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叫思维修

中午的时候,我兴奋地给刘大哥夫妇报告,自己的进展,说自己居然打坐看书,三个小时过去了,自己还没什么感觉。“这可是创造了我的纪录呢,以前坐两个小时,最后二十分钟完全靠毅力坚持想不到,居然毫无感觉地坐了这长时间。”

    文大姐一边给我添汤,一边笑着说:“恭喜恭喜。”

    刘大哥却盯着我看,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目光。我知道他有话要说:“刘大哥,有话就说,我等着呢。”

    “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这句话,前面还有两句,你听说过吗?”

    我当然听说过,这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禅宗大师教授学生的办法,在很多书上都记载过。“我记得前面两句好像是这样的: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

    “你觉得,你所说的,是哪种?”

    刘大哥把问题上升到这种高度,让我意识到严肃性了。我想了想:“应该属于夺人不夺境吧?”

    刘大哥点了点头:“大概有这点意思了。你知道,这也有佛法的窍诀呢。怎么说呢?我们平时,总认为,疼痛麻木是坚硬的存在,但当我们把所有注意力,或者说我们的心集中到另外的事情上时,那些身体上的酸麻胀痛,居然感受不到了。此时,我们想想,是身体不在了吗?不对,身体还在那里。”

    “那是心不在那里了,当时我看书,心思全部沉浸于书中的道理去了。”

    “你再想想?”刘大哥不继续说了,此时他的语言如同中国画,留白。

    对了,这种情况,如同一个工程师画图,他将全部心思沉浸于图上,哪怕站了几个小时,也没意识到脚已经肿了。此时的身体,在意识层面,已经被空掉。这种本该有的身体的自然感觉被抽离,就是一种空。原来,这也是一种体验身体空性的办法啊!

    “对对对,我当时完全进入书中所说的道理中去了,那里面的道理说得太透彻,完全把我迷住了。毕竟,以前看的书,说的道理也多。但是,能够被我看懂并喜欢的,这本书的方式最适合我。毕竟佛经产生的年代,那时代的人喜欢的道理讲述方式,今天我体会起来,有点不太自然。而这本书讲道理的方式,因为是今天的上师所说,说给今天人听的,所以就太合适这个时代了。”

    “这就是见性师让你学密教的意义之一。为什么?因为你适合这种推理方式,凡是能够将你的心思所吸引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所有修佛法的办法,都是修心的办法。能够吸引并改变心的方式,就是你最好的方式。”

    刘大哥这一说,我才意识过来。原来的汉传佛教中,有牢记佛号的死办法,适合于妍子这种,没有怀疑习惯的,但有坚持毅力的人。对于我这种喜欢推理喜欢怀疑的人,需要有说理的办法并且得到一步步验证的方式。

    推理的办法我已经体会到了。这本书说理的方式,不仅适合我,而且适合万老师,包括小胡,都应该看这本书。我们以前讨论的佛法,其实已经被这本书中的上师,说透了。

    更重要的是,用这种办法来得到的另外的收获。我身体对打坐的反应,让我从某种程度,体验到身体感受被空掉的情况,这就是验证。

    仅仅通过沉浸于说理之中,就得到心的完全聚焦,身体的现场功效,这个办法,简直太神奇了。我问到:“刘大哥,这种法门,是这个时代才改进出来的新办法吗?”

    我知道,在宗教历史上,为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进修行方式是必须的。比如佛法从古印度传来中国时,就加入了很多儒家的道德观念进来。最初的戒律与后来的百丈清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有法,都有成住坏空的经历,佛法也不例外。生生之谓易,改变与变化是永恒的。

    “不对,佛法圆满。其实《愣严经》中所记载的观音菩萨的修法,就是走的这条路子。闻思修的路子,如今在密教中,运用得最为丰富。”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观音菩萨当时报告他的修为方法时,就已经提出了闻思修的路径。闻就是听闻佛法,思就是思考,修就是修行。这种递进关系,本来就是一体的,有其悠久的历史,并且成就了如观音菩萨这种伟大的人物。

    “如果把你这种看书得到效果的路径,叫做思维修,也沾点边。毕竟,你能够沉入这种思维,就是你的特点。当然,观音菩萨在密教中的地位,非一般情况可比。”

    “你的意思说,观音法门,在藏传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当然,几乎所有法门所有寺庙,都有观音的像,在内地是这样,在藏区也是这样。在内地,她是慈悲精神的象征。在藏区,她不仅代表着慈悲,更代表着方法和超度。她是众生的依靠,也是修行人的榜样和上师。在藏传佛教中,她的名字叫度母。”

    “有什么含义?”

