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京都六月,政事堂最热议的事有两项。
而这两项,都与李毓祯有关。
因为两项议案都是由她提交到政事堂。
如果仅仅是一位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位副宰相的上章,还不会让政事堂三位太宰同时重视,召开堂议,紧锣密鼓的讨论,完全没有“拖延症”这种连政事堂也不能完全避免的症候出现——当然这个拖延往往是因为各种利益的纠扯,私下里没有博弈出结果而导致,绝少是因为个人工作拖沓所致,能入堂阁的相臣们都不会犯这种容易让政敌和御史揪着攻击说“身体精力有限,恐不堪执政之负”的低级错误——因为这位副相还挂着未来储君的衔头,而至多两年后,这位未来储君便会是“皇太子监国事”,只要认为自己在政事堂能干下去的,都不会对其提交的大议案表现出怠慢,而在这位未来储君曾经明显表现出对“拖延症”的厌憎后,政事堂出现连日议事不辍的状况也就不奇怪了。
第一项议案就是平民住房贷的提案。
这项提案在六月初一送抵京城后,政事堂便以极为高效的效率,在四天内完成了这项被宰相们睿智的提高到“攸关国计民生”地位的重大议案的讨论,初步同意在广州试行,堂议签署的章奏呈报圣人御批后,便成立临时的住房贷试行司,由尚书右丞牵头负责,由各部司协同制定试行方案,这就是专职官员要做的事了,比如主管财赋、商税和商户入籍管理的户部、太府寺,主管房屋建造要给出承建价格预算案的将作监,有招标经验的兵部都造院要拟定招竞标章程等等。
隔了几日,政事堂又开始了第二项议案的讨论。
这第二项议案是在六月初三送抵京城,因有李毓祯的封印,都进奏司照例不作拆封,直接呈递到尚书令魏重润公房。但这位宰相阅过后没有立即提付堂议,而是压了几天,其间令傔人传入太医署令皇甫安存入公房议事两次,又分别见了户部、太府寺官员,第六日才提交政事堂,请诸位相公堂议。
崔希真、裴昶这两位太宰和张夷直等少宰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眼色,和心照不宣的表情。
就在这段时间,这些世家宰相们都已经通过各自的消息渠道得知在广州发生的事——秦国公主冒雨去了白云山。是什么事儿需要这位冒雨过去?再者夏天的雷阵雨明显下不长,就这半个时辰一个时辰都等不得。如果是太子这种真谦逊、礼贤下士的,倒不觉得奇怪,或者是沽名钓誉之辈,也能做出这种事,但这位殿下谦逊?呵呵;礼贤下士?呵呵呵;沽名钓誉?更呵呵,连装样子都懒得装。再者,到了广州十几天都没去三元宫,难不成下场雷暴雨就忽然想起应该冒雨去拜访一下道潇子显示诚意了?呵呵呵,世家主们表示,这天气真好。
世家的探子们还是敬业又有能耐的,很快查出秦国公主是去三元宫见至元道师,而且是“拜访请教”,虽然查不出两人谈了什么,但可以往前推因由,公主殿下是在见了太医丞胡汝邻之后冒雨出行,而这位太医丞正和广州医官局制定一个据说“大计划”……于是,整件事的原委很快被探子们查清楚了,而沈清猗那份札子的抄件也很快出现在了各个世家宰相的案头上。
唯一例外的,可能就是寒门出身的副相、门下左卿邵崇廉了——虽然邵家也是三代官宦家庭,但底蕴没法跟这些五六百年的世家相比,而且邵崇廉是江南西道洪州人,离岭南远,即使为副相四年,手也伸长不到岭南去,对广州发生的事情当然没有世家那种便捷的渠道。不过,他脸上也无讶异之色,因之前魏重润已跟他通过气,而且比起其他宰相,他还多了一份秦国公主评论推荐此疏的呈札抄本。
魏重润将这份议案压了几天,一是这份议案虽然重要却不紧急,二是给自己了解和思考的时间,当然也是给其他宰相思考的时间。能真正提上堂议的议案,其实在宰相们心中都有了腹案,提交堂议不过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对自己和家族是否有利;利大,还是利小;能从中攫取多大份额,诸如此等。真正从国家和百姓利益来考虑的,很少,世家宰相中更少。
