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第237章 不败家无以立威?

第237章  不败家无以立威?

        朝议,结束了。

        在刘胜连续呈上八道劾章之后,今日的常朝,便在公卿百官的骇然中,悄然落下帷幕。

        ——舞阳侯樊市人、阳都侯丁安成;

        博阳侯陈始,隆虑侯周通;

        东武侯郭它,海阳侯摇省;

        费侯陈偃,都昌侯朱辟彊。

        ——儿子非亲生、酌金不足色,纵马闹市、强抢民田;

        国丧期间作乐、父丧期内宴饮,蓄养死士、买凶杀人。

        八道劾章,八种截然不同的罪名,意味着汉家,即将有八家彻侯,将消失在人世间。

        而刘胜在劾章中所提到的罪名,却并非出自刘胜之手······

        “这八家公侯,父皇,早就想铲除了?”

        宣室殿外,瞭远台。

        还是那熟悉的护栏内,还是那两只熟悉的躺椅;

        天子启、刘胜父子分坐于躺椅子上,又不约而同的坐直了身,看着公卿百官自长阶走下,自未央宫离去时的背影。

        而刘胜这轻松一问,也只是让天子启淡然侧过头,似笑非笑的看向刘胜。

        “也不全是。”

        “——有的,是早就想动,一直没找到好的时机;”

        “也有原本不想动,却因为这次的事,让朕改变主意的。”

        “其实,不单这八家;”

        “买粮的那三十七家公侯,朕这里,都有类似的罪证。”

        “只要朕愿意,就可以随时拿出罪证,治罪他们其中的某人,甚至是每一个人······”

        如是说着,天子启又是意味深长的一笑,虽将目光从刘胜身上移开,但语调中,却也隐隐带上了些许试探。

        “倒是没想到你这性子,居然愿意只动其中,执迷不悟的八家,而非全部三十七家?”

        闻言,刘胜只稍叹一口气,将目光从公卿离去的背影收回;

        靠在椅背上,苦叹着摇了摇头。

        “这次,儿臣主持平抑粮价的事,于公,是为宗庙、社稷的安稳;”

        “从这个角度来看,儿臣并不是非得杀了他们,只需要阻止他们哄抬粮价,再稍微加以惩戒便可。”

        “于私,这次的事,则是儿臣杀人立威,顺便辨明敌我的机会。”

        “杀人立威,确实是杀得越多越好;”

        “但考虑到辨明敌我,却不能杀太多人,而只能杀鸡儆猴了。”

        “——毕竟再怎么说,他们的父祖,也都是我汉家的元勋、功侯。”

        “杀太多,会让朝局不稳、人心不安,也会给父皇带来不小的麻烦。”

        “杀一小部分作为震慑,留大部分收服,才对儿臣、对父皇,对我汉家最有利。”

        “留着他们,也能无时不刻的提醒其他人:粮食的念头,动不得······”

        坦然道出自己的心中所想,刘胜却觉得心中莫名一阵窝火;

        而在一旁,见刘胜这般模样,天子启却是微微一笑,便浅笑着躺回了椅上。

        “经此一事,倒是长进了不少······”

        “嗯······”

        “回去之后,再琢磨琢磨。”

        “——立威,不一定非要杀人;”

        “当情况已经严重到必须杀人,才能立威的时候,其实杀人,就已经没什么用了。”

        “与之相比,随时掌握杀人的能力,将屠刀悬在臣子的头顶上,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毕竟,真正能震慑人心的,不是死人的尸首;”

        “而是悬在活人头顶上,迟迟不落下,又随时都能落下的屠刀······”

        如是道出一语,天子启便呵笑着一抬头,抓起手边的水碗,便瘫坐在躺椅上,享受起这难得的闲暇时光来。

        阵阵春风迎面出来,拍打在天子启那已显老态的面容上,只那遍布血丝的双眸,仍散发着令人莫名胆寒的锐意。

        听闻天子启这番说教之语,刘胜只若有所思的缓缓点下头。

        片刻之后,又怪笑着侧过头。

        “就像这次,父皇拿出来治罪那八人的罪证一样?”

