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万斤大鱼

除了诸岛驻军,郭大靖也没忘了给东江本部运去三千石粮食。

    尽管和建虏做走私贸易,能让东江镇度过难关,但他从心里反对任何资敌的行为,哪怕是大为有利可图。

    至于他哪来的钱财购买粮食,编呗!林天生已经和他是结拜兄弟、生意伙伴,替他圆谎还不是义不容辞。

    义商啊,不管是赊欠,还是借贷,林家都给了东江镇无私的帮助。回报是应该会有的,估计林天生也不会在意毛文龙能给多少好处。

    清晨,码头上,第一批登陆捕猎和采摘的部队和百姓整装待发,正在陆续登船,目标是红咀堡周边的地区。

    “要注意安全,不必冒险。”郭大靖嘱咐着韩仲,“还要保护好那些采摘的百姓。”

    韩仲作为领队,挑选了三百擅长在山林行动,甚至有一些出身猎户的士兵,并携带了足够的粮食物资和打猎装备。

    赵青山带着铸造工坊赶制出了一批兽夹,大的能夹野猪、狼,小的能夹山鸡、野兔。效果还不好估计,但却是一种省力的手段。

    “大人放心。”韩仲躬身施礼,“卑职这便登船出发了。”

    郭大靖点了点头,目送着韩仲踏着跳板,登上了大船。

    目光一次,郭大靖发现船上还站了个熟人,正在冲下面送行的人群招手。

    老姚头啊,不管是人参,还是草药,都是岛上需要的。

    姚新翘着脚,在人群中用力挥着手,直到大船驶离码头,看不到爷爷为止。

    她也想去,可爷爷绝不同意。而第一批登陆的人员,都是精挑细选的。他们打前站,要建立房屋营地,最是辛苦。所以,没有一个是女人。

    “报名了第二批,应该能够批准吧?”姚新并不是很确定,但心里很期盼,“希望一个月后就能见到爷爷。”

    即便不用打猎、采摘,郭大靖也能够保证广鹿岛军民半年以上的粮食供应。何况,他还有钱,能就近去山东购买。

    但既要仓库有粮,又要让军民们感受到紧张的气氛,并且全力配合,群策群力地度过难关。

    郭大靖相信,经过此次断粮断饷后,岛上军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得到极大的增强。而他的威信,也将得到大步的提升。

    回到军营,郭大靖便察看岛上渔业管事儿递上来的报告。已经有两艘中型渔船加装了绞盘、织好了拖网,开始了出海捕捞。

    三天了,效果显现得并不算明显,但每天的产量都在增加。而且,都比使用拖网前要好。

    这也符合郭大靖的预先估计,再怎么地,网具先进了,经验不够就积累,总不会比以前差了就是。

    其实,应该请毛文龙再多派水师船只,参与到捕捞作业。还是那句话,闲着也是闲着,多少能创造点效益,对于缓解粮饷被断也能有点作用。

    郭大靖有些明白历史上的东江军,自天启七年后为何少有军事行动了。光忙活填饱肚皮的事情了,哪还有粮草物资和心思进行作战?

    如果不是自己有空间这个大利器,恐怕也只能望天长叹,徒呼奈何!至于明年的金州作战,也将化为泡影。

    动员集结上万大军,计划作战一两个月,没有几千石粮食,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大人。”亲兵入内禀报,“秦大海在外候见。”

    来得这么快?!郭大靖有些诧异,马上让他进来。

    秦大海却不是接到收信才出发的,而是捕到鲸鱼并加工后,亲自送到广鹿岛,向郭大靖报喜的。

    “大人。”秦大海进到屋内,施礼之后便咧开大嘴笑着说道:“卑职终于捕到那种成千上万斤的大鱼啦!足有两万多斤的大家伙,刨去油脂和骨头,肉也有将近万斤。”

    郭大靖的精神为之一振,赶忙向下按手,说道:“快,坐下说。”

    秦大海一讲到捕猎鲸鱼的事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手上比划着,嘴上白话着,把整个经过描述得惊心动魄。

    这不是捕猎鲸鱼,是和怪兽在作生死搏斗呢!

