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打金枝"是有名的传统戏剧,剧目又称《满床笏》、《汾阳富贵》、《百寿图》等,该剧其实典出中唐时期名将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暖"酒壮怂人胆"醉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
这一典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今天有哪些警示意义?不妨一一说道。
一、郭暖为什么"醉打金枝"?
原来唐代宗继位后,对名将郭子仪十分倚重,视为国之柱石,不仅钦封为太尉,还将爱女升平公主指配给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暖为妻。
郭家由此显赫于朝堂。难得的是,低调的郭子仪并没有为之骄横跋扈,反倒十分注重君臣相处之道,更加谦逊处世。
不张扬的郭暖也很敬重升平公主,平时对她都小心翼翼,凡事听其意见行事。久而久之,升平公主便有些忘乎所以,不仅对丈夫横眉冷对,对公公郭子仪也不大尊重,不时显示自己"金枝玉叶"不可一世的做派。
郭子仪七十大寿时,循例接受亲朋好友及当朝文武百官的朝贺,代宗皇帝也派人送来贺礼。
偏偏这样的正式场合,做为儿媳的升平公主耍起小性子,不想给丈夫郭暖面子,不肯露面。后来极不情愿出场后,没向公公郭子仪行跪拜礼。
升平公主傲娇的行为,让郭暖气不打一处,便借喝酒喝醉了,大骂升平公主不过是仗着父亲是天子,自言他的父亲还不想当天子呢,又将升平公主抱回卧室打了一顿。
这就是"醉打金枝"的源起。
二、代宗皇帝和郭子仪处理"醉打金枝"的高明手段
升平公主哪受到了这个气?马上跑回皇宫向代亲皇帝哭诉此事。
代宗皇帝一时心情也有些不好,毕竟皇家的天威受损,驸马还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不过,代宗皇帝毕竟不是昏君,明白肯定有女儿的不是,兼之郭家是国之重器,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为此造成君臣离心。
于是,代宗皇帝好言相劝爱女升平公主,说郭暖的话没错,若郭子仪想当皇帝,哪里还轮到他们李家?
郭子仪见儿子打了升平公主,还说出如此冒犯天威的话,赶忙诚惶诚恐地将郭暖捆绑送到代宗皇帝那里请罪。
代宗皇帝见郭子仪恪守大臣本分,气也就消了,反宽慰他,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闺房之言,何必当真?"
就这样,郭家得到谅解。郭子仪把儿子领回去后,当着升平公主的面又杖责了郭暖数十下,以惩他对升平公主的不恭。
升平公主见公公给足了面子,又因父亲代宗皇帝没给她撑腰,洞明个中情形后,便向郭子仪下跪求情。此后,她与郭暖重归于好。
三、戏剧"醉打金枝"的警示意义
"醉打金枝"带来的戏剧性变化,使原本可能造成君臣反目导致大唐社稷危险的情形瞬间烟消云散,盖因代宗和郭子仪了不起的政治智慧,将危机化解于无形,君臣可以更加平稳和谐地相处,强化了凝聚力。
所以,"醉打金枝"这个典故便广为流传,成了晋剧着名传统作品,后来便发展为各类戏剧的经典曲目。
该剧的意义不仅彰显代宗皇帝有"海纳百川"的天子胸怀,即便天威受损,也不能因为儿女家事影响江山社稷,更印证了作为七朝元老郭子仪无比忠诚的家国情怀。
同时,"醉打金枝"带来的正向效应,也告诉我们,家庭问题就是家庭问题,不能人为升级激化矛盾,有效解决的办法就是双向奔赴,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智慧灵动处理为好。
贵为天子的代宗皇帝对爱女的告状,没有听风就是雨,而是理性地给女儿讲道理;国之栋梁名将郭子仪也没有因自己是重臣而弄权,而是注重礼数将郭暖捆绑请罪,后来又让公主体面下台。
他们君臣二人都没有意气用事,没有狭隘的护短行为,使得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大唐的国运也因此行稳致远。
(https://www.bqduo.cc/biquge/116_116008/c4679306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