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世黑手 > 第八十七章 粮食到,流民亦至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反正李承乾果然有半个月渺无音讯。

        杨皓心中有些许惋惜,却也随着时间慢慢淡漠。

        这日,长安又有人给他送了信来。却是吴樊遣人送来的。

        信中说,第一批大米已经送抵长安,让他去一趟。

        杨皓没想到吴樊竟能这么快就将大米送来了。

        第二天,他与家人打了个招呼就准备去长安。然后他带着唐氏与潘氏准备的衣物,还有杨柏德让带的钱,出发了。

        这次他不仅带了车队。一共一百都辆马车,还带了六七十个人赶车,打算运一批粮食回来。

        人手,他有用的。

        车队刚过了鄠县,在去长安途中,路上就出现了衣着褴褛瘦骨嶙峋的人。或是三三两两的结伴同行的成年人,也有拖老带小的。

        脸上都透出麻木。

        他们看到车队,却会目露热切,只是也不敢上前。杨皓只看着他们往鄠县去。

        杨皓看着他们拖着脚步走远,只拧着眉,没说话。

        他身边何泉山骑着马,看他扭头看着良久,就说:“郎君,那大概是流民。”

        “也没听说关中哪里受灾……哪来的流民?”

        “大概是河北来的。听说河北大旱,无法春耕。”

        杨皓转回头来,说:“河北距离关中千里迢迢,他们怎么会来这里。山东诸州,难道还安置不了?”

        那么长的路,带着老人和小孩……要饿死多少人?

        何泉山抿抿嘴,说:“青黄不接,许是各地也没有存粮。”

        “难道官府没义仓?”

        “什么义仓?”

        妈滴,竟真没有?

        “没什么!”没有义仓?呵!

        杨皓抿着嘴说:“我们加快脚程。”

        何泉山扭转马头往回骑,一路喊着:“大伙儿加快些脚程。”

        最前面的马车,驾马的是席君买,他发现郎君似乎闷闷不乐,不由说:“郎君,你可是担心路上遇到流民拦路?”

        他们这车队,要运的是粮食。若是在长安遇到大批流民,确实会很危险。

        杨皓摇头说:“看情况,如果流民多,就先不运回去了。”

        他只是单纯的心里不舒服。

        流民进了关中,肯定都是奔着长安去的。可是现在有人往更西鄠县去了。如果他们不是去投亲,就代表着长安也没能安置好流民。

        长安是什么地方?

        长安是唐帝国的心脏。

        竟然养不起一群流民了?

        既然没做义仓?

        难道赈灾就是靠富人的良心?

        杨皓一路拧着眉。对李世民,他有些失望了。

        说好的千古一帝呢?

        车队轻跑起来,速度快了一倍不止。

        当他们来到长安城外时,开远门虽然还开着,但设了卡。

        门外聚着大量流民,见着车队都围了上来讨要吃的。

        不过他们也不敢挡路。

        何泉山见状,连忙朝后面喊:“都不要管。更不许停留,快些进城。将话都传下去。”

        他的话一辆马车接着一辆马车传了下去。

        但后面还是出事了。

        杨皓听到后面传来嘈杂声,回头看时。何泉山已经是脸色一变,只留下一句话:“郎君,赶紧通关进城,我去后面看看。”

        杨皓点点头说:“别伤人!”

        “某醒得!”何泉山话音未落,就策马朝后边去了,

        杨皓出示了过所,自己留在城门处让车队一辆一辆进了城了。

        中间断了一截,但后面的马车很快就赶了上来。

        他看到何泉山沉着脸,也没说什么。

        等所有人都进城了,他才取回过所进了城门。

        何泉山这时才跟他说:“有个小子不晓事,给了流民一个蒸饼。某罚他半个月的月俸。”

        杨皓点头说:“罚过就行了。”

        不是他不舍得一个蒸饼。那虽然是好心,但也是极危险的举动。

        也幸好这里的流民不多。要是多一些,给了一个蒸饼,就可能导致一场大混乱。

        不说其它,就说他们的车队,有好些马车是没有车夫的。要是马受惊了,很容易踩死人。

        运气不好,好心也要做成坏事……

        他们两人加快了脚步,赶到车队前头,带着车队进了西市。

        吴樊早受到信,知道杨皓今天要来,就安排了伙计在这边市坊门候着了。

        伙计见他来了就一路来到一处粮仓。

        吴樊也正好到了:“杨郎君万福。别来无恙!”

