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人对于舆论的反应还是非常敏锐的,消息出来之后,东林党面对民意立刻表示支持恢复辽土,支持大明严守边疆。
这也是东林党人在对外战争中的一贯态度,获得了江南名士们的一致称赞。
但同时东林党人却又不提支持红山文化的后续研究之事。
无论东林党对甲骨研究会是什么态度,但训诂学和考古学毫无疑问再次火热了起来,而且热度比起之前王文龙出书的时候更高。
如今江南稍有影响力的文人聚会之中开篇都要谈两句红山考古,江南的富豪都争相收购古董以彰显自己的文化品味。
各家豪门名士也争相邀请有相关学识的文人充做幕僚,一大群绍兴、苏州科举不第的读书人在当师爷和医生之外又找到了另一条成为名士的青云之路,蜂拥而去研究训诂和考古之学。
作为市面上最权威的训诂学书籍,王文龙的《训诂学讲义》再次卖到脱销,连带着《尚书古文疏证》以及《文字断代学讲义》也全都迎来一波热销。
至于浙党,他们在这风波之中也有自己的动作,沈一贯拖着病体上疏,终于让万历皇帝同意迅速成立甲骨研究会。
当王文龙万里迢迢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份,刚回到华北就遇到了袁宏道。
袁宏道回乡以及参加吴山诗会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当年袁宏道并没有辞职,而是上了一封《告病疏》请假而归。如今袁宏道回到京城是为了将假期延期特意来跑关系的,正赶上辽东考古的热闹。
袁宏道带人在天津接到了王文龙时第一句话就是高兴的通知他:“建阳你总算回来了,甲骨研究会几日之后就要在京成立,我们都怕你这个大功臣赶不上呢。”
甲骨研究会这么有趣的事情,袁宏道肯定是要参与的,他如今也是会员,只不过因为对于考古学的钻研不深入,也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没有选上研究员。
王文龙听闻沈一贯借助红山考古的事情将甲骨研究会给推动成立也是高兴,思索一番对袁宏道说道:“中郎,我从辽东带回了一批红山文物,想要在甲骨研究会成立之日展出,你觉得这主意如何?”
“此法甚妙,既可以让同道们一起品鉴文物,更可以宣扬我甲骨研究会之宗旨。”袁宏道拍胸脯说道,“此事我也帮忙协调。”
王文龙在辽东之所以待了这么多天,就是为了收集红山文化的古董。
红山文化的遗址埋藏浅、地方分散,明代以后大量红山文化的文物都被开荒的边民军户给挖出来,只不过这些边民对之不重视,有不少红山玉器被打了孔或是穿成串卖给周边的少数民族,当做装饰品使用。
王文龙尽量收购,如今已经得了将近一百件,虽然大多数玉器以及陶片都算不上精品,但是这收藏数量绝对也可称红山文化收藏界第一大家了,而且这些东西的价格很便宜,收了这么多文物,王文龙所花费的钱财还不到五十两。
王文龙问道:“甲骨研究会之事如今是哪位大人在抓总。”
这几天一直忙碌此事的袁弘道说道:“是礼部尚书李尔张。”
“原来是他。”李尔张就是李廷机,原历史上沈一贯、沈鲤下位之后他就能补进内阁,后来还当了首辅。
此君虽然没有明确的党派,但是史书上一般认为他和沈一贯是一条线上的,李廷机还因为曾与沈一贯私相授受因而受到言官的反对,交章弹劾。
第二天王文龙就同着董其昌、袁宏道一起来到了礼部,正是拜访礼部尚书李廷机。
李廷机的长相和他在史书上的映象差不多,面容清癯仙风道骨,但因为常年皱眉思考,此人眉头深深皱出了一个川字。
董其昌笑着道:“李尚书,这便是你要见的王建阳了。”
“早听说王建阳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李廷机笑着主动招呼。
王文龙也问候道:“尚书大人好。”
李廷机待人处事极有风度,这是他的经历造就的。他虽然是泉州人,但十几岁就因为成绩优异贡入太学,来到京城读书。
二十八岁,在顺天参加乡试,夺得第一,参加会试,又得第一,最后殿试点了榜眼,之后就是当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直到如今当到礼部尚书,一辈子接触的人物要不就是学生,要不就是各部之中的堂官,真正是往来无白丁,涵养气度想不练出来都不行。
董其昌连忙说明来意:“建阳在辽东收集了一批红山文物,想要在甲骨研究会成立之时办个展出,让会员们一起参与点评欣赏。”
“这是好事,礼部一定支持。”李廷机点头道。
“多谢尚书大人。”王文龙也高兴说道。
事情已然定下,甲骨研究会本来就是沈一贯从万历皇帝那里弄来的支持,礼部对此极为重视,如今又有李廷机帮助,王文龙的文物送到礼部,立马就开始安排场地、布置展览。
礼部官员没权没势,是六部里头地位倒数的,但是布置活动却是他们的本门活计,展览自然弄得好。
而这段时间王文龙却在忙着找人做食物,他寻了礼部的厨子,让自己从辽东带回来的刘德天指导着他们做此时辽东人常吃的高粱米水饭、豆酱、杂粮干饼,高粱米煮得越夹生越好、豆酱下的越咸越好、干饼中的杂粮掺的越多越好,王文龙要求他们把一餐饭做到拉嗓子的地步才算过关。
……
万历三十三年五月初六日,董其昌让钦天监阴阳官帮忙看的黄道吉日,甲骨研究会正式成立。
甲骨研究会只是礼部下辖的一个研究机构在观念之上没有任何品级,但是这研究会经过甲骨文红火以及最近的辽东考古事件的舆论爆炸,早已经天下知名,俨然成为大明第一名士聚集之地。
甲骨研究会的研究员制度也定了下来,研究员分成三个等级,有管理权利的会长副会长以及联络员等职位算是第一级只有五人,接下来各研究室的主任是第二级总共也只有十人,研究室主任只是虚职,以表示他们比普通研究员的地位更高,而再下的研究员则由全国挑选出来二十人,第一期基本上从甲骨社中选拔,另外还拉了东林党和浙党的几个与考据学和金石学上有些成就的人物入会,如此便凑成甲骨研究会的第一届成员,总共三十五人。
虽然有名额用以酬佣党派成员,但由于人数太少,这点名额连甲骨社中有名望的名士都不足以全部容纳进去,最后能够入选名单的全都是天下赫赫有名的人物。
虽说未来甲骨研究会还会以五年一度再选新人加入,但考虑到研究会的成员不可能活得无限长,每年选拔入会的人数也不会太多,甲骨研究会在这选拔制度之下总共的正式研究员也不会过两百。
如此一来,满京城都知道此研究社中的十几个研究员都是万里挑一的真正名士,身份比起往年由国家主办的编书中从各地挑来的编修更要体面。
接到甲骨研究会成立的帖子许多官员都赶来共襄其盛。
(本章完)
(https://www.bqduo.cc/biquge/105_105472/c4679288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