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范二毛欣赏美境,览胜道殿,心敬神仰,慢步走来不觉又回到前庙,进了庙门,就见婶子坐在殿内正在与一个道人说话。范二毛走到近前在一旁找个闲位置坐下,就听老道言道:“刚才听大妹子一席话,看来您也是懂易之人。易学可说是博大精深,玄黄之学呀。在下自幼入观,学习天师之学,知道欲通玄黄先知《周易》之理,欲通玄德之理先知《道德经》。这些经典都是中国人思想的渊源,说起容易学起来难,但是如果你弄懂了其中的道理,也就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了。咱先不说这些哲理,就说《奇门遁甲》与《太乙神数》以及《六壬神课》合称为三式之学吧。《太乙神数》为占君国大事之用,谈天时,以九宫八卦加六神为理论结构。《奇门遁甲》为占兵旗制敌之用,以九宫八卦为理论以椐,谈地利。《六壬神课》为占日用民俗百事之用的,以十二地支为演绎构架,谈人和。而事实上,三者的预测功能都可以互相囊括,而不互相抵触与冲突。三者缺一不可,故是非常重要的道家学问。但是这些学问有些失传了,就说《六壬神课》吧,在书上传承的也只是有限的东西。真正的东西都有口传心教,领悟这些知识在于自己的心态,觉悟,修为,境界,传承和理解。
但是只要你学易、知易,无论你悟性多高,学问多深,道学奇门三式运用多么熟练,终有一种学问是你无法逾越的沟壑。
大妹子,刚才与你谈话中听你说道的一句话我非常不赞同,你说世上本无道德,道德出自官人的规范,这是不对的,这是你理解上的误区。你说出此言,说明你对《道德经》没有深入的了解。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几千年来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没有统一的标准,原因是古言精练,一字多释,由阅读者的层次而定。
以我的浅薄认知,我认为圣人天师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这句话诠释了宇宙之中存在‘道’,道,其实就是通道之意,并且非同寻常,是宇宙之间生命的通道。没有道名,是因为道是天地间的生成的生命的能量,道可以看着是一种概念,一种原子,质子、量子,道来源于那里,来源于天际,宇宙。不是人们常态下看到的物质,是一种能量,可以有名,也可以无名称,看不到的,无法言名的,在天,就是宇宙大暴发之始,天地成立之始的宇宙能量。
看得见的就是万物之母,产生物质的基础,在物质为五行,金木水水土。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道’,就是通道之意。
在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就是说,道是宇宙中生成生命的物质所行程的通道,科学证明坠落的炭质陨石中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6种是构成生物的蛋白质分子所必须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些有机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分子可以在星际尘埃的表面产生,这些有机分子可能由彗星或其陨石带到地球上,并在地球上演变为原始的生命。
在天,惚惚恍恍处,其中有象;恍恍惚惚处,其中有物。幽深冥蒙处,其中有精;精湛致真处,其中有信。象者影响;物者有形;精者致密;信者信息。在天处于何处?在天背阳而有道,有阴得月而通道通;在天在夜,月送道形。在天在幽深冥蒙的月影之中,生命之影恍恍惚惚处传送着生命的信息。是故天道在月。
在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
在地,位于众妙之门,众妙在那里,渊兮,似万物之宗。渊在那里?水之源头。深谷洞穴之源,便是生命的源头。‘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譬道通于天下,犹如川谷之水从洞穴流出而入江海。故地之道,在川谷洞穴之中,那里是孕育地球物种的地方。是故地道在谷。
在人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在人身为玄牝,位于女人脐下与**之间。此既为人‘道’。何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要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就要探讨什么是‘谷神’,谷神,生命之神。生命之神通过山间夹道的洞穴中流出,孕育生命;科学论证,物种起源于水中。源头就在洞穴深处,地穴与水泉之间正是孕育生命的源泉之处。在人就是在女人脐下三寸之处。这里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既谷神,生命之神所在之处,女人脐下三寸,就是生命之源,经**流出;生命不息,长生不死的地方。故,‘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是故人道在玄。
‘道’,在天,为什么是天地之始?在地,为什么是川谷之洞穴?在人,为什么是女人之阴?为什么?