    “这含义就重大了,所谓度,就是度一切苦厄,母就是一切众生之母。也就是说,所有超脱的办法,她都有。所有众生要解脱,都可以找她。她是万法之母是众生之母,其地位,相当于法门总持。是你心的归宿,命运的依靠,修行坛城的主人。”

    我不太明白这些概念的精确意义,但从刘大哥这一段叙述中,至少可以得到这种感受:观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相当崇高的地位。

    “依据法门不同,各门各派供奉的观音有各种形象,有绿色的叫绿度母,有白色的,还有许多手拿法器的,不一而足,反正,没有不供奉度母的法门。其形象有男有女有魔有佛,反正,各个派别,都认为自己的法门,是从度母那里得到的。”

    这也符合观音菩萨的基本教义,他因众生不同,而可以有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众生。

    “但是,他所说的闻思修的路径,却是法门的总纲。你现在没有上师传承与指导,不能修,但可以闻与思,这正是你擅长和喜欢的。何况,能够改变你身心的法门,就是对你最好的法门,是不是呢?”

    我承认,这个法门是让我杂念最少的。虽然我连门都没入,仅从看书这个角度,就让我心无杂念,很合我的胃口。我突然想到,刘大哥每天让我对这本书嗑头,是不是也是在培养我的虔诚心。有了虔诚心,就可以培养专一感呢?

    不想那么多了,毕竟,下午的功课,除了嗑头,就是看书。现在,一次性做大礼拜100下,也不觉得太吃力了。为了表示虔诚,我依然没有用手套与护膝。毕竟这种虔诚是对自己的,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我对着一本书如此用心,也是为了这本书,可以改变我的心。

    接下的部分,是关于“人无我”的具体修法。或许这是我的缘分,或许这是天意。我中午的时候,正跟刘大哥谈起那夺人不夺境的事,正得意于自己上次坐三个小时,自我的身体没有感受的事,这接下来的教言,居然就是说的这个。

    我不知道自己在笔记中所记载的,究竟是书上的言论还是自己的理解,反正,有一种上师教言与自身体会能够融入的感觉。这种感觉太好了,几乎让我乐以忘忧。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所谓“人我”,是指对五蕴或者精神与肉体的一种先天性的“我执”。“人我”的范围是什么?“人我”的范围就是精神和肉体。

    该如何观察“人我”呢?我们依据的,是龙树菩萨的《中论》和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龙树菩萨通过五种逻辑,来抉择以上观点是错误的。月称菩萨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另外两种推理方法,总共有七种推理方法。这七种推理的方法,在中观里叫做“七相木车因”。之所以称作“木车”,是因为古代只有牛马拉的木车,没有现代的汽车、火车。为何以木车做比喻呢?因为它的构造和我们人是相似的。木车也像汽车一样,是由很多配件组成的。“因”是逻辑、道理的意思。七相木车因,即七种木车的道理。

    以上这段论,简直有数学推理的味道了。我且看看,上师们是如何把“人我”分成七个部分来理解的。

    七种因中的第一因,是抉择“我”与“五蕴”,或者“我”与“肉体和精神”非一体。

    我们往往认为,“我”与“肉体和精神”是一体,精神和肉体就是“我”,除了肉体和精神以外,不会有一个单独的“我”。

    这时,我们可以依次分解观察,首先分解肉体。人的身体至少可以分成五个部分:头、两只手、两只脚。那么,这五个当中谁是“我”呢?若头是“我”,当然不对!因为如果只有一个大脑,其他什么也没有的话,谁会说这是“我”呢?这只是一个头颅而已,不叫人。如果手、脚是“我”,也是错的。因为截肢的时候,可以不要左手或右手甚至双手,也可以不要双脚,但截肢者还是活下来了,还是认为有“我”的存在。在人体的每一个器官上,作同样的观察,也都找不到一个“我”。

    上面这一段相类似的,我也看过一些资料,是在西方传教的一位藏传佛教上师,利用西方人习惯的逻辑思维方式来解释“我”的意思。他的比喻是用汽车的部件来理解我的本质。当时我觉得这位上师真是太聪明了。现在看来,他也只不过是继承月称上师的办法,稍作改变而已。

    其实人的本质与车的本质一样,只是各种非人部件的组合,没有一个部件具备人的本质,所以,通过部分组合成的整体,可以推断,人本身并无固定的实质。

    接下来,上师继续论述,在超越身体的范畴,人是否有一个精神本质呢?

