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京城。
最近七岁的杨振兴很开心,内心如同刚入伏的天气一样火热,从小又黄又白的小脸,也因为心情,难得有了一丝红润。
前段时间爷爷杨兴盛隔三差五早出晚归,几天后,他告诉杨振兴,他们要搬回自己家了。
没错,爷爷说的是自己家。
自从记事起,杨振兴就一直跟爷爷挤在一个小院旮旯的窝棚里。
窝棚夏天比外面还闷热,冬天四处漏风比外面还冷。
这让杨振兴一直都很羡慕别人住的砖房,从小的梦想也是有一天和爷爷住进砖房里,最好还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
现在梦想即将实现,他已经兴奋了好几天,每天掰着干巴巴黑黑的手指头数还有几天到爷爷跟他说的搬家的日子,想象着自己家究竟是什么样子。
可惜他的发小狗子一家早在两年前就从这边搬回了市里。
让杨振兴遗憾不能跟发小分享现在的喜悦。
狗子大名叫刘建业,打小因为身体弱,来自农村的刘妈妈说贱名好养,就给刘建业起了这么个小名。
当初狗子家搬走,狗子爸爸还专门来找过他爷爷,想要他们爷俩跟着一起搬去住。
那时候还不理解为什么爷爷没有答应。
现在知道了原来他们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家当然就没有再住别人家里的道理。
没办法当面分享,杨振兴只好拜托爷爷帮忙给狗子家发了个电报,把新家地址告诉对方,希望有时间能过去找他玩,不要因为不知道地方,断了联系。
今天盼,明天盼,杨振兴终于盼来了回自己家的日子。
虽然他跟别的孩子比个头不高,身子也瘦巴巴柴巴巴的。
但他依然决定打扮的精神点,特意穿上了那件过年的时候才穿的,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的确良的小军装。
这还是头几年狗子爸爸送给他的,是他最珍惜的东西。
搬家这天,爷爷不知道从哪里骑来一辆三轮,载着打扮整齐的杨振兴和仅有的一床被褥,和几件锅碗瓢盆,这是他们仅有的家当。
一大早天不亮就从城外往城里赶。
虽然一直都住在京城边上,但杨振兴这还是第一次进到城里来。
从路上他一直都没有闲下来过,周围的景色让他应接不暇,一路都在好奇的撒摸。
一些很高的大楼,马路上大汽车小汽车和自行车的车流,街边的各种招牌,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新奇不已。
左拐右拐,从大街到小街,最后他们进到了一条胡同里面。
东四四条胡同,这是杨振兴在口上的牌子看到的。(注一)
进了胡同,感觉突然安静了下来,仿佛跟外面热闹的大街,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胡同里面隔几步就有一颗大树,树荫凉凉,蝉鸣阵阵,有很多人在树下纳凉聊天下棋,也有很多孩子在胡同里跑来跑去。
从进胡同开始,就不停的有人在跟爷爷打招呼,看样子应该前些日子已经来过这边。
“振兴,喊人,这些都是姆们的老街壁儿。”
一路不停爷爷奶奶大爷大妈的喊人认人,最终他们在一个院子前停下了。
“到了,这院子就是姆们家。”
杨兴盛脸上很平静,不过从声音中可以听出他的内心并不像脸上表现的那样平静。
让杨振兴留在门口看着三轮车上的家当。
爷爷杨兴盛跟着从门里出来的一个中年男子反身又进了院门,说是检查交接,没等多大会儿,两人就出来了。
送走中年男子,杨兴盛摸着杨振兴的脑袋,满是笑容说道:
“姆们家又回到姆们手上了,打这儿起咱爷俩就住在这里,谁也没法再赶姆们离开!”
听着爷爷绕嘴的言语,杨振兴扭头第一次仔细的打量自家大门。
门前有几节台阶,两片木头做的门板红漆已经显得斑驳,还有不少起皮和裂缝的地方,门下面有两个圆形的小石头墩子。
比起下面粗糙的感觉,上面的位置有些黝黑光滑。
门上贴着两个铜环把手,可能因为时间太久,表面锈迹斑斑更添加了一丝陈旧的感觉。
从后面推着帮忙把三轮推进院门,杨兴盛没着急收拾行李。
拉着杨振兴的手开始一点点的跟他介绍家里的环境。
“姆们家院子坐北朝南,面前的是影墙,原来上面还有雕刻,后来被人砸的只剩下墙了,南边一排是倒坐屋,左边是门房、客房等等,右边是仓库和原来的厨房。”
除了一排房子,杨振兴发现北边的一排墙中间居然还有一个木门。
不管是装饰还是颜色,都要比大门更加精美精致。
“这里是前院,老时候是佣人们居住和见客的地方,中间这个门是垂花门,看见门上面两个两个圆柱了吗?
