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309章 前进吧,大王们!

第309章  前进吧,大王们!

        杨丰和朱棣就这样解决了马和的问题。

        “不过,我觉得最好给他改个姓。

        毕竟他之前支持朱允炆,而且暗中调水军帮朱允炆守城,后来又去福建蛊惑地方抗拒朝廷。

        算起来也很引人注意。

        不如给他改个姓,比如干脆改姓郑,这样也就没有了马和,只有个郑和,时间久了谁还记得清,如此也免得有那些胡思乱想的,总是把马和做的事情,与大王联想起来,毕竟人人皆知马和乃大王亲信。”

        杨丰说道。

        “那就依大使,让他改姓郑!”

        朱棣微笑着说道。

        不过这的确很有必要。

        说到底他在之前扮演的角色,必须要隐藏的,但马和是他亲信,事实上是老朱赐给他的宦官,如果继续用马和这个名字,后世看这段历史时候立刻就会与他联想起来,但改姓变成郑和,过几十年就很容易模糊了。

        郑和……

        郑和与他无关啊!

        他的亲信是马和,这个叫郑和。

        至于为什么这个郑和统领水师,还有原本统领水师的马和去哪儿了?

        除非专门研究历史的,谁会去纠缠这种问题?

        杨丰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马和变郑和。

        至于刘荣,杨庆这些人,都属于不值一提的小角色,刘荣才只不过是个燕山护卫的普通军户,他爹才是个百户,杨庆也只是郑和手下一个小的喽啰。这种人怎么可能影响朱允炆这种级别的,所以他们在朱允炆的叛乱过程中无非就是个小卒子而已,没必要深究。刘荣因为要对峙,倒是会在记录上留下一笔,但杨庆这种连留都不会留,最多说郑和安排船接朱允炆南下而已。

        至于船长是燕王手下另一个亲信宦官杨庆……

        谁会关心船长是谁?

        总之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燕王在这场叛乱中扮演的角色,基本上也就无限淡化了,倒是他对拨乱反正起了重要作用。

        最先可是他的家庙主持道衍大师北上告变。

        而这一点很重要。

        这是揭开皇帝遇弑真相的第一步。

        然后也是刘荣逃回,最终带来了真正的元凶。

        燕王功莫大焉!

        “哈哈!”

        然后两人相视一笑。

        既然朱允炆已经南逃,也就没有必要再管,左右他也就是去广州,回头再解决,正好连何家和王弼一起解决了。杨丰等人继续南下,回到京城后剩下就与杨丰无关了,反正皇后暂时监国,不过事实上朝廷的事接下来就是小公主和她一帮哥哥,尤其是朱棣和辽王主持。其实也没别的事,因为必须立刻把老朱下葬,而且不仅仅是老朱,他孙子也得赶紧下载,和一直在冰库里的老朱不同,朱允熥可是一直被他哥哥拉着当护身符,虽然有防腐措施也撑不住啊。

        所以老朱下葬后,必须立刻再把他下葬。

        然后还得给他修陵。

        好在一边安葬老朱一边修他的,也不用太高规格,随随便便意思一下就行。

        他也等不及了。

        而就在老朱葬礼期间,各地也纷纷反正,因为还顾不上管,就随随便便下了道旨,告诉各地官员士绅都不要有疑虑,老老实实做事就行,然后各地官员士绅也就信了。

        包括福建也在郑和带领下,选择了放开原本关闭的关卡,重新接受朝廷旨意,他本人拦截何荣的舰队失败然后北上,也可能是故意失败,反正他是朱棣的人,杨丰也没准备朱棣真老老实实。总之郑和率领水师重新回到太仓,然后继续统领这支水师,像他这种人才很难得,至少目前大明真没有可替代的。

        这不是朝廷那些水师将领,他们最多也就是在近海转转,这可是往返横渡太平洋的。

        这是真正的航海家。

        放到大航海时代,那也是顶尖的高手。

        杨丰自己都不一定有他的本事。

        统帅舰队,横渡太平洋,然后在美洲和土著交往,完成搜集各种作物的任务,再横渡太平洋返回,期间经历的是真正千难万险,绝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往返。

        需要他具备各种能力。

        航海,军事,天文,甚至部下的思想工作。

        像这种人才得容忍些。

        五台山。

        使馆三楼。

        “诸位大王!”

