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路导航 > 二、乱解道德经(上)

修仙之旅,正式起行,都看过“道德经”吧?

    啥?您没看过,那我就放心了。

    啥?您没看懂?看不懂就对了,世上没几个人真看懂了,看懂的全是,大仙。

    失望了么,一本翻烂了的老书,上古真人留传的秘藏,数不尽的先贤,都探索过几千几万遍了,还惦记着,发掘新的内容?

    好歹也走个过场,修道么,绕不过去的。

    本章斗胆一探道德经这座巍峨高峰,可读性不强,先说好了,不许半道溜号。

    咱要去的是,极乐之乡。力求写成爽文吧!

    一般按套路,猪脚开篇穿越,获得金手指,这会儿就要大杀四方了,可是抱歉,现实里真没这么爽,前面疯言疯语,能看下来的都为好汉,弟兄们!加把劲,下面要对付佶屈聱牙的古文。

    好在秘藏内蕴藏丰富,100个人读,会得出100个观点。凡诚心探宝者绝少走空,俺之前真的爆出过一枚,本命护身符。

    小子乃无才无德的一个闲汉,因为头疼,不得已而欲悟道,再看道德经,不由得五体投地,以前有眼无珠啊。

    说心里话,我给老子提鞋都不配。

    可是,老子也有不如我的地方,哪里不如?他竹简刻字太费劲,我电脑拼音码字多爽啊。我既然悟了,我就不惜废话连篇说出来,我要说不出来,我就太废了。

    道德经字字珠玑,许多文字浅到小学生都能看懂,即使看不懂,也有众多的名家解读。我来跻身注释,还不够添乱呢。

    但是俺想,老子恭为道家之祖,太上老君,道德经难道不是一本,修仙之书么?

    世间多少修道文,或语焉不详,或晦涩难懂,或装神弄鬼,或故弄玄虚。待俺,妙解道德经,凡夫俗子的金丹大道闪现:

    静中观无我;定境在当下。

    打坐为有为;静坐为无为。

    有为为修行;无为为修道。

    修行修识神;修道修元神。

    焦虑未完成;抑郁因安全。

    意志通身心;希望达彼岸。

    道鸣弦奏感;大成理想国。

    求道超生死;人仙极乐经。

    哈哈,这是欺负没看过道德经的。随俺怎么说,后面再解释吧。

    预先说明,后面的古文摘录段落,非古文阅读爱好者,不妨一眼扫过,以免枯燥。有什么收获,俺自然都会公布的,嘿嘿,俺不藏奸,俺真的决不私吞,相信俺的人品。

    走,一起下副本。

    阅读之初,先要搞懂老子的写作状态。

    老子本人的境界,比书更有研究的价值。

    履历表填的职位:周朝图书馆馆长。二千年前的大神,知识面显然远不及现在的普通大学生,何以对世界有着如此深邃,超越千古的认识?

    生平事迹是个迷,活到160岁?这是人的寿命极限吧,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就寿命而言,“道德经”道:“死而不亡者寿。”

    当心,当心被夺舍啊。

    每个道德经拥趸者的灵魂中,都活着一个,老子。当个人意识变成了公众意识,只要族群不灭,这段意识便永存于天地之间。

    相传,老子一生下来就是须发皆白,若此传言不是空穴来风的话,那是......

    白化病?有些专家还推断出老子有自闭症,真是,有辱斯文。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经中这句话很不好理解。老子自称与众不同,只重视食物和母亲。可是老子刻竹简的时候,头发胡子全白了,总不会是,妈宝男吧。

    同段落还有另一句:“如婴儿之未孩”,可以互为印证。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老子是回到了婴儿的状态。

    道德经里面直接间接提到婴儿状态的有十余处。

    我们有时候说,有一颗童心,或者老顽童,这不是老子的状态。

    这可不是简单的返老还童,老子是返璞归真,回到了人之初。此状态可称之为混沌,类似于宇宙初始,既无空间,也无时间。

    即无空间,也无时间,宇宙之初如太极,闭上眼想象一下,就好比既在办公室又在家,一顿可以吃早中晚三餐,你能做到的,通过意识。

    意识处于萌发,在有我和无我之间。

    这是“复归其根”后的境界。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当然不乏自知之明了。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正因为是婴儿,无名,才能“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无知的婴儿,眼光不同于成人,还没有接受文字语言价值观的灌输,才能看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婴儿没有善恶观念,你看小孩到了上学,开始比较吃、穿、住,手机、车的品牌,就是懂事快脱离童真了。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一段话很有趣,老子非常重视,生怕看不懂,还加以注解。刻竹简这么辛苦,实在是难得。要是所有段落都这样注解一下多好。

    可是越讲越糊涂了。意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舍身取义?

    老子这么高的道行,在教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么?那是孔子做的事吧。人们精研道德经,从中悟出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感叹非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不可得。其实呢?未必是道德经的本意。

    就算做不到,还是要试着,以得道的状态去理解,即用婴儿的思维。人生的阅历太深,怕是反而容易曲解。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若是婴儿,无知无识,感觉不到什么宠辱,也不会顾及自己的身体。而到了成人,显然就要无我或物我二忘。

    这便是得道的境界。

    “道德经”表面上,81段很松散,也不怎么连贯,内容仿佛天外之笔,里面光成语就能找出100多,名言警句层出不穷,老子到底在论述什么?

    成人用知识,婴儿用天性,知识可以分析万物,而天性能感悟本源。

    “道德经”是一部老子以婴儿的眼光,结合了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创作。知识只能分析表象,而老子却能看见本质。

    老子极为推崇,多次提及“古之善为道者”,难道是还没有语言文字的原始人?能以一颗初心看世界。

    俺不是瞎说的: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飈兮若无止。”

    审慎、谨守、恭敬、潇洒、纯朴、旷达、敦厚,宽广、疾进—————看看,看看,疯狂原始人呼之欲出。

(https://www.bqduo.cc/biquge/55_55970/c2342758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