    郭大靖知道捕鲸,但真没见过,只是理论上的纸上谈兵而已。所以,听得是津津有味,还不时插上几句,或发出畅快的笑声。

    “油熬出两千多斤,肉也腌好,全给大人送来了。”秦大海搓着手嘿嘿笑道:“大家的经验涨了很多,以后就能经常捕到。嗯,卑职很有信心。”

    “我对你也有信心。”郭大靖笑着靠进椅子,缓缓吐出一口长气,正色说道:“粮饷被断,想必你也知道了吧?”

    秦大海收起笑容,用力点了点头,脸色也沉重起来,说道:“已经快三个月了吧,是不是要闹饥荒?”

    郭大靖摇了摇头,说道:“某正千方百计筹措粮食,争取不饿死一人。捕捞、打猎、采摘等等,现在全岛军民都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共渡难关。”

    秦大海想了想,说道:“大人,捕鱼船队这边,您放心。我们多出海,多捕捞,为大人分忧。”

    郭大靖微笑颌首,说道:“某去了书信要你来,可能是错过了。正好,现在说清楚,还节省了时间。”

    拿过拖网的图纸,郭大靖把改进的捕捞方法详细讲述,最后又补充道:“岛上已经改造了几艘船,你可以带人跟船出海,掌握拖网捕捞。你乘坐的船就停在码头,由工坊加装绞盘。”

    停顿了一下,他又交代道:“你回去之后,所有的捕鱼船都要进行改造。我会向毛帅请求再派船来,捕捞业要越干越大,成为东江镇的支柱。”

    秦大海连连点头,说道:“卑职明白了,请大人放心便是。”

    “捕鱼船队交给你,我当然放心。”郭大靖起身笑道:“你想得周到,把鲸鱼的骨头带来了。走,咱们去码头,某也看个新鲜,长长见识。”

    秦大海咧着嘴笑,得到夸赞,心里甭提多美了。

    码头上,闻讯而来的人们是越来越多。望着船上挂着的巨大鱼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蓉儿拉着李秀姐去赶海,听到消息,便急着跑来看新奇。

    “这,这是鱼?”蓉儿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盯着鱼骨,“难道不是海里吃人的怪兽?”

    李秀姐也是目瞪口呆,光听说大鱼大鱼,可大得这个程度,一口就能吞下个人。

    “我倒是出海时见过一回,虽然离得挺远,可也知道比船还大,赶紧避开了。”

    一个渔民颇为感慨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语气中还有显摆的成分。别人连见都没见过,他这就是见识。

    “看这骨架,怕是有上万斤吧?”有人啧舌。

    “两万多斤。”跟船来的水手大声说着,脸上满是骄傲自豪,“带着船跑出去上百里,中了三枝巨箭,才捕猎成功的。”

    哄,人群中又响起了一阵喧嚣,望向水手的目光立刻就充满了钦佩和尊敬。

    “郭大人来了。”有人眼尖,叫了一声,人们立刻注目过去,并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道路。

    李秀姐拉了下蓉儿,悄悄地退到人群后面,又偷偷地溜走。

    在众人面前,李秀姐不想让郭大靖看到,并和她打招呼。她对自己的残手,还是心存芥蒂,没有彻底摆脱阴影。

    郭大靖看到了妻子和蓉儿溜走,只是淡淡一笑,便从人群闪出的小路中骑马通过。

    靠在码头的大船上,悬吊着鲸鱼的骨架。应该是割肉刮油的时候弄断了,用绳子又重新连到一起。

    但这点小暇疵,并不影响巨大骨架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冲击。

    郭大靖仰头望着,抿起了嘴角。

    鲸骨也是好东西,最简单的磨成粉,肥田就很有效果。另外——

    郭大靖突然想到了一种打猎的办法,用鲸鱼骨作个小陷阱,很简单易用。

    “很好。”看了一眼身旁的秦大海,郭大靖称赞道:“这骨架留下来吧,某要让更多的人看到。”

    “是,大人。”

