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娇娘发家录 > 第七百五十七话:时间

  宋秋正月里走的时候,库房里还堆着不少的豆瓣酱和红油。

  这几个月下来,豆瓣酱也陆陆续续的都被方记的车队给运走了。

  只有红油,还在继续的做着,家里别的不多,人手还是有的。

  豆瓣酱停了,作坊自然也是停了的,眼下又快到收红辣椒的时候了,作坊就可以继续开起来了。

  这些事,都有杜传福在管着,纵使宋秋不在,他也管得很好,没出一点漏子,出的货所得的银子银票也都好好的保管在一口匣子里,连着账本一起交给了宋秋。

  宋秋这趟出门,花了不少银子,但这一回来,就得了一匣子银子,着实还不少。

  再加上各处客栈以及铺子这几个月来的收益,宋秋现在的身家,早已不是刚开始的时候,统共就一百来个铜板,还要数个一两遍就怕数漏了的时候了。

  现在想想,时间可过的真快啊。

  一转眼,她来这里就是两年多了。

  这两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木屋变成了高墙大院儿,户籍纸上多了一个人,家里也添了许许多多的人。

  松山河边从茶棚到客栈,且还不止一处,利州府,清平府,平江府,细数下来,她如今已经是拥有九家客栈了。

  且未来还会有更多。

  宋秋一时有些感慨,将手里头捣碎沥出来的西瓜汁倒在茶碗里,端给了老袁氏,“瓜肉都滤干净了的,当喝糖水一样的,奶你尝尝,今儿这瓜可甜?”

  老袁氏接了西瓜汁喝了一口,没冰过的西瓜,汁水喝起来有点热乎乎的,她不怕热,上了年纪,可不敢吃冰的,就这样,喝着刚好。

  “今儿这瓜甜。”

  宋秋便笑,“甜吧?我说了,挑西瓜看瓜屁股,那脐眼小的,一准甜,阿灵总要跟我争,叫她去买,挑了一车的西瓜,全是脐眼大的,虽说也甜吧,但总归是差了那么两分的。”

  老袁氏又喝了一大口,才放下碗,听着便道:“往前数那些年,咱家啥时候吃得起西瓜啊?如今,这西瓜也能一车一车的往家拉了,那不甜的也别浪费,家里这么些人呢,一人一牙两牙的,很快就能吃完,坏不了。”

  说着,又道:“给村塾送几个过去,切了跟娃子们吃吧,这大热的天,坐在里头识字,也闷得慌。”

  宋秋点点头,扬声就喊了黄桃进来,让她去前头传话,叫杜管家挑几个大西瓜送去村塾。

  正月里,宋秋给了一百两银子做建村塾之用,刚开春,村里就忙活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出人,自个干活,倒是很快就将村塾给起好了,唐明德去请了个老秀才回来当先生,如今这新的村塾也开了一个来月了。

  趁着建村塾的时候,宋秋早也交代过杜传福的,跟村长买下了再旁边往山脚去的地,建成了作坊。

  等辣椒收了,就在这新的作坊开工了,便也不必再用张家的院子。

  作坊建得有模有样的,不管是做豆瓣酱红油这些,还是做番薯淀粉这些,都宽敞。

  宋秋刚回来那两天就去看过的,都收拾妥当了,里头剁刀木盆这些都备得齐全,只等红辣椒一收,便能开工的。

  黄桃应声出去了,老袁氏抬眼看了看外头拔高的日头,不由道:“阿灵带着他们几个又去哪儿了?她也不怕热,我瞧着她回来几天,好像都黑了不少了。”

  “去找村长爷爷选地去了。”

  “选地?这是干啥?阿秋你又想建什么?”老袁氏好奇。

  “不是我,要是我,我还不自己去了?”宋秋摇头,笑道:“是叶放,打算在咱们村安家落户了!”

  老袁氏听得张嘴,又张嘴,半晌才道:“这丫头终于开窍了?”

  宋秋笑不可支,“奶你可别揪了她说,现下还别扭着呢,等叶放选好了宅基地,把房子建好了,你再帮着操持她的亲事吧。”

  老袁氏也笑了,“行,我不急,她开窍了就成,眼下也要先将你的婚事忙过了再说。”

  说起这个,也不剩多少日子了,老袁氏心里就酸起来。

  打小看着的,那么点大拉扯起来的孙女就要嫁人了啊。

  时间这东西,可真是怪,也是这世上最公正不阿的了,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什么人,谁也别想叫它慢点,或者叫它快点。

  它头也不回的,只会循着它自己的规则,一直往前走,谁也不能叫它停下。

  老袁氏很想叫时间过得再慢点,她还想陪孙女很多很多年呢。

  可她又想叫时间过得再快点,恨不得明天就能亲眼看到孙女儿孙满堂,幸福和乐的场景。

  瞧,人这么贪心,时间哪敢让人们左右?

  一旦过去了的时间,就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人就该学着珍惜当下,期望未来。

  老袁氏看了眼孙女乌黑亮丽的头发顶,只觉得心里也同那头发丝一样的软乎成一团。

  “看哪天得空,咱们上松山寺去上柱香吧。”

  宋秋看了眼她,点头道:“那就明儿吧,咱们起早去,早点回来,免得晒着。”

  “行。”老袁氏应着,回头就去准备上香的事了,又问宋嬷嬷去不去。

  宋嬷嬷喜静,自来了这里,就很少出门往外头去,她也信佛的,还在屋里供了尊菩萨,每天早晚都要上香念经的。

  一听说是去烧香拜佛,便二话不说就应下了。

  眼下宋家是大不同的了,要出门,不拘是去哪里,总也不会再腿儿着去的,马车出行是必须,且还要随行跟着护院才好。

  一大清早,两辆马车就在几个护院的护卫下,出了村子,往平安大集去。

  离得并不远,又坐的马车,是以,没用多久就到了平安大集。

  松山寺在山上,马车是上不去的,只能寄放在山下,留了两个人看着。

  宋秋扶着老袁氏,跟着的黄桃护着宋嬷嬷,后头跟着的王春柱两个,就提了上香要用的东西,一行便往山上去。

  近些年,松山寺的香火旺盛,来此烧香拜佛的人不少,平民百姓,大户人家,都有。

  松山寺在山顶上,总有体弱爬不了这么高的山的人,所以平安大集的村人脑子活,自发做了抬椅,可以将香客直接抬上山去,挣些力气钱。

  但烧香拜佛讲究心诚,除了实在爬不了的,所以一般都是自己爬上去的。

  老袁氏和宋嬷嬷的身体都还好,慢慢爬上去,还是不怎么吃力的。

  边爬边歇的,大概用了三刻钟,终于爬上了山。

  

(https://www.bqduo.cc/biquge/72_72550/c12300441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