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孟诜在一旁恭敬的说道:“王大人。”
“这一次我来之前,老师特意嘱咐我。”
“说什么时候病好了,要返回长安了。”
“我什么时候再跟着您一起回去。”
“而且老师还不止一次的说过,王大人您对于大唐。”
“对于这天下百姓,都是无比之重要。”
“所以您可千万不要这么说。”
听着他的话,王珪轻叹一声。
苦笑着摇摇头。
“看来李秋,魏征,韦挺他们,还是不够了解陛下啊。”
“虽然我如今处于同州,但是朝堂之上发生的很多事,我还是关注的。”
“知道的。”
“这一次陛下归来,分明是因为我们暗中帮扶着李秋,架空了监国的太子。”
“而动了真火。”
“陛下第一个拿长孙无忌开刀,就足以说明了问题。”
“所以呀,我此生,怕是要老死同州。”
“有生之年,再也回不去长安了。”
“而且,事实也正是如此。”
“现如今距离陛下返还长安,已有月余。”
“可我这里始终都是没有动静。”
“在魏征的信上,也能看得出。”
“他替我在陛下面前求情,但无济于事。”
“所以才安慰我,暂且不要着急。”
“可是这里面的有些东西,他是瞒不过我的。”
“孟诜啊。”
“你们怕是这连夜赶路。”
“也是辛苦了。”
“快让人带你们下去,好好休息休息。”
“沐浴更衣,吃顿酒菜。”
“再好好睡一觉。”
听到此,孟诜是连连摇头。
“王大人,我奉师命来此,可就是来为您诊病的。”
“又哪能现在去休息?”
“而且,从长安到同州这段路途真的不算什么。”
“想当年,我还是十二三岁时,就已经跟着队伍行走于滇南山地。”
“搜寻茶树了。”
说着,孟诜就无比认真的为王珪把脉,诊病起来。
现如今的孟诜,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十二三岁贪吃小胖子。
而是已经长成了一个身姿挺拔,外貌俊郎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
尤其是在孙思邈的悉心教导下。
他的医术水平也是进步迅猛。
早已经成为独挡一面的名医。
看着孟诜这个孩子的明显变化,王珪的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看来自己,终究还是老了。
……
在长安城。
自从李秋接手赈灾重任后。
整体的赈灾部署都在快速推进中。
从幽州等地运来的粮食,也如同及时雨一样,正在分往各地。
距离幽州较近的洛阳,山东地带的灾情,已经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这样的一个好消息,也是让李世民和太多的人心中长松一口气。
但是,像长安城周边和关陇地带,灾情仍是较为严峻。
好在芙蓉园这边如同变戏法一样,非常神奇的拿出来了非常多的粮食。
免费赈济给城外的人数众多的流民。
才将将稳住了形势。
没有让灾情继续扩大下去。
在朝堂之上。
针对这样一件事的奏本,如同雪花一样飘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均是奏本北平王李秋,自己在幽州拥兵自重。
手握十几万精兵不说。
如今更是在长安城周边,囤积了如此数目众多的粮食。
岂不是有不臣之心?
在看到了这一份份奏折之后,李世民心中恼怒。
下意识的就丢到了一旁王珪处。
想如以往一样,让王珪点评两句。
自己也同时舒缓一下愤怒。
可是等奏折丢过去之后,他才惊醒过来。
原来王珪已经去了同州。
现如今坐在侍中位置上的,是高士廉。
既然如此,李世民也就只能是将错就错。
开口问道:“就目前芙蓉园赈灾一事。”
“许多朝臣都上本过来。”
“你也来看一看,觉得众人所说如何?”
其实对于这些奏本,里面有一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东宫派别。
经高士廉之手发动起来的。
高士廉就是不看,也是对里面的内容知之甚详。
但此刻李世民如此说了,他自然也得装装样子。
在无比认真的看了一下这几份奏折。
然后深思熟虑的躬身说道:“陛下。”
“臣觉得,这几份奏折,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现如今的大唐,谁人不知,北平王李秋忠肝义胆。”
“更是爱民如子。”
“在民间素来大有威望。”
“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不臣之心的。”
“但是,空穴来风,他们所奏之事,也不能说是就毫无根据。”
“陛下,像我大唐境内。”
“无论是李世勣,还是李靖,侯君集,柴绍,张亮,侯君集,程咬金。”
“他们这些武将,手中兵马最多的也不过五六万。”
“且军中监军,都有朝廷官员担任。”
“同时,他们还受着地方州府的钳制,监督。”
“绝无隐患发生。”
“但北平王,一直以来都是朝中的一个另类。”
“他手握十几万幽州军精锐。”
“且整支大军都受他一个人掌控。”
“地方的州府,更是他的封地。”
“州府官员,更是唯他马首是瞻。”
“是,这些年来。”
“北平王和这幽州军,多次力挽狂澜。”
“拯救我大唐于水火。”
“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论历史威名,都不在卫青,霍去病名下。”
“但陛下。”
“现如今我大唐天下大治。”
“情形早已经大不如以前。”
“就算是北平王忠心耿耿,但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无论是从对北平王好。”
“还是为了太子殿下能够安心。”
“陛下也应该认真的考虑一下这件事为好。”
(https://www.bqduo.cc/biquge/119_119164/c4576036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