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董卓 > 国之重器…兵权

凉州之地,叛军突起,祸乱四方。皇甫嵩,大汉名将,忠勇之士也。其闻叛军之乱,心忧社稷,欲除之而后快。然叛军势力尚在,皇甫嵩正苦思破敌之策,忽闻凉州军阀势力竟为董卓所解。皇甫嵩闻此风声,甚为纳闷。自思吾尚琢磨如何除叛军,未料叛军竟自乱阵脚。后知此乃董卓军中人所为,皇甫嵩倒吸一口凉气,暗叹:“此计真乃毒也。”

叛军首领王国、闫忠身死。闫忠者,凉州名士大儒也。皇甫嵩惜其才名,虽知其被叛军劫持推为首领,然念其往昔之名,上书皇帝曰:“叛军首领王国身死,闫忠虽被叛军劫持推为首领,可闫忠不堪为寇,自刎谢罪。”如此,亦为闫忠保住些名声面子。

诸事毕,皇甫嵩静候朝廷之命。本欲一举灭马腾、韩遂,然朝廷之令下,竟是让其接收董卓兵马。皇甫嵩深知,此乃皇帝欲收回董卓兵权之举。皇甫嵩乃亲率随身守卫,往见董卓。

董卓,凉州悍将,拥兵自重。闻皇甫嵩来见,心中打鼓。二人相见,一番客套。皇甫嵩取出圣旨,曰:“董将军,陛下有旨,令汝交出兵符,不日去并州任职。”董卓脸色一沉,旋即调整态度,道:“皇甫将军,吾已上书陛下,此兵符暂时不能予汝,此事尚需从长计议。”皇甫嵩脸色一变,厉声道:“董卓啊,汝难道是要抗旨乎?”董卓哈哈笑道:“皇甫将军说笑矣,吾董卓岂敢抗旨?只是吾手下这些兵士,跟随吾久矣,对吾深有感情,不舍吾离去。皇甫将军若不信,大可问之。”皇甫嵩哑口无言,脸色难看。岂知董卓手下将领,皆冲董卓名声投靠而来,若问之,亦是白问。遂道:“既然仲颖兄上书陛下,那吾便再等陛下之文书。”董卓呵呵笑道:“皇甫将军若无事,便请便吧!”皇甫嵩见董卓下逐客令,哼一声,甩袍而去。

皇甫嵩回至大营,甚为气恼。其侄皇甫郦进言曰:“大汉政治混乱,天下受倒悬之苦。世间能扶危定乱之人,唯有大人您与董卓。如今您与他已结下仇隙,不能并存。董卓受诏应当放弃军队,却指使将士上书自请,此乃抗命不遵。其眼见京师不宁,踌躇不进,此乃心怀不轨。董卓所做两事,不容宽赦。且其残暴无情,将士不愿归附。大人身为元帅,倚仗国威讨伐罪臣,上能体现忠义,下能铲除奸凶,此正是当年齐桓、晋文之做法。”皇甫嵩思之良久,曰:“抗命虽有罪,擅自诛戮亦有责任。不如将此事上奏,让朝廷来裁决。”于是皇甫嵩亦上书汉灵帝,文中主要言董卓抗旨不遵,有不臣之心。

皇甫郦暗叹道:“叔父此次不杀董卓,日后必留祸患,董卓野心勃勃,如有一日得势,叔父难逃一劫!”

病重之汉灵帝,见董卓与皇甫嵩之文书,看后气恼一口血吐了出来。赵忠、张让吓之,连忙令手下叫太医。汉灵帝颤颤巍巍道:“再给董卓下文书,令其交出兵权,去并州上任。如再多言不去,后果自负。再令皇甫嵩将将军队拉至董卓军旁,以做威胁,如董卓抗旨,可就地斩杀。”赵忠连忙写下圣旨,让汉灵帝看了一遍。汉灵帝点点头,令张让拿出玉玺盖了章。

赵忠和张让二人面面相觑,张让道:“董卓可真是自己找死啊!”

赵忠道:“依我看董卓一定不敢抗旨!”

张让呵呵笑道:“我倒是希望他抗旨,这样就可名正言顺的叫皇甫嵩杀他,也能报我兄长和侄子之仇!”

赵忠拍拍张让肩膀道:“汝放心吧,就算他不抗旨,等他去并州路上,吾有办法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张让呵呵笑道:“那就多谢赵大人了!”

二人哈哈大笑。

圣旨下达董卓大营,同时亦通知皇甫嵩。皇甫嵩立马起兵,靠近董卓军。董卓见使者宣读完圣旨,心中打鼓。连忙阿谀奉承使者后,安顿使者吃好喝好。自招来李儒、贾诩商议。李儒道:“此次陛下是真生气矣。若主公不放弃兵权,陛下必会问罪主公。”董卓叹气道:“看来只能交出兵权矣!”

