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各朝代围观我刷的短视频 > 第217章 皇帝的好帮手“与时变化,不断修改”的儒家

【关于“南北榜”案,在各种史料中讳莫如深。
  《太祖实录》中没有明确记载,《明史·刘三吾传》中仅对事件经过给予简单阐述。
  关于刘三吾的结局,《明史》载:  “建文初,三吾召还,久之卒。”老朱死后,刘三吾就被召还了,至于有没有给他平反?以及“南北榜案”的真相如何?《明史》中未记载。
  也因此关于“南北榜”案大家一直在刘三吾是否舞弊徇私?诸臣试探?还是北人能力不济?这三种中反复探讨。
  咱先来说一个关于刘三吾的小插曲。刘三吾,在73  岁时才被人举荐给朱元璋,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
  根据《明史》记载“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
  洪武25年,太子去世,老朱晚年丧子,还是自己最为看重,板上钉钉的下任继承人。这对老朱的打击很大,因为接下来他将面临着到底是立子还是立孙的问题。
  家天下之后皇位一般由嫡长子继承,若不正常的继位是会引起动乱的。
  此时身为翰林学士的刘三吾建言立皇太孙,以绝其他诸王,曰:  “皇嫡长孙富于年,早定大计,孰不归心?”。
  可以看出刘三吾为人,坦诚慷慨,以国家大计为本。】
  <刘三吾本人是真的蛮受老朱信任,蓝玉案爆发的时候他外孙也被判为了蓝玉一党惨遭诛杀,相关的人下场都不怎么好,但他本人仅仅是被停了一年职之后,又重新起用了。>
  <好吧,看样子刘三吾是不像会徇私的人,但感觉他挺迂腐…>
  <唉,朱标要是没死,感觉大明前期真的会很不一样[叹气]>
  <主要还是朱允炆被南方文人忽悠瘸了…>
  <不是,我怎么看都觉得他们是真的在试探老朱,这次的南北榜就是个开始,先被卷进来的都是些小鱼小虾。如果老朱不杀人的话,还真就遂了他们的意[震惊]>
  [唐太宗李世民:不要心软,该杀就杀!!!]
  [汉武帝刘彻:能动手就不动口]
  [秦始皇帝嬴政:你那孙子怕是要重新教一教了]
  [宋仁宗赵祯:唉,人生悲哀事莫过于晚年丧子]
  [宋太祖赵匡胤:皇太孙行事怕是与老朱颇为不同,既然深受南方文人喜爱,那怕是个仁懦性子。]
  [明景泰五年于谦:…唉,南方文人的风评被害]
  [明万历七年张居正:唉,不能全部一棍子打死]
  [隋文帝杨坚:大概猜到为什么大明后来定都在幽州了]
  …
  唐  贞观三年
  李世民自说自话:“嫡长子继承…”
  接着又长叹一声,“唉,但愿承乾能担上此任。”
  他自己是通过玄武门继承制度而登上的皇位,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孙们也如此,嫡长子继承制度无疑是最为稳妥和安全的。
  见陛下似乎已经认定明朝皇帝是在被臣子试探,房玄龄等人皱起了眉,疑点还是太多了…
  按照前面说的明初四大案,每一件案子都是数万人遭殃,那这一案又不同前面明朝皇帝最后将怎样解决呢?
  君与臣的关系,似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
  【我们有上帝视角,自然知道春榜上的人,均有经世致用之才。会元宋琮据《明实录》记载:宋琮存心仁厚,审判定罪公正,名重于朝。官高至太仆寺卿。
  榜眼尹昌隆官至礼部主事。敢于直面劝谏皇帝的过错,据《明史》记载,成祖因高煦从战有功,许以为太子,高煦的亲信淇国公丘福等劝帝立之。尹昌隆等人劝谏。
  探花刘仕谔因复审的试卷“不行明白,用笔批直,有惑圣览”被发配威虏充军。四月初二,又恩赐调回,刘仕谔被降为鸿胪寺司仪署丞。不久,又遭到御史的弹劾,终被杀。
  可以看出这些人入仕后都是有所作为,更加说明春榜所选取的人都是有真才实干的,这并非是南人为主考或北人为主考导致。
  科举作为一种选官制度,目的是为选拔真才实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士。从春榜的代表人物入手,发现他们皆不是庸才。
  所以洪武三十年的这场“南北榜”案另有蹊跷。】
  <状元陈?是最惨的状元吧,直接被处死了[捂脸]>
  <老朱宝刀未老啊>
  <老朱让他们重阅卷子的时候,还让榜眼和探花也参与进去的,结果探花刘仕谔个憨憨还是选的南人,而榜眼尹昌隆就很懂的选了些北人[吃瓜]怨不得别人是第二名啊>
  <前三都不是简单人物,起码背后有高人指点>
  <儒家…为什么屹立这么久,就是因为“你想要的模样我都有”[狗头]>
  [秦始皇帝嬴政:儒家倒是能屈能伸]
  [汉高祖刘邦:哈哈哈哈,政哥,在儒家这方面朕和你想法一致]
  [汉武帝刘彻:朕看重的便是儒家“合朕心意”]
  [宋宝元二年苏轼:想知道榜眼和探花都好好的,为什么状元会死?既然排除了舞弊,那还有隐情?]
  [明洪武二十九年朱樉:朱棣你还真许诺你二儿子太子位了啊!你这要置我高炽侄儿于何地?!]
  [明洪武二十九年朱棣:你看清楚,这是《明史》说的,《明史》蛮清修的,能有多少真话,这也信?]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朕忍你们明朝皇帝很久了!你们家的史书我们可是认认真真修了95年!!!]
  [明正德帝朱厚照:哇,那惨了…]
  [明嘉靖帝朱厚熜:修了近百年,你们是自卑吗]
  …
  汉  元狩五年
  刘彻见光幕调侃儒家,不由大笑,又想到“尊儒术”是自己开始的,轻咳一声。
  “哎,不阻扰朕出兵,打匈奴的儒家就甚合朕心意!”
  董仲舒正在教书,教的便是《公羊春秋》。
  底下的儒家学子见光幕如此说,脸色俱变,恨不得拔剑怒斥。
  不过,董仲舒朝他们摆摆手,让他们安心坐好。
  董仲舒抚着胡须,眼睛露出精光,未来的儒家肯定是要跟随帝王变化而变化的,只要儒家的地位不倒,光幕的调侃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现在俨然是儒家的领头人,他为此自豪了许久,因为是自己使得儒家达到了这个地步!
  何况,光幕也没说错啊,高祖时期叔孙通为了使儒家进一步发展,与时变化,才有儒家今日。
  …

(https://www.bqduo.cc/biquge/115_115484/c4679309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