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谋而攻之,先谋后攻,谋高一筹则攻之能胜,反之,则败。然而,谋中有谋,谋有高、低之分,孰优?孰劣?不以争胜判,而以全胜判,“不战而胜”才是最高明的谋攻战略。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此,只有站在政治的角度考察战争问题,才能真正了解战争的本质,也才能确立决览全局的战略思想,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具器械,三月而兵成;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下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时,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为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难,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者胜,知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因百战百胜,伤亡太多,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其次是瓦解敌人的联盟,再次是战胜敌人的军队,下策是攻占敌人的城池。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修造大盾和四轮车,准备攻城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三个月才能完工。将帅抑制不住焦躁忿怒的情绪,指挥士卒象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士兵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这就是攻城的灾害。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是使敌军屈服而不靠直接交战;夺取敌人的城堡而不靠硬攻,毁敌人的国家而不须旷日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力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不疲惫受挫而胜利却可完满地取得,这就是以计谋攻取敌人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方法,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他,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战胜敌军。与敌人的兵力相等就分散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实力比敌人弱就要避免与敌人交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硬拼坚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对国家的辅助周密,国家就强盛,辅助的谋略有缺陷,国家就会衰弱。国君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命令它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命令它后退,这叫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内部事务而主持军队的行政管理,将士就会迷惑;不懂得军队的权谋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各诸侯国乘机侵犯的灾难就来到了。这就叫做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获得胜利。
预知胜利有五个方面: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胜利;懂得多兵与少兵的不同用法的,能胜利;军队上下意愿一致的,能胜利;以有准备对待无准备的,能胜利;将帅有指挥能力而国君不加牵制的,能胜利。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途径。
所以说,了解敌人虚实,又了解自己强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必定失败。
[兵法精粹]
运用谋略取胜的法则
孙子认为,用兵的最上策是用谋略的战胜敌人,其次是施用外交手段,再其次是用强大的军力,最下策是攻击敌人的城堡。攻城是最不得已的事——制造大盾,攻城车及多种器械,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而修筑攻城用的土垒阵地,又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指挥官觉得进度太慢,焦躁忿怒,冒然下达攻击令,士兵象蚂蚁般爬上城墙,死伤将达三分之一,而城池仍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最大灾祸。
所以,孙子又认为,善于用兵的将帅,使敌人屈服,不必使用武力,占领敌人的城市,不必依靠攻击;消灭敌国,不必长期战争;最好用“保全”的方式争取胜利。这样战力不受损失,却能获得辉煌的战果,这就是运用谋略取胜的战争法则。
集中优势兵力的法则
用兵的法则是:有十倍优于敌人的兵力时,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时,就集中力量攻击;有两倍优势的兵力时,就分散敌人;双方兵力相等时,就伺机与敌决战;如果兵力比敌人少,就要坚守城池;如果兵力比敌人弱得太多,则应转移闪避,避免决战。力量弱小的军队,假使不自量力的硬碰硬,必定是以卵击石的下场。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得力,国势必强,反之国势必弱,国君对军事的为害有三:1、不应该进军时下令进军,不应该退军时下令退军,这就叫做牵制用兵。
2、不懂军政而干涉军政,会使将士迷惑,无所适从。
3、不懂兵法的权谋变化而干涉军事指挥,会使将士疑惑,敌国就会乘隙来攻,这就是所谓自乱阵脚导致敌人胜利。
争取胜利的条件有五项:
1、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什么时候不可以打;2、懂得根据兵力多寡而采取不同战法;3、官兵有共同信念,同心同德;4、有充分准备而敌人准备不周;5、将帅有能而国君不加干涉。
所以说,知己知彼,明了敌我情势,虽经百战,也不致有危险;不了解敌人,只了解自己,胜算只有一半;不了解敌人,又没有自知之明,每战必败。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兵家使用范例]
李世民的全胜思想
这是一段几千年来脍炙人口的军事名言。孙子强调,避免用流血来达到战争的目标。孙子通过五个层次的阐述,既表达了从大到小的不同层次的“全胜”思想,还表示了“破”中有“全”的“全胜”思想。即,在敌“国”不能“全”屈而不得不采取“次”策“破”时,则应当在“破军”之中求得“全旅”;在“全旅”不可得而必须“破”时,则应当在“破旅”之中求得“全卒”;在“全卒”不可得而必须“破”时,则应当在“破卒”之中求得“全伍”。
李世民刚登基,东突厥的大小可汗(颉处可汗、突利可汗)一次组成联军,出动十几甩兵力,向中原进军,局势紧张。李世民沉着应敌,先派尉迟敬德大挫敌军,先声夺人。几天后,颉利可汗进抵渭水便桥北岸,派遣一名心腹担任使者晋见,顺便打探虚实,李世民为了打压突厥大军的嚣张气焰,干脆杀来个下马威,将使者逮捕囚禁。李世民在气势上连连压过对手之后,乘势追击,亲率房玄龄等六名官员,骑马来到渭水南岸,和颉利可汗隔水对话,并以严厉的口吻指责他背信负约,气势之盛,唬的东突厥士卒下马遥拜。
9-唐太宗
此刻大唐的主力部队浩浩荡荡赶到,颉利可汗见派去的使者一去不回,唐朝皇帝却亲自挺而出,再加上唐军军容壮大整齐,不由得面露惧色。李世民下令在军后退布阵,只剩下他一个在岸边,和颉利谈话。朝臣萧禹认为此举过于冒险,万一敌人射出冷箭,皇上安危甚忧,但李世民胸有成竹的说:“你知道匈奴为什么敢倾巢而出,直逼京畿吗?只因他们以为我国才发生内乱不久(指玄武门之变),而我又刚登上帝位,一定没有抵抗能力。我如果在他们面前示弱,闭门防守,他们必定大军攻来,局势难以控制。所以我单枪匹马,表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又炫耀强大的军容,摆出不惜一战的姿态;一切都出乎敌方意料之外,让他们一时无法应变。突厥深入我国境内,对我颇具戒心,我们如和他们开战必胜,如和他们谈和必成,一切操之在我。制服突厥在此一举。你等着看吧!”
