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章看了一眼正在生气的孙承宗,然后再转向王乐年:“王大人,这些弓箭可是我手下人拼了命击退建奴才缴获的,虽然没人阵亡却人人身上带伤。而且按照朝廷规矩,杀一个鞑子朝廷奖励10两白银或者官升一级。我和我的这些兄弟无意于做官,若是阁老和王大人能代表朝廷的话,不如先折现吧。不瞒你们说,我们在来的路上还在青县干掉了至少一个牛录的建奴骑兵,尸体都藏在官道的树林里,我们这些战马都是那一次抢来的。而为了备战我们可是花费了大量的银子购买粮草和火药,原本是想着到了涿州万一遇到建奴用得上。也多亏有了这些准备才有今日之侥幸。”
“这……”王乐年傻了,朝廷确实有这样的规矩,满清骑兵骁勇无比,能够一次战斗杀死四五百建奴骑兵,基本上都是万人大会战,而且是大胜了。朝廷这样的赏格并不算过分。而且如果撇开朝廷法度,杨鸿章的枪支弹药也的确是为了去涿州救人而准备的,如今人家为了救高阳而用掉了,让他们出点钱赔偿也不算过分。不过王乐年是朝廷命官而不是生意人,他当然不愿意跟杨鸿章做生意。
“好,所有的弓箭留下,这笔买卖我们做了。老夫也会派人去青县查看若是你所说为真,老夫一定上书朝廷为你请赏!”让王乐年和杨鸿章意外的是孙承宗在看到杨鸿章坚决不肯留下的态度之后,嘴角微微翘起然后似乎像是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一样。
杨鸿章在稍微犹豫之后就立即让人清点弓箭,连同青县的收获,光是战弓就有五百多,再加上两万多的羽箭。自己好像很吃亏!他为了做好人自己随身的银两在沧州上岸的时候都快用光了,前路未卜,当然是收现银比较好。然后王乐年还想问杨鸿章购买燧发枪被断然拒绝了,气得王乐年差点命令手下人将杨鸿章拿下,后来一想,目前的情形好像自己的手下干不过杨鸿章。最后杨鸿章留下了几乎所有的战弓和羽箭,还有一部分掌心雷和一百套皮甲,高阳县东拼西凑了五千两白银。杨鸿章虽然不满意总比什么都捞不到强一点,于是准备带走全部的战马!
杨鸿章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当晚带着所有人骑着战马,每个人举着两个火把偷袭了一次格罗哈的临时营地,惊慌失措的格罗哈听到燧发枪声和掌心雷的爆炸声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跨上战马就跑,跑出去几里地还是心有余悸,找了块高地看到杨鸿章的队伍,让人简单的数了数,带着队伍直奔河间府投奔岳托去了。两百步兵他都奈何不了,现在起码有一千多骑兵,他可不想稀里糊涂送了命。
赶走了格罗哈,杨鸿章是准备带人连夜离开了高阳的,奈何孙承宗与王乐年再三挽留,杨鸿章决定在高阳逗留一个晚上。只是等他第二天早上醒来准备带着人马继续前进的时候,高阳县衙门口夏冬伟正笑盈盈的站在哪里,身后还有两百多身经百战的明军骑兵。等杨鸿章问仔细才知道原来卢象升已经到了保定府,孙承宗更是连夜派人去联络,然后点名要求留下杨鸿章。卢象升这是派了两百骑兵和30名斥候作为保护孙承宗和支持杨鸿章守卫高阳的大力支持。如果来的是别人杨鸿章可以不予理睬,但 夏冬伟不仅仅是卢象升的外甥,还是杨鸿章未来的大舅哥。他带来一个消息,那就是清军入关的时候朝廷就决定夺情起复卢象升。卢象升自然第一时间安排家人回常州。夏燕父亲和大哥夏春伟已经早就离开估计块过黄河了。夏冬伟是留下来准备跟着卢象升建功立业的。
继续北上去接人的借口没有了。然后夏冬伟拿出了卢象升的亲笔书信,卢象升先是表扬了杨鸿章一番,尤其是对朝廷示警,虽然并没有什么用。然后话锋一转表示他从夏燕哪里了解到了杨鸿章这一年来在海上的所作所为,大加赞赏的同时希望能够为国出力。最起码也要保护好孙承宗。
这些是卢象升在书信里说的,还有就是夏冬伟的口述了,在口述中,王乐年就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人,因为在他写给卢象升的书信中,直接点出来杨鸿章聚众数百人,火枪无数,战马无数,还有大量的掌心雷。这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出现在北直隶是任何朝廷官员都无法坐视不理的。考虑到杨鸿章有恩于高阳,作为高阳父母官,他的底线是杨鸿章可以带走手下两百号人,但那些北直隶本地难民和所有的武器必须留下。
听到这里杨鸿章差点笑出来,他直接替夏冬伟说出了后面的话,孙阁老一定在信中对我大加赞赏,是难一见的人才,不报销朝廷得是在太可惜了……当然卢象升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杨鸿章在杭州就是因为太高调,所以被巡抚黄道周惦记,如今被孙阁老与直线王乐年惦记,升为宣大总督的他也很为,不好从中说项,那意思还是最好听王乐年的留下来,不然只能去大海上做海盗了。
夏冬伟看到杨鸿章一脸委屈的样子却是很意外:“燕子来信说了你的经历,舅父认为你完全可以趁这次建奴闯关的机会大展身手,在高阳有孙阁老的支持你还担心什么?”
