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 第367章 当君为民

话说这次为什么没有人质疑?因为在皇上的特意鼓励下,华朝其他州很多商人和游学的文人到都定州去看看。
  包括朝廷官员,他们也派了亲眷去看,想要揪一揪小辫子。三王爷和四王爷更是派了心腹前去眼见为实。
  李延宁还在别克坦佴国当使者,第一批的商人和学子们正在来都定州的路上。
  等李延宁和华孟灏收服安士澳城后,离得近的州府商人和学子已经到了。这时候的李延宁正在忙着处理安士澳城的后续管理问题,忙得焦头烂额。
  不过好在很快,皇上新派来的那些知府、同知和判官等都陆续来赴任了。他们的到来大大解决了李延宁无人可用的局面。
  都定州里原本的官员和衙役被他暂调了大半到别克坦佴国境内帮忙,邵泽忠留下了亲卫保护他,都被李延宁当做官员派出去执行政令。
  这日,李延宁还在处理公务,欧阳恩飞奔进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道:“宁弟,你知道谁来了吗?”
  李延宁埋头写字,头也没抬道:“皇上派文臣下来了?”
  “不是,你再猜猜?”欧阳恩特地卖关子。
  “谁啊?你没事做,快过来帮我拟公文。”李延宁道。
  欧阳恩听到公文头都大了,他已经一人干三人的活了!人都累成瘦子了!
  “我那边的事情还没处理完,你别再给派发我任务了!”欧阳恩嚷完开溜。
  不一会儿,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延宁现在官威挺大,想见一面真不容易。”
  “!”这声音,李延宁抬起头,果然看见沈辙缓缓步入房间。
  “老师你怎么来了?”李延宁欣喜地丢下笔,立马上前拜见老师,“弟子延宁拜见老师。”
  “行啦,多年不见,你还客气上了。”沈辙上下打量着这个弟子,多年不见,已经越发成熟稳重,愈加有气势了。
  “老师,请上座。”李延宁望着老师,几年没见,沈辙的双鬓竟白了不少,李延宁那重逢的欣喜瞬间被冲淡了一点,他道,“老师这次又是一个人出来的?”
  “不是,带了舟谦一起来。在东临府时与延峰的商队一道过来。”
  “大哥和舟谦也来了?他们人呢?”李延宁更高兴了。
  “舟谦赶路过来累病了,正在客栈休息。延峰将商队带去叶明的店里安顿,一会儿准来。”
  李延宁愈加想见大哥了,但他关心道:“舟谦病了?可请了大夫看?”
  “没有大碍,休息两日便能恢复。”
  师徒俩这几年虽说一直有通信,但很多事情没办法在信里细说。这次两人聊个畅快。
  沈辙告诉李延宁,皇上赐封的圣旨不日便要到了。他在皇上鼓励民间百姓去都定州时便收拾行李,带着沈舟谦上路。
  沈舟谦这几年学习有进步,但是缺少了读书的动力,沈辙这次出来便带他来见见世面,让他找寻读书的动力,孙子已经十二岁了,是时候下场考童生了。
  可沈辙压着他不让他考。不知为何读书,不如不考科举。糊里糊涂去考,考中也可能会给家里带来祸事。
  沈辙是到了东临府,在李家小住时收到沈颂冕的信,知道李延宁和华孟灏收服了别克坦佴国,他和李家人激动万分,李青松在家祭祖,李延峰迫不及待地带了一批货物启程赶来。
  沈辙还道:“这次你和世子的功劳甚大,朝廷为如何封赏你俩吵得不可开交。”
  李延宁道:“我应该还好吧,是孟灏的封赏难办。”
  他一个没有世家宗族做支撑的文臣,封什么都好说。但是华孟灏作为皇上的第一个孙子,建了如此功劳,理应封王。
  可是华孟灏上头的爹和两个叔叔都只是封了王爷,他如何能越过他们去?而且三王爷和四王爷岂是那么容易让他如愿获得封赐。
  沈辙听着李延宁对世子的熟稔,道:“你和世子很熟?”
  李延宁摸摸鼻子道:“老师,实话跟你说,你还记得我中状元那年的花船宴会上,我在船尾目睹了一场刺杀案,被我无意间出声所救的那个男人就是大世子。”
  沈辙:“……”
  李延宁接着将这些时日与华孟灏相处的经历告诉沈辙,他觉得华孟灏是个正直的人。
  叶明在江州和锦州的调查,都在显示石家与走私案密不可分。石家敢走私,江州官员沆瀣一气,不难猜测大多是四王爷那一派的。
  而私造兵器和用药物控制官员的背后之人现在也有了眉目。李延宁让李严送了银子去庆州调查,得来的消息是银子送到后,接手之人沉寂几天后全部拿去换成粮食。
  李严几经辗转才发现粮食被送去了山里,那座山里一直有土匪,李严偷偷上山查看,竟发现有汉子在练兵。
  而李严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换粮之人宁愿多走路去别的地方的粮商买粮,也不愿意就近买石家的粮食。可见对方有钱也不想让石家赚。
  李延宁收到的惑心楼指令是让华孟灏回不了朝,可以推断,惑心楼和私造兵器的背后之人不是三王爷就是四王爷,再结合李严汇报的对方买粮细节,以及沈颂冕调查到的廖增兴的门客与三王爷那派的人有接触,推断背后之人是三王爷的可行性更大。
  沈辙面容严肃道:“你可想清楚了?”
  李延宁道:“我在京州时已经得罪了四王爷,若是我的推测全部正确,三王爷更可怕。而且他们都不是明君之选。”最后一句话李延宁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沈辙听得到。
  沈辙也知道三王爷和四王爷都不是什么好人,可是当帝王的有几个是干净的?他们是臣子,为君尽忠罢了。
  李延宁起初也是这样想的,可是他来到都定城后,目睹了这里百姓的生活,如果不是当今皇上心系百姓,让一任又一任的官员前来治理,而是直接放弃,这里的百姓该如何活下去?
  君,当有为民之心,如果没有,那就不配当一国之君!

(https://www.bqduo.cc/biquge/109_109190/c4679294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