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金陵春 > 第435章 宅子

李氏在北方也呆了些日子,东路西路中路什么的也有了印象,闻言不由啧啧道:“这刘家可真有钱!这么大的宅子,占了大半个胡同,在京城恐怕也是数一数二的吧?”

        碧玉笑着站在一旁答话,道:“那哪能呢!只是西路的宅子是刘大人的,中路的宅子却是原光禄寺李大人,东路的宅子则是翰林院致仕的侍讲学士曾大人的——曾大人是福建安溪人,是福建最大的茶商,据说福建十之四、五的茶园都是他们家的。”

        解释为什么曾大人一个致仕的侍讲学士有这么大的宅子。

        李氏却听着倒吸了口凉气。

        曾家在这里也不过一路大小的宅子,池四老爷却一口气买下了三个大小差不多而且还相邻的宅子,这可不仅仅是有钱才办得到的!

        碧玉却像看出了她的咋舌似的,笑着继续道:“我们家四老爷置办这宅子可花了不少的功夫。之前想在杏林胡同旁边随便买一幢的,后来又觉得离大老爷和二老爷太近了,怕被大老爷或是二老爷拘着,就买了榆钱胡同那边的宅子。想着闲暇的时候正好可以去看看二老太爷。谁知道榆钱胡同那边的宅子左右邻居都不愿意卖。您也是去过九如巷的,整个巷子都是程家的,四老哪里往得惯!

        “正巧刘大人在淮安住了些日子,不想回老家江西去了,决定扬州定居。扬州那边多是盐商,想置办个满意的宅子可不容易,就想把京城里的宅子卖了。只是要价太高,一直没有寻着合适的买家。我们四老爷从前和刘大人打过交道,他知道我们四老爷想在京城里寻个好点的宅子,就派了管事的主动上门,我们家四老爷看了也满意,但还是嫌小。那刘大人在这里也住了十几年了,和隔壁李大人又是同科,就出面说服了李大人,把宅子一并(买)卖给四老爷。

        “这事情就是这么凑巧。那曾大人致仕,这宅子就空了出来。凭着曾家的财力,倒也不在乎养个空宅子。偏生曾大人一个侄子要来国子临读书,曾家就准备把这宅子给他住着。谁知道曾家的那个公子是个怪人,见曾大人书院外面种了株桃树,桃花开得灼灼辉辉,十分的不喜,住进来就要人把那桃树砍了,种上湘妃竹。殊不知那桃树却是当年曾大人进京在国子监读书时种下。据说三年没有开花,开花的那年曾大人就考中了进士。曾大人向来视它为祥瑞。曾公子要砍他的桃树,岂不是要了他的命?

        “他一气之下把那曾公子赶了出去。请了丰台的花农去,要把那桃树移回福建老家去。

        “丰台的花农来来去去,没一个人敢接这个手。

        “曾大人没有办法。

        “既怕他死后住进来的曾家人不听他的劝阻会砍了这株树,又怕这树和曾家的兴衰连到了一起,有人打这颗树的主意,害了他的子孙。

        “我们四老爷之前做生意的时候曾经和曾家打过交道。曾大人无意间听说四老爷要买个大宅子,而且我们家四老爷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还不到而立之年,是大老爷的胞弟,就主动找了过来,要四老爷承诺这辈子都不准砍这株桃树,他就便宜地把这宅子卖给四老爷。

        “这可真打着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我们家四老爷正觉得把这两家的宅子买下来还是有点小,曾大人就找上门来了。

        “四老爷当场就承诺不仅不会砍这株桃树,而且还会派人好好地照顾这株桃树。

        “曾大人很是高兴,比市价便宜两成把宅子卖给了四老爷。”

        “四老爷可真是幸运!”李氏听得津津有味,道,“那株桃还在东路吗?能不能看看?”

        碧玉的责任就是要好好地招待李氏,闻言忙道:“只要太太想看!那您是先去看那株桃花还是先去划船呢?”

        “去看过了桃花再去划船好了。”李氏笑道,“桃花是飘零之物,世人都嫌它轻浮。用桃花镇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周少瑾却惦记程池的银子,她道:“那池舅舅买李家和刘家的宅子,花了不少钱吧?”

        碧玉目光微闪。

        她没有想到周少瑾听话听音,竟然发现买李家和刘家的宅子花了大价钱。

        只是这话好不好说,闻言有些含糊地道:“也没有花太多的银子。您也看到了,刘家这边的花树葱笼,花园的那一池活水就是从这边引过去的。李家正厅非常的气派,全是百年的古树做得柱子,再住个几代人都没事。算算也挺划算的!”

        “可这宅子太大,若是要卖的时候只怕没几个人买得起。”周少瑾叹道。

        万一池舅舅真的要自立门户,这么大的宅子,一般人都买不起,既不好变现,还要养很多的丫鬟小厮清扫,开销不菲。

        还是榆钱胡同的宅子好!