        “——除了这八人,以及幸免于难的二十九人······”

        “或者应该说:朝野内外,功侯贵戚、百官朝臣,都有把柄攥在父皇手里吧?”

        “这些把柄,就是父皇悬在他们头顶,随时都能落下的屠刀?”

        满是戏谑的话语声,引得天子启悠然发出一声长叹,眉宇间,也再度带上了些说教之色。

        “御下之道,也是门学门。”

        “而且是门很复杂、很难掌握的学问。”

        “作为君,要想对臣下做到如臂指使,便需要恩威并施。”

        “——就像这次,你借着平抑粮价的事杀人立威,便可以顺势坐上太子之位;”

        “但在正式获封为太子之后,你就应该施恩、拉拢朝野内外,而非继续施威。”

        “一张一弛、一恩一威,张弛有度,恩威并施,才是长久之道······”

        ···

        “至于把柄,也同样是御下之道,不可或缺的因素。”

        “没有把柄的臣子,是很难为君所用的。”

        “手上掌握臣下的把柄,君才能一边信、用臣子,一边又随时掌握臣下的生死。”

        “但如果手中,没有某个臣子的把柄,那这个臣子,就很容易脱离君的掌控。”

        “——比如已经故去的老丞相,便是一个‘没有把柄’的臣子;”

        “如今的周丞相,也同样如此······”

        莫名有些严肃的一番说教,也惹得刘胜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

        仔细体味过天子启这番话语,又将其牢牢记在心中;

        思虑片刻,又怪笑着侧过身。

        “儿臣头顶上,也有屠刀悬着吗?”

        轻声一问,刘胜便又似笑非笑的指了指天子启身侧,神情依旧冷酷的中尉郅都。

        “郅都的把柄,又是什么呢?”

        对于这两问,天子启给出的答案,却让刘胜陷入了沉思。

        在将来,每每遇到关于‘御下之道’的问题时,刘胜也总能想起今日,天子启对自己的教诲;

        并且最终,都能凭借天子启的教诲,让问题迎刃而解······

        “对伱,朕不需要把柄。”

        “——朕,是你父。”

        “父亲想要惩治儿子,是不需要理由的。”

        “对郅都,朕同样不需要把柄。”

        “——因为郅都,并不是汉臣,而是朕的私臣。”

        “君主想要惩治私臣,也同样不需要理由。”

        ···

        “除了晚辈、私臣,外戚,也同样不需要把柄。”

        “真正需要把柄的,是那些和你非亲非故,只以君臣论交的臣下。”

        “——比如朝公百官、功侯勋贵;”

        “这些人,是不能无缘无故处死的,甚至是不能无缘无故罢免的。”

        “对于这些人,君的手中,必须掌握足够重量的把柄,才能随时决定他们的生死、去留;”

        “掌握了生死、去留,这个臣子,才能真正为君所用。”

        “否则,就会成为阻碍君的障碍。”

        ···

        “朕给你说这些,不是想让你整日里穷思竭虑,去寻找臣下的把柄。”

        “而是要时刻牢记:没有把柄、没有缺陷的臣子,是不能轻易信任、重用的。”

        “——因为这样的人,不单会阻碍、掣肘君,甚至,可能会威胁君。”

        “要时刻保证自己不受威胁,随时都能掌控臣下,君,才能稳稳坐在‘君’的位置上。”

        “对于宗庙、社稷而言,这,才是头等大事。”

        “坐稳‘君’位之后,才有考虑其他事的必要;”

        “但若是连‘君’位都坐不稳,那其他的事,考虑再多也没用。”

        ···

        “这些事,光靠朕用嘴说给你听,还远远不够。”

        “需要你自己琢磨,并得出自己的心得,才能真正体会到个中奥义。”

        “下去之后,自己要多琢磨······”

        天子启谆谆教诲,刘胜乖巧点头,随后便低下头去,陷入了漫长的沉思之中。

        对于天子启所说的这些事,刘胜自然能理解。

        但随着天子启教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多,刘胜也愈发感觉到肩上,莫名多出了些什么东西。

        具体是什么,刘胜说不大清楚。

        但刘胜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东西,越来越重,越来越重······

        “御下之道······”

        “治国之道······”

        “掌权之道······”

        “呼~~~~~~”

        “——要学的东西,还真不少?”

