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威武不能娶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死胡同

此事不能细想,越想越是心慌。

    可又不能真的不想,事关官途与将来,有几个人能真的置身事外,全然不关心呢?

    圣上万一在江南驾崩了,皇太子之位其实还没有准数。

    虽然大殿下看着胜算大,但谁知道有没有程咬金?

    五殿下失了母妃,一副不争不抢的心冷样子,以前与兄长们一拼高下,现在这幅模样,兴许是隔山观虎斗呢?退一步说,即便他真的不愿意,等到了山陵崩的时候,他的那些门客、支持者在后面推着推着,兴许就走了呢?

    再看二殿下,不声不响的,但他有儿子,同样是皇孙,孙栩在皇太后跟前,可比孙仕得宠多了,再者,大殿下主动,而二殿下温吞,孙祈前些年没少拉拢人,彼时没有靠过去,现在上船,来得及吗?

    这么一比,还是二殿下跟前好过,等几年若能再换上几岁大的娃娃……

    想到了这一茬,这群官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官员,都是心思一震。

    “我肯定没有那摄政的歹毒心思,但别人呢?”

    再易地而处,他们在江南的这些,在为从龙之功纠纠结结,留在京城的人,根本是鞭长莫及。

    这够不着了,岂不是要往够得着的地方连蹦带跳了吗?

    够得着的那位叫孙恪,小王爷怕是要被叉进油锅里去了!

    不管主动还是被迫,一旦孙恪的手真的摸了金銮殿龙椅,那事情就大了。

    圣上还在南边、众位殿下也在南边,这才是正统!

    可皇太后会站出来说她最最疼爱的孙恪篡位吗?

    她出手处置拱火的文武官员,就等于是往孙恪的脖子上架刀子。

    若皇太后认同了孙恪,南北分立……

    朝廷如今兵力分散,忙着各地救火,但总的来说,手里真正握着兵权的,一位是肃宁侯,一位是蒋家姻亲、镇北将军府。

    谁不知道宁小公爷、程家老三和小王爷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余将军也有兵,但他自蜀地开战就听肃宁侯的,顾老六又在他麾下,往北偏的可能性极大。

    另一位是成国公……

    一时间,不少人想找成国公探一探口风,而成国公父子并不在江南。

    起义不断,人手不足,南边带兵的就这么些将,两天前就被派出去平乱了。

    如此算来,只有御林军与中军都督府守着江南行宫,其余四军都督府,现在也四散忙着,真一块儿算上,能打得过肃宁侯?

    可拉倒吧!

    算来算去,就是个死胡同!

    况且,平心而论,谁也不想真的走到那一步,私心归私心,私心的目的不也是平步青云吗?

    战火再起,百姓受苦,他们这些官老爷也一样是苦的。

    彼时,青云在哪里?福荫子孙、恩泽后代又在哪里?

    归根结底,结症还在圣上何时启程回京上。

    早些回去,京里那些人看到了“唾手可及”的希望,大殿下也好、五殿下也罢,哪怕是皇孙殿下们,大伙儿在皇城脚下折腾去,不用莫名其妙牵连上小王爷。

    孙恪不下水,哪边争取到了蒋家、程家与三公、大员们支持,谁本事!

    谁胜了谁登金銮殿,皇城里的事情皇城里解决,好过大江南北,你瞪我、我瞪你。

    圣上不愿回,若圣上早早崩……

    脑海中一闪现这个念头,内心里都是一阵惶恐。

    这是诛九族的,别说有哪个去做,想想都是掉脑袋,更别提挂在嘴边了。

    不敢做、也没那个本事做,提亦是不敢提,念头全被压了回去,可恍惚间还是会有期盼,希望命数就往这条路上走。

    只是,圣上要是没有归京就不行了,新皇之争也会在江南得出结果,他们推崇哪位殿下,还要先拿定主意。

    这么一来,京城那些没戏了的万一拱火……

    天哪!这死胡同出不去了!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江南官场的文武官员,大部分都急切万分,借着人脉关系,四处打听消息。

    刘尚书的院门差点儿就被踏破了。

    老大人憋着火,嘴角弯着,眼里却没有半点儿笑意:“怎么都来问我?林尚书就住隔壁街,怎么没见你们往他那儿跑啊?”

    大部分的人听了这话,不再多言。

    有耿直到听不懂反话的,愣是道:“林尚书与肃宁侯是儿女亲家,真有个什么,林尚书肯定……”

    刘尚书气得直按胸口:“老夫岁数大了,过几天就递折子告老,闻侍郎也告老了,老夫问过林尚书,工部尚书之位由徐砚接任。

    往后呐,工部大小事务,你就问徐砚,旁的什么事儿,也去问他。

    老夫不管了!”

    问话的人一听,目瞪口呆。

    去问徐砚?徐砚还在京城里呢!

    徐家那些姻亲关系好不好的先不论,起码在官场上,小公爷对徐砚挺看重的,那去问徐砚,和去问林尚书,不是一个道理了吗?

    叫刘尚书这么一怼,来人也算是品出滋味来了,讪讪离开。

    刘尚书赶走了不少人,但也没有真的不理朝事,他思前想后,又去了行宫。

    寝宫内,圣上躺在龙床上,两颊凹陷下去,只看这病容,状况比先前在京城里时还要差上几分。

    韩公公给刘尚书挪了把椅子。

    刘尚书坐下,开门见山,道:“圣上,早前三公进言,请您早立太子,却因各种缘由耽搁了。

    如今状况,不说民心松散、小祸不断,便是这朝堂上,亦是人心动荡。

    您风寒未愈,无法归京,不如选立太子,让太子先行北上,入京城主持事务。

    如此一来,能平一些乱象。”

    圣上直直看着刘尚书,目光阴沉:“爱卿的意思是朕时日无多?”

    刘尚书匆忙起身跪下:“您只是水土不服染了风寒,最迟开春天暖,也就无恙了。

    圣上,这与立太子并无冲突。

    老臣、老臣说句不当说的,您认为几位殿下都有不足之处,还没有打磨出来,那也无妨!

    您先立一位,他磨得出宝石皆大欢喜,他磨不出来,您再废也不迟!”

    韩公公站在一旁,听刘尚书声声泣血,暗暗想,都提出“立了再废”,可见刘尚书也是被逼得没法子了。

(https://www.bqduo.cc/biquge/42_42302/c2326600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