果然当天东突厥便派人来请和,两天后,双方斩白马为誓,突厥退兵。这样不战而退敌的谋略,令萧禹叹服不已,又百思不解,他问李世民说:“当突厥尚未请和时,众将官请求一战,陛下不准,我们都感怀疑;但不久敌人就自行退兵,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计策?”于是李世民公开他的决策秘诀,他说:“据我观察,突厥军队的人数虽多,却不严整,君臣一心只想要钱。当他们前来请和时,可汗一个人留在渭水西岸,其他的高级官员都来见我,我如果设宴款待,趁他们喝醉时下手,加以逮捕,并且袭击他们部队;当他们奔逃时,我又派兵追击,加上我事先安排长孙无忌、李靖在他们回归必经之路埋伏重兵,伺机出击,歼灭他们必如摧枯拉朽般,易如反掌。”
“然而我并不这样作,为什么?只因为我即位不久,国家不够强盛,民众不够富庶,需要安息休养。万一开战,损害一定很大;敌人若因此与我结怨,必然后患无穷,对我反而不利。所以,我不出战,而送给他们金帛钱财,让他们志得意满,心生骄情,导致战力大减,届时我军出击,必可一举歼灭他们。老子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想让他吃尽苦头,一定要先给他们一点甜头)。就是这个意思。其中的奥妙,你了解吗?”萧禹叩头说:“我的智慧没有那么高,想不到这么远”。
李世民兵法概念之清晰,头脑之冷静,应变能力之强,实非一般人所能及。他两度站在第一线上,不费一兵一卒,他缓解东突厥的进犯,凭的是什么?李世民凭的正是孙子“全胜”的兵法思想——当自身实力不够壮大,甚至根本不如对手时,决不轻起战端,即使赢得某一场小战役,却可能迫使敌人励精图治,枕戈待旦,变成更可怕的对手。这就是李世民不愿开战的原因。
[商战使用范例]
不要妄自贬低对手
“同行是冤家”,在销售中遇到竞争对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时你很可能为了竞争而贬低对手,不过奉劝你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贬低对手只会让客户降低对你的评价。
某公司的董事长正打算购买一辆不太昂贵的汽车送给儿子做高中毕业礼物。福特轿车的广告曾给他留下印象,于是他到一家专门销售这种汽车的商店去看货。而这里的销售员在整个介绍过程中却总是在说他的车哪些哪些比“菲亚特”和“大众”好。作为董事长的他似乎发现,在这位销售员的心中,后两种汽车是最厉害的竞争对手,尽管董事长过去没有买过那两种汽车,他还是决定最好先亲自看一看再说。最后,他买了一辆“菲亚特”。
不贬低诽谤竞争对手的商品是销售员的一条铁的纪律。做一名合格的销售员一定要记住,把别人的商品说得一无是处,绝不会给你自己的商品增加一点好处。
销售员除了赞扬对手之外不应当提到他们。万一客户首先说起竞争商品的情况,你就赞扬它几句,然后转变话题:“是的,那种商品很好。但现在还是看看我们的!”完全回避竞争对手,就不会导致客户再去考虑其他商品。销售圈的座右铭似乎应当是:“各卖各的货,井水不犯河水。”自然地把客户的需求转入了自己一方。
不幸的是,按这种观点办事常常不是最佳战略。一个竞争厂家的品牌可能早已在准客户的脑子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用回避的办法是难以将它驱除的。可是,有的客户并不愿意主动谈论他们内心宠爱的另一种商品,因为他们害怕销售员会指出他们的偏爱有问题。所以,保持沉默便可平安无事。
如果销售员决心要对付竞争对手,那首先就必须设法让客户把心中喜欢的另一种商品讲出来,并听听他对其商品的看法。精明的汽车销售员在刚一开始谈生意时,就要探明竞争对手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为了搞清客户都见过哪些汽车和最喜欢哪一种,要这样问:“到目前为止,在您见过的所有汽车当中您最喜欢哪个牌子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为洞察力很强的销售员提供大量信息。如果客户的回答是“××赛车”,那你再向他销售稳稳当当的轿车就是对牛弹琴了。绝大部分汽车销售员都害怕跟头一次买汽车的人打交道,因为销售员们知道,不管你给这类客户提供多么优越的购物条件,他们仍会认为有必要先转一圈看看再说。聪明的汽车销售员都喜欢等客户看过了其他牌子的汽车后再接待他们,这时,就有成交的希望了。
毫无疑问,避免与竞争对手发生猛烈“冲撞”是明智的选择。但是,要想绝对回避他们看来也不可能。销售员如果主动攻击竞争对手,他将会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他一定是发现竞争对手十分厉害,觉得难以对付。人们还会推断,他为什么会对另一个公司的敌对情绪这么大,难道是因为他在该公司手里吃过大亏。客户下一个结论就会是:如果这个厂家的生意在竞争对手面前损失惨重,他的竞争对手的货就属上乘,我应当先去那里瞧瞧。
不要轻易进攻竞争对手的原则同样适用于零售商。一个小镇上只有两家珠宝店,一个年轻人想买一枚真正的钻石戒指向他的女朋友求婚。而每一个珠宝商都大肆攻击竞争对手是坑骗客户的家伙,对钻石一窍不通的年轻人听后觉得,与此两家珠宝店买钻石戒指很可能受骗上当,买到假货。两个珠宝商均不可信赖,最好还是去光顾城里的首饰店。
有一次,贝吉尔去见一位准客户,这人正考虑买2万美元的保险,与此同时,有10家保险公司提出计划,角逐竞争,尚不知鹿死谁手。贝吉尔见到他时,对方应道:“我已经请一位好朋友处理,你把资料留下,好让我比较比较哪家更便宜,更适合我。”
“我有句话要真诚地告诉您,您根本没有必要比较,现在您可以把那些计划书都丢到垃圾筒里。因为保费的计划基础都是相同的起点,任何一家都是相同的。我来这里,就是帮助您做最后的决定。以银行贷款25万美元而言,受益人当然是银行。关心您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用担心,我已帮您约好的医生是公认最权威的,他的报告每一家保险公司都接受,何况做25万美元保金的高额保险的体检,只有他够资格。”
“难道其他保险公司不能帮我安排吗?”“当然可以,但是您可能会耽误3天,如果您患了感冒,时间一拖,保险公司甚至会考虑再等三四个月才予以承保。”“哦!原来这件事有这么重要。贝吉尔先生,我还不晓得你究竟代表哪家保险公司?”“我代表客户!”贝吉尔在迅雷不及掩耳的积极行动下,顺利地签下一张25万美元的高额保险,其所凭借的利器就是及时行动,快速促成。
[处世使用范例]
人生最小损失法
以现代军事视野来看,“全胜”可区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斗层面,“全胜”的思路是将战争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如果将孙子的破中求全的“全胜”思想发散思维到人生战场,它是人生最小损失法。
《战国策?赵策》载:赵国蔺相如因两次出使秦国有功,皇上加封他为上卿,地位在将军廉颇之上。老将军不服,公开说:“我做将军,多次身先士卒,攻城野战,立下大功,他相如素来贫贱,只不过张张嘴巴,地位反在我之上。我认为耻辱!如果让我碰到了他,我定会当面羞辱于他!”相如听到了这些话,每次外出,只要看见廉颇,远远地便叫手下之人赶车躲开,相如手下人都认为受了屈辱。相如则说:“秦国之所以不进攻赵国,不是其它的原因,是因为有我们二人在。假如我与老将军对立,肯定必有一伤。先考虑国家利益,后考虑个人恩怨,这就是我躲避廉将军的缘故呀。”这话传到了廉颇耳里,他顿感羞愧,便赤着胳膊背着荆条,到相如住处去谢罪。最后两人自然和好如初,成为生死之交。个人恩怨不放在心里,以国家利益为主,以大局为重,这样做的人就是有涵养、有思想的高人。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兵家使用范例]
挟此余威一书降燕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殊死的较量。
刘邦命令韩信从侧翼迂回,牵制项羽韩信能征善战,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代国、魏国,越过太行山,逼近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20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道:“韩信乘胜而来,锐不可挡,但他们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井陉山路狭窄,车马难行,汉军走不上100里路,粮草必然落后面。我们派3万精兵从小路截断他们的粮草,再深挖沟、高筑垒,坚营寨,不与他们交战,用不了10天,我们就可以活捉韩信。”
陈余笑道:“兵书上说;兵力比敌人大10倍,就可以包围他,韩信不过2、3万人马,我们怕他做什么?”一口回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得知陈余没有采用李左车的建议,暗暗欢喜。他以背水为阵和疑兵之计一举击溃赵军,杀死陈余,活捉了赵王歇,然后出千金重赏,捉拿李左车。几天后,李左车被缉拿归案。韩信一见李左车,立即上前亲自为他松绑,并请李左车坐在上座,自己坐在下手,就好像弟子对待师傅一样。
李左车道:“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亡国之在夫,不可图存。我是将军的浮虏,将军为什么这样对待一个俘虏呢?”
韩信道:“从前,百里奚住在虞国,虞国被消灭了,秦国重用了他,从此才强大起来,今天你就好比是百里奚,如果陈余采用了你的策略,我早已是你的俘虏了。正因为陈余不听你的建议义才能有今天的胜利。我是诚心向您请教,请你不要推辞。”
李左车见韩信真心敬重自己,开口说道:“将军连克魏、代、赵三国,虽然取得不小的胜利,但将士们已十分疲劳,再要去攻伐燕国,倘若燕国凭险固守,将军恐怕要费一番周折”
韩信问:“先生认为该怎么办呢?”
李左车道:“将军一日之内击败赵国20万大军,威名远扬,燕国也肯定知道。将军挟此余威,派一使者去燕国,晓以利害,则可不战而使燕国屈服。”
韩信大喜,连声赞叹:“先生高明至极,就这样办!”
