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四百零一章 万万没想到

尼堪很清楚,两万多人要撤离,不能一起撤,需要留下一部分人坚守。

    否则,明军会迅速占领右侧阵地,并从后方包抄,那将极其危险。

    所以不但要留人坚守,留下的兵力还不能太少,不然根本挡不住明军的进攻。

    尼堪估算了一下,准备留下八千人,然后率领剩下一万六千人先行转移。

    尼堪的动作自然无法瞒过天上的热气球,沈浪第一时间便知晓建虏要跑。

    他立即致电勇卫营参将刘大虎,下令道:“可以行动了。”

    “是。”刘大虎立即应令。

    与此同时,天上的热气球开始转换轰炸位置,向前飞了两里多的距离。

    因为建虏要从右侧阵地转移到左侧,就要经过这一片区域。

    尼堪和多尔衮都知道不可能一帆风顺,挨炸是必然的,但这总比留下来被明军分割消灭要好很多。

    沈浪这边也没有闲着,迅速投入一万五千多援军,并命令同时向左前方再发起进攻。

    原因很简单,右侧阵地的建虏哪怕突破了正前方的区域,也要经过左前方这一带。

    若是不想让转移行动功亏一篑,建虏就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先守住这里。

    而这片区域,已经是建虏阵地的侧后,之前在构建防御时,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各方面原因,多尔衮自然把防守的重点都放在了正面。

    现在,己方突然来了个黑虎掏心,凶猛的突进到了建虏阵地一侧的腹地,再差不到三里就可以将其右侧阵地给切割下来。

    若不想两万多兵力被吃掉,多尔衮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予以救援。

    而想要更多的消耗建虏的实力,沈浪自然不会让多尔衮轻易得逞,反而可以利用多尔衮急于救援的心理。

    于是,在这一片不大的区域内,沈浪迅速的开辟第二战场,对建虏阵地稍显薄弱的地方进行牵制,以消耗他们更多的兵力。

    这个战术并非沈浪脑子一热临时想出来的,而是参谋司之前就制定好的。

    毕竟,这场战斗一开始就是以决战为目标的,所以参谋司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只要不出现大的突发情况,战术基本上不会有多大的变动,沈浪只需要根据既定的战术施行就可以了。

    不像现在的多尔衮,没有详细的作战计划,对明军的手段和战术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所以明军的每一次进攻,都需要临时制定战术应对,拆东墙补西墙,非常的被动。

    其实,多尔衮并非没有战术眼光,在明军直插腹地,并无法有效遏制时,他便担心明军可能会对侧后发起攻击。

    正因如此,他之前明知明军背后有陷阱的可能性不小,但还是不甘心的冒险尝试了一番。

    现在,已经退无可退,就算不为了策应尼堪,这里也要尽可能的守住。

    否则侧后被明军占领,那麻烦就大了,而且很多物资还藏在这里呢。

    这是一个重任,比尼堪担负的责任更大,所以多尔衮直接将多铎给调了过来。

    可是,多铎刚抵达,兄弟俩就得到一个极其不好的消息。

    “报摄政王殿下,有一支明军出现在咱们背后了,兵力至少两万以上。”

    所谓的背后,就是朝向三岔河西岸的方向。

    “怎么可能?”多尔衮很是不敢相信。

    因为他选择这片区域作为阵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三岔河经过这里,拐了一个很大的弯,形成了一个袋口向西面的口袋形式,所以他把阵地直接选在了这个袋子里面。

    而在修筑阵地时,两侧的阵地尽量往袋子的两边,也就是三岔河西岸方向靠拢。

    为此,当初还受到了占据三岔河的明军水师的炮击,但是多尔衮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

    这样的话,阵地背靠三岔河,左右两侧也都是三岔河,沈浪大军想要发起进攻,只能从正面。

    顶多再承受明军水师的一些炮击,这总比四面环敌要强得多。

    可现在有人告诉自己,有一支兵力至少在两万以上的明军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背后,多尔衮怎能不惊。

    他犹自不敢相信,连忙出了躲藏的地窝子,亲自拿起千里镜观察。

    果然发现一支打着明军旗号的军队在向自己阵地的方向靠近,兵力还不好统计,但说有两万人以上,应该不会有假。

    “桥,桥……”多尔衮将手中的千里镜捏得咔咔作响。

    他知道,这支明军想要迂回到自己的背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在三岔河这个转弯处的上游或者下游搭一座浮桥过河。

    然后再在这个弯道里面搭一座浮桥,通过浮桥过河,自然就出现在了自己背后。

    既然知道明军水师战船控制了三岔河,多尔衮自然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只是他之前分析的是,这个战术并不是很可取,沈浪没必要冒这个险。

    因为明军想要对己方背后产生威胁,并保障自身不会受到重大损失,至少需要投入三万以上,甚至更多的兵力。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通到己方背后的浮桥也不是那么容易搭建成功的。

    只要在明军搭桥时,自己抽出几千兵力守住这边河岸,明军就会非常难受。

    过不了河,沈浪就会白白的浪费几万兵力,得不偿失。

    之前派出那么多探子,都没有看到沈浪的大军有准备搭建浮桥的材料,所以多尔衮判定沈浪暂时是不会用这个战术的。

    可现在,万万没想到,这么短时间之内,沈浪怎么就这么容易打造了搭建浮桥的材料,而且还是两条。

    稍一会儿之后,多尔衮才咬牙切齿的道:“河对岸。”

    之前一直将注意力都放在了三岔河西岸,却没有想到,明军一开始控制三岔河之后,就迅速在东岸登陆去进攻耀州、海州等地。

    如今,耀州、海州已被明军攻下,这些明军返回协助沈浪大军有什么不可能?

    而且明军还有那么多千里传声筒,传达命令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沈浪完全有可能让东岸的明军提前准备好搭建浮桥的材料。

    没错,多尔衮基本上猜出了事情的原由,但为时已晚,刘大虎率领近三万大军已经出现在了建虏阵地的背后。

    多尔衮心中暗恨,真是稍一不注意,就被明军钻了空子。

    他不后悔将阵地构建在这里,而是后悔自己一早把巡查河岸的五千兵力给撤了回来,只留下一些探子。

    这些探子没有及时回来报信,很可能是被锦衣卫给除掉了。

    说来说去,还是太过自信,不够重视,哪怕给探子留下一个千里传声筒,也可能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了。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今还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形势越加不利。

(https://www.bqduo.cc/biquge/61_61973/c80569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