    还有一个希望,在精神上能否找到“我”呢?精神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眼睛能够看到精神吗?耳朵能够听到精神吗?不能。只有精神自己可以看见自己。可是,通过观察可以了知,精神是一刹那一刹那生灭的。就象电影胶片一样,在一秒钟里有24帧画面通过镜头,一帧一帧是分开的,不是一体的。但是,一帧的时间太短了,所以分不清24副图象的变化,看上去人物的举手投足就和普通人一模一样。又如,电脑的屏幕,一秒钟至少有50次的扫描,但这些是肉眼看不见的,因为变化太快了,所以就引起了眼睛的幻觉。同样,我们可以推理出心或精神就是这样一刹那一刹那生灭的。

    假如抓住现在的这一个刹那,在这一刹那之前,已经发生过的一系列刹那,现在是否还存在呢?这些都已经毁灭了,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中了,而且也根本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时空里,它们已经彻底消失了。如果“过去”仍然存在于某一时空中,还有可能回去,但是,它已经不存在了。另外,现在的这一刹那之后、尚未发生的一系列刹那,当前是否正存在于另一个时空中,如同还未上台表演节目的演员,正在后台准备出场呢?不是这样的。

    那么,现在所谓的“我”和“我”的精神就是一刹那而已。可是,我们一直以为“我”(或“精神”)是延续的,过去世的“我”,现世的“我”,来生的“我”从来不认为“我”就是一刹那。这一刹那和我们的执着是相违的,即使存在一刹那,我们也不承认一刹那是“我”。可是,再继续观察,连这个“一刹那”也是不存在的。

    最后,我们就抓不到任何一个东西,外面的物质也好、里面的精神也好,或者从分解的角度看,或者从过去、现在、未来的角度看,分析到底,一个一个全都消失了。既然肉体和精神都消失了,难道同它们一体的“我”不会随着它们一起消失吗?

    上述推理,可以证明,精神也不存在独立实在性。我们所认为的思想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并不存在。所有观念都是过去,而真实的东西,应该在当下。而能够意识到当下的观念,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人的所有精神现象,都是对现实理解的历史现象。这个理论当然是有源泉的:过去心不可得。

    第二个因,是抉择“我”和“五蕴”非异体。

    异体就是单独存在的意思,这显然不合理。“我”是不可能像这个桌子一样地在精神和肉体以外单独存在的。如果在精神和肉体上没有“我”的话,我们更不认为在其他地方有“我”的存在。

    这一段话极其重要,用来破除其它宗教的所谓上帝论,所谓灵魂论。总有人认为,人类的本质是精神世界,是思想底蕴。或者,有人把这个叫做灵魂。有人总以为,灵魂不仅单独存在,而且永远存在。现代科学,之所以遵从唯物主义,就是为了反驳这个观点的。

    离开我们的肉体和现实世界,离开我们的观念与感觉,离开五蕴,我们有单独存在于其它世界的灵魂吗?没有!当然,上师这句话没有细说,但是,与我们日常的经验与思考,是相符合的。如果我们还认为有一种鬼神存在于我们的肉体之外的话,那就是传统的迷信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早就超越了这种迷信论了。

    第三个因,是抉择“我”并非依止于“五蕴”。

    “我”是否象人坐在车里一样地依止“五蕴”呢?经书里将这种依止比作“狮子坐在森林当中”,“我”是否就坐在“五蕴”当中呢?也不是。因为除了精神和肉体以外根本就找不到一个我,这是实实在在的。还有,所谓五蕴或者所谓的肉体和精神是可以分解的,在分解后的每一个成分里都找不到“我”。所以,“我”并不依止于“五蕴”。

