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报刊上或会议上介绍某人时,或在名片上印头衔时称:享受******特殊津贴,甚至追悼会上也不忘加这一条。
这个“津贴“施行于20多年前,那时知识分子待遇一般,生活拮据,于是为一部分精英人才发津贴,有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之意,后延续下来。
不想这倒使一些人用来做了终身夸耀的资本。动不动就“我享受******津贴“(类似提法还有“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之类)。
事情虽小,却关乎价值导向和社会风气。
津贴是什么?就是生活补助。
正常情况下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很少要人补助,如果真拿了别人或政府给的补助也会心怀忐忑,低调处事,加倍工作。
现在反过来了,把“津贴“挂在嘴边,印之名片,显于报章,足见其浅。
此现象文科多于理科,而犹以书画界为最。
媒体也无知,跟着捧。
就像某一级首长,在单位吃小灶,出门坐小车,这本是一种生活、工作待遇。
如果每开会或印名片,都要称:享受小灶、小车者某,这成何体统,他还算个首长吗?
记得前些年,有大学教授写了一书稿,投之某出版社,数月无回音,便写信去催问。
内容只一句话:某日寄去某稿,不知下文如何。
下面的落款倒有20多个头衔,包括“享受津贴“,占了大半页纸。
那个编辑也有水平,先用大半页纸照抄了这20多个头衔,再呼某某先生,正文也只有一句话:“水平不够,恕不能用。“
想来这编辑回信的当时,内心一定荡起强烈的厌恶与轻蔑,他指的水平当不只是文稿的水平。
记得当年我在基层当记者,跑乡村学校。
那些最基层的乡间知识分子生活困难,窘迫拮据。
县里重才,就特批给一些老教师每逢重大节日可享受二斤猪肉的供应。
但我从未听到过哪个教师自我介绍:享受猪肉二斤。
居里夫人是唯一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她从不拿这个奖说事,还把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在地上踢着玩。
无论大的还是小的知识分子,无论做事还是学问,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脚踏实地,不欺世盗名。
我们常说,知识分子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
精英者,思想之精,品德之英,然后又学有所专,能沉下心来做事情,做学问,为社会之脊梁,公民之师范。
区区津贴,念念不忘,也要挪做虚名,非知识精英之所为。
国要强,先强国民;国民要强,先强精英;精英尚如此,泡沫何其多,国事实堪忧!
我担心,如果有人出国去也印一张“享受“字头的名片,一是外国人看不懂,二是真看懂了就更糟,要大丢人格。
我们常批评世风浮躁,怨青年人不成熟,文艺圈太浮浅,干部少学识等等。
殊不知精英之浮,才真正是社会的危机。
知识分子如何对待名利,实值深长思之。
或问:怎么评价华夏的教育现状,你心目中的理想教育什么样?
答曰:教育现状据我所知没什么变化,过去的那一套还在继续执行。现在大家认为北洋军阀时期的教育可能是华夏现代最好的一段教育,第二段就是西南联大时期,第三段是五十年代的教育,教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都远远超过今天。再下一个阶段就是“文哥”以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相对来说也不错。
但1949年以后的两三个阶段,加起来都不可能像北洋时期那样,因为那时候的国家不能介入教育,那时候的北大、清华根本不听政府的。国名党接管以后,一度想渗入到大学教育,但一直不成功。咱们说的教授治校,在军阀混战时期和一部分国名党时期,甚至抗战时期都是贯穿下来的,彻底改变是从1950年开始的。
或问:五六十年代的教育是什么样子?
答曰:五六十年代普遍的理想主义,现在看来有很多虚幻成分,但它是真的,因为那是一个新的政权,充满希望,很多矛盾尚未呈现。那时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尤其是大学里最好的教授,都是从民国过来的。这些人的素质和人格,大多是在民国时养成的,然后留在共和国教小学、中学、大学。他们比现在的老师爱教育,更无私,更单纯。
学生不用说了,像今天这种全社会的功利主义、机会主义,完全机械化的考试,那时候没有。所以我会说那个时候比现在要好一点。以蒋南翔为例,他是清华大学的校长,现在大家怀念他,因为在他治校期间,跟今天的清华大学比,要宽松得多。他其实是党派去的,但毕竟还是一个民国青年,他的学术人格,他的行政作风,跟今天的大学校长比,还是要好得多。
或问:民国人和今天人的精神气质,有什么显著不同?