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现在科学论证,生命起于一,也就是说生命起于雌,为一。无性同样可以产生生命,一而二,有雌而后阴阳生。二而三,三生万象。《道德经》二千年前就论证了物种起源,可见其伟大之处。
‘道’是什么?道就是来自宇宙的生命原素,经月夜天道入川谷地道,川谷地道生世上有生命的物种。故天道在月,地道在谷,人道在玄。天地人三道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什么?道从洞口流出,清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得。这就是‘道’。有物混成,世界上物种生成,来自于天,孕之于地,寂寂寥寥,自生自息,各自独立生息不变,周转循环不止;生生息息,代代繁衍,这就是天地之母。我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在天,位于繁星点点的浩瀚夜空中的寥月之处;在地,位于幽远深邃的山谷洞穴深处的惚泉之处;在人,位于女人脐下与**之间;道,无色无味,无形无态,承月气而载,顺幽泉而流,自**而出。是生命之源,生命之始,生命的符号。
道,博大而幽深,深明而大义;故‘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道的思想是最早尊重生命的思想,是非常伟大的思想,道博能容,深远幽邃,大道致微,深明大义。
什么是‘德’?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天地形成,物种自立,细微的德行惟一的从化于道,无道无德;没有生命何来德行。德是典型化后求完全的标准;枉法后求直正的标准;水洼地求满盈的标准;敝帚处求自新的标准;缺少时求得到的标准;多余了求分予的标准。你怎么说世上无道德呢?德从化于道,道发于自然啊。
《道德经》自面世以来,对古代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巨大的影响,中国人宽广博大的胸怀、大度能忍、能屈能伸的思想就是来源于道德经。这种思想形成后,使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域笼罩在无形的熔炉之中,无论什么样的文化思想,只要你进了这一区域,必至自灭或失去原有本色,无论你是多么完整完固的文化思想,只要你进入这一区域,必然熔化在这个大熔炉中,即使原有的思想得以保留,但被烧灼后的痕迹随处可见。
自汉代之后,古代中原无数次受外来民族的侵略占领,但是这个优秀的民族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如熔炉一般熔化掉外来入侵者,使其伤耗掉自有的思想与本色,从化于汉民族的本土思想,归根原因是由于《道德经》天人合一、万法归宗宽广博大的思想所致。为什么佛教自进入中原后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道教的影响,并从化于道教,就是这个原因。今天的人们当你走入佛教殿堂时,你跪拜的是佛祖,其实你心里敬仰的是天地,或出来又入了道观;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道’发于自然,崇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濡弱谦下、空虚不毁,万物归一。这是就是本质的原因。
时至今日,当我们读《道德经》时,我们会在无形中感觉到一个宏大的气场笼罩在自己周围,这个气场来自于天人合一的源泉思想。道,来自于那里?人,来自于那里?道,生命之神,来自于浩瀚的宇宙,人自道生,德化以衡,尊重人类的自然本性,才是《道德经》的实质所在。
正是《道德经》尊重人类的自然本性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使华夏民族牢记为什么万法归宗,万物归一,使外来思想无法灼痛华夏民族的神经。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亲眼亲历,世界上无论你多么顽固的思想教派,只要进中土就变味,变异了,就逐渐在本土化,佛教不用说了,基督教进中土时间不长,但是当你了解了中国民间的信教徒时,你会发现总有一股乡土味加杂在其中,即使伊斯兰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不完全是原有的味觉了。
原因很简单,潜移默化的道家本土思想其实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源思想,单就五行制衡论而言,五行制衡制将是人类最终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道德经》中有些鲜明地理论观点还是有被世人曲解的地方。”
这时老道言止,却听寡妇婶子言道:“听乾道所言受益非浅,但我有几事不明,想与真人探讨?”
“坤妹请言。”
“圣人之言深奥,你我俗人不足言;我只问世俗之‘富贵’何言?”
