更不会没什么前景。

        而李谕敢这么说,也是因为股市的红火以及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收获的海量订单。

        有钱不花真难受!反正李谕不想做什么大资本家,而且就算是单纯做个富翁,星战系列带来的收益以及那些专利的授权使用费也足够让他成为超级富翁。

        至于工业赚的钱,李谕想的就是用来搞好自己在国内的教育顺便培养一下国内的民族企业。

        而想搞好国内的教育,和搞好无线电及汽车企业一样,必须让老美这边先吃到点好处,他们才会让自己舒服。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道理李谕还是懂的。

        关键李谕自己并没有料到麻省理工现下竟然如此落魄,这不是送上门来的嘛,可不是我主动的哦。

        运气实在是好,而且好运气似乎还没有停止。

(https://www.bqduo.cc/biquge/95_95627/c11739343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