    第二部分否认了所谓精神世界的不同性,现在又否认精神世界与肉体的同一性。所以,从数学与哲学思维的方式来看。精神与肉体,既不是等于的关系,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当然也谈不上反对背离的关系。那究竟是什么关系?还是根本就没有关系?我继续往下看。

    第四个因,是抉择“五蕴”并非依止于“我”。

    佛经中将这种依止喻为“山上生长的树木依靠山而存在”。那么,“五蕴”是否依止“我”而存在呢?也不是。因为,依照前面的思维方法,根本找不到“我”的存在,也不知道“我”在哪里!所以,“五蕴”并不依止于“我”。

    这就是反过来推了,否认了正又否认负。原来否认的是“我”并不能离开五蕴而存在,现在又说,五蕴也不是因为“我”而存在。因为“我”本身,根本就不存在。

    第五个因,是抉择“五蕴”与“我”相互并不具备。

    所谓具备,就如同现在我具备这本书(我手里拿着的这本书)一样,是不是“我”具备“五蕴”,或者“五蕴”具备“我”呢?不是。如果“我”能够成立,则可以这样认为,但是,因为我们根本无法找到“我”的存在,那又怎能相互具备呢?

    那么,是不是与对方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呢?这一点也被否认了。他该如何作结论呢?且往下看。

    所以,“我”与“五蕴”既不是一体,也不是异体;既不是相互依止的关系,也不是相互具备的关系。最后,月称菩萨又加了两个因:即第六个因和第七个因。

    第六个因,是抉择人体的总形不是“我”。

    例如,虽然汽车在所有的零件都拆下后就不叫汽车了,但如果各个零件处在一些特殊的位置,如轮子在下面,车框在外面,里面的所有零件也各就其位,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总形。人也是这样,虽然分解后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我”,但是,如果头在最上面,两侧是双手,胸部腹部在中间、最下面是双脚,就产生了一个身体的总形。这个形状应该是“我”,有人这样认为。下面破斥:

    什么是所谓的总形呢?头有头的形状,手有手的形状,你说这些肢体的形状是“我”?还是所有器官组合起来的新总形是“我”呢?我们会否认头的形状是“我”,而认为所有器官组成的一个共同总形状是“我”。那么,什么是所谓的“共同总形状”呢?除了头、手、脚……的形状以外,还存在一个共同总形状吗?还是头的形状+手的形状+脚的形状+……叫做“共同总形状”?这样观察后发现,除了每个器官的形状外,再没有别的总形状了。比如说,汽车的车轮是圆的,它组装前是圆的,组装后也是圆的。所有的零件以前是什么样子,组装后还是什么样子,这上面没有产生任何新的东西。所以,从这个总形状上也找不出汽车或“我”。

    这个逻辑推论很有意思,我总有这个感觉,如果让这位上师参加今天的辩论大赛,估计不会有对手的。这里的推理理解起来很巧妙:汽车各零件组装成一个汽车,这个整体也不是“我”,因为每一个单独的零件不是“我”,组装起来后,也没产生什么新的东西,所以也必然不会另外产生一个新的“我”。这种推理办法,只有最聪明的人,才会想得出来吧?

    第七个因,是抉择它们的组合体(综合体)不是“我”。

    月称菩萨对此驳斥说,如果组合体是“我”,那就把车上的所有零件都拆下来堆积在一起,这个是不是“车”呢?当然不是,只是一大堆零件、一大堆铁,而不叫“汽车”!同样,我们人的肉体或精神在分解后,也仅是一堆肉或者骨骼,就不叫人了。

    我们静下来开始修“人无我”的时候,不是依照禅宗所讲的什么都不执着,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而是要通过语言最后到达“不可言”的境界,要通过思维,最后到达“不可思”的境界。如果刚刚开始修行,就抱着“不执着”这句话不放,那就不要修行了。

    前面已经把道理说过了,证明了“人无我”,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固定的本质的。但是,光从理论上证明,并不能够解决问题,我们还得要从实践上实现它。任何科学结论,不论在逻辑上是多么自洽,在公式上是多么完美,如果不把它变为现实,那也是没有用处的。大师在下面,就给出了具体的修行实践指导。