韩信当即修书一封,在信中阐明了汉军的优势,分析了燕国的处境及战与降的利害,派了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把信送上,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进攻架势。
燕国君臣早已得知赵国灭亡的消息,今见韩信大军压境,无不惶恐。燕王看了韩信的书信后,表示同意归降。
于是,韩信只凭一纸书信未费一卒一兵,就顺利地攻下了燕国。
陶侃兵讨郭默
很多时候,战争是以暴力手段来实现其政治目的,所以,战争又称之为“流血的政治”。但是,能否通过非暴力手段,不流血或少流血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军事目的呢?这就是孙子提出的全胜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的这一思想,不仅从军事战略和国家的战略的高度设想了战争的最佳效果,同时也指出了用非军事手段解决军事问题的一条最佳途径。所以,千百年来令多少军事家和战略家们赞叹和折服,有的还把它运用于实践之中。
陶侃是东晋时的著名将领。公元305年,右将军陈敏反叛朝廷,荆州刺史刘弘派陶侃率兵迎击陈敏。陶侃与陈敏是同乡,部将扈环对刘弘说:“陶侃与陈敏曾经是朋友,你把大军交给陶侃,万一有变,荆州还能保全吗?”刘弘回答道:“陶侃为人坦诚,忠于职守,他决不会做出对不起朝廷的事。”陶侃果然不负刘弘的重望,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将陈敏彻底击溃。
10-陶侃
找于娟要孙子兵法中陶侃:官斋运甓图屯骑校尉郭默因泄私愤杀害了平南将军刘胤,事后反造谣说刘胤,企图谋反。宰相王导担心郭默造反,不但不制裁他,反而将他升为西中郎将。陶侃得知后,上表皇上坚决要求讨伐郭默,经准奏后,亲自带兵征伐。
郭默深知陶侃治军严明,而且深得将士们的信赖,将士们都愿为他效命,听说陶侃来讨伐,心中恐惶,急忙召集部下商议对策。不料,陶侃兵行神速,郭默刚拿定主意,准备弃城逃跑,陶侃已将一座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并且历数郭默罪行,向城内的将士展开了攻心战。
郭默想战,不敢战;想逃,断了出路;想降,又怕性命不保。他在犹豫之间,城外号角齐鸣,陶侃发出了攻城的命令。这时候,郭默的部将宋侯见大势已去,害怕祸及自己,为了活命,率兵把郭默抓获,大开城门,向陶侃投降。一场战斗,士兵们的血还没有沾上兵器,就以陶侃的辉煌胜利宣告结束了。
[商战使用范例]
借总统生日促销
许多企业还常常会利用广告效应,为产品制造一种声势,赋予商品一种商业以外的意义,从而使商品在无形中得到消费者的认同,顺利打入市场。
白兰地公司是法国十分有名的酒业公司,当时它们生产的白兰地虽然在国内享有盛誉、畅销不衰,但在美国却一直没有打开销路。公司为此曾制定了许多销售计划,可是效果不大。后来有人献计,提出利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67岁生日之际,来个锦上添花——向总统赠送礼品酒。公司决定淡化白兰地的销售色彩,转而通过媒体向美国人宣扬两国的传统友谊,让白兰地以友好使者的身份走入美国。为引起两国国民的关注,公司决定先把礼品白兰地由专机运往美国,丙由身着法国传统服饰的法国青年带着礼品进入白宫,然后在白宫的大草坪上举行隆重的赠酒仪式。消息立即被传开,立刻成了当时热门话题,人们都争相一睹这名贵礼品的风采。艾森豪威尔生日这天,在众人热烈的期待下,两桶窖藏67年的白兰地酒终于亮相,人们欢声一片,惊叹不已,几乎把总统的生日宴会变成了白兰地的展示会。通过这一举动,争购法国白兰地的热潮在美国骤然掀起,法国的白兰地终于成功地进入美国市场。
白兰地轻轻松松进入美国市场,并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回过头来看看,白兰地公司既没有耗费巨资在美国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也没有降阶销售,而是巧妙地利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生日之际,向其赠送饱含情谊的白兰地礼品酒,从而借机一举打开了美国市场。这不愧是商战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处世使用范例]
武则天平叛
政治斗争残酷性一点也不亚于刀光剑影的军事战争,不过有时它也会表现得比较缓和。真正的谋权高手面对政治对手,并不是通过激烈的政治争斗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是在举手投足的不经意间就赢了对手。
武则天当政时,徐敬业勾结朝廷势力发动叛乱,武则天全力镇压。平叛胜利后,她在宫中宴请功臣。歌舞欢笑三天后,她在洛阳宫乾元殿又召集了一次群臣集会。不过这次没有歌舞、酒宴,却是紧张的令人窒息的气氛。
武则天先是对自己的功绩标榜了一番,然后对群臣厉声说道:“众卿,你们中间有的是先朝老臣,有的是将门之后,还有的是握有兵权的老将。可是你们有超过裴炎的吗?”有超过徐敬业的吗?有超过程务挺的吗?这三人曾连朝廷都狼子野心,比他们更厉害,就请早点动手,不然的话,就应该洗心革面,安会守已,免得身败名裂,贻笑大方!”
这番话字字如千钧,铿锵有力,众臣们听后个个浑身颤抖,冷汗淋漓。一起跪地叩首,表示愿意拼死效忠于她。集会完毕,武则天又让大臣们排着队伍前往朝堂。朝堂上正悬着徐敬业、裴炎、程务挺三人的首级。
武则天就这样用不着对她的那些大臣们施以严刑酷法,仅仅三颗首级就足够令他们服服帖帖了。
大度的马琴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李际均中将在《对(孙子兵法)文化遗产与跨世纪国际安全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正如19世纪的战略受约米尼的影响,20世纪的战略受克劳塞维茨的影响一样,21世纪的战略应当受《孙子兵法》的‘慎战’‘全胜’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启发,建立一种‘非零和对抗’的安全观。”将“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引入到人生,若要使人屈服,不能依靠强权、霸道而要依靠个人的人格修养。
明代学者杨继盛有一次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说:“宁可我让人,不要使人让我;宁可我容人,不要使人容我;宁可我吃亏,不要使人吃亏;宁可我受气,不可使人受气。别人有恩于我,我终生不忘;别人有怨于我,我及时丢掉。看到别人的好处,就称赞不已;听到别人的缺点,就守口如瓶。有人向你说某人对你要感恩报答,就说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这样就使感恩的人感受更深。有人对你说某人恼恨毁谤你,就说他平时与我最要好,怎么会有恼恨毁谤我的道理,这样就使恼恨毁谤的人听后怨恨自然化解。”
马琴利做美国总统时,特派某人为税务主任,但为许多政客所反对。他们派遣代表进谒总统,要求总统说出派那个人为税务主任的理由。为首的是一个国会议员,身材矮小,脾气暴躁,说话粗声恶气,开口就给总统一顿难堪的讥骂,如果当时换成别人,也许早已气得暴跳如雷。但是马琴利却视若无睹,不吭一声,任凭他骂得声嘶力竭,然后才用极温和的口气说:“你现在怒气应该可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骂我的,但是,现在我仍愿详细解释给你听。”
这几句话把那位议员说得羞惭万分,但是总统不等他道歉,便和颜悦色地说:“其实我也不能怪你。因为我想任何不明究竟的人,都会大怒若狂。”接着他把任命理由解释清楚了。
不等马琴利总统解释完,那位议员已被他的大度折服了。他私下懊悔刚才不该用这样恶劣的态度责备一位和善的总统。他满脑子都在想自己的错了,因此,当他回去报告咨询的经过时,他只摇摇头说:“我记不清总统的全盘解释,但只有一点可以报告,那就是——总统并没有错。”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家使用范例]
鸣条之战
孙子主张“上兵伐谋”,是因为“兵者,诡道也”。孙子提出的这个思想是对战争经验的总结,是对整个军事行动的哲学概括,它提示了战争行为的本质。孙子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军事战略学中的大智慧、大谋略。
作为一般的军事将领,几乎共同地认定了一个死理:将军的功勋应该在战场上建立,将军的丰碑只能在尸骨上树起。其实,这是十分偏颇的观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多的是王者之气,靠的是天道民心。而以战屈人,多用的是杀人掠地的霸气。在《谋攻篇》中,孙子先提出:“必以全争天下”的命题,就是说:要战胜敌国,扩展领土,不能仅仅依靠军事暴力手段,而应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全面地运用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文化的、秘密的、公开的各种手段,使敌国或敌军完整地降服。
正因如此,在战争中,三军统帅就不能只懂指挥将士冲锋陷阵,还应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重视“伐谋”与“伐交”。孙武把“伐谋”“伐交”视为上策与中策,就因为它是一种政治手段,其优点及特点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取得“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的“余胜”。而这“全胜”的“伐谋”正是战略决策中的最理想的要求。
公元前1763年,伊尹审时度势,以谋略胜敌。伊尹是商汤的大臣,官名阿衡(相兼军师。当时,为了探测夏桀的力量,伊尹向商汤献计说:“要与桀的军队作战,就要搞清楚桀的军力有多强,桀的号召力有多大。这些一时很难看出来,可以采取抗贡(即不给桀送贡品)的手法来探视一下桀还有多大军力和号召力。”
11-商汤王
商汤接受了伊尹的意见。第一年,商汤末给桀进贡,桀发怒,调九夷之兵讨伐商汤。根据这个情况,伊尹对汤说,桀还有号召力,不宜和桀作战,赶快赔礼道歉。于是商汤给桀补送了更加优厚的贡品来平息桀的怒气。
第二年,汤又抗贡,桀更加发怒,欲调九夷之兵讨伐汤。但是,由于九夷的军队疲劳,财力耗尽,九夷反对连年用兵,不听调动指挥,最后只征集到三夷之兵来讨伐商汤。这时伊尹献计说:桀已经没有什么号召力了,三夷之兵战斗力也不强了,士气也不高了,我们可以对桀作战了。于是商汤联合诸侯军队,在山西安邑的鸣条设下埋伏,诱桀的军队出战。
这次战役商汤彻底打败了夏桀的军队,建立了商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鸣条之战。
[商战使用范例]
