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陛下占据台湾移民后,老臣曾经派人前去测量考察过整个台湾岛,初步推算,台湾岛的良田不超过十万倾,排除一些不好开垦以及被占据为居住地,道路的土地,应该在七八万倾左右。”徐光启慢慢回忆着答道,他心中,他却开始以这个数据开始计算台湾大致能容纳多少民众。
一顷地就是一百亩,台湾的气候适合种植双季稻,大明水稻的亩产较小麦高,亩产在三石出头的样子,一石一百公斤左右。七百万亩地的产量也就是两千一百万石粮食。
在大明一个成年壮劳力需要两斤粮食,一年下来三百公斤,正好一亩地的产出,七百万亩地,能容纳七百万的青壮,若是混杂些老弱妇孺,人口能达到千万以上。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所有产出的粮食都分配到了个人受伤,按需分配,但实际上,这种分配方案是不可能达到的,期间会有极大的剥削和浪费。
保守估算四百万到五百万之间差不多正好合适,不会对本地粮食有太大的压力,甚至还能有所余力,输出粮食,反哺大陆。
“五百万人口?”朱由检眼睛一阵大亮,这要是能将各地受灾省份的百姓迁徙出五百万人口,那大明的压力可是能减轻不少。
为何去年陕西受灾,粮食减产,却依然没有爆发出来,直到现在再有灾荒的迹象?就是因为人口少了,消耗的少,土地那点产出能支撑的更久一些。
陕西有多少人口,朱由检其实是不清楚的,根据嘉靖时期的统计,总有只有两百多万人口,但这是不可能的,嘉靖时期,陕西关中大地震,造成的伤亡都有八十多万,人口怎么可能只这么一点。
官府统计的,都是在籍,也就是纳税的,那些不纳税的是不统计的,隐瞒的人口,当在三倍以上,也就是说,陕西最少有六百多万人口,而且此时的陕西省地盘广大,包括了后世甘肃、宁夏、陕西的全部范围,同时还有内蒙、青海、新疆的的部分地区。
朱由检估算人口六百万,只多不少,甚至他怀疑,陕西如此广大的地盘,估计有上千万人口,不然他这次从陕西迁徙走了百万人,结果屁用没有,该来的灾荒还是来了,只是完了两三个月而已。
明朝此时人口接近两亿,陕西有千万人口不夸张,毕竟地盘这么大。
“该死,等到土地全部统计登记完毕,一定要搞个人口普查,到时候不征人头税了,老百姓应该不会隐匿人口了。”
脑海中这么想着,他却兴致勃勃的追问道,“徐爱卿,既然台湾能容纳五百万人口,那继续朝台湾移民如何?到时候再从陕西或者临近的北方诸省移民个三百万,当能大大减轻北方的压力。”
北方经济崩溃就是人口超出了土地的承载能力,若是少了这么多人,当能缓解不少。
“陛下,恐怕短时间内,台湾已经没法子移民了。”然而,徐光启却否决了他的想法。
“百万人口,是台湾目前容纳的极限,就这,已经两年了,还有大量的民众只能住茅草屋,睡大通铺,连个像样的房子和家产都没有。台湾荒僻,什么都要自己制造生产,目前经过两年的建设,洪承畴也就是将所有百姓安顿下来,然后解决了部分人衣食住行的问题。”
徐光启将台湾的一些情况给讲述出来,皇帝虽然很看重台湾,在上面是性能一些新的制度和国策,但事务繁忙,未必有时间时刻关注。
“这么艰难啊!”朱由检微微皱眉。
“没办法,朝廷能支援的不都,只是每次输送粮食和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罢了,其他只能靠他们自己,上百万的人口,朝廷没有这个钱财和能力支援。”徐光启摇头,大明朝没有这个财力去支援这些东西。
也就在今年,朝廷的收入才破了千万现银,以前哪里有这么多银子可以收上来?
“台湾如今已经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阶段,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自己造,道路、房屋、、城池,农田,桑树、棉麻等,没个七八年,别想在往上面移民。”徐光启最终做出了论断。
“不行,太久了!”朱由检断然否决道,这个时间他等不起,谁知道大明什么时候又有灾难遭受呢。
“加大对台湾的投资,今年至少投入三百万两银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三百万两银子的投入,基本上可以缩短五六年的时间,让移民在一年之后,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毕竟有钱就可以直接购买工具,不需要自己去制造了。
听到这个数字,徐光启眼皮子忍不住就跳动了下,去年收入一千多万两,除去俸禄和军费后,就结余了三百万两银子左右,这点钱还要撑到夏税的时候,怎么能一下子全都投入到台湾去呢!
“陛下,其实台湾需要的不是朝廷的投入,而是一些政策!”徐光启公共收道,他必须为朝廷的财政做些努力。
“政策?”朱由检不解,要什么政策?现在可不是后世哪个商业发达的时代,政策远比一些金钱要有价值的多。
“是的陛下,与其给钱,不如给政策。比如免了台湾上缴国库的赋税,允其成立一些官营公司,同时,还可以给予更大的商业便利,例如免商税等。”徐光启一口气说出好几个。
“财政返还,免税,官营公司?”朱由检念叨着,这的确可行,台湾本就税少,这些钱干脆不收上来,直接返还回去,让其进行基础建设,而商税也是如此,只要在台湾设立公司,就能免除商税几年,对于如今要全面开征商税的大环境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官营公司,同样能增加地方收入,蒙古行省的孙传庭就打算这么干,只是台湾有什么特产,需要开公司经营?自然资源吗?
“洪承畴想要经营什么行业?”朱由检直接问道,若是普通行业,根本不需要徐光启来问。
“是造船厂,洪承畴想要在台湾开办造船厂,制造大福船。”徐光启微笑道。
如今随着通商口岸以及海禁的开放,造船业成了最热门的行业,无数人都需求能够远航的大福船,试图走海发财,就算为了安全不出海,也可以加入驿部成立的航运公司,南来北往的跑船,跑一次就有一次的钱,可谓是一本万利。
“可以,朕答应了,让洪承畴和将作监联系,泉州造船厂那边会给予他一定的技术支持。”朱由检一口答应下来。
未来是海洋经济时代,大明的造船厂越多越好。
(https://www.bqduo.cc/biquge/68_68056/c4026806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