    对初学者而言,首先要执着,特别要执着出离心和菩提心等善法,因为有了这些执着,就可以成功地走上解脱道并推翻我执。就像用香皂洗脸一样,虽然最后连香皂也要冲洗干净,但首先必须要用它来洗净污垢。同样的,首先可以有执着,以执着去推翻执着!若一开始就不执着,那就是大错误。所以,静下来修“人无我”时,不是象禅宗讲的什么都不想,而是要观察思维。(我这样说不是反对禅宗,禅宗不可思议的境界,不是我们现在可以企及的,而是以后要达到的目标。

    该如何思维呢?静下来后,就观察“我”在哪里,方法是七相木车因。这样反复地观察、思维,最后深深体会到“无我”。就像我们在屋里没有灯光的时候去寻找一件东西,却没有找到,这时谁也不敢说屋内没有这件东西;若在灯光下仍然没有找到,我们就敢说屋里根本不存在这件东西一样。我们以智慧之光去寻找“我”,反反复复地思维,最后不但不能找到“我”,而且会发现原来根本就不存在“我”。

    当深深体会到“我”不存在的时候,就不再继续思维,把心放下来,安住在这个无我的信念或感受当中,持续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越长越好。在早期,它不会延续很长时间,只有几秒钟而已。在这个体会消失后,又从头开始思维,再一次深深体会到“我”是不存在的。这如同在有光线的地方看书,书上有的和没有的都会看得一清二楚一样。这种“不存在我”的深刻感受,就叫证悟无我,这是一个初步的证悟。

    有时思维累了不想思维,就既不思善也不思恶,让心平静下来,这叫休息。然后再去观察,最后得到的,是“不存在我”的体会,让心再次专注在这个空性当中,这叫作修无我。

    你们是不是认为这太简单了?是不是认为修空性还有更好的方法?有,那就是大圆满等密法。但是,现在修大圆满的机缘还不一定成熟。我们还是要先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然后暂时修此“人无我”的修法,修得差不多了,再将范围扩大,或者换成更有力的修法。这样,就可以逐渐靠近密宗了。

    以上所讲是人无我的修法,这些修法全部是显宗中观的方法,没有涉及到密宗修法。希望大家能刻苦精进!

    这才是思维啊,这才是闻思修中的思啊。所谓思维,如果不能够穷尽一切可能性,都是不太可靠的。上述实践办法,在我们具体操作过程中,显得如此简单直接,我还是第一次见识,有如此巧妙的办法的。

    比如,我们小时候,要学算术,如果一下来就让学生背口诀,学生虽然也能够记住,也能够用口诀来做对算术题目,但对他实际运用的训练,却没有什么帮助。

    那么,最好的老师,总是让孩子们先从认识自己的手指头的个数开始,因为手指头是十个,所以,最开始是教授十以内的加减法。这是最直观的数学运用,可以在孩子们的脑海打下一辈子的烙印。

    我因此,从小就知道,所谓一加一,其实就是加上两个手指头。进而,我还体会到,虽然两根手指头长短粗细不一,但只要你认为它们是相同的个数,它们就可以用来加减了。数学的抽象性与实用性,此时融为一体。

    后来,学到十以上的加减法,就用棍子来计算,虽然复杂,但与数手指头是一脉相承的。再到最后,以口诀与算式来进行加减,就有了直观的训练基础,就让形象思维,很自然地过度到抽象思维上去了。

    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语文,其实是把形象思维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转换。老师教我们学数学,其实是把抽象思维通过数字,让我们建立数学模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小学老师,可是我们智商发展的最重要条件。

    一位开悟得道的大师,活在现实的真相之中,根本不需要我们的推理与思维,这种活在历史的观念里。但是,为了教育我们,却能够用最适合我们思维习惯的办法,引导我们思考与实践,这才是过来人最优秀的品质。

    就像老师,早就知道1+1=2这个答案,但为了诱导我们的思维转移,不厌其烦地当着我们的面,掰他的手指头。

    从推理认识到“我”不存在,这只是一个空想的概念。到实际体验到“我”不存在,这也只是一种感觉。难道,佛教中所有的结论,都只是描述感觉世界的真实性吗?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佛教从本身教理来说,是否认感觉的真实性的。如果把佛法修为的成果,当成感受与观念的游戏,那其实早就被批驳过,叫戏论。

    《证道歌》中说到:“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如此的重誓,肯定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https://www.bqduo.cc/biquge/43_43929/c218265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