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精武门这个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却又称得上默默无闻。
说它家喻户晓,是因为在莲州万庆城有一个人文古迹,就是精武门的旧址。但早在建国时,当时的门主就带领全门上下搬离了这个地方,而且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在当地人眼里,精武门这个名字正式退出了历史长河,连一滴浪花都没有留下;但实际上,凡是学过一丁点内功的人,都会牢牢记住这个名字。因为现代的华夏之所以还能保有“内功”这门技艺,完全归功于当时的精武门门主——陈真。
当时的华夏刚刚熬过战争的洗礼,正在大力恢复民生,并且在华夏第一代领导人的远见下,着重与西方经济强国接轨,努力吸收着对方的先进文化与制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武学这样的华夏传统元素被放在了极为尴尬的位置上。
从强身健体的角度来讲,内功虽然对身体非常有益,但修炼条件太过苛刻,天资平凡的人想要练好内功,就必须从小苦练,连幼儿园小学都不能上;外功的健体效果大打折扣,连起来也非常辛苦,在国外各种新兴的健身技术面前,传统的外功教学根本无法让年轻人提起兴趣。
而从自卫搏击角度讲,在当时这个特殊时期,为了追求社会安定,国家表面上还很尊重华夏传统武学,但实际上并不提倡老百姓练武。而军人、警察这样的特殊职业,也因为热兵_器的普及,逐渐失去了练武的必要,即使需要锻炼肉搏能力,也不会选择“见效缓慢”的华夏传统武学。
在这两个大趋势的诱导下,武学在这个国家中已经开始自然衰落。再加上华夏历来有“独门技艺不可外传”这样的观念,进一步导致了建国初期的“武学失传危机”。
在现代华夏国建国时,陈真已经迈入了古稀之龄,练了一辈子武的陈老门主,本以为盼来了好时候,可是在一次武者聚会中,陈真赫然发现,华夏已知的数千种内外武功之中竟有半数失传。这一发现令他痛心不已,也成为了他带领精武门离开原址的诱因。
为了保下华夏武学的火种,陈老门主带领门人离开逗留了大半辈子的莲州,将足迹踏遍了华夏各处,说服各个地区的武学宿老,向他们陈述武学传承危机,请他们在“三誓约”上签字。
(当时的“三誓约”内容分别是:“打破门户之见”;“广播继承火种”;“积极修缮武学笈谱”这三条,都是增加武学透明度的措施。至于“防备武学落入宵小之手”这一条是后加上去的,那时陈门主已经仙逝,是后来的华夏武学108宿老集体同意的第4条新誓约。)
在陈门主的带头作用下,华夏武学界再次活跃了起来。可能是为了展现“打破门户之见”之决心,当时的精武门彻底四散各地,不设任何“门址”、“总部”、甚至“办事处”之类的地方。
那时候还发生过一段有趣的小插曲,一个精武门弟子刚刚与某一门派谈妥,双方约定交换武学互相传授。这弟子想找陈真报告一下,结果因为陈老门主行踪不定,这位弟子在他老人家落脚的城市找了3天还没找到,逼得他最后只能去报社发了一则寻人启事,这才找到了陈真……
在陈真仙逝之后,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整个华夏大部分地区的武者都继承了精武精神,不再偏安一隅,只顾自己一派传承,而是彼此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络。而精武门则已经完全习惯了“四处为家”的风格,随着现代通讯越来越发达,精武门的门人门如今已经四散各地,许多小门派甚至主动放弃了原本的招牌,融入了精武门这个大家庭里。
可以说,在华夏武学的挽救和发扬上来说,精武门的贡献是巨大的,门中博学的武者甚至整理出了全华夏目前所有现存的内外武功,《炎黄道》一套书籍到现在还在被武学界当作珍贵史料加以保存。
但是这种发展也受到了打击,在陈老门主仙逝一段时间后,国家开始注意到整个武学界的同气连枝,这一对武学发展有益的现象,在政府眼中却是国家发展的不利因素。一系列打压的政策随之而来,严重打击了当时刚刚有复兴迹象的武学界,这轮打压的结果就是:虽然大量武学典籍已经被精武门妥善留存了下来,但是愿意去练武的年轻人已经比武学典籍还要少了。
像武者登记制度这种政策,便是当时政府限制精武门收徒的方式之一。凡是内功武者,必须在相关居住地办理登记手续,而登记在册的内功武者,一旦卷入肢体纠纷时,总会在司法判决上面临不公待遇;如果你隐瞒身怀内功的事实,被发现后还会面临非常严重的惩罚,当时发生过“隐瞒内功的武者被判处间谍罪”的事情,沦为武学界一大恶谈。
但国家的政策并非无的放矢,武学的发展的确带来了一部分不利因素。
