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涛不在乎封面上的标签,但不代表其他人不在乎。
很多人到书摊买书的时候,会被封面上“好莱坞”三个字吸引,然后不自觉地拿起一本。
现如今国内跟国外接触的不算太多,但是不少人都听过好莱坞。
好莱坞三个字更像是一种符号,一种代表了美国文化的符号。很多国人连好莱坞具体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听到这三个字总会浮想联翩,把一切自己能想象到的纸醉金迷都安插在它身上。
还有一部分人对好莱坞有些了解,但也只知道跟电影有关系,是出大片的地方。
现在看到好莱坞三个字跟国内的某篇小说联系在一起,自然就产生了兴趣。
庆州的梁永生就是被好莱坞这几个字吸引到的。
梁永生是土生土长的庆州人,读了师专之后就在当地的一所小学教书,前几年结了婚,媳妇又给他生了个儿子,生活还算美满。
他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没放假的时候,他一般白天就在学校教书,晚上回家陪陪老婆孩子,然后看看电视读读报纸。
好莱坞就是他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的。
“老板,这本杂志之前没有卖过吧。”梁永生拿起一本《科幻世界》,问起老板。
这家书摊他几乎天天都来,但是从来没有看过《科幻世界》。
老板笑道,“前几年我进过一次货,没人买,我就再也没进过了。咱们这小地方,这种杂志卖不出去的。”
“那现在怎么又进了?”
“我是听批发商说的,这杂志最近好卖得很,要是不进货,回头补不到货。而且你看看这封面,说是之前他们杂志发表的一篇小说版权卖给了美国佬,卖了好几百万。啧啧,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写小说这么赚钱?”老板摇头晃脑地说道。
“几百万啊。”梁永生也忍不住咋舌,这么多钱他一家几代人存一辈子,不,应该说是存几辈子都存不到。
国内科幻小说这么火么?
梁永生对科幻小说了解不多,只是隐约听说前几年好像科幻小说被批得不行,科幻对他来说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许舒庆春的《猫城记》算是科幻小说?
“老板,加一本这个《科幻世界》吧。”
“好,总共五块二毛钱。”
梁永生数了五块二给老板,然后带着自己买的杂志和报纸离开了。
但是过了半天,梁永生又跑了回来,他拿着《科幻世界》问老板:“上一期的这个杂志你进了么?”
“没啊,上午不是跟你说了么,就前几年我进了几本,这几年的都没进,怎么了?”
听到没有,梁永生失望道:“这里面有连载小说啊,前面的内容还在上一期里面。而且这封面上写的这个《一天》,还在上上期杂志里面。”
梁永生知道这点还要感谢杂志社编辑够贴心,他们在杂志里面特别标注了《一天》是十二月那期杂志里面发表的。
“这坑爹货,不是欺骗读者么?”老板忍不住咒骂道。
梁永生挠了挠脑袋,说道:“倒也不算是欺骗读者,里面的内容很丰富,除了连载的小说之外,也有不少很有意思的小说。特别是那篇《闭环》,特别好看,也是《一天》作者写的。也正是因为它好看,我才对《一天》,还有这个《第二世界》感兴趣。”
“那怎么办,我这真的没进啊,我也不知道是连载的啊。”老板苦恼地说道。
“老板你知道其他地方有么?”梁永生问道。
老板摇了摇头,“不知道,不过我劝你不要对其他地方抱希望,至少在咱们这庆州府大概是找不到了。我们这地方你也知道,闭塞得很,卖书卖报的地方本来就少。”
“那要不老板你跟书商问问,看还有没有存货,让他下次给我带一本,我可以先把钱交给你。”
说着梁永生就要掏钱,却被老板制止了,“你这说得就见外了,你也是老主顾了,一本杂志而已,我回头帮你问问,要是有消息我跟你说。”
“多谢,多谢。”
……
谭锴没想到好莱坞三个字这么好用,那些书商们听到好莱坞的消息后,购入的杂志量比以往多了至少有三成。
而且杂志开卖之后,没几天他们杂志社的信箱就被塞爆了,就连经常送信过来的邮差都半开玩笑地抱怨说下次要专门弄个三轮给他们杂志社驮信了。
这些来信大部分都是在问《一天》影视改编的事情,而通过这些信,谭锴也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天》影视改编权卖出去的版权费被传得越来越离谱。
有的人说是几十万,有的人说是几百万,甚至还有人说是上千万。
除了读者来信变多,编辑部收到的稿子也在短时间内变多,他最近也在带着编辑部的同仁们忙着审稿。
大部分都是些短篇小说,暂时还没有看到有靠谱的,其中有不少都在模仿《一天》还有《闭环》。
不过谭锴相信,只要量上去了,用不了多久质肯定也会跟着上去,现在外面的人们已经相信写科幻小说能赚大钱了。
果然还是财帛动人心,什么理想、坚持都是狗屁。
反正不管怎么样,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忙碌的不止谭锴他们,吉米·詹姆斯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
他一边收集着各大报纸对《一天》的报导,一边又用自己带来的相机在街头做采访视频。
吉米会在书店守候,一旦看到有人购买《科幻世界》就会凑到人家跟前,要采访人家。
主要就是为了把话题朝于东身上引,如果能让那些路人夸几句于东,他就会把素材留下来,如果人家对于东反应一般,他就把素材删掉。
这一连蹲守了好几天,终于是积攒了一大波素材。
他准备回到美国后就把这些文字报导和视频素材拿给哈罗德看,哈罗德看过之后肯定就会对“于东在中国特别火”这件事情不再怀疑。他也想好了,自己忙前忙后的,这编剧费一点要哈罗德给他再加点。
当然,他也没忘了给于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极力地渲染自己如何为了宣传于东的作品鞠躬尽瘁。
他这么做是为了跟于东邀功,之所以邀功倒也不是为了问于东要钱,只是作为商人的本能,他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利益最大化。
既然是做了好事,那就要让于东知道,保不齐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到时候于东念着自己的好,再谈判也容易一些了。
用中国话说,结个善缘嘛。
(https://www.bqduo.cc/biquge/68_68177/c49006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