“圣训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是道家万法归一思想的源泉,也是古代贵贱思想的发源地。
宇宙开始于一,现在科学推论,宇宙大爆炸于150亿年前,地球生成于四十亿年前,万物发于一,一而分,万物成,天地分。宇宙得一以达清白分明,大地得一以达宁静自然,鬼神得一以达灵魂聚集,生命之泉得一以达浩瀚盈海,万千物种得一而生机勃勃,王候们得一以达天下正大光明。所以在世界产生后的现实运行中,天无一清白分明的世界恐将裂变,地无一宁静自然的地球恐将废止,鬼神无一灵魂恐将歇息,生命之泉无一浩瀚盈海也会枯竭,侯王们无一将至权利高层出现被践踏的可能。是故,天地神泉物王以一为本,权贵以贫贱为基层,高层以下层做基础。这就是道家天人合一万法归一的思想源泉,古代贵贱思想的源头。
故天师又言:‘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所以侯王们自称孤家,寡人,不孕,其不是自贱其本身吗?不是的,是侯王们追求过多权利与荣誉,最终将一点权利荣誉也得不到,所以自贱身份,其实他们是不愿做无光的玉,寂寞的石头的。
这就是古代中国道家的思想源泉,读《道德经》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百家思想家们的思想依据。这些思想的根本来自于《周易》的阴阳理论,《道德经》更不例外,阴阳论的基点有天命论的基础,自然富贵论也就从化于阴阳论之中,为富贵贫贱天自生成产生了理论依椐,使人们产生天命论的错觉。现在回过头来看古代中国的思想起源来自于《周易》,尊《周易》为万经之源,《道德经》为万经之首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思想根深蒂固地烙印在中国人心中,直至今天。然而这些思想是先进的吗?可以继续发扬的吗?非也。
古代中国的思想界自秦汉之后出现分水岭,自秦汉之后,古代中国的思想界停滞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致近两千年来没有大的发展与进步。原因是汉代上层启用了董仲舒综合百家思想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学的思想,之后,古代思想界就不在有活力产生与发展新的先进的思想了,古代统治者也不准予有分化异于儒术思想的思想产生了,即使有思想也要打着儒学思想的旗号宣扬,这也是几千年来东方思想家出自于先秦,而西方思想家产生于公元后的根本原因,造成原本领先的东方思想最后落后干西方思想的原因。时至今时以致无所是从,造成捡起老的又放不下新的,最终主流思想还是依附西方文化思想的现象,这就是中国人的悲哀。没有思想的人民从化于强权政治之下,创新思想的弱化何言进步呢?
世俗不敢多言,我命贵贱何所依?问世事苍凉,皆因制衡无进。
自秦汉以来,人们的思想停留在阴阳论上,而先进的五行制衡论无法前进,游离在思想理论的边缘地带,混迹于算命术的边缘学术之中,无法使人们看到其光芒。其实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五行互生互衡,世界和谐共存,没有压迫,没有贵贱,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已的实际能力,五权互衡互制互约,以求社会公平,人人平等。
西方人之所以重视人权,这么说并不等于东方人不重视人权。原因是落后于东方《周易》产生年代的西方基督教在其思想理论本基里增加了三位一体论思想,天皇、地皇、人皇思想,不要小看了多了一个‘人皇’,就是这个简单的‘人皇’二字,超越了二元论的思想,超越了臣君、父子的阴阳之界,形成了三位一体三权制衡的先进思想体制,小小的‘人皇’尊重了下层民众的权利,衡定了三权互衡的基石;形成了立体的社会基础,为人类的社会文明跨越了一大步。这也是我回答你‘富贵贫贱’何言的答案。
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不是自贱其身吗?非也。侯王们自称孤家,其实内心欲统领天下;自贱寡人,其实内心欲望朋比群臣。自贱不孕,其实内心欲念得尽天下美女。这就是侯王们的自贱自身其虚伪的心态,心与实事不符是常贵们的心态,何以度衡天下,互衡可以立制。是故‘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生,自然成。道生万物,物为有生命体征之物。德畜之,自然生成规律。生命自道产生,生命规律随着生存的延续自然畜养自成体系。所以世界上有生命体征的动物都存在一套自然生存的规律,这种规律来自生命自身的发展与延续需要。天道产生生命体征,规律定性生存与延续着,这一切都是来自自然。是故,道就是生命之神,德就是自然法则。动物孕育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养育,恩惠之,鞭策之,毒害之,覆灭之都是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所以自然界无论何种物种,得到了食物,不自我持有,乐于奉献出来共同分享;行为了,干出了一番事情,不要自恃才自傲;长期久视的规范不要去宰割掉。这就是玄德,玄奥的规律,也就是一种规范,自然生成的规律。