童兵就知道一件并未公开过的军方内部秘辛。在特种部队凤组成立后没多久,当时国安局便收到线报,有国外间谍意图窃取某项科研成果。当时的凤组是国家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特种部队,可以说集合了全国的精英。但在追踪围捕这名间谍时,竟然被赤手空拳的间谍反戈一击,造成了多名凤组队员死伤,最后连人都没有抓到,间谍携带着图纸安然逃出国境,留下一个谁都难以承担的烂摊子。
最后通过追查,才发现这名间谍在国内潜伏多年,在精武门“打破门户”的理念下,学到了一些内功方面的知识。可能也是个人才能的关系,即使已经成年,这名间谍还是在内功方面略有小成,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和童兵一样达到了“先天境”。
这件事发生后,由于影响恶劣,国家选择将其保密,童兵是在加入龙组后才得悉这件往事。然而保密并未阻止失态的进一步恶化,“内功间谍”一事引起了许多连锁反应:
首先,各地纷纷传来诸多“以武犯禁”的不良报告,其中虽然有一部分夸大甚至污蔑,但是精武门广传武学,习武者素质良莠不齐也是事实,所以在这些不良报告中,真实情况占了大多数。
其次,精武门内部也查出丑闻。有一名掌管武学典籍的高手,因为抵受不住诱惑,将一部分武学典籍当作文物出卖到境外,而且其中还有多部堪称“秘术”的上古内功典籍。
正是上述这些诸多原因,导致了现在华夏武学界的现状。大多数武者即使身负武功,这一身武学却对他的社会地位毫无帮助,甚至有害无益。精武门的门人虽然还在游走各地传播武学,却演变成了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组织,行事再也不敢公开,而且也不太能涉足像东海市这样的大都市。
在国家限制武学界之后,精武门内部也有了自我警醒。他们联络了全国108位武学界有名的宿老(这些人武功不见得有多好,只是社会地位高而已,其中有些人甚至不会武功),联名向国家发出交涉,缓和了双方阵营的关系。而于此同时,陈真门主定下的“三誓约”变成了“四誓约”,在武学界一致的声浪下,“无条件广收徒”的做法被驳回,“从严择徒”的传统做法再次抬头,就这样过了多年之后,精武门的门人数量再次锐减。
这次追讨叛徒毛荣新时,即便是到达荼魄境的高手卢谈画,也只带了余有田、苏慎言和司徒杏儿3人,可见精武门的发展、华夏武学的传承又一次陷入了低谷期。
但是低谷并不意味着腐败,就像童兵在龙组时的“一人队”一样,华夏多的是“少数精锐”的组织。余有田不但在内功修为上抵达了乾坤境,其个人的素质也与传统“武夫”大相径庭。
他看上去大约40多岁,从年龄上来计算,在余有田幼年时,应该正好经历了国家“整治武者”这段岁月。这段黑暗的记忆早就了他藐视法律的不羁,但不可否认,作为一个正统武者,余有田已将精武门的精神刻入了骨子里。
即使连遭挫败,差点被一个不懂武功的小姑娘用刑,在恢复自由之后,余有田也丝毫没有想过先从乔蕾下手,而是固执地、甚至迂腐地坚持攻击童兵,这正是他武者精神的证明,也是童兵有说服他的信心来源。
在精武门中,四条誓约都有专门负责的门人,余有田属于专门追回“流失典籍”的那一部分。为了夺回毛荣新手中的燃灯秘术,余有田不惜追了他4年。如今听到童兵提供的“造功实验”,作为一名正统武者,他实在难以做到无动于衷。
山洞中的荧光由蓝转赤,似乎是映衬了洞外初生的朝阳。
在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余有田终于板着脸对童兵道:“好,今日的事情,我就暂且记下不提,等我师侄伤好后,你带我去找那个叫做丫头的孩子。”
“可以,我也担心她体内的内力性质不明,正想请你这样的高手看看。”童兵淡笑一声,随后再次提醒道:“希望你一言九鼎,等我帮你揪出那个神父背后的人,请余先生告之莲州杀人一案中死者被杀的原因。”
“那便这么说定了。”余有田身子一纵,从低处跃上通往洞口的狭窄石路。他往外走时,仍是没有什么好脸色:“那我便先去回收落在乔警官处的要物了。”
“那个打火机就在乔警官下榻的卧房内,如果被当地警方收走的话,以你的能力足以无声无息盗回来,希望你不要再伤害无辜。”
“哼!”
面对童兵的劝说,余有田只是冷哼一声,并不再理睬。只见脚下一顿,身子便向浮标一般飘向洞口,消失在童兵的视野中。直到看见外头血色的朝阳,余有田才停下脚步,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表情。
“那打火机落在你们手中这么久,哪里还有什么用。燃灯秘术想必早就发动了,我真正要回收的,是见过火焰的人呐……”
(https://www.bqduo.cc/biquge/29_29769/c85477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