        在心中如是发出一声苦叹,刘胜便深吸一口气,又稍有些疲惫的靠回了椅背上。

        而在漫长的沉默之后,天子启,又开始询问起了粮食的事。

        “那三十七家功侯,留了二十九家;”

        “但这二十九家,你也不要太过信任。”

        “——他们,不是被你收服的,而是被你镇压的。”

        “在你强大时,他们会因为畏惧,而对你予取予求;”

        “但当你虚弱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借机报仇。”

        “因为他们对你,仅仅只是畏惧,而不是敬畏。”

        “敬、畏,无论缺了哪一个,都是不行的······”

        ···

        “嗯······”

        “这样,交给你个任务。”

        “——在朕驾崩之前,这二十九家公侯,你都不能杀;”

        “与此同时,这二十九家,你又必须用。”

        “就当是练练手吧。”

        “学学如何跟对你心怀怨怼、随时可能对你发难的臣下相处,学会怎么用他们。”

        “对你将来有好处。”

        天子启话音刚落,刘胜面上神容便陡然一拧;

        随后,却也强忍着心中不适,面色扭曲的点下头。

        便见天子启稍点头,再道:“公侯们,就到此为止了。”

        “死八家,留二十九家‘隐患’,其他的,要施恩拉拢。”

        “商人们,你打算如何处置?”

        “——杀,还是留?”

        见天子启问起商人们的处置方案,刘胜本就紧锁的眉头,只彻底凝结在了一起。

        但最终,刘胜给出的答案,却也让天子启惊诧之余,对刘胜又更多了一分安心。

        “商人的问题,其实很复杂。”

        “儿臣一直认为,工商之业,本身是没有坏处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先帝才会废除津、关之禁,纵容商人们道出行商。”

        “——为的,是凭借工商之业,让天下快速富裕起来。”

        “但工商之业,又必须要借商人们的力量,才能得以繁荣;”

        “而商人,大都是见利忘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天下的人。”

        “所以,对于商人的问题,儿臣认为,要更加郑重。”

        明显有些言不由衷,却也足够坚定地一番话,只引得天子启微微一点头。

        虽然仍躺靠在椅背上,但也没忘抬起手,用食指指腹轻轻摩擦起下巴。

        便见刘胜继续说道:“就拿这次,粮食的事来说;”

        “商人们原本,是想要囤货居奇、哄抬粮价。”

        “——单就这一点,他们就该死!”

        “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商人们,在秋收之后出钱收购百姓手里的粮食,并投入人力物力储存粮食,又在次年售卖粮食,那这些事,就要全部压在朝堂的身上。”

        “商人们做这些事,大都是各负责一县、一乡的粮食;”

        “但如果这些事,都压在朝堂身上,那就是全天下的粮食,都需要朝堂来收购、储存,再对外零售。”

        ···

        “这些事,需要朝堂出钱、出人、出力,而且还要建造仓库、任命官员。”

        “如此庞大的成本,朝堂负担不起——起码暂时负担不起。”

        “就算负担的起,也是一笔极为庞大的支出,弊大于利。”

        “所以,在这次的事之后,儿臣也还是认为:那些试图哄抬粮价的商人们,得留。”

        “——可以稍微惩戒,但不能赶尽杀绝。”

        “依旧让商人们负责收购、储存、零售,再由治粟都尉限定最低收购价、最高零售价,控制粮商们的牟利空间,就可以了。”

