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登上《柳叶刀》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医生的身份将会产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甚至在这个年代,这是个如同核弹那般的爆炸性消息。
会让整个深城人民医院一院到三院,所有医生群体震撼膜拜的重磅消息。
当传真机热敏纸停止打印,聂晨平静举起了这一卷长长的热敏纸资料。
上面的资料,除了第一张是杨海坤教授提前恭喜他,论文将要刊登在《柳叶刀》包的恭贺词。
剩下的,都是杨海坤将在港岛医学院和玛嘉烈医院,根据这篇论文展开的临床数据对比。
杨教授在开门见山向聂晨阐述目前的事实:
在港岛的医院,绝大部分受了严重手部外伤的病人,八成以上属于吸烟的烟民。
他将展开的这个实验课题,则是会在手术完成后,提前对病人进行严格的医嘱,告知他们陪护、还有护理环境,均不能接触香烟的重要性。
假如病人无法接受,并且在术后偷偷吸烟,出现这种他无法管控的意外例子,他则会列入对照组。
这个临床实验课题,杨海坤教授打算用半年的时间进行落实。
铃铃铃铃。
片刻后传真机电话铃声又再次响起。
“hello,我是《柳叶刀》主编罗宾·福克斯,请问是聂晨医生吗?”
话筒里传来鼻腔极重的纯正英伦腔调。
聂晨心中微微一震。
看来,这篇论文的分量比自己预想当中的,还要重出几个等级了。
本来呢,聂晨认为就算是论文能够登上了《柳叶刀》,也不至于会惊动坐上主编位置不久的罗宾·福克斯亲自打电话给自己。
一般情况下,《柳叶刀》主编是不会主动打电话给投稿的作者的。
毕竟能够成为《柳叶刀》主编的,都是伦敦有头有脸的上流社会老爷。
打电话这些粗活重活,都是编辑部执行主编干的。
“我是聂晨,福克斯先生早上好,虽然中国这边已经是傍晚了。”
聂晨把手中的热敏纸折叠整齐,语气轻松向伦敦打电话过来的《柳叶刀》主编打招呼。
“恭喜你,聂晨医生。我们编辑部和伦敦几个研究所的教授,对您这篇论文经过了讨论研究,认为你的论文完全有资格刊登在本期的《柳叶刀》主刊【随机对照试验】版面,同时也向你通知,您这篇论文,将会在我通知你的十个工作日当天进行发布。”
“谢谢。”
“请问您这个号码能进行传真吗?昨天下午我们编辑部已经对这篇论文在随机实验版面,进行头版排版。如果您这个号码能进行传真,那么我就将样板封面传真过去给您过目。”
“没问题的福克斯先生。”
挂上电话后,传真机又在响了一声铃声,然后开始咯吱咯吱地打印起了热敏纸。
聪慧能干的陈春梅冲泡完茶水后,便乖巧坐在了长沙发对面的小凳子,侧耳倾听着聂晨跟大洋彼岸的外国人,用流利外语进行交流。
而作为科班出身的宋东阳,虽然口语表达方面不是特别好,但是听还是能够听懂八成以上的。
宋东阳手握着陈春梅放在他面前的热茶杯,迟迟没有茗上一口茶香四溢的热茶,而是目瞪口呆被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电话通话内容,给震撼得头皮发麻。
咯吱咯吱。
还没等宋东阳回过神来,只见传真机热敏纸,传送了一张印着英文《柳叶刀》版面,封面上赫然印着一篇英语论文标题:《吸烟引起白鼠断尾重接的血管危象》
著作者写着大大的拼音:【聂晨】
宋东阳主动走到了传真机面前,接过了这张打印出来的热敏纸:“聂晨医生,您的文章真的要登上《柳叶刀》!?”
聂晨笑嘻嘻指了指热敏纸,上面清晰的字迹:“看,《The lancet》,《柳叶刀》,我这篇论文,可是会登上本期封面的了。”
给聂晨这两个电话两个传真一整,本来是过来邀功要好处的宋东阳,这会儿给整不会了。
“聂晨医生,前天是不是有个叫周彩凤的病人上来咨询他脸上的黑毛痣?”
“是的。”
沉浸在喜悦中的聂晨倒是一下子警惕了起来,“你怎么知道这个病人过来爱华门诊咨询了?”
宋东阳医生整了整的确凉T恤,在长沙发正襟危坐,严肃回道:“病人周彩凤是先去人民医院,在五官外科由我接诊,我无法给出她想要的手术方案,所以让她转诊爱华门诊的。”
不是吧?聂晨愣了一下。
还亏自己认为发信后,隔了差不多个星期才上门的周彩凤,是因为看了信函提起勇气过来咨询呢,原来周彩凤会过来爱华门诊,是因为宋东阳的推荐?