这时胡轸跑了进来,道:“主公,大事不好矣。皇甫嵩将军派大军靠近我军,不到十里路驻扎。”董卓气愤,瞬间亦明白些什么,喃喃道:“皇甫嵩这个伪君子,定是他向陛下说吾坏话,这才让陛下给吾下最后通牒。他派大军来,是威胁吾。吾岂会怕他?胡轸马上整顿兵马,备战。”李儒连忙拦住,道:“慢……主公莫要因一时之气,毁了前途。”贾诩亦劝道:“主公,若如此,主公会被定为叛贼,天下兵马必诛之,切不可意气用事!”董卓冷静下来,令胡轸先退下。胡轸退出去后,董卓叹气道:“亏你们二位劝吾,不然吾董卓真成乱臣贼子矣。好吧,既然他们铁心要吾兵权,李儒,取吾兵符。再传信皇甫嵩,来接收众将士。”李儒点点头去写信传给皇甫嵩。

过了一阵,皇甫嵩带领一千多人来到董卓大营。董卓与皇甫嵩二人对视,二人心中各有心思。皇甫嵩明白,此次是得罪了董卓,二人算彻底结仇矣。而董卓本就对皇甫家族人不屑,若不是寄人篱下,早与皇甫嵩翻脸矣。

董卓开口笑道:“皇甫将军真是有手段啊,才过几日,尔就成功接收吾之兵。”皇甫嵩喃喃道:“董卓,汝这么说可有些大逆不道。这兵都是陛下的,吾只是代陛下管之。”董卓不屑看了看他,心里想着这个伪君子早就垂涎吾之西凉军,还在这里装,这些兵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又道:“既然陛下有旨,吾将兵符交给你。不过,有些兵确实离不开吾。可否能让吾带走些,去了并州也要抵挡匈奴鲜卑。”皇甫嵩道:“这个吾可做不了主。汝尽可上书给陛下,若陛下同意,吾无话可说。”董卓笑了笑,其内心想着,知道皇甫嵩此人和他叔叔一个德行,都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一点把柄都不让外人抓住。

于是董卓将兵符交给了皇甫嵩。董卓又上书给汉灵帝,要求带走五千人马去并州,还诚恳说道:“这些士兵野蛮成性,都是些羌人匈奴鲜卑人,除了自己能镇主,怕别人难以节制,闹出什么乱子。这些兵又对自己颇有感情,自己亦不舍得这些人。”汉灵帝看到董卓的奏折后,明白这是董卓的最后让步。董卓话里有话,这是威胁自己。但想到三万多兵马都交了,五千人也不怕他闹出什么名堂。毕竟自己洛阳有何进十万多兵力,还有并州刺史丁原有一万多人,董卓五千人已经不足为虑,果断答应。

皇甫嵩接收董卓兵马后,心中虽有忧虑,但亦感责任重大。他深知,此次与董卓结仇,日后必有麻烦。然为了大汉社稷,他亦无悔。

董卓失去兵权,心中愤恨不已。他暗自发誓,总有一日,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而此时的大汉,政治更加混乱,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未来的局势,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且说皇甫嵩,自接收董卓兵马后,日夜操劳,整顿军纪。他深知这些兵马虽精锐,但亦需严加管束,方能为大汉所用。而对于董卓,他虽有防备,但亦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董卓在凉州经营多年,势力庞大。若其心怀不轨,必将给大汉带来巨大灾难。

一日,皇甫嵩召集部下商议军情。众人皆对当前局势表示担忧。皇甫郦道:“叔父,董卓虽交出兵权,但恐其不甘罢休。吾等当如何应对?”皇甫嵩沉思片刻,道:“吾等当忠于陛下,严守军纪。若董卓敢有异动,吾等必当奋起抵抗。”众人皆点头称是。

而此时的董卓亦未闲着。他暗中联络洛阳的弟弟董旻,他要第一时间知道陛下的情况。他密切关注着洛阳的局势,等待时机。

时光荏苒,大汉的局势愈发紧张。汉灵帝病情日益加重,朝中权力斗争激烈。何进与十常侍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

皇甫嵩深知,此时的大汉已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崩塌。他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唯有尽忠职守,守护大汉的最后一丝尊严。

在这动荡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命运而挣扎。董卓与皇甫嵩之间的矛盾,只是大汉乱世的一个缩影。未来的路,充满了荆棘与挑战……

(https://www.bqduo.cc/biquge/107_107683/c4679305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