由此可见两千年前的圣人尊重自然,其实道就是在说自然,生物自天上而来,月色下恍恍惚惚之间来到地球,孕育在水泉之中,自洞穴深处的通道流出,归流入海,形成万千有生命的物种,物种起源自成体系与规律,生命道化自然,自然形成规律,成为规范。在天为精,在地为道,在人就是德行。
人类社会同样道法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人自天成,道生德育,遵规循律,自然形成社会,社会分工不同,人类自身能量守恒定律也会不同,而产生这些能量守恒定律的正是五行间的生克,及互斥互补产生规律自然形成强弱互补的自然法则。尊重自然法则,用五行互衡互斥最终平抑互补互斥生产出来的强弱自然现象,才是人类真正追求的完美目标,也是富贵贫贱的最终泯灭的时候。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有了生命不息的之路,就象行走中的马在粪便一样,自然天成。天下没有了生息之路,如强壮的马生于郊野,奔驰无忌,终会泯灭。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何制约欲壑,填平不知足,压制欲得。这是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探索追求的目标,是故老子又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德是什么?德就是自然状态下自然形成的规范,规律,规则。所以上层社会的规则不规范,是一种有形的规律;下层社会的规则不能失去规范,而是形成一种无形的常态化的规律。上层社会的的规范可以无为而无以为,形成一种有形的无常态化的无为而治的规则;而下层社会的规范却是无形的常态化的有作为的规范化规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二千年前人们的思想是一种上可无为,下必有治的统治阶级的规范管理思想,强权政治思想。
老子的思想今天看来是一种落后的封建帝王思想,虽然其中有很多言论充满期待自由的思想,但是整体上是教化无为而治的分化瓦解上层与下层规范的思想,上可无为,下必治理的尊上卑下思想。
纵观整个《道德经》的思想意识,可以看到五个分化与矛盾现象。一,对道德规范的上下不一导致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二,自由从化于自然的心理表白导致社会动荡的社会现象。三,对女阴的自然崇拜导致采阴补阳社会现象。四,上善若水的心理愿望导致从善如流的老奸巨滑糊涂混世的社会现象。五,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的美好愿望导致炼丹采风的仙道迷信活动盛行的社会现象。
自汉代之后,道德规范分化为上下层的社会现象,上层无为而治,无形无规,法不上大夫。下层有规有治,法压万人,这是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体现。自由思想产生自由意志又是汉代后期,直至整个封建王朝时期农民起义的思想源泉,‘皇帝轮流坐,明天到我家’的思想产生于《道德经》的思想意识。对女阴的自然崇拜产生的曲解影响到整个封建制度的各个王朝,从《老子想尔注》中‘谷者,欲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牝者,地也,体性安,女像之,故不掔。男欲结精,心当像地似女,勿为事先。’这句话的思想意思中可以看到对‘谷神’的曲解所导致当时人们对女阴过度崇拜的心理现象,这句话影响深远,汉末农民起义军在战前祭祀活动得到充分体现。上善若水本意是善形如水,上层之善行如水下流,但是行为中的人们达到这一目的了吗?怕是没有,老奸巨滑者学到了糊涂混世的魔王之道,东说东流,西说西淌是古代佞臣们的处世哲学。‘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身,不与俗争,即为后其身也,而目此得仙寿,获福在俗人先,即为身先。’这句话体现了后期人们曲解老子《道德经》仙道思想的具体体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老子的思想源泉来自《周易》的阴阳论。阴阳论起源于早期先民对世界的认知,认为天地分阴阳,人自分男女,这是正确的世界观;但是阴阳论是归属于两极分化论的思想基础,也就是甲点到乙点的两点一线的理论体系;我们知道甲点到乙点是直线距离,中间点是分界线,从甲点到乙点不左就右,也就是说这种思想是两极分化现象的思维模式,任何人或事物运动在这条线上的结果只有是一种后果,不左即右,任何人或事物也难以停留在中心点上;你也不可能停留在中心点不运动而成为一个中庸的人或事物,从这一理论与现象就可以看出阴阳论的落后性。
