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宋道 > 第九百九三章 【狷生】

论说起来,这世上若有最贵的药,应该就是后悔药了!

    别人权且不说,便是此时此地的陈东,若是真有后悔药的话,便叫他拿出黄金万两,甚至哪怕是自己的一条性命来换,怕也是毫不犹豫。

    便也说陈东哭哭啼啼与王黼诉苦之时,就听得城上钟鼓渐响,随着禁门吱呀一开,便有黄门执事出来宣召众臣入宫朝会,

    王黼虽然如今无官无职,但毕竟是前朝少宰、本朝御用闲散人员,自然是要走在第一排入禁的,便也见他好生安慰陈东几句,让他随队入禁后,便也走回队伍前排,与白时中、吴敏、李纲等人一道进宫。

    至于陈东,虽然在赵桓朝时曾经得了个同进士出身并迪功郎,挂职礼部判事秘书正(临时性文员)的出身官阶,却因为当初黄杰护卫郑太后回京时,身为堂官却不迎驾,反倒和拦路阻碍御驾的太学生们搞在一起(当时陈东自己说是在劝阻太学生们不要搞事),结果叫黄杰直接把他拘拿送去了大理寺处置,不过后来黄杰并未将他如何,却是交与了王黼管束。

    而后来王黼也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将陈东判了个革除礼部判事秘书正之职,责令申饬、闭门思过,这等处置对于他犯的事情来说,当真算是一个轻判亲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若是换了别人做了同样的事情,随随便便流放二、三千里也不在话下。

    要知道,陈东不去迎接太后回城的銮驾充其量也就是个不敬,可是领着太学生来堵御道阻拦车驾可就形同谋反了,而且还是谋太上皇后和当朝郡王的反,没有实在大理寺的诏狱之中,又或被贬出东京流放个几千里,仅是被革职、申饬,当真是轻得不能再轻了。

    便也说王黼与吴敏、白时中等人快步往大庆殿行去的时候,李纲故意落了半个身位与王黼并肩而行,低声问道:“无事将那刺头儿寻来做甚?”

    王黼闻言一笑,便也道:“好事儿!”

    李纲听得一奇,便就问道:“如何?”

    王黼答道:“黄子英要用他,而且是大用!”

    李纲听得眉头一皱,心说这陈东到目前为止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不外是“能闹事”、“能出馊主意”这两点,却想不明白黄杰为何要用他,而且还是“大用”,莫非是用来搞事情么?

    于是不由好奇道:“郡王能有何事用他?王相公莫要诳我!”

    王黼一边走,一边转头翻了个白眼与李纲,一脸正色道:“诳了伯纪与某有何益处?当真是黄子英要用他,准备与他个监察御史并河东、河北、河西、河南四路巡查,什么‘八府巡按’的官职。”

    李纲一听眼都直了,这监察御史虽不是什么上品官(五品以上称上品),以陈东之前混的“同进士出身”的出身来说,让他去干也没什么问题,可是指定路、道巡查的御史,就等于是朝廷派出的钦差大臣,权利可就比只能呆在京城,每天上蹿下跳到处打听小道消息打人小报告的监察御史大了太多。

    而且,似乎还专为他弄了一个新官职出来,不由好奇道:“八府巡按,却是何职?”

    王黼道:“论说起来,该是六品上下,不过却不考官(考察官员政绩),听说仅是要他巡查农、工、商、学政及释、道诸事。”

    其实巡按之名,始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而常见于戏曲、小说的“八府巡按”也是后人牵强附会,实际上在宋代并无此官职,而包拯自然也从未担任过此等职务。

    一听黄杰给陈东安排的新官职,并不是什么超品的御史,李纲这也才放下心来,细细一想虽然大宋官制冗员太多,农、工、商、学政各有专项的监察部门,但的确没有一个职位是能够把这些事情集中起来办的,而以陈东这种善于搞事情出鬼点子的品行而言,真要把他放出去搞巡查,说不定还真能把四路八府搞了个鸡飞狗跳。

    当即李纲便也呐呐不言,不再追问为什么黄杰非要用他来搞事情的问题,不过他二人的对话却叫一旁走着的白时中、吴敏等人听着,也就将白时中听着有兴趣,也落了一步来与王黼道:“将明兄,不知郡王为何为何偏偏用他?”

    王黼闻言一笑,便也道:“说起来也是他的造化,昔日他曾与人言说,说天降黄子英这等人杰与我大宋,可见我大宋气数未尽,定有北戍平蛮,金瓯得全之日。不知怎地,这话便也在士林之中慢慢传开,便是黄子英也不得不认了这个情面。”

    这话说来,众人都是讶然,到是吴敏冷哼一声道:“一介狷生罢了!”

    王黼却笑道:“这道也是!不过都说痴人自有傻福,今日王某能与诸位相公并行,未必不是拜他所赐!”

    众人听得都是呵呵一声,都有些啼笑皆非,论说起来的确几人不论在赵佶朝还是赵桓朝,都不算是在小圈子之内,若非不是陈东脑子一抽给赵桓出了个去泰山封禅的馊主意,或许几人今日还真不可能如此这般的走在第一排入宫朝觐。

    当即,众人一声心照不宣的“呵呵”,自然是千言万语皆在其中,便也不在细谈了。

    不久之后,百官便也按着三班位列鱼贯来到大庆殿前,听得唱名宣召,入殿朝贺。

    而也在今日朝贺的规制过半之后,便有中宫郑太后与长帝姬赵福金连署的旨意下来,首先第一条便是郑太后降下懿旨,改帝姬之称,复称公主,茂德长帝姬复称茂德长公主,晋赵国茂德长公主之位。

    这大宋的皇室姓赵,因此在册封勋爵的时候,公主封县赵国是为最尊,而且帝姬之称本就是赵佶自己派脑袋弄出来的,民间一直都不是十分买账,更有不少瞧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在发声呼吁回归公主制度,毕竟华夏的公主制度在大宋之前就施行了两千多年(西周春秋时亦有此爵称),如今既然赵佶、赵桓父子俩都已经去东北喝东北风,自然要顺应朝野的呼声,归回正统才是。

    对此,自然没有朝臣反对,大家也就三呼“公主万福”以示通过。

    随此之后,便又连着二十道升迁或晋官的旨意,里里外外倒也顾全到了,白时中顺理成章拜为太宰,晋封陈国公;而王黼也官复原职重回少宰之位,又晋蜀国公;至于李纲则晋为京畿制置使,领枢密院事、枢密使,封赵国公;吴敏领户部尚书兼枢密院副使,晋封越国公。

    在这二十道的中宫懿旨之后,便是户部对中层官员的简拔、晋升和任命,头一号便是陈东得官监察御史的委任。

(https://www.bqduo.cc/biquge/5_5333/c1493909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