        杨皓见他肤色黑了一个色号,含笑说:“吴郎君万福。倒是你辛苦了。”

        “哈哈,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说什么辛苦……运来的粮食都在这里了。你且查验。”

        杨皓没跟他客套。

        他抽检了一些,并未发现霉变的,也没见着砂砾之类的东西。糠皮也极少。

        在没有辗米机之前,这样的大米已经是很好的品相了:“都是好米。这一共运来多少石?”

        “某提前给那边送了信,等某去到江南,就已经准备好了五船。后来有凑了三船,八船共九千石都给运来了。后面有信送来,说还有十船,大概再有十来天就能到了。”

        “后面可还能再买到?”

        “恐怕是难了。河北旱情传到南边,那边粮价虽还未起来,可粮商也开始惜售。想来是要运到河北之地或者关中出售。”

        杨皓点头,说:“那就无法了。不知这批粮,作价几许?”

        吴樊以十九文与他结算,一共才一千七百多贯,又说:“下一批粮,恐怕要再贵上一文钱。”

        杨皓无心计较那一文钱的差价:“无妨。”而且,在这种时势,一斗二十文,吴樊已经是大让利了。

        “下一批共有多少?”

        “共有一万一千石。”

        杨皓想了想,没再说什么。这边他让人先装车。明天就准备回程。

        自己却带着何泉山与席君买往东边去了。

        东边龙首渠两岸,到处是流民。他们大多拖家带口,有在路边跪着向行人哀求吃食。有人躺在地上任由苍蝇在身上飞,不知死活。

        整个天地间,好像充满了悲惨。

        他们一路走着,并不停留,从通化门走到春明门。

        何泉山担心会出事,劝说:“郎君,天色晚了,再不进城,西市坊门就要关了。”

        杨皓顿了一下脚步,说:“走吧。”

        三人自春明门入城。

        他们进城门倒是很顺利,但是流民却有军士挡着,不许靠近城门。

        他们转回西市,一路上没人说话。

        回到粮仓时,吴樊还在。他邀请杨皓去吃酒。

        杨皓也没拒绝。吴樊在酒楼要了一个雅间。

        喝酒时,他们不免说到外边的形势。

        吴樊说道:“如今河北、山东到处是流民。且似乎有向关中聚拢迹象。这城中粮食恐怕要暴涨,倒是城中百姓要日子要难过了。”

        杨皓给他敬酒,说:“我敬吴兄。吴兄在这情势之下,仍如约卖粮,确是信人!”

        吴樊含笑回敬说:“人无信则不立。我等虽行商贾之事,却也非无信义。”

        他还想继续与杨皓做生意呢。

        而且签了合同的事,他如果反悔,日后也不用再做买卖了。

        他喝了酒又说:“你留在我处,共有一万五千贯,如今粮食快要到了。是一并结算,还是先结算第一批?”

        杨皓想了想,说:“一并结算了也好。省得麻烦。”

        “好。我看杨郎君马车虽多,但运粮也运不了多少。若是给你铜钱,你恐怕要数十辆马车去运。吴某就给你筹措黄金,如何?”

        “如此甚好。”杨皓顿了顿,问他。“吴兄,这长安城内,可是粮食短缺了?”

        “大概不缺。去年关中并未受灾。只不过,若是流民来得多了,便是不缺粮,粮价恐怕也要飞涨。故而,东南与山东大概都要想着要将粮食运到关中销售。”

        杨皓懂。

        外边的流民就是恐慌的根源,能给人一种没粮食的错觉。

        长安城内百万人口,绝大多数没有田地可以产粮——他们都是吃商品粮的。

        一旦形成了恐慌情绪,粮商只需将粮食升价一两文,再散播一两句谣言,便会有人开始屯粮。

        当有人开始抢着屯粮时,就会形成风潮。粮商们就继续涨价。

        后世发国难财,都是这么操作的。

        他又问:“城外流民不许进城,难不成就眼看着他们饿死不成?”

(https://www.bqduo.cc/biquge/62_62257/c3464856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