答曰:华夏人现在的毛病民国时都有,而且一塌糊涂。我并不认为民国人就比今天人的道德水准高,但放到教育领域来看,民国的校长、教授和学生,为什么我们今天还会怀念?因为他们很单纯,政治还没毁了他们,他们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不受政府和党派影响。蔡元培是国名党的元老,但他可以拒绝北洋政府的很多措施,北洋政府拿他没有办法,还要重用他。
说得夸张一点,整个民国时期教育圈的人,无论师生、官员,都是自由的、认真的,他要做什么事,真的会去做。今天有哪个校长敢完全不理会政府怎么想,就径直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有哪个学生敢站起来对校长说“你是错的,你应该下台”?民国时经常发生驱逐校长、驱逐教授的事情,虽然有点过激,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但不管怎样,那时候的学生是有主见的、有行动力的,而且是有影响力的。五四就是一个例子,“一?二九”也是一个例子。
民国人跟1949年以后的华夏人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文脉没有断。虽然1905年废除了科考,但是两千年积淀下来的读书人的集体人格还在,学问的大脉络还在,一直到建国初年都还在。我小时候见到的初中生、大学生,他们的家教,他们对学问的态度,那种好学、担当、奉献,还没有完全断掉。真正断了是“文鸽”以后。80年代有那么一小段回光返照,但只持续了10年,90年代又下去了,都变成我要拿学位,或者我要入党,我要做生意,上学变成了一件**裸的功利的事。
清华大学的英文老师孙复初,有一次他说起他们那代人40年代受的英语教育,他说他们在高中基本上就已经能够自己阅读,能够用英文写作,用英文唱歌。所以进入大学后,就已经假定你英文过关了。
今天一个研究生毕业,都未必能张口,未必能读得下来整本的英语著作,可今天的英语考试却是史上最严苛的,这太荒谬了!还有人们一直批评的教育行政化,大学成了官府,你要当校长、院长、系主任,前提必须是官员。那你还谈什么教育?
或问:民国时代的语文,究竟美在哪里?民国的教育好善良,这话什么意思?
答曰:民国的课本好善良,尤其是小学课本,有猫、狗、春天、风筝,编课文的人有慈悲心、父母心。你看周海婴回忆录里提到的他在上海念小学时的成绩单,包括品德、智力、勇气、谦让、礼貌等项,没有一项是所谓的爱。这就是把你当一个小孩、当一个人看。
木心先生幼年在乌镇的小学上文学课,一所华夏乡下的小学里就已经放莫札特、舒伯特的歌了,还有勃朗宁的童话、安徒生的童话。他都不知道谁是莫札特,当时小嘛,七八岁。你再去看《早春二月》还有其他民国电影里的老师和孩子,都是非常善良、非常简单的。他们相信这个社会、相信人,心态是好的。
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他真的相信这个社会。他一生出来父母就告诉他,你要当心,不可以这么简单地跟人交往。这种善良的教育已经完全灭绝了。今天的小孩刚上幼儿园就知道要和哪个阿姨搞好关系,哪个阿姨父母是塞了钱的。他的童年记忆、少年记忆,就是一长串的人际关系和一长串的利害关系,哪有善良的余地。然而,这份人际关系不交代清楚,你的孩子怎么混?出了家门怎么活?
所有事情我们都怕上当,而且要骗别人,要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已经变成我们的生理密码,我们一路就是这样被教育过来的。小孩嘛,你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一个孩子从小是看诗经还是看道德经,人格和教养肯定是不一样的;正如一个孩子从小读《三字经》还是《语录》,长大后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或问:现在的孩子都是伪天真、伪善良吗?
