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酒馆 > 第1137章

如今正好,带着村里人过了这个坎以后,跟着殿下走一趟突厥,杀几个突厥狗似乎也不错啊!  ׅ

本次陇右的道路修建工程,作为以工代赈计划的第一个工程,意义自然有点不同,这不仅仅是一次尝试,同时也有打造样板的意思。

这也是张诺慢慢提出来的概念,那就是不管什么政策,都先找个地方试试,好用再推广,也方便发现里面的问题,而不是想当然的觉着不错就直接执行,转过头来却发现错漏百出,坑哭了一大批底层百姓和官员。

这可不是玩笑话,一个在表面上看起来合适的政策,可实际执行的时候,真的会让底层的官员和百姓都哭笑不得的。

官员是以为这是上峰的命令,哪怕不喜欢也得执行,而底层的百姓则是因为这是衙门里要求的,哪怕不乐意也得跟着做,这就没办法了。

可实际上呢,等反馈到李世民那里的时候,时间都不知道已经过去多久了。

而且说不好李世民这憨批还会因为好面子而拒绝调整政策,死活就是要倔着往下执行。

可如今好了,有张诺在,张诺可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给老李面子,这尼玛一不小心就会闹出大事的好吧,怎么可能让老李由着性子来?

所以哪怕对于以工代赈政策张诺有信心到了极点,但还是按照规规矩矩的走流程,先在一个地方试行,然后再推广到其他地方。

而陇右,就是张诺跟李世民一起选择的第一个地方。

只是,灾情也不容许人们在这个时候腻腻歪歪了,因此张诺提出了个意见,那就是加派人手、加快审核,尽可能的去发现以工代赈项目当中的问题,然后大家讨论出一个调整方案出来。

这样一来的话,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同时不断的去试验新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总结出相当多的经验出来,这样也为短时间内推广以工代赈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此时,李世民等在会议室里,等待的就是以工代赈项目开始以后的第一份正式报告。

这份报告准确的说是一份汇总,一份对于已经开展了十天时间的以工代赈项目的总结。

虽然十天时间没法把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但至少情况如何,灾民情况如何,工程进展如何,粮食供应怎么样等等的问题都需要一个答案。

前后加派了三批官员下去,就是要这批官员真正的走到民间,走到民众当中去调查最最真实的情况,而不是坐在衙门里拍着大腿去想象项目的走向。

不得不说,有了张诺在孜孜不倦的教导和推动,此时整个大唐官场的风气要比以前务实了许多,不再是以前那般想当然的侃侃而谈就行了,有没有经验有没有了解,都将是能否出来说话的底气和依仗。

不多时,终于送到李世民手头的这份抄录的电报就完美的证明了这一点。

以前要是这种报告上来,可能十成里面至少五成以上是在拍皇帝的马屁或者说些套话,甚至有的过分点的,这个比例还要更高。

可如今呢,放在李世民手上的这份长达两千字的报告,除了开头几句按照规矩必须有的向皇帝的问候话语,剩下的全是干货了。

(https://www.bqduo.cc/biquge/132_132402/c3455371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