而平民住房贷议案决策得那么快,不是因为宰相们的长远目光,看到了这份议案的长远价值,当然,宰相们有这个眼光,但是“于国家百姓有利”从来不是这些宰相决策的首要考虑点,而是各家的利益,平民住房贷议案恰好有这个价值——上千万贯的承建招标就是一张利益大饼,哪个世家宰相不想啃一口?即使这些家族经营的产业从前没有涉及泥瓦木匠行的,但有巨大的财力和人才,临时组建一个房屋建筑商号还不容易?没准在太府寺拟定的房屋建筑商入籍法令和资质审查法令出台前,这些世家的建筑商会已经拉帮建好了,只待官府审核注册了。
这对魏重润来说,也是好的,固然世家是出于利益,但在他们的利益下,城里的匠作小民将得到做工赚钱的机会,乡村失地的农民也多了一个做建筑小工养家糊口的路子,而新修的平民廉价房也会因为世家承建商的实力得到效率和质量的保证。所以,他一开始重视的,就不是这个议案能否通过——因为世家一定会让它通过——而是从世家嘴里抠出肉来,争取有利小民的措施,比如,强制承建商建立工地的保障措施,强制采取保障匠工人身安全的措施,这些只有世家组建的大建筑商才有财力做到,又比如,限定匠工的最低工钱,减少承建商的盘剥……堂议争吵的四天,事实上就是世家宰相的“分饼”之争和魏重润从世家嘴里的“抠肉”之争。
而这第二项议案,就没有第一项议案那么容易通过了。
因为它不像第一项议案,对世家有足够的利益。
确切的说,这份议案有利于平民,而无利于世家,或者说,利益不大。
魏重润必须考虑如何说服政事堂。而李毓祯不会考虑这个,她将提案交给了魏重润,就是要他负责。作为帝国未来的君主,如果推动议案都需要她去考虑,还要宰相做什么?而政事堂诸相中,真正能出于百姓利益推动提案的,唯有魏重润;邵崇廉也算,但他的公心多是在朝廷利益上,对小民百姓的疾苦并不如魏重润这般有切身体会并以改善民生为己任,而且也无魏重润执宰十来年的威望,以及与各个世家宰相抗衡、捭阖的能力,他的作用只能是辅助。
魏重润提交这份议案的时间也是选得极好的,就在两天前,政事堂刚刚讨论通过了一份授阶诏书,也是最后一份奖功诏书——对平息霍乱疫灾的立功人员。这份诏书上只有一个人的姓名,因为她的功绩需要时间来验证,所以这份奖功诏旨在三个月后才颁发,落在太医署援疫的众医师和道门其他药师之后。
她就是沈至元。
圣人在政事堂呈报的奏札上用朱笔划去了“梁国公世子夫人”这个前缀身份,以及“沈清猗”这个姓名,只留下“至元道师”这个身份,并且加批“大慈普济妙应道玄孙先生之持法弟子”。
——“大慈普济妙应”就是道玄子,这是高宗、穆宗、章宗三代皇帝颁下的尊号,用以表彰道玄子慈悲为怀、妙手回春,应民间所急,普济活人之举,而这尊号也实至名归,单是道玄子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并且编著妇科助产术、婴幼看护及备急方两部专著,就挽救了无数大唐育妇和婴幼儿的生命,可以说大唐帝国的人口繁衍之盛其中就有道玄子的功劳,因为难产和夭折的孩子少了。而圣人加批的“持法弟子”在道、墨二家中都表示继承法旨的弟子,也即佛门的衣钵弟子,这与其他弟子的意义自是大不相同。
宰相们当然都注意到了圣人的朱批,而且体察到了这其中的别样意味。
魏重润当然也在其中。
虽然这位寒门宰相并不知道圣人下的那盘天下之棋,以他的身份,还没有达到触摸这个秘密的层次,但不妨碍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政治嗅觉——之前在堂议中,崔侍中和裴中书二相一唱一和,就将原拟的“中大夫”提到了“太中大夫”,升了半级,而张夷直、郑执中这两位世家副相虽然没赞同,却也没明确反对,似乎对这位药王孙先生的弟子也有隐约的不寻常的意思。
魏重润还没弄清楚其中关节,但这种态度对于后面讨论沈至元那份上疏是好处的。诏旨发出后,魏重润就去了裴昶的公房,次日又去了崔希真的公房,当然是试探加斡旋……这两位态度含糊,却也没明确反对,只说应当妥善考虑——能说出“考虑”,就意味着没有坚决拒绝,魏重润心里又多了两分成算。
堂议的开始是不温不火的。
照例是堂吏先读议案札子,然后退下,魏重润作为议案提交者,便需当先陈情。
他说:“何谓公利疾预卫生体制?”