创百年品牌,成千秋事业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对于那些发展强劲的企业来说,要到国际市场这个深海中行大船,就需要具备吸纳或吞吐全球资源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整合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一种战略选择。通过收购、兼并、合并、合资、战略联盟等方式,把价值链中原来属于其他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为我所用,才有利于自己走向全球,有利于自己做强、做大。
鲁冠球是本土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家的代表,完全依赖近半个世纪的波折之路,修炼出极有价值的商业哲学体系。这位当年的修理匠,继续巩固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地位,同时还进入农业、矿产、新能源、金融等10大产业。2007年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
鲁冠球素有商界常青树的美誉。作为中国最受尊敬的第一代企业领袖之一,鲁冠球带领万向集团从一个小工厂发展成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并且走出国门,从国际营销到国际生产,再到国际资源整合,用他那农民企业家的精明和胸怀,从中国跨向世界。目前通过并购掌控19家海外公司。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企业家向世人展示了他走向国际化的传奇故事。这一点,就连许多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高层管理者都望其项背。
从鲁冠球的创业轨迹中不难发现,他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没有成系统的管理经验,但是他从多年实践的锻炼中具备了对商机精确把握的能力,并且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妥。当年和他一同起家的民营企业早已销声匿迹,而鲁冠球的万向却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首先,在国际营销方面,从1990年开始,鲁冠球提出“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的战略方针。
1994年,鲁冠球实现了踏出国门的愿望,独资成立了万向美国公司。主要负责开拓集团的国际市场,建立集团产品的品牌形象。龙永图曾称赞他是“在洋人的地方,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多年来,万向十分注重对于公司广大股东的回报。鲁冠球说:“公司的目标是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这不仅限于大股东的收益最大化,同时也要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实现双方的共赢。”目前,万向美国公司成为在美国中西部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中资企业。
1997年,鲁冠球在万向节的营销上打了一个漂亮仗,小小的万向节正式敲开了世界汽车业巨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大门。为世界一流的汽车生产商提供配件,是鲁冠球多年的愿望。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随着世界市场大门的打开,今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之后他又相继为福特、克莱斯勒、大众等国际著名汽车厂商直接或间接提供配套产品。
从欧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鲁冠球不断地开拓着世界市场。到1999年年底,万向美国公司已在美、英、德、加、巴西、委内瑞拉设立10家公司,建立了涵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成为美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中资公司。他用“钱潮牌”万向节产品打开了日本、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每年创汇在229万美元以上。
在资本运作方面,鲁冠球也显示了非凡的智慧。他并非只靠产品销售打开市场,而是用两条腿走路,通过发行股票融资来取得快速发展。
2002年公司出资数亿元组建了浙江省第一家财务公司;2004年,万向花费1.2亿元投资首家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保险公司;同年,万向参股浙江省商业银行,以持股10.34%并列为第一大股东;随后,又重组了浙江省工商信托;加上之前的万向租赁、万向期货和通联资本,万向拥有了多个金融企业。就这样,在资本市场鲁冠球已经建立起他的资本帝国,并逐步推行他的全球战略。
鲁冠球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资本的国际化竞争,资本国际化是企业国际化的最终标志,也是公司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为此,万向的眼光从国内投到了国际金融市场。
万向开创了国内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后,与世界许多著名的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花旗等美国银行授予万向的信誉额度达到近亿美元。2003年,万向在美国创建“万向制造基金”,当地一批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成为股东。之后,万向的海外收购以“万向制造基金”的名义进行,以此加快海外收购步伐,进一步加快万向的国际化进程。
到2004年年初,民企万向已在美、英、德、加、澳等8个国家拥有了80家公司,其中独资或控股18家公司,“万向制造”通过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2003年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
与自己创业、自己生产相比,整合他人现成的资源和能力是投入成本最低的,而收益却是最高的。在整合外部资源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缔结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不同的经济实体,既有同一产业链上的实体,也有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整合了许多企业的优秀的资源,不但公司的实力会大增,而且技术也会日趋成熟,企业可以快速地成长,实现较大的跨越。这一点,不仅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大企业需要寻找的发展模式,对于创业起步阶段的人来说,也需要考虑提高整合他人资源的能力,通过整合达到低投入、高收益的目的。
[处世使用范例]
人到屋檐下,就是要低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谋略思想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因而更加受到人们重视和青睐。谋略不仅在国家安全战略上起着重要的理论“基石”作用,而且已迈出了战争的“门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在当今世界,不懂谋略,不善用谋略,将会处处受制于人,大吃苦头。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谋略是一种聪明睿智的哲学思考,是一种胜人一筹的思辨和对策,不仅适用于对敌人,也适用于对内部(如因人施教、灵活主动的思想和政治工作等),不仅适用于对人,也适用于对事对物、对社会等,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一种朴素的谋略意识。
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意思是说目的地在南方,但驾车的方向却对准了北方,结果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同理,如果上司使用了不忠诚的下属,他总是同自己对着干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这位下属的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可能对上司的威胁性就越大。
一凡在某钢厂宣传处工作,有一天,处长突然叫他整理一个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其实,这是处长对一凡的一次考试,它将关系到一凡是否还能继续在机关呆下去。本来对这样的材料,一凡并不感到为难,但有了无形的压力,便不得不格外精心。花了一个通宵,写好后反复推敲,又抄写得工工整整。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它送到了处长的桌子上。处长当然高兴,快嘛,字又写得遒劲、悦目,而且在内容、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处长越看到最后,笑容越收紧。最后,他把文稿退回,让他再认真修改修改,满脸的严肃,真叫人搞不清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一凡转身刚要迈步,处长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对,那个‘副厂长’的‘副’字不能写成‘付’,这不合文字规范,你把它改过来,改过来就行了。”处长又恢复了先前高兴的样子,还一个劲地道:“来得快,不错。”这一下考试自然过关!
显然,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处理上司交办的任务,一定要尽可能地争取时间快速完成,而不要过分讲究办事的细节和技巧。如果你把事情处理得过于圆满而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的话,那就显示不出领导比你高明。不然的话,当上司的就会感到你有“功高盖主”之嫌。
善于处世的人,常常故意在明显的地方留一点儿瑕疵,让人一眼就看见他“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搞错了!”这样一来,尽管你出人头地,木秀于林,别人也不会对你敬而远之,他一旦认为“原来你也有错”的时候,反而会缩短与你之间的距离。适当地把自己安置得低一点儿,也就等于把别人抬高了许多。试想想,当被人抬举的时候,谁还有放置不下的敌意呢?就像那位处长,当终于发现一个错别字的时候,他不是立即又多云转晴了吗?
