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郊外,蜀王陵旁庄园里,皇后尉迟炽繁、淑妃尉迟明月正在探亲,和自己的父母交谈,陪着二老聊天,解解闷。
因为有报纸的原因,在蜀王陵守陵的尉迟顺和王氏知道当前许多时事,并不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和女儿聊起天来,话题都是很“时髦”的。
首先是铁路,“长安火车站建设方案确定”这一消息,尉迟顺已经知道了,他难以想象“火车”、“铁路”的到来,会让天下变成什么样子。
当年火轮船的出现及推广,就已经让尉迟顺觉得难以置信,加上电报和火车,他真的很好奇,好奇女婿还要折腾出什么奇怪的玩意出来。
尉迟顺拿着昨日的报纸,指着第一版的标题,问女儿:“陛下这是放过佛门了?”
尉迟炽繁点点头:“嗯,就是加强管理而已。”
“那,这‘五山十刹’是?”
“这说来就话长了,父亲且听女儿细说..”尉迟炽繁说完,拿出一张示意图,和妹妹尉迟明月一起,给父母解惑。
之前,为了当年梁国太清之难而爆发的罢佛争议,如今告一段落,朝廷开始加强对佛教各宗派的管理,邺城报纸对此作出“跟踪报道”,尉迟顺一家都信佛,所以很关心事情发展。
“朝廷如今定了,要将佛寺分级,是为‘五山十刹’。”
尉迟炽繁开始把朝廷的政策详细说出来:“自佛教入中原,中原僧侣对于修行的方式分南北之见,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禅定。”
“所以,朝廷如今依着两种见解,按修行方式将佛教分为义宗、禅宗,也就是南北两宗,每宗寺庙各设五山十刹及甲刹....”
如今朝廷正在拟定的佛教管理制度之一,就是将佛寺如同官品一般定品级,也就是分等级。
大周境内,所有佛寺都必须接受朝廷管辖,其中一些“正宗”寺庙,会成为官府认定的“官寺”,这一制度之前已经成形,所以朝廷计划在此基础上,将官寺分为三级。
第一级按着五岳设‘五山”,也就是五座最顶级的佛寺。
第二级是“十刹”,为十座第二级的佛寺。
第三级是“甲刹”,为第三级的普通佛寺,共三十六座。
三级合计五十一座寺庙,南北两宗合计一百单二座寺庙,这就是朝廷管理下的官寺数量,根据等级不同,寺庙规模、僧人规模、官府调拨的钱粮(又称‘寺禄’)及优待(譬如减免租庸调的程度)各有不同。
每一座寺庙,都会有朝廷任命的僧官进行管理,又有僧官作为“住持”,主持寺庙日常事务,而寺庙的账簿,也在当地官府的管理之下。
担任主持的僧人,一般来说要从甲刹寺庙做起,逐级上升,一如官员晋升那样。
王氏听到这里,有些担心:“才一百零二座官寺,这也太少了...当年长安城里,佛寺都有百余座....”