正是由于阴阳论的落后性与古代中国思想意识停滞在秦汉之前的后期现实现象,自然形成了上述五种现象的产生,而汉代中后期产生的新的唯物论思想由于上层意志的限制措施而无法形成理论体系,无法产生对社会的有益探索及影响。
汉代中后期对五行论的探索由于上述原因被边缘化,没能正确的运用到社会科学的理论领域,边缘化的挤压到数术与算命术中去了。
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的思想是伟大的,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万象生于一,一统天下,五行蕴含其中;五行互斥互衡生产互为钳制又互相补益的作用,摒弃阴阳合同的思维方式,把五行互斥互衡论运用到各个领域,当一种规则产生后,紧跟其后的是制衡的规则机制,制衡机制之后再次形成随后的制约机制,不至任何一种规则超越其规则范围之外,形成互制互衡的五行循环的规范模式,最终实现五权制衡一统天下的共存共有的社会体制,将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与贵人所向往,不以规范得之,无法处世,得到也会失去。贫与贱人人都知道摆脱掉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但是不以规范而求富贵,贫贱是不能移除的。”
“听道兄所言,俗家豁然开朗。”
“大妹子言过了。”
“二毛啊,”寡妇这时扭脸向范二毛说道:“刚才道长所言你可得牢记心中,这些知识可是你学命理的基础学问,记着了。”
“中,俺记着。”
这夜吃过晚饭,老道与寡妇又是彻夜长谈,谈至日旦方才歇息。
正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
天道地、地道人、人为根本。
二毛娘俩在外览胜悠游数日回到家中,又开始了俗家生活。这日哩这范二毛无事可做,闲得无聊,晃悠悠地往村外走去,走过小桥,单见麦子已经结谷扬花齐腰深了,心想:看今年这麦子的长势,收成一定不错,我不如往南地看看婶子家的麦子去。想吧迈步往村南走去。
这范二毛正在走着,就听身后有个小女孩的声音喊道:“叔叔让开,叔叔让开。”范二毛心想我己经走在路边了再让开让到那里呢,想必是占着这边条了。想着也没回头赶忙往路的另一边移动,谁知脚步刚跨到路中央就觉着屁股下两腿间一个飞轮钻入,想躲闪已经来不及了,随后就是尖叫声夹杂着重重跌到的声音,范二毛就觉着身子被强力冲击也向前倾出丈余,一头栽倒在地,来了个嘴啃泥,趴在了地上。这个突如其来的跟头把个范二毛摔蒙了,也顾不得疼了,心下怒火上冲,身子一翻,随后二毛来了鲤鱼打挺,飞身站起,抬头一看,就见一个小女孩被一辆加重自行车压着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口中嗷嗷乱叫,双手紧紧抓住车子,那狼狈像反把范二毛逗乐了。
二毛走上前来,就见小姑娘卷曲在自行车下,挣扎着却起不来眼泪都下来了,小姑娘一见二毛走来怒吼道:“快把俺拉起来。”
范二毛听到了小姑娘的吼声,没敢多想上前就去抓车子,把车子扶起,小姑娘也坐了起在。这时小女孩盘腿坐在地上,昂着头瞪大着眼睛朝范二毛嚷道:“让你躲开,你往路中间走啥子,看把俺的自行车摔的,你赔俺。”说罢小嘴巴撅起老高,泪水还挂在脸上。
范二毛一看笑了起来,说道:“这孩子你怎么能怨我呢?我在前面走,走在路边上,你让俺躲开,俺躲那去啊,俺以为你让俺躲路那边里。”说着话伸手去拉小姑娘,谁知小姑娘一巴掌打在二毛手上,“别拉俺,俺会起来。”说罢,头一扭擦泪去了。口中嘟囔着说:“俺刚从二爷家借的车子,出来学骑自行车呢。出门就遇上你个倒霉鬼,看把俺的车子摔的,摔坏你赔。”
“中,中,俺看看坏不坏,坏了俺赔中不。”二毛说着话就去看自行车,看看除了链条掉了其他没问题,于是转过身来,望着小姑娘说道:“车子没事,俺把链条上上,你继续学骑车,起来吧。”
“你是那里人,俺咋不认识你。”
“俺就这村人。”
“瞎掰,这村人俺咋不认识。”
“俺在来福婶子家住。”
“你是那个说书的?”
“是呀。”
“噢,那你说段书,要不教俺学骑自行车,不然不起来。”小姑娘仍然瞪着眼睛,小嘴巴撅着。
范二毛一听又笑了,心想这小丫头挺有个性,于是笑道:“说书就不用了,你起来俺教你骑自行车。你叫什么名字啊。”
“问这干嘛,不说。”
“中,中,不说,那起来俺教你骑自行车。”
“好。”小姑娘转怒为喜,于是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土,然后看了范二毛一眼,说道:“俺叫贾慧霞,就住来福奶奶家后头,村子大后面。”
“啊,贾慧霞,名字好听,上学了吗?”