你要明白,只有当他对别人谆谆教诲的时候,他的自尊和威信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个时候,他的虚荣心也得到满足。
上司让你去办理一件事,你办得漂亮极了,有的地方显得比上司还要高明。岂不知,这样会弄巧成拙。你的上司因此可能会感到自身的地位将会遇到威胁,你的同事因此可能会认为你逞能,爱出风头。陷入这些琐碎的纠缠中,你能感觉到没有压力吗?能开心吗?如果换成另一种做法,将上司交给的任务,三下五除二即处理完毕,你的上司首先会对你充沛的精力感到惊讶,效率高呀。但是,你因为快,草草完成的任务不一定完美,这时上司会“原则性”地指点一二,从而显示你比他略输一筹。并且因为快,你的同事会认为你“并不怎么样”,只是动作“快”一点。同事们认同你的缺点,就等于在感情上接纳了你,使你不再孤单。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兵家使用范例]
晋楚城濮之战
孙子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当我方实力不如对方时,不要与之硬碰,锐者避其锋,是明智的做法。一味地蛮干,只有死路一条。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胁迫陈、蔡、郑、许四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明知晋楚之战尽早不可避免。子玉率军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对外假意说道:“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他撤退90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和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阵、蔡士兵,他们本来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
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
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以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脉左军并力前进。晋军上前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国伏击圈,又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令突围攻。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丧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这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所以,《三十六计》中说:走为上策。
[商战使用范例]
找到成交的决策者
一位资深的销售员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为一笔希望很大的生意几次去一个客户家,有时甚至谈至深夜。记得有一回,当我从客户家的卫生间出来,走到走廊上,忽然听到一个老人用沉重的语气对我的客户说:‘说实在的,我不同意。前天他来时,看到我连声招呼都不打,根本没有把我这个老太太放在眼里!我说不买就不买!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从未用过电热毯,不也过得很好吗?而且他的东西那么贵,我可没钱买!’”
“听到这些话后,我恍然大悟,这个我前天来时都未正眼瞧的老人,却是真正的伏兵。我做梦也不会想到是这个老人有购买决定权。”
“我再也不能停留下去了,便匆匆告辞。回到家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怎么办呢?怎么才能缓和老人的反对情绪呢?我被这个问题困扰着。第二天,我路过一家电器商店时,突然灵机一动。对,买床电热毯送给老人。于是我去户籍处查了资料,得知还有二十天是老人的古稀寿诞,便在电热毯上绣上‘恭贺古稀寿辰’赠送给了这位一辈子从未使用用过电热毯也活得好好的老人。”
“不用说,老太婆惊喜一场。可对我来说,我掏钱买人情,是对我自己的惩罚。告诫自己今后再不能这么‘有眼不识泰山’了。”
一个家庭中,究竟谁是购买决定者很难说,正常情形是夫妻共商,有时是妻子做主,有时是丈夫做主,有时候是丈夫出面谈判,妻子幕后指挥。但有些时候会出现伏兵四起,奇兵难料,从婆婆到小孙子、小姑子,每个人都可能是有决定权的人物。
销售员不要眼睛只盯着一个人,必须注意他周围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可能对你洽谈的对象产生影响,即使那个人没有丝毫决定权。
[处世使用范例]
鸿门宴刘邦脱身
退却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为了蓄势前进,让步是为了获取,之所以能够这样,因为主动退让,一可以松懈对手的防备警惕之心,缓解其攻势和压力,二可以为自己赢得时间,积蓄能量,此外,还可以赢得外界的支持。然后,你可以选择有利环境和时机,乘势而行。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听说沛公刘邦攻取咸阳后欲在关中称王,十分恼怒。在谋臣范增的建议下,项羽在鸿门设下酒宴,准备在席间寻机刺杀刘邦。
刘邦深知赴鸿门宴凶多吉少,但项羽兵强势壮,如果不去便会有须叟之祸国殃民。于是,刘邦带着谋士张良、武将樊哙以及卫士来到鸿门。入席后,刘邦对项羽说:“我和将军并力攻秦,将军转战在黄河北,我作战于黄河南,但自己没料到先攻进函谷关,打败秦军。现在有坏人散布流言,使将军与我发生了误会。望将军三思而后行啊!”这番话说得项羽心软了。范增见项羽无意杀刘邦,找来项庄舞剑,想伺机杀刘邦。张良的好友项伯看出范增的用心,于是也拔剑起舞,不时用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难以下手。
12-刘邦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良授意武将樊哙入账。樊哙仗剑持盾闯进账中,目视项羽,怒发冲冠。项羽赐他一碗酒和一条猪腿,樊哙狼吞虎咽地喝了酒吃了肉,然后陈述刘邦的劳苦功高和赤胆忠心,指责项羽听信流言蜚语。项羽一时无言以对。
刘邦借口上厕所,与张良、樊哙一同出账。樊哙护送刘邦抄小路即刻脱身。张良估计二人已走远,才回账向项羽辞谢道:“沛公不胜酒量,不能亲自向大王辞行,特地让我带来白壁一双、玉斗一对奉献给大王和范将军。”项羽问:“刘邦现在何处?”张良答道:“他听说大王要责备他,心中恐惧,现又返回霸上了。”范增听说刘邦偷偷跑了,气急败坏地砸碎玉斗,恼恨地说:“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刘邦了。我们今后都要当他的俘虏了!”
在鸿门宴上,刘邦见项羽犹豫不决,以上厕所为名,借机脱身,确属明智之举。假如他不及时脱身,很可能被杀掉。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固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兵家使用范例]
功勋卓著的郭子仪
孙子说:“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强;辅隙,则国弱。”可见将帅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如果把战场比做一个大舞台,那么将帅就是这“舞台”上各个节目的总导演。他指挥着千军万马,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叱咤风云,神惊鬼泣,导演出一幕幕或雄壮、或激昂、或哀怨、或悲壮的历史活剧。所以,作为将帅,操纵着战场,导演着战争,决策致胜的方略,不仅维系着战场上的生与死,胜与败,也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存亡。
人们也常讲,“兵熊一个,将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拿破仑则对将帅的作用作了更为形象的比喻:“由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将战胜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郭子仪是唐代杰出的军事将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武举出身,以其多谋善战,宽厚待人,忠君卫国,深得君臣上下信服。历官四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出将入相六十余年;长期担负唐廷军政重任,统军作战,功勋卓著,累升官职,直至统军副元帅(大元帅多为皇帝亲自兼任)、中书令、太尉,封爵代国公、汾阳郡主。德宗还赐其为“尚父”。死后赠太师,谥号“忠武”。
12、13-郭子仪、李光弼
找于娟要孙子中的郭子仪:免胄见酋、李光弼:策降二将郭子仪虽是一个武将,但有政治头脑,是四朝皇帝的得力辅佐。他一生贯穿着一个基本的谋略思想,就是:以诚服人,忠心为国。所以,他为将令兵,能够御下宽厚,赏罚必信,因此人乐为其用;与敌抗衡,善于攻心,以致常以德威取胜;为官当政,以国为重,忠心耿耿,肝胆相照,令君主放心;为人处世,荦荦大度,不居功自傲,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令上下诚服。其结果是:“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他为军、为政、为人等的成功经验值得后人赞扬和借鉴。
“安史之乱”初年,朝廷命郭子仪、李光弼同率朔方兵进援河北平乱。郭、李原均为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部将,曾发生过小矛盾。当朝廷诏两人同去时,李光弼疑惧,怕搞不好团结,准备辞职不干。郭子仪则以国为重,主动对李光弼说:“今国乱主迁,非公不能北伐,岂怀私忿时邪!”并与之相勉以忠义,同心破敌。不久,唐廷命郭子仪选良将一人分兵出击井陉(今河北井陉市),郭立即推荐李光弼,并分万名朔方精兵给他。后李光弼兵困常山,向郭子仪求援,郭子仪昼夜兼程,赶往救援,于是内外夹击,大败史思明叛军。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代宗以郭子仪功勋卓著,下诏拜其为尚书令。郭子仪觉得自己官职已多,身位已高,也疑群臣相忌,与国不利,乃上表恳辞不上任。代宗再次下诏促其诣尚书省视事,又派出五百射生手骑马执戟护卫(类今日之仪仗队),官员们也齐集尚书省恭贺。但郭子仪坚决辞让不受,他诚恳地说:“太宗尝践此官,故累圣旷不置员,皇太子为雍王,定关东,乃得授,渠可猥私老臣,堕太典?且用兵以来,僭尝者多,至身兼数官,冒进忘职。今凶丑略平,乃作法审官之时,宜从老臣始。”唐代宗无奈,只得允许,为记其德,命史官载入国史,为后人美传。
