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微博已经被很多人转载和评论,而PO主的那个明显网红性质的头像,杜克施当然熟悉。虽然美图的有些过分,可还是能看出便是办公室内坐着的陈姗姗。
就在刚刚,陈姗姗发了一条微博,微博的内容是:好姐妹的孩子在幼儿园失踪,校方和警方至今还没找到任何线索,简直急死了人。刚刚警察还把校长支走,说是让校长帮忙找线索,这岂不是在开玩笑!难不成校长比警察还会查案?文字后面还跟着一系列夸张生气的表情,顿时把大家的情绪都煽动了。
很多人纷纷指责警方这会不该相信校长,因为校长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掩饰真相。更有甚者直言校长就是绑架者,又或者是绑架者的同伙,警方这事简直做的脑残。
虞雅婕头疼道:“这时候还在煽风点火,会让舆情很难控制。而且一旦引来过多关注,孩子更加有性命之忧。别忘了之前很多例子都表明,当绑架者受到外界过多关注时,会反而刺激他们做出更果断的冲动行为。”
“也不一定!”
“什么意思?”虞雅婕美眸一瞪,“你到底想干什么。虽然我知道你肯定自作主张,可是你别惹出大事了。”
杜克施轻松道:“呵,放心吧,我自有分寸。而且我相信,即使文队和薛队在这里,他们也会这么做。”
“额!”虞雅婕瞬间明白过来,“真的是你故意这么做的。”
“我刚刚有意告诉冯璐瑶,绑架者可能是校内人员,而且校长会帮助我们寻找线索。我相信冯璐瑶一定会告诉她旁边的陈姗姗。而按照陈姗姗这种喜欢蹭热度的个性,她即使不能直播,也会把这个消息发出去,并且和评论者进行互动。她越是互动,则可能制造的谣言就越多。到时候,势必会有很多人转载。舆论会瞬间发酵。绑架者一定也在关注事件进展。到时候,绑架者也想知道,校长到底在查找什么线索。如果绑架者有心,她会想办法接触校长,进而试探校长如何寻找线索。因为和警方直接接触相比,绑架者对接触校长应该更有自信,且更有把握。刚才我让校长去老师们的休息室和办公室查找线索,除了真的是找线索之外,就是要给校长和某些人接触,又或者私下沟通的机会。除此之外,我还让小王派出警员秘密盯着校长,看有谁和校长有过互动。此举,实则引蛇出洞。”
虞雅婕担忧道:“你胆子也太大了。你就不怕这么做对小孩不利。”
杜克施摇摇头:“种种迹象表明,张小鹏和绑架者一定认识。之前的诸多案例中,在对绑架者进行的心理测写中表明。被母亲绑架的孩子受害率最低。同时,熟人绑架孩子,也会降低孩子受迫害的程度,并且延长孩子极端受害的时间。再加上现在应该还处于绑架者自负感降低到极点的时刻,所以,此刻的张小鹏必然是安全的。”
“但是万一在这个时间段我们还没找出绑架者,岂不是会增加绑架者的心理波动。”
杜克施深出一口气,摸了摸自己的金戒指,撇撇嘴:“如果在天黑之前,我们还没找到孩子,本身孩子的危险就会几何倍数增大。而且你别忘了,之前警方疏散了人员,绑架者说不定已经带着张小鹏离开。天黑之前如果还没确定线索人物,这个城市这么大,天亮之后麻烦会更大!所以,不管孩子和绑架者目前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我们都得确保天黑之前必须破案。所以,这次我们的黄金时间不是七十二小时,而是,不足十小时!”