        “既然买了,就不会卖了!”碧玉笑道,“九如巷怎么也不缺这几个钱。”

        李氏这才觉得程家真有钱!

        连曾家这样占着福建十之四五的茶业商都不能和程家相提并论。

        难怪金陵的人提起九如巷程家都称他们是金陵第一家了!

        李氏笑着夸碧玉道:“没想到你刚来京城没多久,说起京城里的世家已是如数家珍了。”

        碧玉笑道:“这也是我平时在郭老夫人身边听了不少,秦管事略一指点,就知道哪家是哪家了。”

        她陪着李氏和周少瑾往东路去看桃花,嘴里却没有闲下来,笑道:“我们住的这个胡同叫四条胡同,是朝阳门这边最好的地段了。海宁顾家在京城的宅子在六条胡同,和我们这隔着两条胡同,很近。桐乡袁家在京城的宅子则在一条胡同,相比顾家要远一点,但也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就能到了。但三姑奶奶嫁的彭家离我们就有点远了,过去坐马车也得三刻钟,不过兜兜转转的都在这附近就是了……舒城方家也在一条胡同,不过袁家在胡同头,方家在胡同尾;庐江李家则住在三条胡同,就在我们家前面,但没有我们家大,是个五进的宅子……”

        她娓娓道来,清晰明了。

        李氏听得,对远在金陵的郭老夫人佩服不已!

        不过是身边的丫鬟,受了她老人家的几年指点,已有这样的眼光见识,就是一般人家的主持中馈的宗妇,只怕也没有碧玉这份才情。

        也不怪很多富户都喜欢娶了大户人家放出来的大丫鬟。

        周少瑾听得何尝不是和李氏一样的感慨。

        碧玉说池舅舅是看在她的份上才把她们俩口子要过来的,若是碧玉没有这样的才能,她就是喜欢,池舅舅只怕也不会把她们俩口子叫过来……不过,郭老夫人身边的翡翠也很厉害……这样想来,这件事好像真的和她有点关系似的。

        周少瑾趁着李氏抱着周幼瑾打量那株桃树的时候悄声地问碧玉:“池舅舅在干什么?”

        碧玉亦悄声地回她:“二老爷过来了!”

        “二老爷?!”周少瑾睁大了眼睛。

        她脑子里一片空白。

        碧玉提醒她:“是渭二老爷。四老爷的胞兄!”

        周少瑾当然知道这个人,可她两世为人,对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印象!

        碧玉想了想,道:“好像是为金陵那边的事过来的。”

        闹得这么严重!

        周少瑾蹙了蹙眉,见程池的欲、望就更强烈了。

        不过,此刻不是好时机。

        她对碧玉道:“我想见见池舅舅,能行吗?”

        碧玉笑道:“我等会去书房看看!”

        周少瑾放下心来,和碧玉笑着一起往李氏身边去。

        被曾大人视为祥瑞的桃树不过酒盅粗细,四周用齐膝篱笆围着,枝叶十分的葳蕤,虽已过了花季,但依旧可以想像出花开时的盛景。

        大家都觉得这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了一会也没有了兴致,去了湖边划船。

        周少瑾向来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致,又惦记着碧玉的消息,就坐在水榭里看着李氏带着幼瑾由通水性的船娘带着在湖里玩。

        小檀在一旁给周少瑾打着扇,笑道:“若是湖里多种些荷花就更好了。”

        西路那边的小湖和这边的大湖是连在一起的,小湖里满是荷叶,荷花已露出尖尖角,这边大湖却只见泛着潾潾银光的湖水,看着就有点热。

        周少瑾笑道:“想必那边是刘家的旧景,这边是新开的湖!”

        小檀笑道:“这一大一小的两个湖也挺有意思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旁边的小丫鬟笑道:“还没有取名字呢!秦管事说要等些时候再说。”

        小檀道:“等明年再来的时候肯定是满塘的荷花了。”

        那小丫鬟笑道:“秦管事说,小湖以后要种睡莲,大湖以后才种荷花。不过是不是真的,要问过秦管事才知道。”

        和小丫鬟说这些,是哪个秦管事呢?

        看样子像秦子平……

        池舅舅不是说集萤会来京城吗?怎么到现在也没有消息?

        周少瑾笑道:“秦管事叫什么名字?”

        小丫鬟摇头道:“奴婢不知道。”

        周少瑾失笑。

        碧玉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道:“二表小姐,渭二老爷走了。四老爷一个人在书房里……也没有让人伺候!”

        是不高兴吗?

        周少瑾的心悬了起来,站起身来就道:“走,去看看去!”

        ※

        姐妹兄弟们,今天的更新。

        ps:改了错字。

        o(∩_∩)o~

        ※

(https://www.bqduo.cc/biquge/121_121884/c3375472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