[商战使用范例]
人才决定商战成败
“将者,国之辅也”。战争需要将才,商战亦需将才,将才是高级人才,经商者的才能决定着其商务的成败。
在今日市场竞争的大海里,需要有高超的本领驾生意之舟航行于惊涛骇浪之中。商战需要人才,亦造就人才,在一定的意义上商业竞争是人们才能之较量。正如战场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帅的才能一样,商场胜败也以经营主管者们的智慧和本领的高下而见分晓。从决策到制造产品以至销集策略,都是人的智慧的产物。同一个企业,同样的生意,在不同的主管人经营下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人才是生意中的决定因素。
以前历届奥运会都是亏损的。以至1984年奥运会开始没有敢于举办者。洛杉矶市长要求举办,美国政府宣布对23届奥运会不予经济援助。洛杉矶奥委会通过一家人才咨询公司找到了尤伯罗斯,尤伯罗斯发挥了其经营才干,使23届奥运会盈利2、5亿美元。可见经营决定人才。
北欧航联原来因受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客运行情不佳,经营亏损,前景不妙。扬?卡尔森在危机中出任总经理仅两年功夫,就扭转了颓势,后又转亏为赢。而在此期间世界与欧洲民航业一派萧条,不少公司亏损严重。卡尔森瞬息万变有他的生意经:“招来乘客,重于一切。”他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当他了解到下属的瑞典国内民航公司新购置的一批喷气式客机载客量不足,其中正午时间航班的乘客尤少。于是卡尔森决定把正午空闲时间的班机的机票价格削减一半以上,用廉价机票以吸引去瑞典湖区、山区的滑雪者和登山野营者。这样一来,形成了这些旅客者排队购买该公司正午航班座票的局面。国内民航公司因此即转亏为盈,并获得相当丰厚的利润。卡尔森针对商业旅客因商务在身,无时间及早预订飞机座票,因而无法享受一般旅游者的优惠票价的情况,决定北欧航联辟设欧洲商业旅客专舱,从而吸引了不少商人乘坐该专舱,提高了北欧航联业务收入,卡尔森以其才华不断地用新的措施改进着北欧航联的工作。
李?亚科卡使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起死回生之事,也充分说明了人才在生意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亚科卡是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了32年,为福特汽车公司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于1970年12月10日登上了该公司总裁的宝座。但亚科卡的出色才能和一系列成功引起了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亨利福特的妒嫉,并对亚科卡采取了一系列排斥压制的行动,最后亚科卡终于被亨利?福特辞退。不久,亚科卡进入了经营管理不善而空前亏损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并任该公司董事长和业务主管。在该公司濒临破产的情况下,他显示了出色的经营才干。亚科卡采取了一系列的大刀阔斧的整顿措施,和其他一些改进经营的措施,该公司终于绝处逢生,走上了发展之路。
以上几个事例充实证明,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主要决定于人才的竞争,正如韩国最大的企业三星集团的创业者李秉哲说:“如果我们认为国家的兴亡倚告政治领袖的才能,那么企业的兴亡也就倚告管理阶层的才能。”
[处世使用范例]
好品格造就好领导
政治家需要良好的品格,因为他要实现有效的领导,同样领导者也需要实现有效的领导,因此领导者同样需要良好的品格。
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政治生涯开始时便追随圣雄甘地,支持甘地所领导的运动。甘地本人对他十分欣赏,寄予厚望。甘地经常和尼赫鲁在各种问题上交换意见,主动提拔他担任领导职务,由于甘地的作用,尼赫鲁在国大党的地位迅速提高。尼赫鲁虽然九次被捕入狱,但是他从未放弃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更加可贵的是,尼赫鲁并不盲目地追随甘地,他不怕困难,对欧洲进行了考察,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早已超过甘地。他始终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前列,提出了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广泛拥护。他所具有的良好品格以及对独立事业的坚定信仰和目光的远大,深受印度人民的崇敬和信赖。
有些领导者对品格不屑一顾,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他的《领导者》一书中对道德表示轻视。他说:“美德不是伟人领袖高于其他人的因素。”但是这种认识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它将权力等同于权术。权术往往是不择手段的,在不够民主和透明的权力机制下,它有可能发挥作用,但是在民主化和透明度很高的机制下它往往会让领导者寸步难行。尼克松最终因为“水门事件”而下台,正说明了这点。因此只有道德被认可,才能实现有效的领导,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领导者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品质来吸引员工。员工往往对领导者的能力表示钦佩,进而服从,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为领导者的道德品质所感动,进而产生无条件的服从和信赖。因此领导者要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虽然不能做一个伟大的人,但是一定能做个崇高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
[兵家使用范例]
“人心齐,泰山移”
“欲”,有多种解释。其一,意愿同“欲”,即同心同德。其二,利益。“同欲”既共同的利益。其三,欲望。即心中的希望、嗜好。“同欲”即通过上下欲望相同,达到上下同心同德。其四,心。“同欲”即同心、齐心。其五,俗。“同欲”即习俗相同。“上下同欲者胜”玄机在“欲”字。
公元74年(东汉永平十七年),汉王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校尉,任命耿恭为校尉,屯兵金蒲城(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虽然汉廷重新在西域设官建制,但这时西汉的势力已过鼎盛,西域各国也不再纷纷向汉朝臣服,而当时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却日渐强大,西域各国纷纷依附到匈奴的旗帜之下。第二年北匈奴就联合西域小国大举进攻金蒲城和疏勒(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校尉耿恭与部下坦诚相待、同生共死。在他的带领下,汉军士卒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虽然叛军日益增兵围攻,却久攻不下。公元76年,汉朝酒泉太守段彭等率军增援耿恭,耿恭最后终于大败敌军,北匈奴被迫退走。
19-耿恭:疏勒拜泉
找于娟要孙子兵法这幅图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上下一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的战斗力。耿恭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没有死拼硬战,而是与士兵同甘共苦,鼓舞了士卒的士气,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等来了援军,解除了金蒲城之围。
[商战使用范例]
团队精神
军事以外的广阔领域里,也有颇多“上下同欲者胜”的事例。美国有一家生产香肠的肉类加工厂,上下坚信高质量的香肠能使食者一整天舒舒服服,因而全厂上下都认为其工作具有崇高的目标——协助成千上万的人得到快乐的一天。这个“欲”固与西方文化背景有关,但这个“上下同欲”,激励了全厂上下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其实,企业经营者大多加知道“上下同欲”出效益,究其举措优劣高下之原因而在于同何“欲”以及如何“同欲”上。美国的这家肉类加工厂所同之“欲”,可谓信念、信仰,这比金钱刺激更能植根于企业全体员工的心田。
现代企业从外延上可以分为大中小等多种类型,从内涵上可以分为四个档次:第一档,形成了团队;第二档,形成团队并具有科学的组织制度;第三档,塑造出团队精神;第四档,形成具有魅力的企业之魂。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团队精神是群体上下一心的反映,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灵魂,则是隐含在企业机体之中的、难以用直觉观察到,但却又能使人感知到;既难以捕捉到,又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但却又光芒四射、能打动人心的一种内在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品牌、一句广告词、一件实物,而是外化为消费者的一种信赖感、安全感、满足感。消费者提到它,就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一种对其产品和企业形象的极大的心理认同。比如我国的联想、德国的奔驰、美国的麦当劳,还有波音、松下等。
不过,一个企业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一日之功就能达到。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显示上下一心的无穷魅力和巨大的挑战,诱使无数企业为之拼搏奋斗!
