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军饷都已北上,现在追也追不回来了。如果皇帝也认可以施家顶罪,就说明皇帝认为施伦不会因此而反。
反正这件事,最为难的是皇帝,里里外外的都是至亲……
如果是常务的奏折,都是内阁直接批复的。遇到内阁决策不了的,也会写上意见再呈上。
但这一回,内阁没有意见,直接原件呈交给了皇帝。
臣子的反应,其实都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看到内阁没有意见,其实皇帝还悄悄松了一口气。他还担心章成贺等人揪着太后不放,刨根问底要太后认罪呢。
想必……朝臣也被汹涌而来的檄文震慑了,一时不敢再添柴加火。
奏折呈到御前,皇帝没有犹豫太久,便批复了:
着抄没承恩公府家产,施令嘉及其妻斩首示众,世子、世子夫人及其他成年男丁流放西北,其他女眷幼童回原籍。
施家其余旁支不知情者不予追究。
至于晋苍的凌迟处死,则改成了斩立决。
圣旨发了下去,大理寺便张贴结案文书、向天下各州府发邸报,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让世人知道案子的进展。
你们要的真相和交代来了,不要再闹了!
京中文武百官和百姓都第一时间知道了案情,《京城日报》上详细写着呢!连承恩公和晋苍认罪的文书都有!
茶楼酒肆里议论纷纷:“真是想不到了,原来事情是真的,还真有人敢行刺先帝!”
“嘿嘿,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拖下马。书上都有这么写的,怎么会没有?”
“真是该千刀万剐!只这样斩首流放倒便宜了施家!”
“得了吧,那是皇帝的亲舅舅家,总不好逼迫太过。”
其他人也说:“皇帝是明君,这些年免了多少杂税徭役?要不是他老人家,我们哪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咱们做人要感恩。”
“就是!前些年大雪,要不是朝廷救济,我全家都饿死了!谁要逼迫皇帝,我可不依!”
虽有人觉得以弑君之罪来说,对施家的处置过于宽厚仁慈了,但看旁人纷纷维护皇帝,也不敢再唱反调。
京中百姓对这个案子的处置,就这样认可了下来。
先前题“反诗”的那些文人墨客,甚至还写起诗称颂皇帝大义灭亲。
《京城日报》还挑选了一些写得好的诗发表在报刊上,随着南来北往的客商将报纸带到各地,其他地方的人也称颂起皇帝大义灭亲了。
而朝中勋贵大臣,他们可不像寻常百姓一样,朝廷说什么就是什么。
对这件案子的真相,他们心里都明白。
但此时,却一直保持着沉默。他们在等地方的反应,尤其是发檄文的那三方。
要质疑和反对,也轮不到他们。
已有人做出头鸟,他们等到两败俱伤,最后再力挽狂澜、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妙哉?
只看大湾那边,按说姜家和施家是有旧仇的,这一回却没有动静,就知道姜家只怕也是这个想法了。
(https://www.bqduo.cc/biquge/132_132424/c343812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