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对于二人转的舞台来说,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样一来两个人的互相配合的反应力就决定了大家的视觉感官。
直播间。
“哇,这女演员好漂亮啊!”
“确实是美丽的搭档!”
“这男演员的长相虽然没那么帅,可是他爱人确实好看!”
“我觉得这男演员长得很讨喜啊!”
“这两个人也太有夫妻相了吧?!”
“哇哇哇,这女演员的扮相好漂亮!这也是二人转的戏服吗?可是这男演员的衣服……怎么就这么丑呢?”
“我也纳闷,男演员的衣服,看着有奇葩啊。”
直播间的粉丝们说的倒也是事实。
台上的两个人虽然是夫妻,是搭档,可是两个人穿的衣服差别却相当的明显。
女演员靓丽大方,男演员幽默诙谐。
李远倒是觉得……
虽然这外貌上看着差了一些,可是搭档在一起还是看着十分顺眼的。
而且就像是直播间的粉丝们说的一样,这两个人一唱一和,默契十足,就连看起来都十分有夫妻相。
李远笑着点头。
“确实,两个人的服装差别有些明显。”
“不过……这到不是差异化,男女服装上的不同,其实和二人转的发展有关。”
“二人转艺术讲究的其实是说、唱、扮、舞、绝。”
“说,即说口,是二人转演员必备的基本功。说口,在二人转演出中是不可或缺的硬功,所谓的‘说是骨头唱是肉’,可见说口的分量所在。”
“不过在过去,尤其是在旧社会,多半都是男演员,也被称为为‘下装’和‘唱丑’,所谓‘唱丑唱丑,必得说口,不说口不算唱丑’,而对应的上装,大家应该能猜的到,说的就是女演员了。”
“在二人转里的女演员,是不用说口的,她们负责的就是给‘下装’勾口,也就是俗称的捧口,这就和相声中的捧哏有些相似。”
“下装上场,先来一段说口,然后上装上场,相互配合,有说有捧的来一段,然后再接着往下或是演唱,或是绝活。”
“男女演员负责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在穿着上也有一定的讲究。”
李远简单的将二人转中男女演员的差别和大家介绍了一下,众人这才理解。
而接下来也果真像是李远说的一样,两个人或是吹捧,或是调侃,一唱一和,倒是逗得台下众人哈哈大笑。
此时,李远和胡凯拿着瓜子,正磕的津津有味。
吃的口渴时再来瓶汽水,别提有多惬意。
再说台上的二人转。
二人转的魅力在于,从开场到结束,一直都紧紧的抓着大家的眼球,让大家在听的同时就如同参与到其中一般。
而那些台下观看的大爷大娘们,脸上的笑容更是从开场到现在就一直没有停下来过,可见这两位演员调节氛围的功底有多强。
在这样的氛围持续了差不多十五、二十分钟左右,热场热的差不多,正戏,也就终于开始了。
“唱也唱了,跳也跳了,接下来我和我的搭档给大家表演一段二人转的经典桥段《包公断后》。”
“有请大家稍等一会,我和我的搭档换身衣服,马上……就来!”
一听见一会唱的是《包公断后》,台下不少人都来了精神,开始窃窃私语,一旁更是好几个人都起身去了厕所,准备一会好好的听一听这《包公断后》。
而就连一旁的李远也有些诧异,显然也没有料到竟然一开场就就会唱《包公断后》,就这样大的正戏。
直播间。
“《包公断后》是啥?”
“我看大家……好像有点激动呢?”
“这场戏就很好看?”
“一上来就是《包公断后》?这也太过瘾了!”
“这戏还有什么讲究吗?”
“《包公断后》是什么戏?没听过,我就想听猪八戒背媳妇!”
“我想听小拜年!最喜欢小拜年的那个调了,一听就觉得高兴!”
李远笑道:“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东北的二人转唱的戏也有明确的区分,分为拉场戏和小帽两种说法。”
“像刚刚这位朋友说的‘小拜年’,就是出名的小帽。而小帽里还有《对花》、《双回门》、《月牙五更》,不过像刚刚这两位演员说到的《包公断后》,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拉场戏了。”
所谓的拉场戏,其实说的也就是多人戏。
二人转中的戏曲目很多,足足有八百多,可也不是所有的都是出名的。
而比较有名的拉场戏,便有《大西厢》、《回杯记》、《江南寡妇》、《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包公赔情》、《猪八戒背媳妇》等。
这场戏的歌词极多,而且节奏也是相当快速,情节更是十分引人,要是没有十几年的基本功,可是唱不来的。
而李远之所以诧异,也就是因为没有想到今天晚上的场子竟然这么热闹,竟然以上场就来了个这个难度的《包公断案》。
同系列中,还有一场《打龙袍》也很是出名,在二人转里,很多曲目都是连接的。
像是今天要讲的这出,其内容讲的就是宋代包拯奉旨陈州放粮,在天齐庙遇盲丐妇告状,历数当年宫闱秘事的事情。
此妇即是真宗之妃,是当朝天子之母,并有黄绫诗帕为证,包拯当即答应代其回朝辨冤,这才出现《断后》经典。
之后包拯回京,借元宵观灯之际,特设雷强张继保灯戏,指出皇帝不孝。
仁宗一怒,要斩包拯。经老太监陈琳说破当年狸猫换子天大之事,才赦免包拯,迎接李后还朝。
李后要责仁宗,命包拯代打皇帝。包拯脱下仁宗龙袍,用打龙袍象征打皇帝。
包拯陈州放粮,在天齐庙遇盲丐妇告状,历数当年宫闱秘事,包始知此妇即国母李后,这才允许带回朝辩冤。
包拯回京,借元宵节请仁宗,也就是赵祯观灯于午门,故以雷击张继保灯戏演出,赵祯问包拯,包拯答帝王不孝,赵祯怒以为谤己,欲斩。
首相王延龄求免,请老太监陈琳说破当年狸猫换太子,刘后加害李后之子,赵祯悟立放包拯,斩郭槐,并亲迎李后还朝,请罪。
(https://www.bqduo.cc/biquge/68_68013/c3269850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