[处世使用范例]
让员工与你合作
合作是重新定义你和员工之间关系创建和谐工作氛围的必由之路。
现代管理者应该具备和员工的合作之心。这是因为,管理者只有和员工站在平等的地位,把员工当成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注意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把员工培养成工作的盟友,有助于绩效水平的提高。
当沃尔玛拥有100多万员工的时候,沃尔玛的员工不是被成为“雇员”,而是被称为“合作者”或“同事”。而且,沃尔玛内部的这种关系决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山姆?沃尔顿提出:“关心自己的同事,他们也就会关心你。”确实如此,沃尔玛的这种用人之道,换回的是员工们的心悦诚服。他们因为身为沃尔玛的一员而自豪,因为他们受到了尊重。
合作是企业制胜的基础。管理者必须以合作为基础,抱着合作的态度去管理员工,这样才能赢得员工的支持和拥护,员工们自然也会全力配合工作。
著名的巴斯夫公司把这种融洽的工作方法称作“抱合作态度”。
巴斯夫120多年前创立于德国路维希港,是一家发现和生产各种农业化学品的企业。目前,巴斯夫公司经营着世界最大的化工厂,并在35个国家中拥有300多家分公司和合资经营企业及各种工厂,拥有员工13万人。巴斯夫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在长期的发展中确立的激发团队凝聚力的基本原则。而实行抱合作态度的领导方法就是基本原则之一。
巴斯夫公司领导人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发凝聚力和促进生产率的最主要原则之一是报合作态度的领导方法。上级领导应像自己也被领导一样,积极投入工作,并在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合作。巴斯夫公司的每一个管理者都肩负着商定工作指标、委派工作、收集情报、检查工作、解决矛盾、评定和提高下属员工工作水平的任务。如果上级委派了工作,必须自己检查,员工本身也自行检查中期工作和最终结果。在解决矛盾和纠纷时,只有当各单位自行解决矛盾的尝试失败后,才由更高一级的管理者参与解决。这么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种融洽的合作氛围。如果把巴斯夫公司激发凝聚力的所有经验简单地表达出来,那就是“多赞扬,少责备”。巴斯夫公司多年经验表明,抱合作态度的管理方法,能使员工更积极地投入工作和参加决策,因此这也是一个为更高生产率而激发凝聚力的极佳途径。
合作可以通过人的心灵“磁力”,互相激励产生连锁反应,扩大和增多创造性设想。通过合作,员工可以看到自己的想法实施,从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
管理者要打造高效率团队,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首要在于赢得员工的合作。而赢得员工合作的精髓在于管理者必须采取主动,首先给员工在工作上各种支持和配合。如果管理者把员工视为合作伙伴,反过来,员工也会把管理者视为合作伙伴。管理者和员工一道工作,常常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成功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人们之间的互相合作,而互相合作则是改善员工工作绩效的有效激励。
“员工不是为我工作,而是与我合作,我们在同一家企业共事”。管理者自始自终都要牢记让员工与你合作,而不是为你工作。从而打造一个充满战斗力的团队,把员工的心紧紧留在团队和公司。
以虞待不虞者胜
[兵家使用范例]
精心准备的普法战争
“虞”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准备,警惕,二是指料度。料,计算、估计;度,测量、分析。料度,即计算测度之意。两种“虞”意引出此句的两种解释:其一,以己有备对敌无备的,能够胜利;其二,以我有料度之师对敌无料度之兵,能够胜利。其实,第二种解释的内涵仍属“准备”,只不过是准备中的一部分——计算、分析。
普鲁士著名将领毛奇将军深谋远虑,对普法战争做了多年的准备。由于准备充足,所以战争一爆发,毛奇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很快就击败了拿破仑三世。这次战争的具体经过是:离普法战争爆发还有13年,毛奇已经做好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普鲁士军的每一个高级将领都得到一封秘信,信封里放着关于战争的秘密训令,比如怎样调遣军队,怎样进攻退守。一旦接到战争动员令,这些高级将领便可以拆封读信,依照去做。此外,作战的地点也预先有规划,设置在地理最恰当、交通最有利的地方,以便战争时调度。毛奇还及时调整作战部署,修正作战计划,再密封着交给每个将领,以备随时应付战事。因此,普法战争爆发后,普鲁士的军队在毛奇将军的领导下进退自如,攻守有序,如同钟表里的发条机制一般准确。
法国军事当局与拥有毛奇将军的普鲁士军事当局简直有天壤之别:一个事事都有准备,一个事事没有准备。战争开始后,法军的将领常从前线电告总司令部,不是说缺少给养,就是说缺少扎营材料,还常报告说军队不能迅速集中。结果,法军不堪一击,给法国带来了耻辱。
[商战使用范例]
行动开启财富门
一个只有初中学历,没有进过大学,甚至英语都非常糟糕的年轻人,居然能够成功运作中国创业商机门户网站——“青年创业网”,25岁,就完成了从零到百万富翁的跨越,就是因为他敢闯敢干,能把想法付诸于行动。
2001年黄新伟17岁,那年他的初中学业被迫结束。他从小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但是偏科,因此错过了进重点高中学习的机会。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深知以这孩子的头脑在农村过“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金修地球”的生活浪费了材料,于是四处打听,最终决定把儿子送到武汉一家计算机集训学校,利用他的特长,学习热门专业——平面设计。同时,也因为这个专业的学历要求门槛比较低,而且学费也是家里可以承受的。
尽管学费相对较低,但是对于只种地的农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父亲嘱咐他要好好学习,学不成的话钱就打水漂了。他郑重向父亲保证:“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14个月的刻苦学习为以后成为中国网络创业的领头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集训学校期间,他深深地迷上了网络,一有时间就在网上收集一些创业方面的信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正在转型,人们的观念正在改变,创业已经非常流行。但是他发现提供这方面资讯的网站不仅数量少而且大都不全面,有些还是收费的,对于没有资金想创业的人来说非常不便。
当时,他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能做一个创业商机这样的网站,把创业资讯和创业项目整合在一起,帮助那些想创业的年轻人,肯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但当时的他还是个学生,不但技术方面欠缺,更重要的是没有资金。
一年多后,他毕业了,满怀创业热情的他决定和几个室友去深圳那个物竞天择的地方闯闯。但是,他一没经验,二没有英文基础,三没有学历,进大公司非常难,只能找一份做计算机培训的工作,而且工资很低,他咬牙坚持半年后,辞职又开始了打工的第二站。
这次,他应聘进了一家大公司,从事的正是他想做的行业——网站建设。这家公司打出了奇特的招聘广告,引起了应聘者的强烈兴趣。该公司的招聘条件十分“宽松”:不看学历、年龄、履历、户籍、性别等,公司对应聘者曾经拥有过的“光环”不感兴趣,反而欣赏其离经叛道的个性,要求应聘者有丰富的内涵和真知灼见的思想。这家公司看重了他敢想敢闯的经历和见识,破例从98%都是大学生的应聘者中录取了他!在这里,他终于把网站美工方面的相关知识学到了手。这时,他的理想开始发芽:做一个能够帮助大多数人成功的创业门户网站,就叫“青年创业网”。
一次,一位同事的话深深地刺激了他:“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他毅然放弃月薪五千的工作,打响了实现自己目标的战斗!