    不仅是岛上的军民,郭大靖还要趁着送鲸肉的机会,让其它岛上的人也惊喜震撼一下。特别是那些出船出人的股东,看到大收获,更有积极性。

    靠海吃海,东江镇占据的岛屿形成了一道长长的链条,覆盖的海域广阔,将捕捞发展成支柱产业之一,并不是郭大靖信口胡说,而是有着充分的条件。

    将近万斤的腌鲸肉,还有其它的鱼类,郭大靖已经算好了。每个岛送一千斤鲸肉尝个鲜,皮岛本部两千斤,剩下的就是广鹿岛的。

    再细分的话,每家也至少能得到一两斤,将士们也能打个牙祭。

    不在于多少,体现的是军民同甘共苦,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当然,郭大靖也想得个好名声,提高自己的威信。

    趁热打铁,郭大靖在码头上便当众宣布了分鲸肉,每家先来一斤,尝尝新鲜。

    码头上的人不少,欢呼声轰然响起,百姓们都向郭大靖行礼感谢。那种发自内心朴素真诚的喜悦和感激,让郭大靖心中激荡,笑着频频招手。

    与建虏厮杀,平辽灭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让包括自己亲人在内的百姓们重返家园、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流离之苦,不再有冻饿之愁吗?

    一斤哪,留着等爷爷回来吃。姚新也在人群中,同样乐得要蹦跳。

    吃,是人最基本的需求;饥饿,能使人疯狂。

    郭大靖已经完全能够理解百姓们的感情,因为他也经历过那苦难。

    遗憾的是,自己能力有限,不能让更多的百姓脱离苦难。

    ……………..

    皮岛本部的反应很迅速,收到郭大靖的粮食、鱼肉后,毛文龙立刻写了回信,并派来了十艘水师的船只加入捕鱼船队。

    已经是十一月了,朝堂上的态势已经完全明显,魏忠贤被打倒清算已成定局。

    先是阉党陷入内讧,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皇帝心意,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魏忠贤。

    接着是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皇帝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

    信号如此明显,官员们立刻明了,弹劾魏忠贤的奏疏立刻如雪片般密集。

    魏忠贤自知罪责难逃,想以退为进,上疏请辞,甚至捐出自己的全部资产,告老还乡。

    崇祯借坡下驴,同意其全部请求,先命其为天启帝守灵,然后又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

    至此,魏忠贤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已成了丧家之犬,生死只在皇帝一念之间。

    伴随着魏忠贤的倒台,朝堂上也开始了大洗牌。尽管崇祯还未穷治阉党,却已经陆续启用被压制已久的东林党官员,作着追究魏党的准备。

    投桃报李,东林党官员一片欢腾,盛赞崇祯为“圣人出”。

    圣人哪,可笑之极!

    断粮断饷,不顾前线军民死活的圣人?加捐增赋,在大灾之年饿死百姓成千上万,逼得无数百姓揭竿而起的圣人?

    郭大靖放下了邸报,冷笑着一哂,又拿过毛文龙的书信,再次细细看了一遍,陷入了沉思。

    毛文龙已经屡次上疏朝廷,陈说东江镇之困难,请求发粮饷接济。但奏疏都如泥牛如海,并无半点回音。

    怨气正在毛文龙胸中积累,郭大靖从书信的文字中能够看出来。

    历史上,毛文龙因此而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与后金进行走私贸易,二是兵犯登莱。

    这两件大事,郭大靖都不赞成,尽管他也对朝廷和崇祯也是恨意日增。

    但与后金进行走私贸易,不仅资敌,更授人以柄;而兵犯登莱向朝廷示威,更是犯了封建帝王的大忌。

    在东江镇还没有具有独立发展的实力之前,郭大靖不想与朝廷搞得太僵。

    就象登莱禁海,已经掐住了东江镇的命脉。朝廷要是在其它沿海地区也封锁向东江镇的船只,结果将是毁灭性的。

    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但尽量不与朝廷决裂。郭大靖知道这不是很容易,但还是要全力争取。

    所以,他在给毛文龙的书信中也说了些实话。比如从赵光那里得到的银子,他夸大成了万两,也全部购买了粮食。

(https://www.bqduo.cc/biquge/72_72395/c71858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