杨鸿章没有回答夏冬伟,心里却再说,我的傻舅子啊,树大招风你不知道吗,高阳正是因为有孙阁老才会在将来可能被多尔衮、岳托重点照顾啊。不过杨鸿章也知道王乐年这家伙可不只是说说玩的,这些读书人一旦战事结束一定会第一时间上书朝廷。和黄道周的猜测比起来,王乐年可是眼见为实的。自己对高阳的那点恩情绝对抵消不了他的正义凌然。
当杨鸿章黑着脸来到高阳县衙的时候,孙承宗笑意盈盈地端坐上位,高阳县令王乐年则略带愧色地站在一旁。见到一老一少如此,杨鸿章也就开门见山:“高阳人少墙低,根本不适合固守,而此次建奴兵分两路,保定府必定是主战场。一旦多尔衮左路军进攻不利,岳托的右路军必定回师增援,高阳是必争之地。到时候十几万大军鏖战,清军骑兵搂草打兔子顺手就能灭了高阳。所以两位大人,学生还是建议尽早撤出高阳。就算是要抵抗建奴,也应该去河间那种府城。那里有朝廷的粮仓,可为大部队提供粮草,也可以为朝廷赈济灾民提供粮食……”
听着杨鸿章侃侃而谈,孙承宗频频点头,末了见杨鸿章用眼睛白了他一眼只好干咳一下说道:“建奴犯境老夫年事已高于国于朝廷无能为力,唯有死守高阳。两位当尽心尽力抵御建奴,若事真不可为两位弃城而去便是。”
闻言杨鸿章撇撇嘴不置可否,一旁的王乐年则连忙抢话道:“阁老何出此言,乐年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定当与阁老同往与高阳同在!”
面对两人再次表明心迹,杨鸿章无奈地摆摆手说道:“既然鸿章留下来自然有些事情要先说好……”杨鸿章于是将自己的打算和两位说了一遍,然后提出来自己必须对高阳守备军拥有绝对的指挥权,在清军再次围攻高阳之前,高阳县衙必须全力配合进行城防加固。孙承宗和王乐年自然一口应承。
于是整个高阳再次被动员,或许是处于愧疚又或许因为是当地父母官的缘故,王乐年对于杨鸿章的许多看起来过分要求表现得十分配合。完全没有这个时代文官的傲慢。县衙皂隶被分成了几拨玩去高阳县城周边的村镇购买粮食、石灰、火药、竹子等等。杨鸿章原本是想让夏冬伟带着几个人去沧州从海路回浙江的,结果这位比杨鸿章还要小一岁的大舅哥却一脸兴奋地说要留下来协助杨鸿章守城,而且他十分自信,认为杨鸿章的武艺不如他,关键时候还能帮忙,当然最重要的是舅舅派来的两百多骑兵有他努力争取的功劳。而且他信誓旦旦的说要是担心打仗早就跟着父亲和兄长回去了,留下来就是要找机会建功立业的。杨鸿章无语只能由着他去。
孙承宗不愧是曾经督师辽东的大学士长期跟清军对抗的人,听完杨鸿章的守城计划之后老人家雷厉风行,短短两天时间已经再次募集了两千壮丁。并且集中了全高阳的铁匠紧急赶制造了三千支羽箭,加上原本的库存和杨鸿章留下的倒是有两万五千羽箭了。原本破败不堪的城墙也正在组织人修缮。最让杨鸿章敬佩的是在此期间孙承宗拿出了几乎全部家资交给了王乐年派人从附近的村镇大量采购粮食。弄得杨鸿章都不好意思继续压榨他了。
既然答应了卢象升和孙承宗,杨鸿章自然也不能坐在高阳城里等死,他让五十名天雄军斥候分成10组,然后将张虎等人补充进去然后每组又派了五人带上燧发枪和掌心雷。杨鸿章心思就是让这些战斗经验丰富的斥候训练新斥候。10个10人组被轮流洒了出去,被要求严密监控高阳方圆三十里的清军、明军和其他任何异常情况。原本那些高傲的天雄军斥候是十分不情愿出门带拖油瓶的,当杨鸿章给他们每组发了一个千里眼和一只怀表之后就屁颠屁颠带着人出发了。
(https://www.bqduo.cc/biquge/55_55356/c232834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