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天下藏局 > 第七百五十四章 胡沁舞剑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古剑。
剑最初其实不属于中原地区的原创兵器,而是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传入,但中原地区却将剑文化给发扬光大。
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剑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约为公元前十五世纪的早商时期的,剑身长二十多厘米。
春秋之前的剑,一般都比较短,均在二十到三十厘米之间(正因如此,春秋的刺客才能把剑藏在鱼腹、书卷当中)。
那时候大规模的战争主要用戈(“戈”字代表战争也由此而来),不用剑。
剑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必须是君子,用来耍帅其实多过于杀人。
而且,在剑出鞘之时,君子必须要手掐剑指开剑气,一来将自己的气脉灌注于剑,做到人剑合一,二来礼貌地表示我现在要用剑干你了,请准备好。
到了春秋末期,剑开始变长至五十到七十厘米。
秦朝之时,为了利用剑进行搏杀,剑长加到了八九十厘米,剑身前端专门锻造“束腰”造型,主要功能是为了穿透对方的铠甲之时增加力量和速度。
唐朝时期,由于禁铜,加之冶铁业的发展,兵器用刀多过于剑,唐刀成了大名鼎鼎的存在(樱花国的武士刀,其实就是学咱们的唐刀,这点不容置疑)。
再往后,剑的铸造变得五花八门,材质上铜铁钢金银木皆有,长短也没统一的制式,用剑之人也不讲规矩了。
眼前这把剑,属于典型的秦青铜宝剑。
我很想去摸。
但考虑到我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位下属,旁边还有翻译看着,只得强忍。
小虎娘胡沁戴上了旁边的手套,拿起了剑,先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尔后。
她问:“可否击石鉴定?”
翻译点了点头,拍了一下手掌。
帐篷外面进来一个人,抱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上还包了一层厚厚的布。
这是为了防止损害宝剑的剑尖。
看来早有准备。
其实就这质量的青铜剑,石头外面不包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这毕竟是宝贝,容不得任何闪失。
翻译说道:“请!”
小虎娘胡沁点了点头,示意我们散开。
她开始耍剑。
这一耍。
我算是知道了什么叫铸剑世家后人。
小胡娘胡沁剑指一掐,一把青铜剑让她耍的剑花朵朵,姿态无比潇洒,犹如古代的女侠,到最后,她嘴里矫喝一声,一声闷响,剑尖猛地击在了包着厚布的石头上。
让人惊叹的是。
剑身竟然瞬间弯曲成了一个弧度。
小胡娘胡沁借着剑身弧度回弹的力道,迅疾拔剑,身躯跃起,往后退,余力的惯性,竟然退了几米远才落定。
她收剑站立,脸上露出欣喜。
这是铸剑世家后人对宝剑发自内心由衷的喜欢。
小胡娘胡沁说道:“剑身长八十六厘米,剑茎长十八厘米,重量约为一千八百余克。剑身主铜,加锡、铬合并打造,锡配比为典型秦代铸剑‘表三内二’完美比例,铬配比不超过百分之二,也就是后代的铬盐工艺的基础配方。”
“从剑柄的沁色痕迹看来,比一般秦剑浇铸、锻磨、淬火等二十八道工艺还多了吸雷露、饮烈血、藏土锋三道程序。能做这三道工艺的,绝不是普通的兵士剑,最起码是秦内宫的一把名剑。”
三黑子目瞪口呆。
别说他了。
我也佩服的五体投地。
真是术业有专攻。
难怪西丫王子会专门请小虎娘胡沁。
就这种鉴定手法,不比那些专家学者强?
她口中最后说的吸天露、饮烈血、藏土锋三个工艺我倒是知道。
一把秦青铜剑经过二十八道工艺锻造之后也就成型了。
但如果是给帝王将相打造的名剑,还必须拿剑到大山之巅,接受天雷劈、雨露润的淬炼,这叫吸雷露。再从大牢里面,逮出若干被俘虏的敌方战将、名士来杀了,放他们的血来给剑沁色,这叫饮烈血。最后再选取一个风水宝地,埋上几年时间养剑气,这叫藏土锋。
据说以此打造出来的剑。
可劈天、裂地、斩人,所向披靡。
既然这把剑是秦宫里面帝王将相的名剑,海底那个沉船主将的身份……
到底哪位秦朝宫内的大牛,驾驶着这艘船东渡?
他到底想干什么?
又遭遇了什么事葬船海底?
不大敢想。
小虎娘胡沁将剑小心翼翼地放回剑架之上。
翻译神情欢喜,第一次对我们露出了笑容:“胡女士不愧是铸剑名家之后!还请对旁边的青铜片掌一下眼!”
小虎娘胡沁却摇了摇头:“青铜片我不太懂,但我身边的下属比较懂,请他们来吧。”
翻译闻言,向我伸手,作了一个请的姿势。
我戴起了手套,拿起了青铜片。
铜片边沿有简单的几个笔画。
始皇帝实现大一统之后,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文字都用小篆。但因为铜片边沿只有笔画,根本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字,更不用说猜测其中的意思。
我将铜片给放了回去。
翻译见状,神情略带一丝鄙夷:“上面的信息太少,几位顶尖的探海宝人士全看不出来,想必阁下也很迷惑,待船捞起来再说吧。”
我本来也想说信息太少看不出来,但他这种态度,让我有些反感。
先打一下他的脸再说。
“第一片为青铜酒樽残片,非自然损毁,摔裂。第二片为铜鼎嵌片,位于鼎的足部,属于修补片,因年份久远而自然脱落。至于第三片,与前两片根本不是同一时期,明末铜制品,应该属于某种探海宝工具上的东西。”
“文字之所以看不出来,不是我的原因,因为这是残片,上面的笔画只是小篆字体的一部分。但前面的信息足以证明,我们并不是第一批发现这艘秦船的人,至少在明末,就已经有人造访过此处海域,甚至发现并试图捞船。”
翻译闻言,脸色顿时变了。

(https://www.bqduo.cc/biquge/86_86962/c925902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