但是,创业的道路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初期,网站挣不到钱,巨大的开支使他曾经多次想放弃。他又想到找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自己有一些经验和技术,多数公司还是愿意聘用高学历的。于是,他打消了放弃的念头,决定坚持下来。
经过近三年的艰难运营,网站终于有了很大起色。网站的日浏览量已经达到了十多万,收入也大幅度攀升,黄新伟在2008年的时候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团队。
现在的“青年创业网”已经发展成为业内最有影响力的创业商机门户网站,成为集创业资讯、财富人物、财富故事、创业商机、创业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青年创业商机门户网站!网站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10万!并且有了10多人的团队。他5年后的目标是年赢利千万,网站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在深圳A股上市。
长期以来,几乎每家单位的招聘程序都十分传统,人为地设置一道门槛,先看应聘者的学历、履历。事实上,许多有胆识和发展潜能的人才被挡在了门外。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对创业者素质的排序是胆识、智商和情商,胆识排在首位。正如有关专家说,“胆识”就是胆略,有商战的胆略,才能抓住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处世使用范例]
抓住机会走向成功
《中庸》中说:“凡事预测之,不预测废,”预,就是准备,也就是孙子这里说的“虞”。
曾经有一位活动家说:“我与任何人谈判任何一件事,在此时此地此事上,应该怎样言辞以及他大概会怎样回答我,我又应当怎样回答他等等许许多多的问题,在没有考虑妥当之前,我宁愿在他的办公室门口徘徊几个小时,甚至回家思索几天,等到有把握以后,才决定与他见面商谈。”
任何一位做成功伟大事业的人,不是成功于他成功的时候,而是成功于他距成功很久以前的许多时间、许多事件。
《中庸》上说:“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先策划就会失败。说话预先想定就不会语塞中断,做事预先想定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预先想定就不会内心不定。执行规则预行想定就不会陷入绝境。”
如果一个人不是时刻准备着成功。那么他一旦遭到失败,就难有振作再起的可能。有很多青年由于不是时刻准备着成功,所以没有积蓄相当的体力和智力应对各种事务,常因小小的挫折而遭到沉重的失败。
有些人一生庸庸碌碌、无所成就,就在于他们不是时刻准备着,对成功的投资太少,不懂得播种得少就会收获得少。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好机会降临的机会,而一个人能否抓住机会走向成功,全看他是否时刻准备着,积蓄的力量是否充足。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能够贮藏着可供一生应用的充足力量,力量贮藏得愈多愈能应付变故。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再战必殆[兵家使用范例]
岳飞大败“铁塔兵”和“拐子马”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孙子的这一思想,他指出:“战争不是神物,乃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是科学的真理。”他又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毛主席不仅这样讲的,更是这样实践的,在指挥作战中,他善于组织多渠道的战略、战役乃至战斗的侦察,广泛了解敌情,注意从敌人的报纸、缴获敌人的文电、文件、俘虏的口供及私人日记中等寻找资料。因此,他不仅对敌人的企图、部署、兵力装备和行动规律等了如指掌,而且对敌主将的派系、出身、履历、作战特点、指挥水平面,以及他们的脾气、嗜好、身体状况、性格特征等,都掌握得非常具体,为有的放矢的设计写谋指导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百年来,孙子的这一制胜原则,不仅对战争,而且对政治、经济、外交等广泛领域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因而成为妇孺皆知的至理名言。
特别是战争,乃综合因素的结果,而且你死我活,时时处处都充满诡诈。战场上情况万变,信息万千,作为指挥员如果情况不明,信息不清,就难施以正确判断,也无法正确地设谋用兵,甚至还有为敌所乘的危险。因为用兵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并运用的过程,所以,只有及时准确地了解双方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尤其敌方指挥员)的兴趣、爱好、个性、素质,以及指挥、权谋、韬略等情况,了解敌人的作战部署、行动企图、作战特点等情况,了解作战条件和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貌、社会心态、民俗风情等)等情况,了解双方的武器装备,尤其敌方最先进的,最新投入使用的武器装备的性能、威力、作用及缺陷等情况,了解战争的发展变化规律和最新特征,尤其敌人是否会使用核、化学、生物等情况,然后才能将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逻辑思考,认真分析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等等,从而实施正确的指挥。
南宋初期,民族英雄岳飞屡创金军,金军统帅兀术对岳飞又恨又怕。公元1140年,兀术探听到岳飞驻军在郾城,身边只有少量骑兵和步兵,就集中了自己最精锐的“铁塔兵”和“拐子马”,气汹汹地杀向郾城,企图一举击败岳家军。
金兀术的“铁塔兵”名不虚传:他们头戴铁盔、面罩铁网、身穿铁甲,脚穿铁靴,连坐骑身上也披着铁甲。“拐子马”是配合“铁塔兵”行动原轻骑兵,它们位于“铁塔兵”的两则,机动灵活。
岳飞对金兀术的“铁塔兵”和“拐子马”早有所闻,并制定了破敌的对策。岳飞对士兵们说:“‘铁塔兵’固然厉害,但他们太笨重,离开战马就一事无成,而‘铁塔兵’的坐骑偏偏有四条腿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外边,我们只要砍断一匹战马的腿,一队‘铁塔兵’就都一筹莫展。‘拐子马’只能在两侧出击,我们集中力量攻击中间的‘铁塔兵’,‘拐子马’就失去了优势,与普通骑兵毫无差别”岳飞组建了一支盾牌军,盾牌军的士兵左手持特制大盾牌,右手握一把专门砍马腿用的麻札刀,并针对“铁塔兵”的行动特点进行了多次演练。
金兀术统领一万五千名“铁塔兵”和“拐子马”兵浩浩荡荡地杀至郾城,岳飞先以盾牌军迎战“铁塔兵”,后以精骑兵杀入敌阵。
盾牌军以盾牌护身,以麻札刀砍马腿,马腿一断,“铁塔兵”一个个从战马上摔下来,寸步难行,岳飞的精骑兵乘机冲入,配合盾牌军将“铁塔兵”消灭,待兀术的“拐子马”杀回自己阵中时,“铁塔兵”已经所剩无几。金兀术眼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铁塔兵”损失殆尽,伤心得放声大哭。岳飞知己知彼,指挥有力,再一次大败了金军。
[商战使用范例]
堤义明待机而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了“知”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对实际情况的详细、准确、全面、深入的了解,就不能做出周密严谨、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筹划谋略,要想获得胜利,便只能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日本西武企业集团的堤康次郎,在他过世之前,下遗嘱,以堤义明为继承人,但是,又特别叮咛,堤义明不可轻举妄动,要等待10年。他说:“堤义明10年间不要有任何创业,即使有什么新构想,也不要立刻付诸行动。等到10年以后,才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堤义明遵照遗嘱行事,10年之后,他说:“10年真是漫长而难熬,但是,我现在终于了解父亲的用心,也才真正知道他伟大的地方。”
这样做,对一个年方29岁,血气方刚的人而言,是很严格的考验。堤义明在大学时代,担任父亲的秘书时,就有过惊人的构想,想要建设滑雪中心,还要盖一座大游泳池。对于这样一个有才能,充满自信的年轻来说,要他10年之内不准有所作为,任何构想不得付诸行动,真是一项重大的耐力考虑。
那么,为什么堤康次郎要在遗言中作这样的安排呢?第一,因为西武集团的根基已相当稳固,且已形成有力的家庭企业集团,今后的经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事实上,只要持续发展就足够了;第二,堤康次郎了解堤义明有卓越的才能,也必定有相当的野心,想缔造比自己更辉煌的企业,但是,经验告诉他,年轻人往往凭着一股冲动而轻举妄动,反而自毁前程。
然而,最大的理由则是希望他花10年的时间,好好认识“自我”,然后再行动,所以,堤康次郎可能是在一种爱之深的心情下,才立下这样的遗言。另一方面,过去西武企业集团完全是由创立者堤康次郎一手包办。换言之,西武是堤康次郎的公司,而不是堤义明的。所以,若想完全掌握西武公司,就必须先全盘了解公司的状况,摸清管理各部门的窍门,再强化公司的体制,这是相当重要的步骤。此外,今后若想再发展其他的事业,就必须充分了解自我。堤康次郎以此教导堤义明,可见其用心之深。
事实上,堤义明后来自己也回忆说:“我大约花了5年的时间,致力于巩固公司的根基,了解公司的财及客户交易时的应对,学会百战不殆经营策略。经过这些考验之后,才逐渐扩展我想做的事业,如棒球、体育设施等,所以,此时我能像雄鹰般翱翔在天空中,自在而潇洒,完全是因为有10年充实的时间作准备所致。10年的待机而动,成效卓著。痛苦的煎熬,使企业家堤义明充分了解自我,并使其企业比原来壮大了二三倍,相信堤义明在这个稳固的基础下,今后绝不会遭受到致命的挫折和打击。正如孙子所说:“不知彼,不知己,每战每殆”,待机而动是为了充分了解自己,尤其是身为企业家,更须牢记。
[处世使用范例]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世间家庭数不尽,无论成家未成家,谁都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我们可以把这“相似”理解为幸福家庭夫妻间做到了“知彼知已”。孙子说:“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夫妻间能知彼知已,为良好的婚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有人青梅竹马、有人恋爱多年、有人共同生活几十年还未真正知彼知已吗?其一是易。有的夫妻知道对方衣食住行之喜好,于是里外上下耳脖指腕装饰之,烧炒炖爆煸熘美食之,吊顶铺地空调影碟舒适之,的士助动摩托方便之,却不知对方精神世界的是什么样子的。浅知焉能和谐?其二是知无止境。社会生活变幻莫测,“每个人都是更多地受环境的支配”(恩格斯语)人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操都会变,共同生活的夫妻倘不察这悄悄默默,又岂能保证一直心心相印。
知彼不仅要知其实,更要知其虚。人的弱点可谓“虚”,夫妻间知彼之“虚”便抓住了和睦相处之关键。譬如,妻子下班丈夫怒脸恶语责其回家晚,其实是怕她出事焦急至极。丈夫在外人面前贬低妻子,缘为东方人谦虚式的自贬以博他人好感。妻子逞能蛮犟斗嘴斗狠,殊不知她怒眼里面是媚眸、咧嘴深处有樱唇……知彼固然重要,不知彼的另一原因是不知已。人类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无论言行态度皆为求得心理平衡。当我们在知彼心理时,最重要的还是摆正自己的心态。
(https://www.bqduo.cc/biquge/77_77614/c4189888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