跟垂着的花一样,所以叫垂花门。从这道门进去里面,就是内院。”
被领着进了垂花门,杨振兴再次被震撼住了。
里面的院子要比外面更大更宽,面前和左右三间房子,也更加有气势。
院子里种着四棵树,正值开花季节,红彤彤的十分鲜艳。
周围则是一圈过道走廊,连接着垂花门和三间屋子。
“院子里里面两棵是石榴,外面两棵是海棠,都是有吉祥寓意的,右边是东厢房,左边是西厢房,老时候是家里儿子们住的屋子,你父亲之前就住在东屋。
正对的是正房,是家主住的屋子,接待亲近亲朋也会在正中的客厅。三间房子边上,还有几件耳房。
是原来作为仓库或者妾室居住的地方,正房东面的耳房则是家中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
祠堂外面,还有一个小门,是通往后面的通道,后面还有一个院子,是原来家中女眷住的地方,比如家里的奶奶或者没出家的女儿。”
一听到后面还有一个院子和一排房屋,杨振兴瞪大了眼睛。
“爷爷,咱们以后真的就住在这里吗?这里真的是咱们本来的家吗?”
“没错,我就是从这个三进院里出生长大,结婚生子的,后来院子里还租给一些老街壁儿住着,只不过前几年你还没出生的时候,所有人被很多坏人赶走了。
现在坏人都被赶走,原本姆们的房子国家再次归还给了姆们。房契地契都在姆们手上,以后谁也赶不走姆们了!”
听到爷爷的保证,杨振兴才开始接受眼前的现实。
胆战心惊后,内心逐渐从惶恐不安变成了欢欣雀跃!
撒开抓着爷爷的手,他满心好奇在院子里转悠,小心翼翼的往几间屋子里打量。
就好像稍微用些力气,就会弄坏一样。
看着自己孙子,杨兴盛既开心,也有苦涩。
任杨振兴自己转悠,他回头去归置三轮上不多的家当。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振兴逐渐放开了手脚,动作也不再小心翼翼,开始在几个院子里来回乱窜。
具体窜的什么劲儿他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心里兴奋、高兴。
不这么做没办法宣泄心里的那股情绪。
等撒完欢,才发现自己爷爷已经把那些家当全都搬过来了。
吐了吐舌头,他开始帮着收拾东西。
“虽然家里没家具什么的,不过倒是有能睡觉的矮炕,可能是之前住着的人弄的,正好咱们能直接睡上面。
今后你睡在正房西边的屋子,爷爷在东边,你不是想要有自己的屋子吗,现在屋子在这么多,正好如你的意。
就是回头做饭是个事儿,灶什么的都被拆了,也没有炉子可以做饭。
今儿个中午咱们凑合吃点带来的饼子,下午你在家归置归置卫生,我出去看看去哪寻一个炉子回来。”
结果还没吃完东西出门,就听到前面有人在扣门。
好奇的跟着爷爷跑去开门后发现,外面是不少不认识的人,还拿着不少东西。
“杨大爷,听家里说今天您搬回来以后继续搁这儿住下去了,我就寻思着把原来您存姆们家的东西给您还回来。”
“得,我先谢谢了!回头带着孙子到府上当面道谢!”
“杨大爷您哪儿的话啊!这都是应该的,我先给您搬进去吧。”
后面陆续的又有不少人上门来送东西,有几个杨振兴认识,之前打过招呼,还有几个不认识的爷爷、大爷的。
看着原本一干二净没什么家具的屋子,仅仅一下午就多了好几张桌子椅子,杨振兴很高兴。
“爷爷,没想到这些邻居这么好!居然还给咱们家送家具过来!”
“哼!好个屁!本来就是姆们家的东西!算他们还有良心,知道把东西再送回来,我本来还打算这两天抽空挨家挨户去他们家转转呢!”