“母亲,这是朝廷给编制的‘骨干’官寺...实际上寺庙数不止这些。”尉迟炽繁又拿出一张示意图,给父母解释何为“编制”。
朝廷要加强对佛教的管理,定下南北宗派共计一百单二座‘骨干’官寺,按照寺庙等级,有不同程度的待遇,譬如寺院规模、僧尼人数,寺田数量,以及“寺禄”的额度。
所谓“寺禄”,是朝廷定期发放的钱粮布帛,如同官员俸禄一般,可以让寺庙有充足的经费(相对)维持日常开支。
当然,钱不是白给,官寺的僧尼,要承担一定的义务,譬如收养孤儿(女),参加官府主持的各种法事,还有每年为阵亡将士超度等等。
与此同时,为了让官寺有一定的自给自足能力,除了按规定拥有一定数量的田产外,官寺可以经营食(素斋)、宿(旅店)业,可以经营果园,可以销售各类佛教用品。
也允许寺庙将资金存入柜坊,进行各种理财活动,但绝不允许寺庙放贷,经营质库、柜坊。
相关规定,会慢慢细化、形成严格的制度,而天下的佛寺,当然不止这一百单二间。
这一百单二间佛寺,实际上可以设“分号”,也就是分寺。
尉迟炽繁指着示意图内最顶端的图案,说:“南北两大宗,共有十座第一等官寺(五山级别),其数量不变,不得开设分寺。”
“这十座寺庙,各自推选一名高僧做代表,连同朝廷选的三位高僧,组成一个十三人的‘理事会’,专门处理佛教内部事务,等于中原佛教内部的最高管理机构。”
“两大宗共有二十座第二等官寺(十刹级别),要接受一等官寺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二等官寺可以开设分寺,但最多开设六座,分寺要接受主寺的管理,人事、财务都是如此。”
“分寺同样要接受朝廷管理,却不会获得朝廷的“寺禄”,日常经费,主要靠施主施舍获得,或者靠自己经营产业(经朝廷许可的食宿业)的收入。”
“至于那七十二座第三等官寺(甲刹级别),可以开设三座分寺,分寺同样要接受主寺管理,同样没有朝廷的“寺禄”。”
王氏心算了一下,叹道:“如此一来,天下官寺数量为..三百四十六座,还是少。”
尉迟明月补充:“母亲,除了这些官寺之外,朝廷允许设立‘官督民办’的佛寺,主要是为了方便大户人家崇佛,来个舍宅为寺。”
舍宅为寺,是这个时代十分流行的风尚,贵族、士族、官宦、富商将自己的家宅捐为佛寺,以示礼佛的虔诚之心,顺便给自己和家人积累功德。
大量前身为民宅的佛寺,是如今各地城池内寺庙的重要起源。
朝廷允许舍宅为寺,但这样的佛寺必须在当地官府登记,其内僧人必须有度牒,并且接受当地官府及官寺(或者邻近地区官寺)的考核及监督,其中包括审查经书内容。
这样的佛寺,不限数量,但各种限制颇多,一旦“成立”,基本上没有扩建的可能。
管理如此严格,防的就是有钱人大量捐赠田产、钱财,导致一个富甲一方的佛寺出现,也避免佛寺数量剧增,连带着僧尼人数暴涨。
尉迟顺和王氏听着听着,觉得女婿的花样果然多,为了加强对佛教的管理,折腾了数月,现在推出一项项强化的管理制度,仿佛给中原佛教加了个戏文里说的“紧箍”。
哪天不高兴了,念起紧箍咒,佛门子弟怕不是要被折腾得够呛。
不过,朝廷选择加强管理,总比罢佛(灭佛)要好,如此一来,确实能够防止些许败类四处招摇撞骗,污损佛门清誉。
交谈间,尉迟顺和王氏开始叮嘱两个女儿,因为大家下一次见面也不知要到何时。
或者,再也见不着了。
去年,宇文温出巡经过相州,特地到蜀王陵祭拜,那时尉迟炽繁姊妹就和守陵的父母见了面。
后来,姊妹俩陪着宇文温去辽东,太子留在邺城监国、处理政务,也曾来蜀王陵旁庄园,陪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说说话。
宇文温从辽东回来,在邺城过年,尉迟炽繁姊妹得以陪着父母过了一个团圆年。
今年秋天过后,宇文温就要返回长安,所以姊妹俩趁着还在邺城,一有时间就来陪着父母说话。
尉迟顺夫妇俱已年逾七旬,白发苍苍,身体自然不如从前,不过精神还好,尉迟嘉德及小妾苏我氏又生了一子一女,所以两老的生活并不寂寞。
尉迟顺和王氏见着两个女儿孝顺,曾外孙活蹦乱跳,心中再无牵挂,因为女儿返回长安之后,也不知还能否再见面,所以有许多话要说。
做父母的,当然希望子女平平安安,尉迟顺不忘叮嘱女儿照顾好自己的时候也要照顾好夫君,毕竟他女婿年纪也大了,不再年轻,经不起折腾。
“三娘、四娘,陛下就是你俩的天,天,可不能塌下来。”
“女儿明白的。”尉迟炽繁说着说着,有些伤感,她知道父母年纪大了,未必还会有下一次见面,但吉利话总是要说的:
“父亲,母亲,将来,等铁路通了,你们就座火车来长安,看看火车站,看看女儿。”
尉迟顺笑着点点头:“好,好....”
(https://www.bqduo.cc/biquge/20_20920/c1985495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