        杨丰看了看正在落座的藩王们。

        所有藩王全到齐了,就连靖江王也到了,这时候的靖江王是朱守谦的儿子朱赞仪,他其实刚刚袭封,原本历史上他甚至到建文二年才袭封,只不过这次朱允熥一继位就让自己这个堂弟袭封了。主要是因为朱允炆出逃之事,民间对皇帝陛下非议颇多,所以赶紧让这个堂弟袭封,显示自己是兄友弟恭,反正老朱活着时候就已经给这个侄孙封了世子,而且还让他到各处藩王那里学习。

        不过这次靖江王进京,除了给他叔爷会葬外,更多其实是避难。

        朱允炆已经到广州。

        然后继续以监国身份,要求两广安南等地都听他的。

        王弼当然接监国敕。

        这样压力就到了靖江王这边,如果他接监国敕,那他就等于背叛朝廷这边,而朝廷大军南下讨伐,他在桂林是第一个面对战争的。如果他不接监国敕,那就意味着他臣服京城,王弼大军北上,他还是第一个面对战火的。

        既然这样赶紧跑吧!

        反正他是进京会葬,跑的可以说名正言顺。

        “靖江王,赶紧坐啊!”

        杨丰摆出一副周朝先的派头朝站着的靖江王说道。

        “小王只是郡王,如何敢跟诸位叔父并列,等议出结果,小王遵从即可。”

        后者赶紧说道。

        “让你坐你就坐!”

        楚王喝道。

        旁边还淳朴着的齐王傻呵呵笑着。

        他当然也得来,哪怕来凑个份子那也是一个位置,不过他后面还跟着王妃,王妃瞪了他一眼,齐王赶紧畏惧地闭嘴,看起来驯顺的很。

        靖江王只好陪着笑脸,在最下首坐下。

        然后小公主带着张缨和春姬走过来将一张巨幅地图挂在杨丰身后。

        “今日杨某作为中间人,调停大明皇室纷争,原本应该是皇后参加,但皇后临盆在即,不敢擅动,故此委托含山公主代替。诸位如何商议,与杨某无关,杨某只是中间人,给诸位做个证,你们商议出的结果,就是最终结果。”

        杨丰说道。

        “我家大王不用商议,我齐藩上交所有护卫,全家进京。

        都是些穷乡僻壤,如何能比得上京城这花花世界,只要朝廷每年别少了我齐藩俸禄,我家那些田产商铺都给我们留着,免得耽误了大王治病就行了。”

        齐王妃很干脆地说道。

        “王妃果然伉俪情深。”

        杨丰感叹道。

        齐王妃微微一笑,然后给她丈夫擦嘴。

        果然伉俪情深。

        诸王全都暗骂无耻。

        “我们鲁藩一样,不过世子还没袭爵,这有些麻烦。”

        鲁王妃说道。

        “嫂子放心,新君诞下之后,皇后就以监国太后下旨世子袭爵,并以嫂子为王太妃。”

        小公主说道。

        鲁王妃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要的就是王太妃,毕竟世子不是她生的,她无儿无女,但有这个王太妃身份,就意味着以后她还是鲁王府之主。进京之后鲁王就算成年,也不过是一个无兵无权的藩王,根本没能力摆脱她手掌,更何况她还有杨丰撑腰,她兄弟也都手握兵权。

        她要的就是继续控制鲁王府。

        “我选留在京城,不用就藩了。”

        沈王说道。

        看得出其实也不是很甘心,不过他也没的选择。

        “还有谁不就藩了。”

        小公主看着唐王等人。

        后者赶紧表明态度,唐伊安郢都选择不就藩。

        “不就藩也好,不过藩田还是要给你们的,一家十万亩,不过由朝廷代替管业,每年赋税给你们,另外给你们在京城修王府。”

        小公主说道。

        明朝藩王的藩田本来就有自己管业和朝廷管业,前者就是自己安排手下在各处庄子收租,但租额应该是朝廷定的,因为明朝后期有过藩王收租太高被皇帝下旨斥责。不过就算这个太高,其实也比士绅收的低,但也不是说种藩王的田就舒服了,藩王收租的确不高,但管事的自己也是得捞钱的。

        总之和士绅的差不多。

        而朝廷管业的,就是地方官根据辖区藩田数量,每年交个固定数字。

        至于多少……

        给你多少就拿多少!

