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规模的都城,在同时代,绝对是世界第一的大城了。
乃至于未来两三百年都会是世界第一大城。
那样的都城,才算有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气象,才配的上季汉一路的颠沛流离。
九州万邦的使者都能来此瞻仰大汉的都城,大汉将以开放、包容文明世界。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物资基础来供养。
这需要就关中的生产恢复工作下苦工,干硬活。
这么个重担,则是分别落在了扶风太守邓艾、京兆尹虞翻、冯翊太守孟达三人手中。
邓艾是刘禅早就认定好的,为人少言寡语,但是沉稳可靠,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在政界,有汉中屯田,陇西屯田之功,在军界,有安刘塬大战参谋之功。
他当扶风太守,可谓实至名归,因此很少有人以他才二十八九岁的年纪来说些什么。
京兆尹虞翻作为刘禅的私臣,早先是不愿意做朝廷的官的。
但是,人有了家族,有了牵绊,一些原则便是会自动放弃了。
虞翻名气大,能力强,还有功劳,并且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所以他一提出为官的想法,立刻就获得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位置。
两千石太守的最高点,三辅之一的京兆尹。
对此任命,则就很激起群情舆论了,有人觉他并没有展现出多少政务方面的才能,朝廷此举有些任人唯亲了。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虞翻被拜为京兆尹的时候,豫州刺史魏延竟然是第一个给予祝贺的。
魏延,朝廷里一个人际交往不及格的高官,便是当了一州刺史也没多少人买账的武将刺史。
他竟然主动向虞翻这个大名士伸出友谊,这登时就压下了很多龃龉的言论。
虽然魏延不讨士大夫群体的喜欢,但耐不住人家简在帝心,乃是当今陛下最为信重的几位大将之一。
关羽、张飞天天跟着刘备搁宫里边‘哥俩好啊,六六六啊……’
而赵云已经老了,马超已经躺病床上起不来了。
除了赵云还在坐镇,老一辈的将领已经全部退居二线。
霍弋、姜维、关兴、张苞、丁奉等新兴将领也渐渐展现出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
只不过,在让他们真的独当一面前,还需要有承上启下的将领扶持一段路。
而朝廷中能做到此事的,大概也就是魏延、关平、刘封等几人。
而其中,又以魏延的军功最大,官位最高,能力最强。
所以,魏延对虞翻任命的支持,无异于就是大汉军方对他的支持。
这不可避免的让人联想为是刘禅的示意,毕竟,魏延对刘氏父子非常忠心,虞翻也是刘禅自己人。
给自己人拉人站台,很合理。
当然,这就有些小看刘禅了,他完全不会浪费时间精力去做这种事情。
以他自己的威望,任命区区一个京兆尹,当然不用看别人脸色。
便是群臣有反对的言语,难道还能阻止他的任命吗。
所以,这是魏延自己的决定,而原因,则是当年在北伐凉州的时候,虞翻临阵出谋划策,还亲自擒拿了敌将。
当时魏延也在阵中,亲眼瞧见此事之后便对虞翻佩服不已。
虞翻也是一个好人前显圣的,一来二去,两个社交恐怖分子就这么成为了朋友。
至于此次想要出来做官,则是虞翻自己算到自己的大限就剩下五六年。
而家族子孙很多,自己忽然想到得负起责任来,给他们留下一笔足够安身立命的遗产。
于是便厚着脸找到了刘禅这里,然后便有了这个任命。
虞翻的前三个儿子已经在江东出仕,虽然都是县级别的官,但也是向孙吴政权效忠了。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当虞翻被拜为,这个时代的人就是会讲究这些规矩和操守。
以至于,他们扭扭捏捏过不了心里那关,舍弃孙权来投朝廷。
刘禅虽然觉得愚忠的价值观不可取,但也表示理解。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有自己的思维准则,故而人类社会才精彩纷呈嘛。
等将来自己打到江东,虞翻若是出面替儿子求饶,刘禅便给他面子。
若是他们家族想舍弃几个人来铸就高义的名头,那刘禅也会毫不客气的满足他们一心求死的愿望。
虞翻的儿子有很多,当下在他身边的便有虞汜,第四子,在朝廷里任散骑中常侍,监军使者。
不用说,也是因为老爹跟刘禅关系近,而被加恩了。
还有虞忠,他是虞翻第五子,年十六,少有才名,刚刚加冠,准备参加此次的大科举。
虞翻第六子虞耸,此时年纪还小,十来岁,正在虞翻膝下承欢。
虞昺,虞翻的第八子,更是个小孩,跟着家眷养在成都,没有来关中。
至于他的第七子,则是小时候生病,没有医治回来,早夭了。
据说,虞翻这家伙跟法正讨要了几副中药调理了一番,于是老而弥坚。
现在,家里两个小妾又怀孕了,再这么生下去,恐怕就凑够一个蹴鞠队了。
当然,这时候老年人生小孩也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情,且多子多福,所以倒是没人指责他的生活作风问题。
至于冯翊太守孟达的任命,则是他的好兄弟法正衣锦还乡后,动用自己的政治能量从凉州帮扶过来的。
孟达是个有些精明的投机分子,当时汉朝廷的实力不是很强大,刘禅一直担忧警惕他可能发生叛变。
甚至还需自己亲自出手遏制对方想要杀死蒯祺,挑起东州派与荆州派内斗的苗头,所以刘禅不喜欢这个人。
至于能力方面,刘禅也没有太关注。
但想来在法正的帮衬下,做出一个良两千石的政绩对他来说显然不是什么难事。
最后是法正找老刘表明心迹,说当年过秦岭入川的时候,如果不是孟达跟他相互帮衬,自己恐怕就死在半路上了。
自己就为孟达谋划这一次,乃至于愿意交出尚书令的位置,换他兄弟一个前程。
老刘仁义啊,听不得法正这种为兄弟不离不弃的精神。
他这个太上皇退休之后,第一次找刘禅说政事就是为了孟达。
政治生物嘛,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喜好来办事。
而且孟达麾下有一支四千人的兵马,一直是带着家眷的,这是他当初的立身之本。
所以,交出这支兵马,让这些人于关中落户,刘禅便同意看在法正和老刘的面上给孟达这个前程。
(https://www.bqduo.cc/biquge/104_104356/c4679271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c