这是沈清猗上疏的核心,也是新体制的名称。
体制,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一个法令,而是多个制度法令的集合,以及执行这些制度法令的专门机构,就和之前通过的平民住房贷议案一样,将构成一个新的制度官署体系。所以,沈清猗这份上疏,不仅仅是建一项制度,而是建一个体系,并且是以前没有的体系,必定要涉及庞大的人、财、物的投入,以及新的官署、新的官职的建立……而后者,沈清猗在札子中也有清晰的述及。
堂中诸相无论是观望还是不支持,但从上疏内容而言,都得赞一声大才——不愧是世家出来的!当然后面这句是世家宰相的想法。但即使魏、邵二人得知这想法,也不得不承认,除非甲姓世家这种不缺资源的,寻常的官宦之家和书香之家当然是紧着资源培养家中男孩儿,即使重视女孩儿的教育,也比不得世家的资源投入,而且还有那种学习氛围。
“公利者,公众也……”魏重润侃侃而谈,声音沉稳,浑厚,悦耳,平静中又蕴有一种独特的力量,富有感染力,很容易将人带入他的氛围里。
但世家宰相们个个精明世故,魏重润的声音再动人,也无法打动他们。
能让他们动心的,只有利益。
……
此时,在距离京城十分遥远的安东都护府内,两位年轻的小娘子也正在说“公利”和“民利”,这是书院留的暑期功课之一。当然,她们并不知道,正在碰头讨论的功课,正是帝国宰相们在政事堂严肃议论的话题。
“我觉得,要先阐述清楚这两者的概念,和范围对象,知道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才能围绕这个,写出观点清晰的命题策论。”眼睛圆圆,年龄略小的女孩儿说道。
“那是当然的。”另一个年龄稍大,却也只有十三四的女孩儿道,“那你先说公利是什么?”
“我知道!”十一岁的女孩儿摇头晃脑,仿佛背课本一般,“弘治十六年,世宗皇帝在长安建立第一座公利图书楼,张贴的敕榜中就说了:公利,公众之利也,公共,公有,公用,不论士农工商,凡大唐之民,均有使用之权利。”她笑嘻嘻补充,“就好像道路,行道树,水井,公共灯杆,公共马车,站台,哈哦……还有公溷……都是公利设施,谁都有权利使用。当然破坏了也要交罚金,因为损坏了公有的利益。其实我觉得跟民利一样嘛,都是方便民生。——诶,其实我觉得咱们家四匹马拉的马车都还是慢了,阿姊你看我们过津州港时,那些港口卸货的车,都是轮子跑在两条铁轨上,马拉得多快呀!还有还有,去年暑期去四叔那边的矿山,那运矿车也是从两条铁轨上滑下来,嗖——”女孩儿的思维明显飞远了。
“打住打住,说公利呢。——你知道世宗皇帝为什么要修公利图书楼?”
……这个有点难,书院课本上没写这个,夫子课堂上也没讲,说要大家思考。
女孩儿眨巴着眼睛,想起在家里时兄长们曾经聚一起议论科举利弊,讨论现在的科举仍然将寒门和世家分开取榜还有没有必要,是不是该合榜了……她在旁边做功课听了几嘴,还插了两句,二哥最坏,揪她脸蛋,以后再不帮他约元家姊姊到山庄赏花了……呃,想远了,女孩儿赶紧将发散的思维拉回来,一本正经的回答:
“我知道,世宗皇帝建立公利图书楼,让人人都能进入,免费阅读书籍,就是要告诉民众,不论是士人还是农工商民,都有读书,学习知识的权利。……嗯,我二哥说,这是世宗皇帝继改革科举、广兴学校之后,打击我们世家垄断知识的第三步。”
她对“垄断”这个词儿当然明白,哥哥们说了,就跟田里的垄一样,用垄断开,垄垄内的都是自家的,私有。但她觉得这个道理有些不对,嗯,如果算是鲁郡孔氏的老祖宗传下的,那……这些也不是哪个世家专有的呀?