搬家后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晚上他一直到很晚,才因为抵抗不住困意睡着。
第二天一早,躺在床上的杨振兴猛然睁开了眼睛,坐起来四处看了一圈。
发现自己还在昨天的房子里,没有回到从小长大的窝棚里,确定了昨天的一切并不是做梦,全部都是真的,才放下了担心。
他昨天晚上那么晚睡觉,就是害怕这一切都是梦,睡着醒来后,昨天发生的事情会全部消失不见。
穿好衣服起床洗脸刷牙,说是刷牙不过是手指头稍微沾点盐,放在嘴里来回擦几下而已,洗脸也仅仅是用手多搓几遍。
他们家可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牙刷牙膏之类的用具,肥皂也仅仅洗澡洗衣服的时候会用,平时能不能就不用,节省一点是一点。
洗漱完毕,正好是杨兴盛做完早饭开饭的时间。
这是多年已经记在身体里的生物钟,从四岁过完生日,杨振兴早上都会按时起床,然后每次洗漱完,立马就吃早饭。
早饭是简单的手切面,没有炝锅没有蔬菜,就是简单的白水煮开,碗里搁几滴酱油上色调味。
“今儿功课先停一停,吃完饭归置完继续把没拾到的卫生拾到完,一会儿你冯爷爷怹(tan,他的尊称)几个要过来,你随时听着外面的动静。”
杨振兴扒拉着面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不是他不回话,主要是爷爷打他小时候就教育他吃饭的规矩。
不说话就是其中的一条。
虽然对爷爷吃饭可以说话感到不忿,但有几次被钓了鱼挨了训之后,他就学聪明了。
如果刚才吭一声,那他铁定要吃挂落。
吃完饭刚收拾完,还没等开始干活,杨振兴就听到前面有人拍门。
料想是几位爷爷的朋友来了,他飞快跑到门口,从门缝里?(lou,瞧)了一眼,确认外面的人之后,快速的把门打开。
“冯爷爷!张爷爷!梁爷爷!”
“原来是振兴啊,过来爷们儿,爷爷买的果脯,拿去自己吃。”
张爷爷笑眯眯的把手里的纸包,塞到杨振兴怀里。
“振兴来,冯爷爷也给你买了好些糖果!”
从小逢年过节,几位爷爷总会去城外看他们,每次也都会带很多好吃的给他。
就是这俩爷爷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较劲儿攀比,不管干什么都要比对方高出一头。
“我说老伙计,您哥儿俩闹腾别扯着孩子啊,来爷们儿,梁爷爷给你带好玩意儿来了!”
说着从身后提出来一个小笼子,里面传来‘喵喵’的声音。
杨振兴小眼一亮,也不管果脯了,直接就跑到了笼子跟前。
“小猫!谢谢梁爷爷!”
“哈哈,爷们儿喜欢就好,好好养,以后能帮你抓老鼠。”
看到别人不吭不响把他们比了下去,另外两人也没了继续攀比的心思。
“我说老梁,您这可是犯规啊!”
“就是就是,姆们儿家可有一只狮子猫,不比您带来的强?”
梁爷爷下巴一抬,十分得意的怼了回去。
“别光嘴皮子利索,拿来啊!光说我也会说!”
“我就说这老小子蔫儿坏吧,哪会儿都在一边捞好处。”
几个人都好些年的关系了,时不常拌嘴,一说起来一准没完没了。
杨兴盛在屋里等了半天,发现这人怎么还没进来,就知道又在外面拉起了闲篇儿,出了屋子,冲还在前院儿的几个人说道:
“站外面不累啊!快点进来坐着,振兴你不快点请你几位爷爷进来,光顾着玩儿了,像什么话!”
又挨了一顿呲,杨振兴放下手里的笼子,拉着几个爷爷往里面走。
“劳驾您几位快点吧,这不我又吃挂落了,我这就去给爷爷们倒水!”
上完水,几个老人关起门来也不知道在里面商量什么。
杨振兴没着急干活,蹲院子里把笼子里的小猫放了出来。
一只手抚摸着战战兢兢喵喵叫的小猫,一只手拿着一个果脯,一点点往嘴里吮。
果脯他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块,平时这东西都是稀罕的,想吃也吃不到,所以每次吃,一块吃好几天才吃完。
过了好些会儿,他手里的果脯都吮完指甲盖那么多了,几个人才开门走出屋子。
一番热闹的辞别,小院儿再次恢复了平静。
杨兴盛看了看抱在孙子怀里的小猫,提起来扒拉着看了看,点了点头。
“公猫,成色很好,有猫王的底子,蝴蝶斑麒麟尾,好好养着吧,想必你梁爷爷寻来也费了一番功夫。你也别顾着玩儿,还有卫生没拾到好呢,早点办完早歇着。”
听爷爷说小猫有猫王潜质,杨振兴决定给它起名叫做‘大将军’。
这名字很威风,很符合猫王的身份。
小心翼翼的把吮了半天的果脯再次装好,杨振兴继续昨天进度,开始打扫卫生。
忙活一天总算把主房和俩厢房收拾好,其他的屋子暂时不需要去理会。
他们爷孙俩也占不到那么多屋子,等回头一点点慢慢收拾就行。
快到晚巴晌的时候,杨兴盛喊来正斗‘大将军’玩儿的杨振兴,爷孙俩来到了后院。
杨兴盛不知道在哪里寻来了一把铁锹,插在院子土里,对着他说道:
“你小心点顺着枣树爬房顶上去,猫那里盯着四处墙头,一旦发现有人蹲在墙根不动弹听墙角,就吹哨告诉我。”
等杨振兴爬到房顶,挥手示意周围没人。