“没有,不上了。要是上学这会正在学校里呢,还能在这遇上你。”
“咋不上学了,看你十多岁,正是上学的时候。”
“俺今年十四岁啦,俺娘不让上了,让俺去城里给姑姑家哄孩子儿哩。”
“唉,还小呢不让上学不可惜了。”
“可惜啥?女孩子家学不学习还不是一样,早晚嫁人。”
“咿,小小年纪知道的还不少呢!”
“你知道啥,俺娘一个人养俺姊妹仨,俺早就不想上学咧,出去给姑姑哄孩子管吃管住还给零花钱,不比上学强,你懂啥。教俺学骑自行车,到城里不会骑自行车可不中,快点。”小姑娘说话爽利,反把个范二毛弄得没词了,只得乖乖的听小姑娘摆布,南地也不去了,转行当教练去了。
范二毛当了两天教练,把小姑娘的车技练的娴熟,可以上大路了。小姑娘很高兴,冲着范二毛说道:“叔,谢谢你了,这两天看把你累的,咋感谢你哩叔叔,要不去俺家让俺妈给你擀涝面条吃。”小姑娘闪烁着明亮的大眼睛,诚挚地邀请着二毛。
“不用了,我也是没事人,帮帮你应该的。”二毛应着话,看看小姑娘天真无邪的脸蛋儿,心里想:这孩子可是个爽快人,长大一定是个利害的主。想着仔细地打量着小姑姑,单见小姑娘的衣服很旧,衣袖处打有补丁,但是很得体,穿在修长的身子上胖瘦均匀,干净利落,朴实无华;瘦瘦的脸蛋突显出爪子脸庞的秀美气质,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微撅的上唇,圆圆的下巴,让人著目留恋,越看越想看,越看越耐看。
“看啥子哩,俺脸上有画呀,死鱼眼似的看俺。”小姑娘瞪了二毛一眼,说道。
“没…没看。”一句话把二毛说的心栗,不好意思了,心想:我一个大男人,怎么到这小丫头面前就没了主见了呢?想着结结巴巴地说:“俺…俺是想问你啥时候去城里。”
“明天,明天俺娘送俺,天一亮就走,年关再回来。”
“该收麦子了,也不回来?”
“不回来。姑姑要上班,孩子没人哄,让俺去就说不让回来的,家里有俺娘俺哥,不用俺。”
“哦,那中,小小年纪就能执事了,中。”
“中屁,啥法子咧,就俺娘自已,上有哥下有弟,没钱啦,有钱谁不愿意上学。”
“你爸爸呢?”
“叔,说你是个木爪吧,你不爱听。前天就给你说了,没爹了,几年前就病逝了。”说罢眼中泛着泪花。
“噢,噢,我就是个笨蛋家伙,跟着你当两天教练了,愣是没听出来,该死。”范二毛一拍脑门儿说道。
“叔,俺进城去咧,听说城里可好咧,城里人天天都吃白面馍,顿顿有肉吃,俺去了也能天天吃呢,比在家强多了。”说罢眼中又充满了美好的遐想,和着泪花放射出光芒。
“是吧,俺也没在城里住过,也是光听说,人家城里人都是商品粮户口,吃的是皇粮,自然天天吃白面了。”
“赶明儿俺也衬着边儿做一回城里人,天天吃白面馍馍了。”幼嫩的脸上一丝苦笑掠过,这稚嫩的脸儿深深地印在了二毛心里。
回家的路上范二毛心中空荡荡的,一种莫名的凄凉占据了心房。心想:佛欲我心空是为了把佛主的教诲填充到我的心房,可如今我这心中突如其来的空荡不知是为了什么啊?想着一股酸楚上冲,泪水冲击着眼眶,不由自主的用手去擦拭眼睛。
二毛的耳边传来歌声…
凄凉的心空了、空谷幽静,
空虚了酸楚的滋味就会产生;
酸楚了、就会心痛,
心空心痛,一股浓浓的酸楚上冲。
风来了,雨来了,
冲出眼眶的泪水和在雨水中,
不知是何种心情。
凄凉的心空了,
寻找着一种滋味填充。
苦涩的,
甜美的,
酸楚的,
辛辣的,
这滋味混淆在一起,
勾绞住我的心好痛,好痛。
从前不曾有过的痛,
如今却冲刷着我的心灵;
好痛啊,好痛,
泪水和在雨水中。
正是:
二毛学艺有一年,
易经八字都学全。
要问乾坤分阴阳,
不问阴阳问女男。
(https://www.bqduo.cc/biquge/25_25465/c70415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