女孩儿觉得自己从立场上应该维护世家,但又觉得世宗皇帝这样做也没错……唉,难道这就是哥哥说的“知识是没有立场的,学知识的人才有”?她脑中灵光一闪,觉得摸着了线头,“公利和民利,关键是这个‘民’啊。公利是摒除了立场,是大家共有的利益,但民利有啊,不同的民,有不同的利。”
“笨,现在才想到。”旁边一直低头刷刷写功课的少年抬起头嗤一声。
“哼哼,博阿兄,回去我要告诉大姑母,说你骂我笨,不教我功课。”韦应秀挑着小细眉毛。
大她两岁的堂姊韦应涵也扬起了眉毛,“大姑母说,这次暑期游学,你年纪比我们长,学级比我们高,要当好学长,教导好妹妹兼学妹……哼哼!”
少年一头冷汗。
“大姑母”就是少年的母亲,京兆韦氏的家主,也是韦氏族学云山书院的山长,一向要求族中的兄弟姊妹要互助互学,一起进步,年幼的要谦虚好学,年长的要耐心授学——要是让母亲知道他不带契妹妹功课,就等着回去抄书吧……十遍!一遍就是五千字!
韦应博一张俊脸都垮了,打拱作揖不迭,“好阿秀,好阿涵,哥哥错了。——你们说,哪不懂的,哥哥包管讲得仔仔细细,明明白白,绝不敷衍塞责。”
“嗯,那好,博阿兄,你说,什么是民利?”
“这个嘛,得先明白,什么是民?”
……
此时,在政事堂北面的禁宫内,太液池围着的蓬莱山上,一对父子也在说“公利”和“民利”。
“……无论君臣官民,俱为公利所涵,俱在公利之内。凡公利者,就是各个阶层之利,上到皇族,世家,下到布衣小民。——沈至元不以‘国家疾预卫生体制’而名,冠以‘公利’,是个聪明的。不过……”
圣人坐在太液亭里的摇椅上,吱嘎吱嘎的摇得起劲,像个刚刚得到时新玩应的老顽童,嘴里说的话却挺正经,“公利嘛,是国家从赋税中掏出钱来实施的普惠政策,平民得利多,世家得利少,穷人得利多,富人得利少……魏景深要想通过这个议案,呵呵,可不容易。那些老家伙们,一个个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利是不会出手的。”
太子的目光平静,似乎这种结果不是出人意料的事。
他看着阳光下太液池的碧波荡漾,觉得白光晃晃的有些刺眼,回转了头,见父亲对十一妹新鼓捣出的摇摇椅玩得不亦乐乎,目光有些无奈,却又有着温暖,想着父亲的时日已经不多,心里又有些伤感,胸口便悸了一下。他微微吸气,平息心湖的波动。
……不能大喜,也不能大悲。
太子心中轻叹。
比起裴悰,他已经好多了。至少,能看着孩子长大,看着她,一步步的登高,走远。
太子心里的伤感,又被欣慰压下去。
圣人摇着摇椅,“这事不值得你忧心,让魏景深操心去。朝堂的事嘛,一日不决,又一日……慢慢来。”
太子笑了笑,没解释自己刚刚是因为父亲伤感,说道:“我听说,裴中书对……似乎有点意思——这见了兔子还不撒鹰?”
太子的情报很犀利,这事还只是崔希真与裴昶的私下默契,裴昶在家中也没大张旗鼓,只是最近比较关心裴世子的嫡次子裴立之……二十四岁了还在蹉跎,世子夫人很忧心儿子的婚事,一直在寻觅合意的媳妇人选,不过最近,似乎消停了。
圣人哈哈笑了笑,“裴文通行事谨慎,那边还没和离呢,他这边表现得太积极,日后真成了,可就落人话柄了,平白与萧靖西结下仇怨。”
世家之间的利益争斗虽然多,但这种公然撬人媳妇的事,还是少见的,也遭人鄙薄不屑。
裴昶即使有心让嫡支的孙子与沈清猗结亲,当然是立平婚契——圣人不会容许沈清猗嫁给某个世家——以此联结裴氏、沈氏、道门三家的利益,但终究要等沈清猗和离后才会动作。
太子想想中书令的为人,微微点头,“阿父说的是。”
……
...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https://www.bqduo.cc/biquge/19_19988/c585319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