答曰:从幼儿园开始,孩子长期受的就是伪教育,都是装出来的开心、装出来的惊喜、装出来的激动,而且一装就是一辈子。从演员你就看得出来,你比较民国的电影和80年代以后的电影,一个是语言的格式化,全是标准的普通话,一个是表情的模式化。联欢晚会,大部分中国电影。他可能也是很真诚地在表演,但人的五官的千千万万种组合的可能性、情绪的可能性,都被纳入几个固定模式。
民国很多演员,演技其实不如今天,但是他率真。你看阮玲玉、周璇、赵丹这些民国时的影星,她们受到西方话剧的影响,也在模仿,但他们模仿的时候有百分之百的真挚和热情,还没有形成模式。这就是为什么像《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到今天看还是经典,最难得的就是那份真。这份真一直保留到五十年代。
为什么《小城故事》后来重拍了一遍,味道就完全不对了?因为所有的剧组人员和导演,都不自觉地在一个模式当中,虽然拿出了百分之百的真挚,却再也演不出那份真了。1949年以后,所有人都是在单位里长大的,都是在一个开会、表态、喊口号的文化里长大的,然后忽然解放了,说你自由了,你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但他已经模式化了,他的人格、他的生理反应都模式化了。现在的主持人,仍然在传播一种伪真诚、伪感动,很少几个稍微跳出这个模式的人,立刻变成最受欢迎的了。
或问:鲁迅的几个名篇在中小学课本中被剔除了,为什么?
答曰:因为鲁迅是黑色的,他是阴暗和悲观的,这是政府从来不希望孩子有的。他们一直要传达一个讯息,这个国家非常好,你们现在最幸福。鲁迅在民国的时候,就不同意把他的文章编入教科书。他在一篇文章里说,我不要年轻人读我的书,我心里很阴暗,不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青年,青年正在成长,世界刚刚展开,不要给他们制造我这样阴暗的心灵。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几个黑色的、阴暗的、刻毒的作家,比如尼采,木心先生书里谈到很多,包括耶稣。这些“有毒”的文学,只对某些有特别敏感、强韧的性格的孩子有帮助,但对绝大部分青年而言,未必一定要去读,读了也没用。
或问:现在有些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家上学;但有人担心这样长大的孩子,将来不容易融入主流社会,您怎么看?
答曰:这在今天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大家对社会不信任,对教育、医疗更不信任。医疗你没法自己医,教育还可以自己教。我不担心小孩在家上学将来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正好相反,人的适应能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在各种环境当中,人都会成长。
现在的教育,是因为他假定人必须进小学、进中学、进大学,才能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不太相信,一个人非得经过学校教育,才能变成一个社会人。
或问:钱学森临死前问了三个问题,其中一个是现在的华夏教育为何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答曰:答案其实很简单,华夏的教育就是希望不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且做得很成功。这五六十年来的教育只在做一件事,就是控制青年,让你被动,不要主动。
或问:很多人觉得华夏的教育体制没有大家抨击的那么差,比如说对从小所接受的一贯的教育,他们觉得这样过下来也挺好的。
答曰:所以我说这个教育控制得很成功嘛。上面那一代,他打你你还觉得痛,现在这一代你再怎么控制他,他也不知道痛了,因为他的生活全是这一套了,他不知道还有其他成长方式,他会很奇怪你们为什么说这个教育不好。
或问:有一个学生家长,把孩子带到国外去之后,说华夏的基础教育是全世界最扎实的,甚至有华裔把子女送回国内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您怎么看这种做法?
答曰:这个情况一定是真实的。华夏这样的教育制度,一定会产生全世界所谓基础教育最扎实的一个群体。但什么叫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如果是指考试能力,华夏学生绝对世界第一。这是一种大规模的长期渗透的强制教育,几乎等于军事训练,它一定会见效的。
美国有很多留学生,所有华夏学生进入学校,立刻就成为这个学校最好的学生,美国学生根本不是对手;但等他毕业后进入他所从事的那个领域,最优秀的立刻全变成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了。差距就在人格培养,缺少了个性、自由、想象力、勇气和好奇心。
被思想捆绑起来的人很多,但如果你是个有些想法的人,你会让绑着的四肢没有那么痛。人斗人的时候,斗完以后有些老先生会交流经验:“我跪了四个钟头,因为我发现有种跪法没那么累。”我不是讲笑话,每个青年在今天的形格势禁之中,都要自己想办法,找到哪怕一点点空间,让自己能够相对正常地成长那么一点点。绑是肯定要绑着的,只要大环境不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万紫千红总是春。(未完待续。)
(https://www.bqduo.cc/biquge/26_26432/c4228018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