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娇娘发家录 > 第两百四十四话:收番薯开作坊

袁家是最快把番薯送来的,同来的还有他们村两家人。

    用板车推着,各自还挑着的,一大早就到了客栈跟前。

    宋秋估摸着也是今儿舅公家的番薯会送来,也不意外,作坊那边,昨儿就收拾好了,村里的大磨子和她专门又去买的一个叫人送上门的大磨子都洗干净了等着。

    将厨房交给王氏忙着,她和老袁氏先回村去。

    番薯拉回村里,直接送到了李家院子里,借了村里的大称来用,袁家收过来的番薯一共二十二石,散碎的零的和一些挖烂了的,他家都留下了,留着自个吃。

    其他两家一家四十三石,一家二十五石,都是把泥巴刮得干干净净的,没有挖烂,整乎一个一个的。

    宋秋手里抱了个匣子,那边过一家称,她就算好了账数银子出来。

    知道乡里人大都不习惯用银角子的,都喜欢铜板,来的踏实稳当。

    所以早就专门往镇上万通钱庄去了一趟,换了不少铜板子回来。

    有杜传福和阿灵跟着,这回她可不怕铜板压多了被人惦记上,那是一路平平安安带着布袋子回了村的。

    “舅公,你家的番薯一共二十二石,五十文一石,我一共该给你一千一百一十个铜板,喏,这里是十一串,你数数。”

    袁家的先上称,宋秋数了铜钱串拿给袁栓子。

    袁栓子接过,都不用数的,就用布袋子给小心的一串串的装了进去。

    袁成和袁大平袁二平跟在后头,看着这么多钱吊子,都很高兴。

    后头还排着人呢,也不多话,几个人就让开了,到那边去跟老袁氏说话去了。

    家**薯挖完了,豆子也收了,暂时没什么活计,袁栓子问老袁氏这里可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招呼一声。

    作坊请了人,倒是不需要什么帮忙,老袁氏就拉着袁栓子小声嘀咕买田地的事。

    袁栓子一听,心里为大妹高兴,有田地好啊,那才是农家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田地紧俏,多少年了,也没听着谁家败田败地的,不过大妹你放心,这得闲了没事做,我多溜达溜达,帮你留心着。”

    那边,宋秋又先后给那俩家杨槐村的村人结了银钱,一家两千一百五十个大钱,一家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钱。

    一个二十一串半,一个十二串半。

    钱串子接在手里,那是两家各自跟来的人就堆在一起数起铜钱来。

    一串一串的数,看得村人都暗自好笑。

    那老头数到一半,才想起什么似的,抬起头来冲宋秋嘿嘿一笑,“我们不会算账,就数一数还行,你可别见怪,难得见这么多铜板子,数一数高兴啊。”

    宋秋自然不见怪,银钱嘛,当面数清自然好。

    只是见另一家那猴急小子把所有的钱串子都一下子解开了,全堆在一起慢慢来数,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九十八,九十九,一百,一百……,一百……一百过了该多少来着?”那小子急得满脸通红。

    家里的两个大人,他爷爷跟跟他爹也是挠头抓腮数不清了。

    宋秋看着,想着这一千多个钱堆在一起,一百个一数,快得很,可这祖孙三代,显然没那么想,还想一口气给这里数个清楚呢。

    这得数到什么时候?

    基本能数到一百都是厉害人呢,还想一口气数到一千呢。

    宋秋暗自好笑,不过也没有嘲笑别人的意思,乡下人,数不清数算不清账的,多着呢。

    见人愁着了,一直耗在这儿也不像事啊,便干脆过去教他们,“大爷,这一起数数不清,咱们慢慢来啊,能数到一百就成,这一百个数好了串成一串,最后再数串呗,一串一百个,十串可不就是一千个?”

    她没说她先串的好好的,你孙子非要算散开一起来数的话。

    那老头自个也明白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才照着宋秋说的,慢慢来,一百个一数。

    很快,才数顺回来。

    两家人都数过了,一个子不差,高高兴兴的把家回。

    这会儿,松山村自个村里十来家种了番薯的,昨儿就挖出来了,也都一一过了称,排队结银钱。

    最多的也就刘老猛家,东一挑西一背的,过了称,统共还有二十一石多呢。

    多也就多那十几二十斤的,不好算账,宋秋就让他们拿回去自个吃了,她只收整数,一石一石的,好算。

    刘老猛高兴这往年堆着吃得全家人面色发苦的番薯今年一下子卖了一两银子,也不在乎那十几二十斤的,直接送给宋秋了,不算钱。

    而其他人家,有几石的,也有一石两石的。

    多出来的几斤十几斤也都跟刘老猛一样,留下了,没有带回家。

    都是一个村的,他们松山村的人本就团结,哪里在乎这点番薯子。

    拿回去也就是吃两顿三顿的,难得,放在这里,阿秋丫头还有大用呢。

    不过这番薯到底能做个什么,大家都还好奇着呢。

    收完了自个村里的番薯,外村的也不见有送上来的,宋秋看着专门空出来的一间屋子里堆了半间屋的番薯,吆喝一声,让做工的人都围过来,开始安排活计了。

    “章奶奶,菜花奶奶,老猛奶奶,曹奶奶,你们四个人一组,负责清洗番薯和削皮。”

    “槐花嫂子,春香嫂子,慧香嫂子,莲花嫂子,扁豆嫂子,红霞嫂子,百草嫂子,你们六个人一组,负责将削好皮的番薯切成小块细碎。”

    “胡瓜叔,大力叔,大全叔,安子叔,土娃叔,顺子叔,你们六个人一组,负责推磨。”

    “梅福婶子,满菊婶子,桂香婶子,菊花婶子,成花婶子,梅兰婶子,你们六个人一组,负责将磨出来的番薯浆子过滤出来。”

    宋秋一通话出,被一起点到名的自觉站到一堆去,一辈跟一辈的,一起做一样,也说得来。

    宋秋便让张胡瓜几个先帮着把水压上来,用几个大木盆装满水,然后把屋里的番薯一撮箕一撮箕装了,搬到压水井边来。

    然后给章婆子几个说一下洗番薯的事项,泥巴要清洗干净,皮要削干净。

    这个活简单,农家妇人,那是一听就会,很快章婆子几个就自发分了工,两个人洗番薯,两个削皮。

    这边洗着,第二道流水线就在压水井边过来一点,搭着的一个木案板,宋秋便给几个嫂子示范切番薯碎,切成拇指大小一块一块的,不能太大,磨起来要轻松些。

    木案板够大,六个人完全站得开。

    第三道流水线就是两个大磨子,六个人,三个人一组,两个人推磨子,一个人等着换力,顺便帮着往磨子上放番薯碎,以及接浆子。

    而第四道流水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所以宋秋安排了有力气做活也更麻溜的满菊几个婶子。

(https://www.bqduo.cc/biquge/72_72550/c66844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