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空间萌娃:锦鲤福妻太潇洒 > 第133章 谁是元凶?

“报告侯爷。”绿树进来就跪下。
  “说。”
  “夫人放出话后,流苏出去了一趟,见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两人说了一会话就回来了。我们的人跟了那妇人一路,她在外面转了一圈却什么都没做,隔了小半个时辰才转了回来,是三房的三夫人的奶娘,叫王妈的。
  “三房?”怎么会是三房?
  侯爷和侯夫人一开始断定的是二房,因为族里一直主张过继的是二房的嫡子,排行老三的,自从夫人眼睛出了状况,掌管中馈的也是二夫人。
  “难道是我们估算错了吗?”
  三房是出于什么目的呢?而且三爷是兴儿失踪后两年才娶的妻。
  “把流苏的来历仔细查一查,其他人也不能放松,先捋一捋三房跟上杭郡又有何关联?两房这段时间来往的人都要重点关注,特别是二爷和二夫人。”
  绿树又报告:“夫人的小厨房我们安插进去了一个人,全部盘查了一遍,人员都是二夫人安排的,没有什么异常,手脚也都干净,但是据说有个婆子在夫人眼睛出了问题后就不见了。”
  “继续让人盯着小厨房,不能松懈,也查一查那婆子的去处。”
  后来的调查三房和上杭郡周府,确实没有任何的关系,侯爷又亲自突击审讯了流苏,流苏对此一言不发,她是一个孤女,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但是三房郭氏的奶娘王妈,被用儿孙性命来要挟,被迫供出是三夫人司氏,想给二房下拌,把二夫人拉下中馈的位置取而代之,所以让流苏暗地里给侯夫人下了可以致眼睛反复不明的药,再想办法嫁祸给二夫人。
  最后在流苏的房里也搜出了一包的药草。
  侯爷大怒直接让人把流苏和王婆杖毙,而罪魁祸首司氏一口咬定此事是她一手操作,与三爷朴瑞无关,最后以朴瑞直接给了司氏一纸休书,侯爷把三房直接摘出去而告终。
  本来侯老太爷夫妇过世后,理应就可以分家,只是侯爷侯夫人仁慈,看二爷三爷立不起来,才迟迟下不了决心,一直都关照着他们两房,没想到却把他们养出了歹念。
  三房被摘出去后二夫人郭氏来得更勤了,三房分出去对二房的利益肯定更大。二夫人也沾沾自喜,为了表功将侯府上下也重新查了一遍,清理了不少下人,其中自然少不了侯爷的手笔。
  有了上杭郡周府的线索,清流带了几个人从上杭郡的周府反查,发现是郭氏的姨母嫁到了上杭郡周府做的当家主母。
  侯夫人这才想起当年兴儿失踪前,郭氏的娘家人还来过,给自己请过安。
  当时说是郭氏的舅家来了几个人,其中就有郭氏的表哥,兴儿是他们回去后不久才失踪的,当时也没往那块想。
  侯爷马上让清流带了十几个暗卫去到上杭郡,暗地里把郭氏的几个表哥偷偷抓了,分开审讯。他们哪里受得了暗卫们的折腾,没多久周府的一个表哥就供出,当年是郭氏的娘找到了他们,让他们两个表哥和郭氏里应外合,收买了侯夫人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趁侯夫人应邀出门赏花之际,将兴儿引诱出来绑了,直接带回了上杭郡。
  郭氏掌管中馈后不久,就将那个二等丫鬟毒哑发卖了。
  夫人后来不孕也是被郭氏下药的,只是后来没有再下手。
  取得了所有证据,侯爷直接报了大理寺,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皇上知道后也很震怒,以残害朝廷命官子嗣为由,将郭氏娘家郭府和周府直接抄家,财产一半赔偿平原侯府一半充入国库。
  郭氏和周府参与过此事的人全部处死,郭府和周府的所有男丁终身流放蜀地,女眷全部充为官奴和军妓。
  郭氏为了保住自己的儿女和二爷一脉,还未抓捕之前就悬梁自尽,同时嗑药的还有她的几个陪嫁嬷嬷。
  侯爷和夫人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二爷朴康的手段,但是郭氏一死却没有了证据,便宜了他。
  侯爷二话不说也不经过族老直接把二房也打了出去,没有分到一丝财产,朴康知道理亏也不敢闹腾,好在手上还有郭氏的嫁妆和这么些年贪墨侯府的银子,倒不至于活不下去。
  这件事是远在清河镇的如秀一家不知道的,后来也是回了京城才听说。
  这时迎来了八月的童生考试,县试是在桃城县府,由县太爷亲自主持开考的。
  这次考试文华书院参考的学子就有十几人,院长和崔夫子还有另外一个负责甲班的夫子都要带队,学院也开始了暑期放假。
  喜哥是跟着夫子和同窗们一起去的,每年的县考都有镇上的大户捐资,如秀以墨园的名义也捐了二十两。
  如秀赶在他们出发的前一天,全家一起回了桃城,让孩子们也跟姥爷姥姥聚一聚,这次二叔婆和桃子、平子也一起去了,同行的还有言前两兄弟,言守丞说也让他们去长长见识。
  谭庄府学也放假了,因为是第一年招生今年没有学子参考。
  谭秀才叫高氏和下人们提前收拾了所有剩余的房屋,邀请文华书院的夫子和学子们吃住全部都在庄子里,这也是如秀提议的,自己以后到了京城,谭家的根还是在清河镇,也应该为清河镇做点事。

  如秀觉得爹这点做得很好,这样不光可以帮助学子们,也为谭家积累更多的人脉,
  庄子的地契如秀已经交给了爹娘,也算是给娘家留了点根基。
  这就是古代为什么有的商户自己的后代不能参加科考,也要专门扶持有天赋但家庭困难的学子参加科考的原因。
  谭秀才很高兴可以和同行一起聚一聚,相互讨学也好过专门找地方花钱去研学。
  县试在各县举行,由知县主持,时间一般都定在每年的八月,要连考三场,此为预备考试,通过者取得府试资格。
  考试前一天,高氏和二叔婆领着所有下人给孩子们烙饼、做肉干,孩子们可是要在里面三天的,饭食非常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能来参加考试的孩子们都是很自觉的,来到那里也不玩不闹,喜哥、乐哥带着他们熟悉环境后,都在学堂里面认真地学习。
  谭秀才不放心自己的外孙,让喜哥到他书房里提点了一番。
  平子和乐哥都感受到了与平时在书院不一样的气氛,也都老老实实地不敢吵闹,拿起书本在后院花园里的石桌石凳那里自觉学习。
  第二天送考,学子们早早就起来了,高氏特意给他们做了状元及第粥,怕他们如厕不方便特别煮得浓浓稠稠的,也只是让他们每人吃了一小碗,再吃点包子点心。
  送考的人太多,夫子们带着学子们先走的第一趟,古代可没有监控,考试前的排队检查就要花很长时间,所以都得提前去排队。
  如秀她们是第二趟马车才去的,谭秀才已经提前跟陶青城打了招呼,所以排队的时候还是被开了绿灯,如秀她们到的时候,文华书院的学子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进入了,不用在门口磨时间。

(https://www.bqduo.cc/biquge/105_105995/c467931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