并非危言耸听,杜克施非常明白要想在S城这座国际性大都市找到一个人有多难。所以,错过了最初的黄金时间,后期将无限增加难度系数。他这么做的确有些冒险,可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险中求胜,最好这次你没错,否则……”虞雅婕抿抿嘴,锤了锤杜克施的肩膀道,“等着回去文队和薛队训你吧。”
让他不要胡乱,可是杜克施还是“胡来”了。当然,这种胡来也在计划之中!虞雅婕很清楚文队让杜克施独自来,就是让杜克施放手去做。
在S城紧急案件处理小组中,杜克施因为年龄和办事风格问题一直饱受诟病。上级甚至于组内某同事对其都颇有不满。如果杜克施不能独立展示自己的绝对实力,他迟早会被人找借口弄走。
文队和薛队都非常看重杜克施,都不想这个人才因为其他原因流失。这次案件,是小组中的两个直接领导有意考验杜克施,让杜克施立个大功,堵住有些人的嘴巴。所以,这次前线任务才只有杜克施和虞雅婕参与。
当然,虞雅婕也相信。在杜克施和她紧张破案的同时,实际上,文队和薛队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寻找孩子的下落。
两组人马实际上在齐头并进,杜克施其实是在和文队还有薛队比拼,看谁能最早破解案情。
杜克施除了利用校长引蛇出洞之外,他也让小王马上联络警方去找梁宇。至少目前来看,梁宇的确有嫌疑。在调查梁宇,且把梁宇带来之前,杜克施也不能闲着。他必须要弄明白,一个大活人要怎么样才能消失。
最熟悉当时现场状况的无疑便是四名老师,杜克施又扫了一眼那头后,指着保教老师金玉琴道:“金老师,你当时负责男生的如厕问题,请陪同我一起回现场查看一下。”
金玉琴相当不自在的站了起来,拉着衣角,扭扭捏捏的跟着杜克施出了办公室门。这位保教老师才二十刚出头,看的还算干净。
杜克施从进入校长办公室就注意到此女一直低着头,且是最少同其他人交流的一个。在最初审视的三分钟里,金玉琴也是把头压得最低,从头到尾不敢去看杜克施。特别是在校长韩伊莹指出金玉琴是当时负责男生如厕的老师时,金玉琴更是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一般。
一路走回教室,这个女人也是一言不发。她的举止神态已经表明,她有些慌神了。
“金老师,你好像走过了。”
“没,还没到呢!”金玉琴的声音压得非常低,没有停下脚步。直至到了小一班门口,她才非常自然的拐了进去。
杜克施当然没她了解怎么走这条路,他那句话本身就带着试探。
要想测试谎言,可以用另一个谎言来将对方引入圈套。这是测谎者常用的套路。刚才此举也可以看出金玉琴即使非常慌神,但是她的脑子还是清楚,并没有在那一刻进入圈套。
在进入教室后,金玉琴指着隔壁道:“通常我们会带着孩子们在上课间隙去上厕所。我当时带着男生去往那边。我的确看见张小鹏进出过厕所。在他出去之后,我就没关注了。毕竟孩子那么多,我不可能面面俱到。”
学校安排至少三名老师在场,就是要做到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但是这也就出现另了一个问题,便是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是最著名的心理学十大心理效应之一,其起源是1964年3月13日夜,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得出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这种心理效应用到此处为:当时因为三名老师在场,造成极有可能三人都没留意到张小鹏具体去了哪?以及张小鹏怎么离开厕所和教室的情况。实际上,根据班主任李雪莉所言,她也最终承认,确实没注意张小鹏是否回到座位。
所以,现在金玉琴只是确认张小鹏进出过厕所。那张小鹏进出过几次厕所?特别是出了厕所后去了哪,这便成了疑点!
杜克施亲自进出厕所,自己观察路线。从厕所回到教室座位的距离不长。如果有其他人出现,老师确实能注意到。除非是三名老师集体撒谎,否则,不可能造成有人带走张小鹏却没人看见的现象。
“所以,张小鹏只能是自己从厕所出来后,并没有回到座位,而是沿着走廊去往别处!”杜克施也在走廊上来回,脑海中构建各种可能,“那张小鹏是他自己离开的,还是有人带走的?”
真正离开了三名老师视线范围,如果再有人出现带走张小鹏,确实更难有人注意到了。因为,这之后不仅仅是原先三名老师责任分散效应,而是更多处在同一楼层老师的责任分散。
警方已经搜索了整所学校,一直没发现张小鹏在哪。如果没有那张字条和血迹,甚至可以怀疑张小鹏自己走失。但是那张字条出现,意义就不一样了。以张小鹏四岁的智力水平,他是无论如何不会留下那四个字,还同时弄上狗血效果。
杜克施凝眉思索问道:“你是保教老师,负责照顾班上学生的生活安全。你有没有发现张小鹏和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金玉琴没有犹豫,点头道:“张小鹏和其他小朋友比起来,相对调皮,甚至可以说霸道了一些。虽然年岁小,但是他经常主动找其他小朋友打架。”
“是不是和他母亲一样霸道?”
“他妈妈那样子倒不是霸道,只是冲动而已。如果你看见他爸爸,才知道什么叫霸道。张小鹏像极了他爸爸。”
(https://www.bqduo.cc/biquge/42_42367/c1548890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