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后,明亡。
《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这一世,因为太子的横空出世,孙传庭不但得以提前获释,而且清厘田亩,严追欠税,筹饷练兵的难度和被朝廷屡屡催促的艰辛,都大大降低了,前世里,陕西官绅对孙传庭恨之入骨,只因孙传庭清查田亩的动作,侵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弹劾孙传庭的奏疏,如雪片一般的往京师飞,崇祯帝都快要压不住,这也是他催促孙传庭速速出兵的一个原因。
但这一世,孙传庭清厘田亩,追缴逮赋,建立厘金局,收取商税的动作,和朝廷是一致的,官绅们想要弹劾他也无从弹起。
历史上,孙传庭刚到陕西,兵马还没有募集,就被命令救援开封,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世,太子亲自领军,统辖左良玉等军头,击溃了李自成,解围开封。这大大减轻了孙传庭的压力。
当太子转向建虏,李自成想要再起之时,孙传庭的新兵,已经基本成形,朝廷对他的粮饷,也在太子朱慈烺的大力支持之下,基本做到了充裕,皇帝和兵部,对孙传庭的掣肘,也大大减轻。如此,孙传庭可以全心全意的剿灭李自成。
现在,李自成轻骑逃走,孙传庭知道,绝不可再犯上一次的错误,这一次。一定要穷追猛打,不惜一切也要诛灭李自成,以免他再起。
李自成已经逃亡延安府,往北就是榆林,往西就是塞外,几乎就是无路可逃,胜利就在眼前了。
但这并不是孙传庭微微兴奋的原因---他兴奋的是新君继位,如此,他再不用惴惴不安,担心会收到来自京师的严厉圣旨,又或者是哪一个不慎,被人抓到把柄,几个弹劾,就被投入狱中。
崇祯帝察察之君,从开始到结束,孙传庭对崇祯帝,一直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现在,他终于不用担心了。
虽然和当今圣上尚没有见过面,但今上的事迹,他却已经听闻了不少,今上果决而不焦躁,严厉而不失仁慈,虽年轻,却老成,今日,更是收到了今上所写的亲笔信。
不是诏书,是信。
信中,今上询问陕西军情、请教内外军事的看法,征询可以使用的军事人才。
皇帝给臣子写信,实在是古今少见的大尊荣。
孙传庭何能不激动?
做臣子的,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念及于此,孙传庭大声:“向前,决不能让闯逆再逃!”
……
文华殿。
自新君继位以为,文官集团对新君推出几项政策,不论清空诏狱,压制内廷和宗室,皇帝提倡勤俭节约,都十分满意,言必称圣君,唯一不满的就是早朝。
自从隆武皇帝继位,就以内外征战、身体疲乏为由,连续取消早朝,到现在,除了登基大典和皇后大典,其他时候,一个早朝都没有,所有的议事政务都改到了午朝,也就是上午时分,有官员上疏提醒,要皇帝勤奋,甚至蒋德璟都委婉劝谏,但隆武帝只当是没有听见。
而和早朝的几百人不同,能参加午朝的,满打满算也不到一百人,大部分都是六部九寺的堂官,言官人数极少,这一来,午朝效率大大提高,加上隆武帝果决,不喜欢长篇大论和拖拉,午朝第一日,就责罚了喋喋不休的两个朝臣,余者以为戒,如今的午朝和崇祯帝时候的早朝,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交内阁研议。”
而隆武帝最喜欢说的,就是这句话。
朝臣们渐渐也看出,皇帝陛下,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不在意的,全部都交给内阁,由内阁自己决定,谁要是用鸡毛蒜皮的小事烦他,绝对会被他严厉呵斥。
今日午朝,殿中朝臣都有点不安,因为有一个流言,已经在朝中传了半月有余了,甚至内阁五辅都已经默认了,隐隐地,今日怕就是要商议此大事……
“朕今日有两件事要宣布,第一,成立军机处,专门处置军机事务,参照宋代的枢密院,为朕参谋军事,全权谋划对建虏和流贼的作战计划,并为之准备。”
此时,隆武帝朱慈烺坐在宝座上,环视殿中群臣,面色凝肃,声音清楚。
殿中群臣,都是脸色微变。
大明为什么有内阁?只是因为洪武皇帝朱元璋废除宰相,大权独揽之后,却发现自己一个人治理不过来,于是设置内阁,令几个大学士为秘书,帮助自己治国,又为了制衡大学士,免的他们时间长了,权高位重,又变成宰相,于是就又拉了司礼监以为制衡。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设计确实不错,两百七十年下来,虽然也有张居正和魏忠贤这样的妖孽,可以同时控制内阁和司礼监,但大部分的时候,内阁和司礼监都是相互倾轧,相互牵制,从而确保身处其中的皇帝游刃有余,大权不会旁落。
现在隆武帝忽然又要设置一个军机处,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取代内阁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内阁五辅。
所有人都想知道,内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
次辅蒋德璟今日一直紧皱眉头,神情不安,就好像他已经提前知道了某件事情,但不能说出,只能忧虑。
现在听皇帝陛下提到军机处,他依然是皱眉沉思,一句话不说。
李邦华,范景文和刚刚进京的袁继咸都脸色凝重,目光也都是有沉思。
至于首辅周延儒。
自都察院之后,他就没有了威仪,新君继位,他请辞不准,其后便萎靡不振,每次朝议,都极少说话,过去崇祯帝时,周延儒的不说话,是为老谋深算,现在的沉默,却是因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虽然他竭力掩藏,但还是瞒不过众人的眼睛,谁都知道,周延儒的首辅,是做不了多久了,就是不知道隆武帝什么时候会踢开他罢了。
众人目光里,周延儒拱手问道:“陛下,不知道军机处如何运转?又都有谁入军机处?”
朱慈烺道:“军机处只管军事,不碍政务,由朕直领,对朕一个人负责。至于人选,因为是军机,自然是要从兵部、五军都督府,以及熟知边镇敌情的督抚边臣中选任。”
设立军机处,是清朝皇帝雍正的做法,用意就是将更为要紧的军务控制在皇帝手中,而不是由内阁扯皮,同时的,政务和军机剥离之后,皇帝可以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军机之上,此举不但减轻了内阁的担子,也厘清了责任,将政务官和军事官,清楚的分开使用。
但在此之前,所有的军机都是在内阁手中的,如今隆武帝另设军机处,分明就是在分内阁的权,特别是分首辅的权,按照大明文官们过往的德行,他们肯定是要反对的。
但隆武帝却不忧。
因为他已经提前和内阁五臣知会过了,蒋德璟李邦华袁继咸范景文,都是知大义之人,没有那么多的小肚鸡肠,朱慈烺将理由说出,很快就说服了他们,今日朝议,不过就是公开宣布罢了。
至于周延儒,朱慈烺更不担心。
……
文华殿。
周延儒咳嗽了一声,拱手道:“自辽东战事兴起以来,边事繁重,内阁却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陛下设立军机处,专掌军机大事,选专才以专用,专理建虏和流贼军务,正是合适。陛下英明,臣完全赞同。”
军机处分了内阁的权力,但同时也是分了内阁的担子,从今以后,内阁不必再为战事的成败承担最大的责任,崇祯四年,因为大凌河之败,一代名臣,首辅孙承宗黯然下台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从这一方面说,皇帝成为军机处,未必不是好事。
(https://www.bqduo.cc/biquge/118_118294/c4563522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