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思维中,汉献帝刘协一定是个低三下四之人,而曹操必定是个颐指气使之徒。其实这副画面,只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描写,真实情况是:曹操拿汉献帝没办法。
肯定有人立马反诘:如若这样,那么"衣带诏事件"中,曹操为何敢闯入皇宫,将汉献帝宠幸的、已有身孕的董贵人,当着汉献帝的面,强行拖出皇宫处斩呢?
这个反问,初看有理,实质是在偷换概念!因为我说的是"曹操拿汉献帝没办法",不是说"曹操拿汉献帝身边的人没办法"。这就像是行驶在不同铁轨上的两列火车,不可相提并论。
如果没有董卓力挺,刘协就不可能成为汉献帝。董卓之所以挺他,就在于董卓情不自禁地跪拜过他。那是董卓带着虎狼之师,马不停蹄进发洛阳途中,意外撞遇何太后与汉少帝刘辩一行。面对骑着高头大马、一脸横肉的董卓,汉少帝吓得小便失禁,扭头扑进何太后怀中,倒是陈留王刘协,朝着董卓叱道:"为何到现在才来救驾?"董卓一楞,扑嗤跳下马来,跪地行起君臣大礼。
由此可见,刘协的胆子之大、反应之快、语气之烈。当然,董卓废黜汉少帝刘辩,主要目的是在翦除其舅舅、亦即大将军何进的残余势力,但他擅立刘协,提的理由就是"陈留王具有临场发挥的领导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刘协其人,决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个弱不禁风的"无能之辈"。换句话说,如果刘协真是一介庸人,岂会有那么多满腹经伦的前朝大臣、武艺高强的新兴枭雄,甘愿听命于他。当然,这里不排除"忠君"因素,但说一千、道一万,刘协肯定有着他的驭人本领。
曹操刺杀董卓没有成功,却让他赢得了别人尊崇他的资本,而且这一资本,无人可以复制。惟此,有人就认为,曹操连董卓都不怕,还怕汉献帝刘协?
但事实情况是:汉献帝要比董卓厉害!曹操敢去刺杀董卓,但绝不敢刺杀汉献帝,不仅不敢刺杀,而且还得全力保护,为此他将自己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为何?源于三点:一是曹操不想当董卓第二。你想啊,董卓实力那么强大,最后也落个被杀下场,背后那股看不见的力量,可怕不?二是曹操也有"忠君"思想,否则他就不会去迎汉献帝至许都;三是曹操对汉献帝的"严加管束",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何这么说?盖因当时忌恨曹操者多如牛毛,这些"牛毛"中,出个"反想思维"者,将汉献帝刺杀于许都,那么这只黑锅,该由谁背?
因此说,曹操与汉献帝,既不像君臣关系,也不像敌对关系,更不像朋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利用、相互依承、相互排斥的合作关系。
汉献帝一路迁徙的狼狈,就在于他没有强大的军队,但不管怎么说,他是中央集权的代表,有着至高无上权力。这也就是刘备死也不肯放弃"中山靖王之后"身份的原因。曹操虽然拥有强大军队,但他不能反叛汉献帝,要知道,犯上作乱,那可是十恶不赦中的第一罪!
有个事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一次汉献帝宴请百官,先皇一些旧臣也被邀请。那天"日理万机"的曹操迟到了几分钟,主持宴席的太尉杨彪,也就是杨修之父,就没给曹操好果子吃:"这么隆重的宴会,你为何迟到?"窘得曹操只好找了个"我在布置安保"的借口,杨彪也是厉害,说:"既然负责安保,那就负责到底。"弄得曹操不得不离开宴会大厅。
太尉杨彪作为汉献帝手下大臣,即便是在曹操地盘上,也不予忌讳,足以证明汉献帝刘协,更不会任由曹操摆布。但曹操拿汉献帝没办法,不等于拿杨彪没办法。但办杨彪,也不是想胡来就胡来,而是要有理由。
理由终于来了:袁术称帝。杨彪妻子是袁术之女,曹操就放大这根"鸡毛",差人诬蔑杨彪参于了僭越一事。这可是一个连汉献帝刘协想保都不敢保的罪名!你看曹操不是"奸雄",又是什么?
即便拥有如此理由,曹操还是不敢妄为,他得服众啊。曹操将杨彪押至许都,交由亲信令满宠审理。要说杨彪参与背叛汉献帝,没有几个人会信。因为在汉献帝颠沛流离最为困苦之时,杨彪一直陪着汉献帝,说他谋反,其实连曹操自己也不相信。
杨彪入狱的消息很快传开,曹操倚重的军师荀彧出来为杨彪求情。明知曹操用意的令满宠,把能用的刑罚都弄了个遍,但就是审不出证据。令满宠就向曹操汇报:"考讯杨彪无有忤逆证据,将人诛杀毕竟要有合法理由。杨彪这人名扬天下,若予斩之,必定大失民心,我以为你得珍惜自己的名声。"
杨彪就被无罪释放。通过这件事,曹操做事更加谨慎一一连自己最为信任的荀彧及令满宠都直接或间接站出来反对自己"胡来",何况别人?
既然弄不死杨彪,那就重新利用他。不久,曹操将杨修弄到自己的丞相府担任主簿。此举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消解杨彪对自己的怨气;二是证明自己唯贤是用;三是离间杨彪与汉献帝及其他大臣的关系。
如此到了公元219年,杨彪垂垂老矣,比他更老的先皇大臣,差不多都"上山"了。曹操就不再忌讳杨彪了,他在汉中找了个擅解"鸡肋"口令、扰乱军心的罪名,杀了杨修。之后在遇见杨彪后,还故意问他有何意见?
杨彪说了一句留传至今的名言:"愧无金日磾先见之明,尤怀老牛舔犊之爱"。意思是说:杨修触犯军法,当应像金日磾对犯法之子一样,该杀,但这不影响我像老牛舔小牛那般思念杨修。
因为拿汉献帝刘协没办法,直到谢世,曹操也不敢僭越。即使是曹丕,也用三次推辞的方式,演了讨好民心的"禅让"滑稽剧,直到第四次,才"拗不过众臣长时跪拜恳求",不得不称帝!注意:是"不得不!"
你看汉献帝"厉害"不?
(https://www.bqduo.cc/biquge/122_122484/c101508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