杨兴盛挽起袖子,往手掌里吐了口吐沫,开始在院子里铲土。
杨振兴一边趴在房顶监视四周,一边没事儿斜眼偷瞧自己爷爷在挖什么东西。
很快的,他就看到土里有东西里露了出来。
随着越挖越深,他看到了埋在土里的东西的全貌,那是一个木头箱子。
箱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至少他整个人藏在里面还能伸展一点腿脚。
稍微歇了一会儿,赶在天黑之前,杨兴盛又铲出来一个斜坡,然后费力把箱子通过斜坡,从地底拉了出来。
虽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看是看到一向力气很大的爷爷都这么费劲。
杨振兴知道箱子肯定很沉。
好奇箱子里是是什么,但是之前爷爷有吩咐他观察四周,就没有出声询问,打算等会儿得空了问问爷爷。
坐在箱子上擦汗休息,杨兴盛挥手让杨振兴小心按原路再爬下来。
“你用铲子把这些土再填回去,等我休息休息你帮着在把箱子拖回屋里。”
又费了好些功夫,杨振兴觉得自己小胳膊都不听使唤了,他们总算把箱子拖回了爷爷屋里。
不过至始至终,爷爷都没告诉他箱子里装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东西。
……
搬家已经三四天的时间,期间又有几位邻居送回来一些小零碎的东西,就没再有人上过他们家的门。
家里逐渐冷清下来,杨振兴也逐渐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
爷爷杨兴盛这天喊来杨振兴,吩咐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搬回来好些天了,卫生什么的弄的差不多了,剩下不住人的地方再慢慢归置,家具什么的街壁儿也都差不多送回来了。
接下来日子还要继续,所以你的功课今天开始继续做起来,那么大的院子足够你折腾的,晚上我会照旧检查功课。
搬家那天骑的三轮是你张爷爷单位食堂退下来的,当初都没法骑了,我要回来花点钱修了修,现在还能凑合着用。
段上(派出所)那边我提前都打过招呼,以后早上会在胡同里卖菜,卖完菜再出去看看到其他地方用三轮做点别的营生。
原来没办法只能捡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回来吃,现在自己家房子都要回来了,肯定不能再像原来那样。
打今儿起咱爷俩也得开始新的生活,得多想办法赚钱吃饭,你落下的营养也得趁着小抓紧补回来,不然落下病根长大后就晚了。
白天你自己就得一人儿在家,清早还会跟原来一样提前给你备下中午的饭,回头到点自己吃。
我出门后你锁好门,有人来不要急着开门,先问清楚是什么人,有事情就冲外面喊,胡同里让你之前叫的那些爷爷奶奶平时都在胡同里歇着,到时候听见了都会来帮忙。”
“我记下了爷爷。”
吩咐杨振兴做的所谓功课不是别的。
在他四岁那年开始,杨兴盛就在教他背书识字。
什么《三字经》啊《千字文》啊,到后来《百家姓》《音律》,都教了一个遍。
当然也只有这些内容。
这些知识全是杨兴盛小时候家里让他学习背诵过的东西,也是到现在还能勉强记住的内容,其他的不是不能教,而是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就忘干净了。
识字原本是用树枝或者小块的木炭在沙土地上练习。
后来杨兴盛不知道在哪里寻来了一支秃噜毛的毛笔,从那天开始杨振兴每天改在地砖上沾着水写毛笔字。
每次毛笔写的没毛了,杨兴盛也总能再找来新的秃噜毛的毛笔供他继续练字。
毛笔字不求写的多好,只要写出来能认清、看懂写的什么就成。
等清早儿背书练字学习过后,晌午吃饭之前,杨振兴要拉筋压腿,蹲马步抻练。
晌午头吃完饭稍微午睡一会儿,过晌儿起来继续读书练字,然后再抻练。
等晚巴晌的时候,杨兴盛就会教给他一些摔跤的技巧,训练他摔跤,按老话说这叫撂跤。
这么做的原因是杨兴盛认为以后不管干什么,身体是第一位的,只有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去做其他事情。
他二五年生人,今年五十五岁,身子骨依然硬朗,比很多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还要强壮。
就是因为从小锻炼身体,喜欢摔跤,那时候打下了基础。
不但身子强壮,而且手上有能耐,出门不会受到别人欺负,可以防身。
就这样,他们爷孙俩,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注:因为创作需要,本书中涉及大量虚构的房产信息,请书友们不要代入现实中实际情况。
(https://www.bqduo.cc/biquge/62_62221/c4337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