        堂堂藩王和小民争利,有意思吗?

        比如福王就经常要不到。

        至于修王府,现在已经很廉价,主要是水泥大量应用,而且锻铁筋,竹筋这些也开始使用,总之成本不会太高的,就是寿命短点。

        但是……

        那就不关朝廷的事了。

        既然这样,那几个对封地没兴趣的藩王,纷纷选择进京。

        宁王,肃王,韩王,谷王,代王,珉王……

        珉王也不想回云南了,他回云南还得被沐晟欺负,而且沐晟目前态度还不明,说不定是支持朱允炆还是支持朝廷,总之他是不想回去了。所以最终选择不进京的,就只有燕,周,晋,秦,楚,蜀,庆,辽八王,至于靖江王当然选择进京。

        “诸位,外面的世界很大,好地方很多,何不出去闯一闯?”

        杨丰说道。

        诸位藩王微微一笑。

        闯个屁啊!

        老老实实做个寓公吧!

        “如此就剩下六位兄长,两位侄儿,但陛下尚在时候,已经决定这条线之内不留藩王。”

        小公主指着地图上的线。

        这条线其实就是明长城,辽东边墙开始,一直到山海关,然后向西到嘉峪关,根据这条线,辽王,燕王,秦王,庆王,周王,蜀王都在内,剩下楚王算不算得另解释,毕竟他在安南,倒是晋王确定在外,毕竟他现在已经移藩朔方。

        “妹妹直说吧!”

        辽王忧郁地说道。

        “爹爹对四哥已经有安排,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至于哥哥的广宁的确在这条线以内,故此有两个选择,一是移藩大宁,接宁王封地,至于辽藩产业依旧保留。第二,于大明目前已有之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之外,择一地经略,南洋,西域,抑或其他地方都可以,就像四哥一样,以经略之职节制一方。大明目前已有之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之外,打下的土地,都作为你的封国,以后就如同朝鲜,倭国般只称臣纳贡,但国事皆由自己决断。”

        小公主说道。

        “打下的都是自己的?”

        蜀王说道。

        “对,打下的都是自己的。”

        小公主说道。

        “但无兵无粮,如何经略开拓?”

        周王说道。

        他这才几年,就要第二次搬家了。

        “大王,在这之前,你还是大明的经略,自然是带着大明的官军,之前我就对大王说过,你可以南下经略印度,在此之前你依然是以周王节制乌思藏,朵甘等都司。故此你可以调动这些都司的兵马,他们想来也喜欢去印度发财,甚至你可以暂时保留目前的封地,毕竟就算移藩也得有足够时间才行。你以周王节制辖区,从这些辖区调动兵马,跟着你南下为自己打下领地,至于期间的军费,朝廷自然不会不管,燕王西征不也是花朝廷的军费?”

        杨丰说道。

        这样就可以了。

        当然,他并不指望周王真有能力从高原南下印度。

        这太艰巨了。

        但这个过程中,原本只是羁糜的乌思藏,朵甘两都指挥使司,却可以真正纳入大明统治,再说周王也不会吃亏的,他真想南下印度其实也能做到。

        走亚东山口的确困难,可走……

        好吧,他走哪儿都挺夸张的。

        但这关杨丰屁事,反正道给他划出来了,他走不走,能不能走成就随便了,再说他就算赖在西宁,其实朝廷也不会往外撵。从小公主的线的确是在内了,但无论杨丰还是小公主其实也都没真把周王算在迁移行列,他那地方能有人待就不错了,这两年周王也是全靠青盐才撑住。

        周王默默看着地图,明显有了踌躇满志的样子,毕竟朱棣的成功就摆在他面前,朱棣前面是广袤西域,他前面可一样也是广袤土地……

        的确很广袤。

        放眼望去一片等待他征服的土地。

        但就是中间横着座海拔最高近九千的巍峨山脉而已。

(https://www.bqduo.cc/biquge/95_95122/c1176146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