“宋医生,如果你想靠这个消息,过来门诊要好处,那你就想多了。”聂晨坐回了短沙发,摇着手指向宋东阳说道。
“聂晨医生,作为同行,你是门诊医生,我能理解你敝帚自珍的想法。不过我宋东阳因为条件所限,哪怕临床手术做了非常多例,技术还是没有大进步的。”
宋东阳又在瞅了一眼,被他捧在手中的这一张手术刀杂志版面封面,咬了咬牙,“这样吧,不知道聂晨医生能不能给个面子,把你每天练习缝合的猪蹄卖给我一个,我愿意出一百块钱跟你买。”
“一百块钱就不用了,你介绍个病人过来,我送两个猪蹄、两条香蕉给你。”
聂晨向正在煮水泡茶的陈春梅扬了扬下巴,陈春梅眨了眨眼读懂空气。
“聂医生,这张伦敦传真过来的封面,我能不能拿回去在一院宿舍和同事们炫耀一下?我明天过来爱华门诊时就带过来。”
提成两个猪蹄一根香蕉的宋东阳,临走前指着那张《柳叶刀》封面传真纸问聂晨。
“拿去嘛,这没什么的。”
宋东阳如获至宝捧过传真纸,哈哈大笑推开玻璃门开着摩托车远去。
伦敦《柳叶刀》编辑部。
聂晨和陈春梅六点半钟准时下班时,西半球大西洋岛屿的伦敦,才是上午的十一点钟。
啪啪啪。
主编罗宾·福克斯挂断电话后,拍拍手掌:“绅士们,这是个不可思议的电话。”
“主编先生,这是你两天来第N次说不可思议这个词了,嘿,这个东方医生简直就是横空出世。”执行主编在罗宾·福克斯挂上电话,笑着呼应上司。
《柳叶刀》编辑部收到这封信的时间,是伦敦时间五月二十三日中午。
这个时间比聂晨所估计的要快上三十小时左右。
《柳叶刀》创刊差不多一百八十年的时间,影响力是随着英国的扩张,在国际的影响力水高船长的。
哪怕二战后英国国力急速没落,但是有着足够底蕴的《柳叶刀》刊物,还是一样的架子不倒,属于世界顶尖。
所以,这窄小的编辑部,每天都会收到海量的,来自于岛内岛外的无数投稿。
而这些投稿,至少有百分之九十是非常搞怪、无聊、反智的。
还有一小部分,是用错误的方式推导出错误的结果,但是又是煞有其事地写出了对比数据的实验论文。
这些海量的稿件垃圾,不会出现在《柳叶刀》的正式刊物版面上闹出国际笑话,凭借的就是编辑部十八个编辑的专业眼光和老道经验。
“不可思议,这是一封来自古老华夏的投稿,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全文都是英文。”
拆信件的执行编辑,粗略扫完聂晨这篇论文,便把这篇论文送往编辑部的内容执行编辑。
“太棒了,这个课题我印象中没有任何一篇论文提起过!对的!没有任何医生或学者,做过这个课题的实验对比!来自华夏的个门诊医生,他不可思议的做到了!他不可思议的写出了论文,还投到了伦敦来了!”
二十四号中午,最终翻阅到了这篇论文的内容执行编辑,兴冲冲地把这篇论文提交给了编辑部第二把交椅的执行主编。
“把这篇论文传真给ucl医学院的马东青教授,骨科研究所的威廉斯教授,手外科研究所的维克利教授……”
执行主编给执行编辑们分派任何,同时他也意识到这篇论文的不同凡响,上呈给了编辑部头把交椅的主编老大罗宾·福克斯。
“马东青教授回了传真,他认为这篇论文提出的课题,在微血管缝合后的术后护理领域是改革性的!他希望获得这篇论文作者的联系方式。”
“威廉斯教授也回了传真,他说这篇论文是《柳叶刀》本期的头条,哈哈,他还是一如继往的自大。”
“主编先生,一向五个工作日才会有反馈的手外科研究所维克利教授,他打了电话过来了。他说这篇论文的作者是居高临下的角度写这篇论文的,作为临床医生出身的维克利教授认为这篇论文作者在论文里呈现出来的技术和学识,要远远超出这篇论文所承载。”
按着《柳叶刀》一贯的投稿发布流程下来的编辑部。
在接受到了伦敦不同研究所专家教授回馈后,高高在上的主编大人,罗宾·福克斯坐不住了。
所以才有罗宾·福克斯打电话到港岛大学医学院,向熟人杨海坤询问论文作者聂晨的情况。
在杨海坤这里也获得了关于聂晨的热烈推荐,罗宾·福克斯便按着杨海坤教授给出的电话号码,拨通了深城爱华门诊电话和聂晨进行友好而又愉快的交谈。
“听港岛大学的杨教授所讲,聂晨医生非常年轻。”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https://www.bqduo.cc/biquge/125_125513/c4016842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