        “只有这样,朝堂才能通过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

        ···

        “至于先前,商人们从我这里买走的粮食,就看他们想要怎么做了。”

        “——他们要粮食,那就让他们自己来取走;”

        “反正粮价已经定死了,他们运走粮食,也只能平价卖给百姓。”

        “与其让少府费心费力卖粮食,倒不如让他们去操这个心。”

        “——如果他们不要这些粮食,那也没关系;”

        “他们要卖,那少府就低价买下来,无论是平价卖出,还是存在内帑,都是好事。”

        “他们若是直接不要了,那当然更好。”

        “就当是少府,白捡了这九百万石粮食便是······”

        随着刘胜低沉、平缓,又莫名带着自信的语调,天子启的嘴角只悄然翘起一个幅度;

        待刘胜又再补充一语,天子启的心里,也终于是乐开了花。

        “哦,对了。”

        “——无盐氏,还是抄了吧。”

        这句话,刘胜是对天子启身后的郅都说的。

        “商人们买粮,是找无盐氏借的钱。”

        “如果不除了无盐氏,商人们根本还不起这些钱。”

        “把无盐氏抄了,商人们才能缓过这口气,继续在关中做粮食生意。”

        “——只是赚取多少利润,从今往后,都得看治粟都尉的脸色了。”

        ···

        “至于罪名么······”

        “嗯,太祖高皇帝有制: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无盐氏阖族都是商籍,却光明正大违背太祖高皇帝的律令,坐罪当诛。”

        “抄没的家产,就归入内帑。”

        面不改色的一句‘灭了无盐氏满门’,只惹得郅都微微一愣!

        片刻之后,望向刘胜的目光中,竟隐隐带上了些许欣赏!

        但最终,郅都却也只是神情冷酷的侧过身,略带请示的望向天子启。

        而在刘胜这一番话语之后,天子启的面容之上,也终是带上了满满的笑意······

        “公侯们把粮食卖还给你,你付的是金子;”

        “商人们买粮食的钱,你也都藏进了少府。”

        “——如今,又要把长安最大的子钱商人:无盐氏抄家······”

        “为的,也是无盐氏囤积的铜钱吧?”

        ···

        “在少府囤积这么多铜钱~”

        “是想铸新钱?”

        被天子启一语道破心中所想,刘胜也大大方方的一点头。

        但这个话题,却并没有继续下去。

        “抄就抄了吧。”

        “一介商户而已,杀之无妨。”

        “——闹出这么大的事,公侯都死了八家,也总得死几个商贾贱户······”

        “无盐氏~”

        “嗯,就无盐氏吧。”

        满是轻松地一番话语,只引得一旁的郅都默然一点头。

        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长安最大的子钱商人:无盐氏,便被决定了命运。

        接下来,自然就是天子启、刘胜父子二人的保留节目了······

        ···

        “太子宫的香炉,你都送回少府了?”

        “——是。”

        “——也不知道是哪位太子殿下,非要搞得太子宫烟雾缭绕?”

        “呵;”

        “呵呵······”

        “咳咳咳······”

        ···

        “当年,太祖高皇帝命令萧丞相,建造这长乐、未央两宫;”

        “见未央宫巍峨壮阔,太祖高皇帝勃然大怒。”

        “你知道当时,萧相国是以怎么样的说辞,向太祖高皇帝解释的吗?”

        “——不败家无以立威?”

        “······”

        “是非壮丽无以立威!!!”

        ···

        “有些钱,是不能省的!”

        “都是要做太子的人了,整日里抠抠搜搜的,像什么话?!”

        “——哦······”

        “——要是这么说,能让父皇心里好受些,那父皇就这么安慰自己吧······”

        “!!!”

        “混账!混账!!!”

        ···

        “滚滚滚滚滚!”

        “看见你这混账就来气!!!”

        第二更···

        晚安晚安

(https://www.bqduo.cc/biquge/95_95237/c11752521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